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椎关节突关节温针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11月,采用经椎关节突关节温针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27~70岁,中位数45.5岁;病程3个月至8年,中位数20.5个月;合并脊柱侧弯22例,合并腰椎间盘膨隆40例。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患者疼痛缓解、腰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疼痛直观模拟量表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治疗前(6.82±0.78)分,治疗3个疗程后(2.35±0.43)分。治疗3个疗程后,参照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9例、良19例、可9例、差3例。均无晕针、滞针、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椎关节突关节温针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可有效缓解疼痛等症状,有利于腰椎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是骨伤科常见疾病,是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孙树椿教授为清宫正骨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在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的诊治方面有独到见解,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他主张从“筋”“骨”两方面认识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提出对该病的诊断应“以痛为腧,手摸心会,影像为辅,病证合参”;认为治疗该病的关键是纠正关节紊乱、解除滑膜嵌顿,应遵循“筋骨并重、骨正筋柔、轻巧柔和”的原则进行手法治疗,且后期要重视功能锻炼以稳固筋骨结构。本文对孙树椿教授诊治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夹脊穴定位针刀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50~83岁,平均67.3岁,单侧腰痛16例,双侧腰痛18例,10例伴随臀部放射痛。采用腰椎夹脊穴定位下针刀治疗,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MacNab疗效。结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和ODI评分分别行重复测量资料的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MacNab疗效评定:优18例,良10例,可5例,差1例,总的优良率为82.4%。结论:采用中医腰椎夹脊穴定位针刀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腰椎关节突关节囊肿临床上较为少见,囊肿可突入椎管及侧隐窝,压迫硬膜囊和(或)神经根,引起腰痛和神经根性疼痛,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脊膜外脓肿、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混淆,常被误诊或漏诊。腰椎关节突关节囊肿的诊治在国外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国内却鲜见报道。本文从腰椎关节突关节囊肿的病因、分类、影像学特点、好发人群和部位、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6个方面对腰椎关节突关节囊肿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治验体会胡立敏(江西中医学院针骨系330006)关键词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针刺疗法,手法疗法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系指腰椎后关节突关节囊滑膜嵌入关节突之关节面间引起的急性剧烈腰痛病症。该病具有起病突然,腰痛剧烈,活动功能受限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选择性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用CT引导下选择性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1~82岁,中位数71岁。腰椎出现双侧症状8例,单侧症状22例。责任节段位于L_3~S_15例、L_4~S_118例、L_4~L_54例、L_5~S_13例。观察腰部疼痛缓解、腰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前为(7.26±1.34)分,术后1 d、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0.68±0.36)分、(0.74±0.52)分、(0.79±0.45)分、(0.62±0.58)分。采用Nakai腰痛手术疗效评价系统评价疗效,术后12个月优20例、良9例、可1例。均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CT引导下选择性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能够缓解腰部疼痛,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膀胱经穴位至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注射医用臭氧水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直刺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注射医用臭氧水治疗;治疗组采用经膀胱经穴位至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注射医用臭氧水治疗。两组均1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优22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7.5%;对照组优15例,良12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67.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评分、JOA评分、FFD方面对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穴位注射医用臭氧水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是由于轻度扭腰或者弯腰后猛然站立,导致关节突关节滑膜嵌入关节之间,造成滑膜卡压,关节突关节交锁或错位,而引起剧烈腰痛.近年来,我科采用手法复位配合针刺特定穴位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套管式火针在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套管式火针组、射频热凝组、小关节封闭组,每组20例,各组在治疗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测定VAS评分、ODI评分,术后6个月评定中医综合疗效、记录各组不良事件。结果:各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腰背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套管式火针组、射频热凝组VAS评分均低于小关节封闭组(P<0.05),套管式火针组与射频热凝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患者术后1月、3个月、6个月腰椎功能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套管式火针组、射频热凝组ODI评分低于小关节封闭组(P<0.05),套管式火针组与射频热凝组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套管式火针组、射频热凝组中医总体疗效优于小关节封闭组(P<0.05),套管式火针组与射频热凝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套管式火针临床应用于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治疗是有效的、安全的,创新套管火针较射频热凝更加经济、简便,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肌骨超声引导针刀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疗效,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回顾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35例:其中男11例,女24例;年龄31~66岁,平均47.5岁;病史1d^41个月。术后1周、2周及4周随访收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信息(ODI评分)。术后10min、1周及2周收集VAS评分信息。对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VAS评分进行分析比较,总结疗效。结果:1周后有5例病人ODI评分无好转,总有效率为85.7%.术后10min VAS评分无改变7例,总有效率80%.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前后ODI评分、VAS评分分别行重复测量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定位准确,对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疗效显著;2)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操作安全,无并发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特点和手法治疗的要点。方法对64例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根据骶髂关节错位的分型予不同手法调整,并予封闭术治疗,通过VAS、活动能力及改良M acnab标准来评定治疗疗效。结果随访8~42个月(平均22.7个月),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结论根据骶髂关节错位分型予手法调整,辅以封闭术治疗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是一种简单、安全、目的性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膀胱经腧穴透刺关节突关节温针灸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符合要求的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直刺组在患者L4、L5、S1椎体双侧上关节突与相应横突根部的交界点实施温针灸治疗,透刺组采用经双侧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向L4、L5、S1椎体同侧上关节突与相应横突根部交界点透刺温针灸治疗。2组的温针灸治疗均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7 d后进行下一疗程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的腰部疼痛情况,采用BCS-400背力计测定患者的腰背伸力,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问卷表评定腰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观察患者试验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完成试验,试验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2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1,P=0.936);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6.62±1.50)分,(3.18±1.09)分,t=7.635,P=0.000;(6.71±1.59)分,(2.10±1.13)分,t=12.875,P=0.001];治疗结束后直刺组的评分高于透刺组(t=5.473,P=0.008)。治疗前2组患者的腰背伸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3,P=0.880);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腰背伸力均较治疗前增大[(58.02±3.67)N,(64.64±5.23)N,t=11.771,P=0.000;(57.89±5.77)N,(67.17±4.46)N,t=8.005,P=0.000];治疗结束后直刺组的腰背伸力低于透刺组(t=-3.751,P=0.000)。治疗前2组患者的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0,P=0.287);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ODI均较治疗前降低[(68.45±13.67)%,(17.64±11.23)%,t=15.332,P=0.000;(69.19±12.77)%,(13.17±10.46)%,t=17.653,P=0.000];治疗结束后直刺组的ODI高于透刺组(t=-4.369,P=0.001)。结论:经膀胱经腧穴透刺关节突关节温针灸治疗和关节突关节温针灸治疗均能有效缓解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的腰部疼痛、增强患者的腰背伸力、改善腰部功能,且均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前者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陇中正骨旋扳手法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陇中正骨旋扳手法治疗,左右侧卧位各实施手法1次,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口服,50 mg/次,2次/d,连续治疗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的变化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VAS评分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9.36%,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关节突关节骨折、腰痛加重等并发症。对照组中有26例患者服药后出现胃部不适、纳差等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陇中正骨旋扳手法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正腰椎不稳症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通常表现为腰容易扭伤,轻微活动可导致腰痛、腰部活动受限。而腰椎关节突关节的病变是导致腰椎不稳症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关节突关节""腰椎不稳""解剖""生物力学""病理"等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近年来在Pubmed,Elsevier,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学术论文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语言为中文和英文,发现关节突关节的病变与腰椎  相似文献   

15.
热熨配合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16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又称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腰椎小关节错缝等,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常因弯腰搬重物时姿势不正确、不协涮或用力过猛等导致腰椎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发生微小错位或滑膜嵌顿,从而产生腰痛、腰椎活动功能受限等临床表现,一般药物治疗难以奏效。近年来,笔者采用药物热熨配合手法整复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1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又称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腰椎小关节错缝等,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常因弯腰搬重物时姿势不正确、不协调和用力过猛等导致腰椎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发生微小错位或滑膜嵌顿,而产生腰痛、腰椎活动功能受限等临床表现。由于药物治疗对本病很难奏效,近年来,我们采用药物热熨配合手法整复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65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腰椎定点牵扳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6月至2014年5月,采用腰椎定点牵扳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症患者170例,男96例,女74例。年龄22~60岁,中位数46岁。受累部位位于L1~L456例,L4~L559例,L5S155例。病程2 h至3个月,中位数6 d。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腰部疼痛改善、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参照杜春林等制定的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痊愈150例、好转12例、未愈8例。治疗后均未发生腰痛加重情况。结论:采用腰椎定点牵扳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症,能够缓解腰部疼痛,有利于腰椎功能的恢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柱绷拉摇晃手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脊柱绷拉摇晃手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患者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22~62岁,中位数40岁。病变节段,L_(3~4)9例、L_(4~5)21例、L_5S_110例。病程1 h至7 d,中位数3 d。治疗后观察患者腰痛缓解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腰部疼痛消失、活动不受限31例,腰部疼痛减轻、活动略受限6例,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3例。结论:脊柱绷拉摇晃手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可缓解腰部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脊柱定点侧旋复位治疗腰椎关节突综合征426例观察邢太和徐建平刘卫国姜兰山东省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660007)张树凯宋振堂山东省青岛锻压集团医院(2660007)关键词:腰椎关节综合征/中医正骨术旋转复位腰椎关节突综合征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  相似文献   

20.
张玉华 《河北中医》2001,23(10):764-764
急性腰椎间后关节滑膜嵌顿又称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或腰椎间小关节综合征等。每个椎体附件上下各有一对关节突 ,位于腰椎的上下关节突间关节面呈矢状位或冠状位 ,在腰屈曲与旋转时活动范围较大 ,当腰椎处于过度前屈并伴有旋转状态时 ,腰椎关节突后方关节间隙张开 ,使关节内产生负压 ,滑膜被吸入关节间隙 ,当突然直腰时滑膜极易被嵌顿于关节突的关节面之间 ,从而立即引起腰部剧痛、肌痉挛、关节突明显压痛、脊椎僵硬、活动明显受阻等症状 ,尤其在后伸时腰痛症状加重。其中腰骶椎间关节最接近于冠状面 ,因此其关节间隙发生滑膜嵌顿最多 ,腰4 ,5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