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分析缺陷分享安全培训方法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医院60例肾内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7~12月期间,随机选取30名肾内科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在2017年1~6月期间,随机选取30名肾内科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肾内科常规护理管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行缺陷分享安全培训。评估、分析全面流程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危急值报告、手卫生、仪器管理、住院安全、医护沟通、用药安全、患者身份识别等安全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陷分享安全培训方法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避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护理人员护理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把握急诊护理管理特点,优化急诊护士素质。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的25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临床常规管理,观察组加行急诊优化管理,比较两组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急症处理评分、病区管理评分、接诊流程评分、护理文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士积极度和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把握急诊护理管理特点至关重要,针对性的优化管理可全面提高护士素质,提升护士工作积极度和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伯乐"思想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60名肿瘤内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30名设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30名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传统临床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伯乐"思想,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工作积极度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伯乐"思想用于肿瘤科护理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度和满意度,规避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1+3"模式在肿瘤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自2017年1月起在肿瘤科病区实施"1+3"护理管理模式,患者按时期进行分组,2016年收治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收治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质量的评分及护理缺陷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记录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差错、护理投诉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1+3"模式应用于肿瘤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30名儿科护理人员,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2016年6~12月期间工作情况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期间工作情况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基础护理、特殊护理、病区管理和文书书写等多项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提升护理质量,规避不良事件,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6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2016年6~12月期间的患者接受基础病房管理,随机选取30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期间的患者接受精细化管理,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结果,总结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应用。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和病房管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缺陷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意外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规避护理风险,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现代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30名妇产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7~12月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妇产科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现代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消毒隔离、基础护理、手术护理和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现代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护理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护理质量,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内镜中心护理管理中的集约化管理方案,分析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在医院内镜中心就诊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6月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7~12月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集约化管理,分析集约化管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环境管理、工作效率、护理态度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约化管理方案用于内镜中心管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护理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护理质量评价管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对德清县中医院产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管理模式,并随机抽取100例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的100例产科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理管理工作采用的为的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应用护理质量评价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危重症病例评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的60例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安全管理,对照组加行基于危重症病例评分的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安全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死亡率(P0.01)。观察组的不良结局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危重症病例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危重症病例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病例评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安全管理中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规避不良事件,改善病例评分,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QCC管理在胃肠科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60例胃肠科住院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2016年6~12月期间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期间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常规临床管理,观察组中加行QCC管理。统计两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析QCC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CC管理在胃肠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避不良护理事件,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儿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7年的60例中医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6月的30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的3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讲、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用于中医儿科管理,能够提升护理服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妇产科实施中医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及质量评价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医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妇产科患者入院期间开展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妇产科患者入院期间实施中医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工作管理在老年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60例老年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7~12月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6月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信平台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精力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工作管理,在老年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5S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神经内科实施5S管理模式,以2016年7~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017年1~6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健康宣教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S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科静脉输液港的流程化管理,分析其对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肿瘤科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给予流程化管理,对照组给予一般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程化管理应用于肿瘤科静脉输液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管外科护理专科化建设中应用柔性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柔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差错事件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对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外科护理应用柔性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医护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ICU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和管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杭州市中医院40名ICU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7~12月期间,科室内施行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在2017年1~6月期间,科室内施行护理风险管理,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风险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书写、规范操作、护理态度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理想,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同质化管理在三级医院康复科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6~12月实施常规管理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2018年1~6月实施同质化管理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分、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医院康复科应用同质化管理,能明显提高康复科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三级质控体系前移在老年康复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老年康复科实施三级质控体系前移的护理管理制度调整,以2016年7~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017年1~6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环境管理、物品管理、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质控体系前移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康复科的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