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加用温阳利水中药汤剂150 m L,2次/d,口服15天。观察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明显,总有效率达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明显,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根据双盲随机化的原则,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指标、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脑钠肽(BNP)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心力衰竭程度均得到较大改善,中医症候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小便清少、喘促憋气等相关症状消失或缓解。临床疗效和6 min步行试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血浆BNP水平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治疗后BNP和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明确,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医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是不同病因引起器质性心血管病的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心脏疾患的终末阶段,也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传统中医对本病的治法颇多,其中温阳利水法尤为突出,具有代表性。现结合近年文献,对温阳利水法历史的源流与发展、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是以心室重构为主要特征的心脏超负荷〔1〕;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地高辛是目前治疗慢性心衰的常规用药,但也有一定副作用。近年来,应用中药在治疗慢性心衰方面也取得很好疗效,尤其是中西药结合疗效更加突出。本文通过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心衰旨在观察其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吉林省中研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1]。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中医学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益气活血、化瘀利水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法。本文从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理论基础、常用方药、临床疗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益气活血利水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 :将 5 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治疗组 ) 3 0例和西医治疗组 2 7例 ,两组均以 2 1d为一疗程 ,1个疗程后对病人心功能、水肿、呼吸困难、心律(率 )、肝脏大小、食欲、精神等变化进行组间分析。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利水方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利尿剂抵抗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即利尿剂、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扩张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温阳活血利水方汤药口服,每次150 mL,每日2次,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分级情况等.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心力衰竭利尿刘抵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活血为主的温阳益气活血汤,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与体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应用彩色多普勒测定两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测定血清脑钠肽(BNP)浓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优于对照组的78%(P<0.05)。两组治疗后SV、CO、CI、LVEF、LVEDD、BN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活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确切的疗效,对心功能各项指标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心汤联合耳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阳衰,水瘀内停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心汤和耳穴贴压,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最终完成观察病例66例。治疗后两组病人在中医症状积分、心功能分级、LVEF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T-pro BNP改善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心汤、耳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利水方治疗心脾阳虚、血瘀水停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口服温阳健脾利水方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病人的中医症状积分、心功能、血清B型尿钠肽(BNP)、再入院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心功能、BN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人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健脾利水方治疗心脾阳虚、血瘀水停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前  言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 ,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其发病率高 ,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据我国 5 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 ,心力衰竭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 2 0 % ,但死亡率却占 4 0 % ,提示预后严重。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 (心肌梗死、血液动力负荷过重、炎症 ) ,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此外 ,心力衰竭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 ,一旦起始以后 ,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 ,临床亦处于稳定阶段 ,仍可自身不断发展(self perpetuating)。目前已明确 ,导致心力衰竭发…  相似文献   

13.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   总被引:1294,自引:12,他引:1294  
前言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 ,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其发病率高 ,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据我国 5 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 ,心力衰竭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 2 0 % ,但死亡率却占40 % ,提示预后严重。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 (心肌梗死、血液动力负荷过重、炎症 ) ,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此外 ,心力衰竭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 ,一旦起始以后 ,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 ,临床亦处于稳定阶段 ,仍可自身不断发展 (self perpetuating)。目前已明确 ,导致心力衰竭发…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患者一旦出现心力衰竭,其心功能就不可避免的步入螺旋式下降的过程,且预后不良。低血压人群的心脏舒缩功能较正常组减低[1],且基础血压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用药受限,使得该类患者的预后更差[2]。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有着稳定血压和改善功能的优势,对于合并低血压,尤其是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的心力衰竭患者,加用中药常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决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6.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性期或失代偿期需要积极改善血液动力学,缓解症状;在稳定期,从防止、延缓和逆转心肌重构的机制出发,口服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是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1].2012年欧洲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纳入了一些基于循证医学的新的药物治疗观点[2].图l显示了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策略,其中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成为关键的神经激素受体阻滞剂之一[2].此外,在有症状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对经最佳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心率仍≥70次/分的患者,建议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MRA的基础上加用超极化激活通道阻滞剂伊伐布雷定[3].我们对目前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药物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正>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发病率高,其基础病因从高血压、瓣膜病为主转为以缺血性心脏病为主;对病理机制的认识,从心脏的前后负荷加重致心脏过劳转为心脏的重构。神经内分泌[包括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是明显加重心肌损伤、心室重构、促进心衰进程的启动因素,其激活程度也是影响预后和死亡的主要因素。而全面阻断这种神经内分泌的改变是阻断恶性循环的关键。ACC/AHA于1995年首次公布了心衰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并开展了大量有关药物与非药  相似文献   

18.
伍卫  陈剑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18(3):208-209,229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慢性心衰分阶段治疗的策略有利于防治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策略包括前心衰阶段(阶段A)、前临床心衰阶段(阶段B)、临床心衰阶段(阶段C)和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阶段D)。  相似文献   

19.
郭悦 《心脏杂志》2018,30(2):196-199
目的 观察用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72例我科室收治的CHF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35例)和试药组(37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药组再加用自拟中药益气温阳活血复方。结果 试药组总有效率(89%)明显高于常规组(77%)(P<0.05);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E峰流速与舒张晚期A峰流速的比值(E/A)、NT-proBNP、hs-CRP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试药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CHF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2009年1月1日—2019年6月1日电子数据库及手工检索国内心血管病、中医药期刊、会议论文集中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BNP)、6 min步行试验(6MWT)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涉及1037例病人,其中中药组522例,对照组5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30,95%CI(2.88,6.42),P<0.00001],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WMD=4.94,95%CI(3.21,6.67),P<0.00001],6MWT长于对照组[WMD=51.91,95%CI(29.17,74.66),P<0.00001];中药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WMD=-120.38,95%CI(-158.46,-82.30),P<0.00001],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WMD=-5.65,95%CI(-6.86,-4.45),P<0.0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活血利水法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单纯西药更有效,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