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子中药学”内涵与现代中医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述"分子中药学"内涵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方法:笔者在总结多年中医药理论学习与中药学科研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集大量业内人士中医药学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采用对比分析和总结及提炼的方法,愚述己见并与广大学者共勉。结果:一是传统中医药面临危机。近百年来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缓慢,导致国内个别学者误称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中医药学是"伪科学",甚者有"取缔中医药"的言论。二是中医药是21世纪全球普遍关注且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然学科。"八纲辨证"和"辨证论治"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精髓,中药的临床治病多样性和多靶性揭示中药的多成分即多分子效应机制。由此认为中药是由诸多具有特定骨架(即结构)和药理活性的分子组成。研究和分析中药的分子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药理活性及其机制和规律是分子中药学的科学内涵。三是分子中药学是现代中医药理论的基础。现代中医药理论的关键是中医治病原理的现代化。现代中医临床证治实践的知情权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揭示中药疗疾的物质基础是中医药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将从研究分子中药学入手。结论:分子中药学是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必然,分子中药、方证组方和物效基础等研究将成为未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分子中药新药极有可能是将来中药市场的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2.
《临床中药学》是以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主要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该课程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桥梁。故《临床中药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它临床课程的学习。从《临床中药学》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来看,重理论轻实践,再加之老师采用的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死记硬背,成为  相似文献   

3.
"合和"思想是中医药学术思想的宝贵精华,是两千余年来指导中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石.浙江中医药大学以"合和"思想为指导,遵循中药学学科发展规律,发挥浙江道地中药资源优势,围绕不仅具有深厚扎实的中药学基础知识,而且具有传承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经典核心课程与研究前沿课程"合和"、多维度模块化实践教...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现代化已经取得一定成就,未来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继承传统和加速创新。目前,我国中药学研究生的中医药理论传承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研究生掌握的基础理论薄弱,同时中医药思维的培养在研究生阶段没有得到强化,中医药理论的科研实践程度不足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优化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导向、加强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和校园传统文化熏陶等方法,是加强中药学研究生的中医药传统理论学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多从事中药制剂生产、制剂的质量控制、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等,本课程的教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立炜  倪健 《中医教育》2005,24(3):79-80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相似文献   

7.
中药学课程教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其中各类中药的性能、功效及应用都寄寓了丰富的形象思维内容。利用“形象思维”学好中药学,传承中医药特色的哲学思维,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传统思维的中医药人才。文章主要从“形象思维”在中药学课程教学、创造力、课程思辨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为推动中药学课程“形象思维”教学的展开和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教育内容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中药学教学要从通过药证结合、方药结合,在中药学教学内容上,更加体现中医理法方药的整体观念;以中药学传统药性功用为教学内容主体,紧密联系现代临床用药现状,充实中药临床新用内容;以中药学课程为中心,放射性地与现代相关学科相融汇,以现代药物学理论知识印证传统药性功用,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调整中药学教学内容,并删减教材中突出却不符合临床实际应用的内容,重点在于建设适宜于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合理构建教学内容。要从以上4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期合理建构中药学教学内容以适应现代中医药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中,学术与应用、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传统理论与现代学科、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学习与全面素质六个相关性涵盖了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中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本文探讨了基于六个相关性的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中的教学、实践和素质三个要点的改革思路,以期为当代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提供有益的路径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1912—1949)是传统本草学向中药学过渡的重要阶段,中药的临床应用为此时期相关领域关注的重点。民国时期明确了临床中药学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并通过功效分类与条目分述的方式建立了临床中药学的基本架构。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逆境求存是推动临床中药学建立的重要内因,院校教育兴起为临床中药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中医药期刊的普及则进一步促进了临床中药学的构建。民国时期临床中药学逐渐形成了与传统本草学具有明显区别的理论架构和核心内容,其与中药科学研究互为融通,并与其他分支学科共同促进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临床中药学与中医理论和临床学科发展的关系;并从传统中医用药模式与现代中医用药模式的对比、传统的临床中药学的研究和现代研究的对比,反思现代中医药教育模式,中医药研究、中药的使用和经营模式,对临床中药学发展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提出未来临床中药学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2.
作为军队中医药人才培养单位,我们针对新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型中医人才的需求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开展了具有军事特色的中药学实践教学,并为此进行适合军队医学院校中医药专业中药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力争将军事医学教育特色融入传统的中药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努力将学员培养为理论知识扎实、科研技能娴熟的军队中医药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中药研究脱离传统理论、中药安全性事件不断升级与中药临床信息服务能力严重不足是制约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校多家附属医院的成立,双师型(导师+中医师/中药师)导师不断加入至学科导师队伍中,对保持中药研究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培养既具备理论基础也注重临床应用的中药学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开展专业技能以外的可转移技能培训,锻炼研究生的公共学术宣讲能力,将中药学最新科研成果与安全信息向公众普及,提高中药学人才的社会服务能力。以上对推进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要求中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具备较好的中医药思维水平。《中药药理学》课程是一门衔接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技术的综合性课程,是培养中药专业研究生中医药思维的重要阵地。文章通过对当前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缺乏中医药思维的现状分析,提出增强中医药思维的《中药药理学》研究生教学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中药学类专业学生进行传统与现代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协同创新,教学方法及考试等模式调查分析发现,培养中药学类专业应与传统与现代教学相结合,转向应用型人才发展方向,加大协同创新力度,对教学方法及考试等模式进行优化,注重中药学专业人才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新理论、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注重校内与企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多模式相结合的中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中医药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药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由于中药理论抽象、药味数多,学生面临学习兴趣不高、知识记忆不牢等情况。近年,MOOC与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知识,并进一步促进中药学课程的丰富与发展。为此,笔者结合中药学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在多维视角下,融合"传统教学+慕课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构建起"中药知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的系统体系,促进中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中药学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学属于中医药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传统的中药学授课存在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重一般轻个别的现象,影响了中医药学后续教学工作。为此,中药学教师纷纷阐述在中药学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笔者将近十年相关论述予以整理和归纳,以方便同仁参考。1课程设置的探讨中药学作为中医药教育的骨干课程之一,在课程设置上应属于必修课。蔡氏[1]认为按专业设置中药学课程有利有弊,如果单纯考虑专业方向的不同,而对中药学课程设置的不完善,对本课程的学习以至后续中医课程的学习将产生不良影响。李氏[2]针对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共用…  相似文献   

18.
加快课程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高层次专业人才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中药化学在整个中药学专业知识体系构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从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中医药思维能力;举办课程思政和中医药思维工作坊,规划课程总体建设;挖掘融入中医药思维和思政元素的典型教学案例;落实集体备课、教学监督制度,完善课程考核评价等四个方面,探讨思政元素和中医药思维在中药化学课程中的融合研究,为创新型中药学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课程特点、学生专业特点、强化实践、中药的文化背景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对中药学教学进行探讨,认为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中医药辨治能力,是培养知识全面、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的中医药学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药学是对中药理论与临床应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中医药各个专业研究的基础。但目前许多综合性医院存在中药应用率低、临方相关工艺缺失、中药剂型受限、不合理联合使用中西药、临床中药学实施缓慢等问题,对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文章就中药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探索中药学全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