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瘀血与痰浊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瘀血、痰浊之形成、来源、致病特点来探讨二者之关系.认为痰浊、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加重病情、引起新的病证的致病因素.在形成过程中不仅有着共同来源,而且互为因果,在致病时相互为用,致病特点相似."怪病多痰""怪病从瘀"之说,提示疑难病证都与痰浊、瘀血相关,尤其是痰瘀同病,痰瘀交阻致使病证更加复杂怪异、多变,诊治困难.故在诊断疑难病证时要见痰勿忘瘀,见瘀勿忘痰,治疗时要痰瘀并治.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中医理论为根基,关于冠心病病因病机的研究成果颇多,其常见学说有血瘀学说、瘀毒从化说、阳虚血瘀说、痰瘀学说、络病学说,心脾痰瘀相关说、热毒说及络风说等。冠心病病因病机观点阐发的角度不同,但实质基本一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痰浊、瘀血、毒、虚等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心脉,与肝、脾、肾、肺四脏相关,脏腑气血阴阳亏损,心气血阴阳亏损为本,血瘀、痰浊、热毒为标,血瘀、痰浊阻塞心脉,热毒损伤心脉,致史心脉不通或心脉不荣而病。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标本互为因果,可因虚致实,因实亦可致虚。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脑小血管病越来越多关注,成为临床治疗与科研的热点。梳理中西医关于脑小血管病研究的发展过程与现有成果,提出脑小血管病临床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及完善补充相关诊断标准的4条观点。同时梳理中医脑病各家病机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肾虚-痰瘀互结-毒损脑络”过程是脑小血管病的病机。从动态的、进展的、多维立体的角度描述脑小血管病无症状期、慢性进展期、急性发病期的病理要素,提出脑小血管病以肾虚为本;痰瘀为脑小血管由功能性损伤到器质性损伤的病理关键;痰瘀蕴毒、毒损脑络造成脑小血管的直接损伤,以毒的阴阳、寒热性质不同产生的阳毒(火毒)与阴毒(浊毒)形成脑小血管病急性起病或慢性进展的不同结局。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在中医概念里名中风又名卒中,其病因主要表现在虚、风、火、气、痰、瘀六个方面,病机虽然复杂多样,但气血逆乱是病机的核心,而瘀血、痰浊、风火等病邪为害的最终环节则为脑络闭阻。络阻窍闭而致神昏,络闭内生风痰而呈惊搐,出血性中风则是离经之血瘀阻脑络。根据中风的病机特点,以急则治其标为总则,以化瘀、通腑、涤痰、开窍为常法,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各种法则:清热泄火、通腑泄下、平肝潜阳、破瘀通络、涤痰开窍、醒脑开窍、益气开闭等,常加用如活血化瘀、通腑泻热、涤痰息风、清热解毒等品,在实际运用中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多种优势,临床应用日益普遍。徐凤芹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病机演化规律以气、血、阴、阳虚损为开端;随病程进展,出现痰浊、瘀血困阻;久之毒热内生,痰浊、瘀血、毒热交杂脉道,病情恶变。徐凤芹教授重视老年病人;治疗本病多以活血化瘀、祛湿化痰、解毒化浊之法,配合补虚扶正;并关注情志致病,提倡“双心同调”,临床疗效颇佳。在疾病预防方面,徐凤芹教授重视减重降脂,关注老年肌少症人群的综合管理,以期降低本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探讨脾胃病变与中风病病因病机之间关系。脾胃功能减退启动人体衰老,饮食失节、情志劳倦内伤脾胃,脾胃受损,导致气机升降失司、气血生化乏源,湿浊内生,湿聚成痰,痰湿交阻,气机逆乱,血行失调,瘀血内生,从而形成湿、痰、瘀、毒、虚中风病的病机病理。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痰汤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华  杨戈  马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1419-1419
痰浊、血瘀是高脂血症的主要病因病机,故现代提出从痰瘀论治本病。我们采用自拟活血化痰汤治疗痰瘀中阻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4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病性证素分布及与年龄、肥胖及血脂异常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015年本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病人657例,分析证素与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血脂的关系。结果 657例病人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为主,阳虚组年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呈现阳虚气虚血虚风阳阴虚瘀血痰浊阳亢之规律;痰浊、瘀血组BMI显著大于血虚组,阳亢、痰浊、瘀血组腰围显著大于风阳、气虚、血虚组,肥胖、腹型肥胖发生率均以痰浊组最高(P0.05);痰浊组总胆固醇显著高于阳虚组,痰浊、阳虚组三酰甘油显著高于血虚组,风阳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阳亢、痰浊、气虚、阴虚、血虚组,瘀血组亦低于血虚组(P0.05);血脂异常以风阳、痰浊、瘀血组发生率最高。结论高血压病发病以中老年为主,阳虚组年龄最高;肥胖、腹型肥胖以痰浊、瘀血多见;血脂异常发生率以风阳、痰浊、瘀血组为高。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以脏象学说为依据,从五脏出发,基于《内经》"病在脉,调之血"理论阐述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探讨由于神志、饮食、居处调摄失司导致脏腑气虚,进而影响脏腑调控膏脂代谢、津液代谢及血的生成和运行环节,从而产生的痰瘀毒等病理产物,痰瘀毒邪蕴蓄于血,久而侵蚀脉管,最终脉管受损,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并为临床早期干预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未病先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仲景之痰瘀同病证同治规律探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瘀同病,是指在同一病证中,既有疾湿之象,又有瘀血之征的病证,因此痰瘀同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其治疗也有特殊规律。仲景在《伤寒)7、《金匾》中对痰瘀同病同治均有论述,不过在《伤寒》中,痰瘀同治的方证较为分散,但同治的方证所占比例不少,其“证”、“治”之规律,试从以下几方面作管窥之析。1痰瘀变肺的证治《丹溪心法》说:“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痰”。《血证论》亦说“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吐血咯血,必见痰饮”。以上说明,肺部疾患疾瘀为患居多。而仲景习用桔梗汤、外台桔梗散、千金…  相似文献   

11.
王秀霞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行医30余载,精研妇科。在临证中善用痰瘀辨证,认为痰乃津凝,瘀乃血滞,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若七情内伤,肝失调达,则气血和津液运行失常,而变生痰浊与瘀血;或因肝失疏泄,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凝气滞,阻塞脉络,形成痰瘀交结,而使病顽难愈、因此临证中,从消痰化瘀,或痰瘀同治出发,每获良效。现举验案三则.以飨读黄。1更年用综合征郑某某,女,52岁.工人。1995年3月17日初诊。患者心烦不寐7年,时常烘热汗出,日苦咽于.自觉头皮麻木,医风发凉,月事…  相似文献   

12.
出血性中风以"瘀血阻滞、脉道不利"为基础,在"血溢脑脉之外"后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过程,而瘀血作为基本病机却贯穿始终,成为决定病情发展的关键。西医对脑出血病理过程的认识与中医一致,同样把消除血肿作为治疗的重点。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临床对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尚存在顾虑。本研究分别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就脑出血应用活血化瘀法的理论依据展开分析,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近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 ,是严重危害人民生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在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并取得肯定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近况做一综述。1 病因病机  冠心病病位在心 ,其易患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长期吸烟者。冠心病的病机在于心脉不通 ,中医学认为 ,心脉不通的原因是由于瘀血、痰浊、气滞 ,而瘀、痰、气滞的产生 ,又是长期以来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 ,故瘀血、痰浊、气滞为标 ,而脏腑虚损为本 ,因虚而致实 ,本虚而标实[1] 。本虚…  相似文献   

14.
出血性中风是在正气内虚的基础上,因内伤积损日久而使暗风、伏火等邪气内生,遇气候骤变、情志相激等诱因扰动气机,使气机逆乱"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导致络破脉损、血液溢出脉络之外而发为中风,急性期病机由"瘀停脉外、压迫神机","津行不畅、痰水形成","诸邪胶结、化毒伤脑"三个病理过程共同构成,恢复期虽病情趋于稳定,但局部脑髓空虚使症状难以得到完全恢复而留有后遗症,而诸邪伏藏又为复中风和呆病的发生构成风险。  相似文献   

15.
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缺血性中风属于中医"中风"范畴。根据近10年文献资料表明,病因病机可概括为痰浊阻滞、瘀血、痰瘀互结、阴虚阳亢、肝阳暴亢等五个方面。文献显示,中医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专方专药治疗及中医综合疗法总有效率分别为95.55%、73.31%、92.38%、87.39%,痊愈显效率分别为77.73%、59.34%、71.56%、65.49%,充分表明中医药疗法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脑出血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ercerebralhemorrhage,HIcH)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高血压脑出血属中医中风范畴,其病位在脑,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瘀、气五个方面。年老体衰,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肝阳化风.迫血上行,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17.
1 中风病机及现代腑实相关研究中风之证 ,历代医家论述颇多 ,可概括为“本虚标实”四字 ,本虚即肝肾不足 ,脾胃亏虚 ,标实不外“风、火、痰、瘀、毒”五端。中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急性期治疗是否得力 ,而急性期又以“标实”因素为主要矛盾 ,所以 ,现代医家十分重视中风急性期的标实治疗。王永炎教授[1] 首倡中风急性期的痰热腑实病机。他认为中风发病 ,内风旋动 ,夹痰瘀阻滞脑窍。病人或素食肥甘厚味 ,形体肥胖 ,或体弱久病 ,脾胃虚弱 ,痰浊渐生 ,阻于中焦 ,郁而化热。痰热中阻 ,枢机不利 ,清阳不升 ,气血不能上承 ,脑窍失养 …  相似文献   

18.
痰浊瘀血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理论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依据祝谌予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瘀血阻络,痰浊不化……为标"科学理论宝贵经验,提出痰浊不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在痰浊不化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本质所在,提出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冠心病痰证、瘀证病人血清代谢组学特征。方法选择冠心病稳定期病人102例,其中痰证52例、瘀证50例,31名健康者,利用核磁共振谱(GCMS)和色谱/质谱(LC/MS)联用、模式识别技术等现代分析技术,比较痰证、瘀证冠心病病人和健康人的代谢物组谱差异,对同病异证病人间代谢物组谱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在多种氨基酸、有机酸、长链脂肪酸类、溶血磷脂类、磷脂类、鞘磷脂等代谢物方面,冠心病组相对于健康对照组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大部分的差异代谢物也是痰浊组和血瘀组的共性代谢物。冠心病组有机酸、麦芽糖、多种氨基酸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及衍生物、维生素E、胆固醇等显著降低。痰浊组和血瘀组的特性差异代谢物主要有苹果酸和琥珀酸,果糖和葡萄糖,甘氨酸和丙氨酸以及棕榈烯酸等。其中7,10-顺十六碳二烯酸和DPA在痰浊组中降低,其余则在血瘀组中浓度升高。结论冠心病有特异性的代谢组特征,痰浊和血瘀既有特性差异性代谢物,也有共性代谢物,二者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痰浊和血瘀有共同的物质基础,这与中医理论的"痰瘀同源"是一致的,作为致病因子,二者在体内可以相互转化,共同致病,亦即"痰瘀同病",因而在治疗时可以考虑痰瘀同治,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浊为湿之极,毒为浊之盛,浊与毒常相兼致病。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创立的浊毒理论广泛应用于脾胃疾病中,疗效较佳。该文通过凝练浊毒理论,发现浊毒为化疗相关性腹泻发生、发展的核心病因病机,具体概括为脾虚湿盛、湿化为浊、浊邪夹杂痰饮和瘀血等病理产物热化为浊毒,浊毒又致脾肾虚衰。临床上以化浊解毒为治疗大法,依据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中医证型具体分为健脾化湿、调和肝脾、清热通腑与培补脾肾以化浊解毒,为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