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醉科药物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为保障麻醉科药物管理安全性,避免误用或滥用麻醉药物,特自2017年10月起应用精细化管理。记录应用实施前后用药不良事件和用药错误伤害分级状况。结果:实施后医嘱阶段、配置阶段、配送阶段及给药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药物错误差错分级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麻醉科药物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减少不同给药阶段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减轻药物错误差错分级状况,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药物配置过程中的效果。方法:2016年1~6月对PIVAS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并进行目标性监测,考察定义、测量、分析、改进与控制等措施在减少PIVAS药物配置环节中各类差错的作用。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静脉药物配制前差错率从3.97‰下降至1.37‰,配制过程中的差错率从3.59‰下降至0.64‰(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能够降低PIVAS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提高药物配置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用药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静脉用药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各个工作环节,研究讨论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分析原因并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和措施。结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后,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配置差错率、操作违规现象明显减少。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用药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提升配置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6S管理模式降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简称PIVAS)成品输液出仓核对的错误、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方法:2019年1~3月医院PIVAS成品输液出仓核对管理中未实施6S管理;2019年4~6月医院PIVAS成品输液出仓核对管理中实施6S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成品输液出仓核对的错误情况、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情况。结果:实施后仓装筐差错、药物配置差错、细小胶塞脱落物、不溶性微粒、漏夜现象等情况都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6S管理模式能够改善PIVAS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及药师职业素养,减少成品输液差错的发生,确保临床患者静脉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自2017年1月起开始实施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即对原有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分别于实施前后两个阶段内,即实施前的2016年和实施后的2017年。选择配置的静脉药物各2 000份为研究对象,比较两个阶段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品配置差错事件发生率、排药时间、药品配置质量评分、其他科室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药品配置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75%,明显低于实施前的2.65%(P0.05);实施后周一至周日的排药时间均短于实施前(P0.05);药品配置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其他科室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总满意率为99.45%,高于实施前97.60%(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开展优化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药品配置差错事件,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药品配置质量,加快排药,提高其他科室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模式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的应用价值,为医院PIVAS的合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于2015年10月开始实施规范化管理,包括规范管理流程,规范人员管理,规范药品管理,规范环境控制,规范处方审核,规范药品配置,将2015年3~9月设为实施前,2015年10月~2016年4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取药时间、配置速度、差错事件总发生率、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差错率和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患者取药时间明显缩短(P0.05),配置速度明显提高(P0.05),差错事件总发生率、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差错率均显著降低(P0.05),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能够提高PIVAS的配置速度,缩短取药时间,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对PIVAS的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8S管理静脉配置中心的相似药品,降低药师发放相似药品的差错,提高患者的输液安全。方法:2019年1~6月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没有实施8S管理八步骤对相似药品进行管理,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医院静脉配置中心实施8S管理八步骤对相似药品进行管理,为实施后。统计分析实施前后相似药品的静滴和非静滴差错率。结果:实施后相似药品的静滴排药差错率低于实施前;实施后非静滴差错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8S管理的实施,改善了PIVAS工作环境,对PIVAS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追踪管理小组,对质量问题进行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通过修订质量控制标准、修改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并进行人员培训和效果评价,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结果:应用追踪管理法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错误发生率显著下降,工作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由实施前的93.6%上升为98.5%。结论:追踪管理法对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能使质量标准、制度和流程得到持续改进,管理者理念发生转变,有效降低差错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及条码管理在提高用药安全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未实施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及条码管理阶段的静脉用药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实施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及条码管理阶段的静脉用药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及条码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两种管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配置中心实施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及条码管理,能够提高用药安全与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7S管理模式,降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肠外营养液配置差错率,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选取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2019年1~6月相关差错数量情况,与2019年7~12月实施7S管理模式后的差错数量比较,并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后科室的工作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肠外营养液差错低于实施前,工作效率及科室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运用7S管理模式对降低配置肠外营养液的差错率效果显著,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职业防护视角下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岗位安全管理的应用。方法:对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职业防护强化措施,观察其实施效果。结果:强化职业防护措施后标签贴错、药品排错、加药错误、标签遗漏、标签打印错误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强化职业防护措施后,临床科室对调配中心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职业防护视角下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岗位安全管理应用效果显著,岗位安全管理得到充分保证,降低医护人员因自身健康问题的转岗,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静脉输液安全,减少中心内部差错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12.
刘海宏  马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01-102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静脉输液安全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学习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以往静脉输液发生的问题,制定并落实静脉输液各环节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静脉输液各环节护理缺陷发生明显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能指导和帮助护士有效规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相关操作技能和护理素质,保障患者的输液安全,增加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患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效果,并分析安全管理在PIVAS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0~2015年1月开展PIVAS强化安全管理模式前舟山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情况为对照组,选择142007例静脉药物进行研究,2015年2~5月开展强化安全管理模式后我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情况为干预组,取135597例静脉药物进行研究。对比两组工作中液体窜科率,液体贴错率,药物装错率,停药处理错误率。结果:对照组中有15例液体发生窜科,13例液体贴错,20例药物装错,10例停药处理错误;干预组中5例液体窜科,4例液体贴错,7例药物装错,2例停药处理错误。结论:实行强化安全管理模式后,PIVAS静脉药物配制过程中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安全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提示强化安全管理是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药物配置的一项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安全屏障应用于肛肠外科高危药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1~6月医院肛肠外科为避免高危药物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更好地提高管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于医院肛肠外科中针对高危药物不安全事件发生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通过实施安全屏障,为实施后。2017年7~12月未实施安全屏障,为实施前。记录实施前后差错率(药物配置差错、药物摆放差错)。结果:实施后高危药物管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肛肠外科高危药物管理中实施安全屏障可明显降低药物配置及摆放差错率,极大地保障患者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调配差错进行统计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减少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对某医院2020年7—10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调配差错进行统计分析,于2020年11月—2021年2月对各项差错实施针对性的改进措施,2020年7—10月为实施前,2020年11月—2021年2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前共调配了134 869袋输液,其中的调配差错有78袋,调配差错率为0.06%。采取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后,实施后共调配了155 970袋输液,其中的调配差错有41袋,调配差错率为0.03%。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调配差错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其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后,降低了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调配差错率,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5月10日~2017年5月10日参与PDCA循环管理的护理人员8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期间不规范操作次数共有180次,以人员占比最大,达到42.22%。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等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配置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PDCA管理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取PDCA循环质量管理制度,便于将药物配置差错率降低,提高满意度与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优化质量管理流程对降低静脉留置中心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3年4月开始优化静脉配置中心质量管理的流程,比较分析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配置差错发生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对静脉配置中心优化质量管理流程之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与配置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之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之前有了明显的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之后患者的满意度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质量管理流程能够有效地降低静脉配置中心医院感染,减少抗生素滥用情况与配置差错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8S模式管理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冷链药品,确保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方法:根据医院工作记录,回顾性分析2019年1~4月杭州市中医院PIVAS未实施8S管理前冷链药品的差错种类、数量和造成差错的原因等情况,统计2019年5~8月期间实施8S管理后PIVAS冷链药品的差错数量、破损数量、知晓数量等情况。结果:实施8S管理模式后,冷链药品的差错率由4.45‰降到了0.32‰,冷链药品的破损下降了73.33%,知晓率提高了58.55%。结论:8S管理模式有效提高PIVAS的工作效率及药师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HEL模式在急诊静脉用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SHEL模式对以往发生的护理差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结果:SHEL模式实施后用药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了,护士安全用药行为合格率显著提高了。结论:应用SHEL模式分析和管理急诊静脉用药护理安全,制定相关措施,可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安全用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清远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使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前后各60000例输液,对临床安全用药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后不合理用药例数低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安全用药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