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阅中医书籍和杂志时,经常可以看到“杏林”一语,有的中医药期刊还设有“杏林苗圃”、“杏林纵横”、“杏林采英”等栏目。那么“杏林”其含义和来由是什么呢?据晋·葛洪著《神仙传》记载,早在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东吴有位名医叫董奉,字君异,候官人,医技精湛,长期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取报酬,但求重病被治愈者在他宅边、园子栽种五株杏树。光阴荏苒,年复一年,杏树竟达十万余株,嫩绿繁茂,“郁然成林”。数年之后,红杏竟秀,压弯枝头。董奉便在茂密的杏林丛中建起一间草仓,对前来买杏的不收钱币,只要拿一器谷子放置仓中,再到园里取一器杏子回去。董奉用杏换得的谷子,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杏林—词是中医界常用的词汇,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杏林一词最初与汉末三国东吴名医董奉有关。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  相似文献   

3.
4.
正近期,河北中医学院团委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举办杏林情·系万家活动。作为中国梦·国医行品牌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和延伸,该活动在原有社区义诊、文化宣传、文艺演出、知识普及的基础上,拓展形式,丰富内容,将大众服务与精准帮扶相结合,实现定点结对,以家  相似文献   

5.
对于医术提明、医德高尚的医生,人们常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来称颂。谈到“杏林”这个掌故的来历,还得从三国时著名医家董奉说起。董奉,字君异,侯官(即今福建省闽侯县)人,精于医,他在江西广东等地行医多年,求诊者甚众.有一次,交州(今越南河内省)刺史(?)燮因食物中毒,昏迷不醒,诸医无效,董奉即用自制丸药治好了他的病。于是,医名大噪,求医的人越来越多。后来,他隐居于江西庐山,为群众治病不收诊金,但要求被治愈的病人在他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据历史记载,约公元243年,与张仲景、华佗并称建安三神医的董奉来到庐山修道行医。他治病不取分文,只要求重病愈者种杏5株,轻病患者种杏1株。此后,杏林便成为中医药的符号和代名词,成为一种中医药文化,并且成为中  相似文献   

7.
2007年的“甘肃年,海航情”活动,举办得既典雅,也不失大方庄重。4月6日,来自甘肃省,民航总局,海航集团以及国内各大旅行社,各个新闻媒体的领导、记者、代表等,相聚在甘肃兰州宁卧庄宾馆,揭开了“甘肃年,海航情”活动的启动仪式。下午两点钟,主持人宣布“甘肃年,海航情”活动产品推介会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8.
<正>广东省中医院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建立的中医院之一。因其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因其为珠江流域各族患者治病祛疾、救死扶伤,因其对中医药的传承、挖掘、创新,因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的中医药学者、名医、大师而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中医院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建立的中医院之一。因其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因其为珠江流域各族患者治病祛疾、救死扶伤,因其对中医药的传承、挖掘、创新,因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的中医药学者、名医、大师而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  相似文献   

10.
11.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在给崔月犁部长的信中说,中医是人类最丰富的宝藏之一,需要化很大力量予以发展。同时指出,针麻引起国外注目,应该走在他们的前面。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医事业,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十分重视和关怀,产寄予莫大希望。近几年来,联合国WHO已开始重视传统医学,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从事针麻研究的同志怎么办?联想过去围绕对针麻的评价问题曾发生过的一场争论,总觉得有必要从医学科研管理的角度,通过讨论的方式,进一步解决针麻研究中的几个技术性的认识问  相似文献   

12.
13.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F002-F002
陈廷明1957年11月生,重庆市铜梁县人,铜梁县中医院内科副主任中医师。该同志1977年参军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8662部队“七二一”军医大学学习(其间曾在山西临汾地区医院学习麻醉和外科);转业到地方后,  相似文献   

14.
“杏林散”治疗小儿脾虚泄泻120例长春市郑家屯铁路医院(130000)姚丽媛【关键词】杏林散,小儿脾虚泄泻小儿脾虚泄泻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单纯以抗生素治疗此病,疗效并不十分理想。遂从小儿“脾常不足”出发,自拟“杏林散”用于临床,并与百...  相似文献   

15.
《西部中医药》2012,(6):F0004-F0004
杨维建,男,生于1964年10月,汉族,湖南人,主任医师,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外科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甘肃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什肃省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肛肠外科学组副组长;甘肃省中医院“334”人才,2008年因在“汶川”大地震医疗救治中的突出表现荣获“第五届中国医师提名奖”.  相似文献   

16.
《西部中医药》2012,(11):F0004-F0004
樊成虎,男,1963年生,甘肃民勤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医骨科主任医师,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17.
《西部中医药》2013,(8):130
王颖,女,1964年6月出生,辽宁沈阳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主任护师。现任甘肃省中医院护理部主任,甘肃省中医院"334"人才(第二层次)。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委,甘肃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甘肃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中丙医结合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护理学报》《西部中医药》《甘肃护理》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北京宏志中学立足于高中部"杏林实验班"的中医药文化教育,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起中医药文化实践教育和中医药科研素养培训的课程体系。本文以北京宏志中学"杏林实验班"为例,分析该班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设情况,结果认为该种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设不仅可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新近指出: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为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各个方面都要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璀灿的局面。从中医界来说,将怎样为此增添光彩的一笔?本刊认为,更新教育观念,革新中医教育,是实现新世纪中医精英层出不穷、竞相争辉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桂派中医是在广西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医药文化影响、交融下发展起来的独具一格的地方性中医学派,既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广西区域自成体系,拥有文化独特性[1]。作为地方中医药院校,在中医学人才培养中必须体现桂派中医的学术特点,才能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地方医药事业的发展。201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