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访谈获取297名医学研究生对专业学习中使用移动终端的优势和劣势的评价数据,利用扎根理论挖掘专业学习中影响大学生接纳移动学习方式的因素。数据分析表明,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专业学习的促进因素主要是移动终端本身的优势,包括可获得性、易用性和有用性;制约因素可以归纳为终端限制和感知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对就诊医院的信任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索提高患者信任水平的措施,以改善我国医患关系现状。方法:以问卷调查方法获取相关数据,构建患者信任度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发现医患沟通因素(P0.001)、社会舆论因素(P0.001)和医院环境因素(P=0.001)对患者信任水平有显著影响;医院规章制度因素和医院费用因素对患者信任水平影响不显著。结论:营造良好社会舆论、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院环境和完善医院规章制度等,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水平,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杭州市4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进行中医药信任度调查,了解社会对中医药的信任情况,提出改善措施,以促进杭州市中医事业的发展。方法: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获得研究资料,取得结果。结果:被调查者存在明显人口特征差异,选择就医的原因主要为医保定点医院、离家较近,方便就医;中医药相对副作用小,对身体伤害小;医院为三甲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生相对放心;对中医医院、中医药治疗较为信任。结论:政府、医院应加大对中医医疗的投入,推广中医文化,培养优秀医生,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和认可度,为中医在社会上获得广泛认同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药物。它副作用小,疗效稳定,易于服用等特点,为广大医生及患者青睐。如何合理使用中成药成为现今十分重要的问题。鉴于我院门诊量持续增加,药师需要更系统科学的知识指导患者使用中成药,并有责任监督医生使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5.
证实澳大利亚脊柱按摩治疗者是否认为脊髓调节对内脏疾病患者是一种干预性选择,并确定对患偏头痛、哮喘、高血压或痛经的病人具有更好的调节水平。设计与评价:对澳大利亚所有记载的脊柱按摩治疗者进行调查。结果衡量:对于那些认为脊髓调节对于脏腑疾病患者是有用的医生的观点进行详细调查,以他们个人的临床经验为基础,要求医生对各种不同的脏腑疾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患者角度探索针刺期望的理论内涵,明确患者针刺期望的构成要素,并建立患者针刺期望构成要素间的关系模型。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法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中医院针灸科门诊选取20名以针刺为主要疗法的患者,将患者分为4组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其中,无针刺经历1组,有针刺经历3组。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基于主题分析,利用NVivo 12.0质性研究软件对访谈文本进行词频分析与编码分析。采用NVivo 12.0软件中的“关系”工具初步绘出主题间的相互关系,借助“探索”工具中的模型功能,建立患者针刺期望的概念模型。结果 通过对4个焦点访谈小组的访谈文本逐级编码,析出740个初始代码,提炼出4个患者针刺期望的核心主题,包括感知反应、效价、知识、物质环境。感知反应涉及15个概念要素,包括针刺反应、医患信任、医生技术、接触程度、选择动机、接触渠道等;效价包括治疗效果、适宜病症、个体差异、治疗费用、见效时间、不良反应等9个要素;知识包括作用机制、理论体系、致病因素3个要素;物质环境涉及4个要素,包括针的材质、针的长度、医院环境、治疗环境。患者针刺期望构...  相似文献   

7.
探讨"四性五味"理论于五苓散方配伍中的应用分析,显示出"四性"与"五味"为体现中药药性的关键因素,为临床中药配伍不可小觑的关键环节。对于五苓散的配伍规律,诸多专家由"君"、"臣"、"佐"、"使"等入手研究,相关争议很多。尝试采取数学手段对五苓散方内药品四气五味展开研究,得出"性"主要为"热性","味"主要为"甘、辛"两味,为中药配伍研究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针灸医疗行为特点及对针灸医疗态度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取横断面调查方式,并在合理行为理论基础上结合团队焦点访谈法收集数据。结果:老年人会根据自身经验初步判断所患疾病是否适合针灸治疗及针灸治疗带来的疼痛等不适是否可以接受;同时鉴于中华文化"亲情关系"影响,老年人会在一定程度上遵从管床医生或亲人的建议决定是否接受针灸医疗。结论:老年人针灸医疗行为及态度影响是一系列主观和客观因素交叉影响结果,所以未来一方面应加大针灸在老年疾病中可能的临床优势病症研究及针对老年人的针灸操作手段研发,另一方面应加强针灸正面宣传,推广研究成果,从而推动针灸医疗在老年医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叙事医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叙事医学实践将与中医实践深入结合。分析总结患者叙事特征的主体间性、时间性、独特性、因果/偶然性、伦理性对中医辨证行为的影响,包括:可在辨证与决策时增加眼部望诊信息与追问复述行为;提示病机诊断结论,简化主诉判断过程;增加气郁证等与情绪异常相关的证诊断结论,促成医生间辨证结果同质化的辨证策略;关注偶然性因素,重视形成固定的辨证路径;以患者的伦理观为指导制定辨证实践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病为本,工为标"、标本相得的医患关系模式,强调以病人为本的医学宗旨,旨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黄帝内经》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分别从医生和患者的视角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医生要从医技和医德两方面完善自我,在医疗活动中,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充分信任医生,医患之间需要建立互信,这种医患关系模式可以指导当代社会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探讨早期预警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5月。2017年10月起在常规管理方式基础上进行早期预警模型的构建,并用于日常重症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中,2017年1~9月为实施前,2017年10月~2018年5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选100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人均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占总药费比率、特殊抗菌药物占总药费比率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知识考核评总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早期预警模型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态度和行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依据欧洲消费者满意指数构建住院患者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住院患者满意度的结构方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分阶段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院住院部相关科室的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1.0及Amos21.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反映住院患者满意度的5个因子中,患者期望、感知硬件质量、感知软件质量、感知价值对满意度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90、0.70、0.75、0.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拟合模型的x~2/df=1.113,GFI=0.928,AGFI=0.905,PGFI=0.705,CFI=0.988,TLI=0.985,RMSEA=0.024。结论: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数调查与满意度模型拟合较好,影响住院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医院形象、患者期望、感知硬件质量、感知软件质量和感知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管理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自2016年6月起针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控制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以2016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以2016年下半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控制情况,并采用满意度问卷了解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控制效果,提高了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在外科工作的1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实施目标管理前后护理人员"三基"理论与"三基"操作考核情况,采取问卷形式,调查患者与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实施目标管理前后患者发生意外的情况。结果:实施目标管理前后护理人员"三基"理论水平与"三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明显(t=5.111、15.694,P均0.01),医生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所提高(P0.05);患者意外情况发生率明显降低(χ2=16.552,P0.05)。结论:对外科护理人员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与操作能力,提高患者与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使用控制及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据医院现有的HIS系统,建立医生使用抗菌药物的分线管理使用控制和分析系统.结果:所建立的系统方便规范了医生的用药行为,有效地控制了抗菌药物的滥用,抗菌药物分析及报表输出快捷.结论:本法简单易行,能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意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医生推广适宜技术的积极性及患者对中医的信任和接受程度,为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辽宁省6个示范县的3769名在岗乡村医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乡村中医人力资源匮乏,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中医技术力量薄弱。医生推广适宜技术的积极性较高。患者对中医的信任和接受程度一般。[结论]以中医生为骨干,中西医结合医生为依托,优选推广对象。以技术和人力资源相匹配为原则分层次有重点的遴选推广技术。加强培训和宣传有助于提高中医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防范住院精神病的攻击行为的方法。方法:选择4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攻击行为进行分析,探究其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发生攻击行为时的心理状态,根据该项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果:87.5%的患者会采取徒手攻击的攻击行为方式,最容易被攻击的对象是的护士和医生,占42.5%,病友占30%,家属或陌生人占27.5%;精神症状的影响是造成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是可以减少很多患者的危险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8.
青光眼患者因持续眼压升高,诱发视神经萎缩变性,进而导致视力下降直至失明。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原发性青光眼发病率约为1.5%-1.8%。大多数青光眼患者通过合理治疗可避免病情进展,保证有用视力长期维持。但因病情迁延,青光眼患者常无法坚持遵医嘱用药,忽视改变不良用眼习惯及复查重要性,遵医行为较差。本次研究选取青光眼患者1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遵医行为合格率及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等,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86例晕厥患者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86例疑诊心源性晕厥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EASI放置法,持续记录24h动态心电图。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疑似心源性晕厥患者,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并提高警惕,对于发作性晕厥患者应进行Holter检查获取可靠诊断依据,但是由于其检出率不太理想,必须结合其他的检查措施,进行全面、综合性评价,才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构方程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Note Express3.0软件进行文献在线检索与筛检;运用Bicomb2.0软件以题录类型、作者、期刊、作者机构、收录范围、关键词等对结构方程模型在医学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结构方程模型的医学应用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以2014年和2015年的文献数量最多;(2)文献题录类型以期刊论文最多;(3)前三位高频关键词按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结构方程模型"、"学生"和"心理健康";提示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于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较多。高频关键词的共词聚类分析显示,分为理论研究、信度及效度检验、中医证侯研究和医学心理学研究等。结论结构方程模型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范围在不断深化与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