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联合危急值管理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检出多重耐药菌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防控措施,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危急值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知晓程度、防控措施执行情况、感染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工作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知晓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实施多学科协作联合危急值管理干预可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提升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知晓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情况,并提出病房管理防控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发现的52例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检测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并提出病房管理对策。结果:共检出多重耐药病菌52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2例,占42.30%,是检查中的感染菌最高的一种细菌。重症监护室是多重耐药菌人数最多的科室。结论:多重耐药病菌感染范围非常广泛,医院多个科室均有多重耐药菌患者,此病菌危害性极大,已经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加强病房管理,可以对其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和隔离措施,防控院内感染的暴发。方法:总结我科2014年2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的有效护理和隔离措施,包括加强手卫生、严格执行隔离规范、加强各种导管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结果:由于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未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和传播。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及隔离措施十分重要,能有效防止耐药菌的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各项防控和管理措施在减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9年1月起施行严格的多重耐药菌防控和管理措施,统计2017~2019年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以及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结果:2019年MRSA检出率明显高于2017年和2018年,CRPA和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明显低于2017年和2018年(P<0.05)。2018年CRPA检出率明显高于2017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明显低于2017年(P<0.05)。2017~2019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呈明显降低趋势,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则明显升高(P<0.05)。2019年隔离医嘱下达率、隔离标识放置率和手卫生设施落实率均明显高于2017年和2018年,病房物品专用落实率明显高于2017年(P<0.05)。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意识、落实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发生率,需在院内感染控制中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级管理体系在防控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中的应用。方法:医院新生儿科于2019年2~8月试行三级管理体系,将300例患儿设为实施后;选择2018年2~10月的300例患儿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评价科室管理水平。结果:实施后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三级管理体系防控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能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规范科室管理流程,提高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多重耐药菌感染更是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在传统的病房管理中,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范管理有所不足,主要包括患者及家属缺乏必要认知、患者及医护人员防护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完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加强感染防控认知宣教、加强人员培训等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中医护理干预研究。方法:将检出的62例肺部疾病的多重耐药菌住院患者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干预。结果:感染率、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的患者少,并且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针对于长期住院患者来说,在常规的西医护理干预中,加入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病人康复,确保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多重耐药菌临床分布情况,总结信息化管理措施。方法:医院耳鼻喉科2017~2019年共检出多重耐药菌39株,探讨分布情况及信息化管理举措。结果:多重耐药菌种类中,MASA占82.05%,ESBL占10.26%,铜绿假单胞菌占5.13%,鲍曼不动杆菌占2.56%;多重耐药菌分布,耳科48.72%,颌面部20.51%,喉科17.95%,鼻科12.82%;采用信息化管理后,防控措施执行率逐年提高,医院未发生感染暴发。结论:实施信息化管理,可提高防控措施落实率,有效防止多重耐药菌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分析讨论在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开展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选取 清远市中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收治各科患者 100 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实施 常规干预防控模式;观察组实施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情况和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医护人 员疾病知晓率、医疗环境消毒达标率、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分别为(78.00 %,90.00 %,96.00 %, 18.00 %)和(46.00 %,66.00 %,82.00 %,36.00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和对照组一联、二联、三联用药情况分别为(64.00 %,28.00 %,8.00 %)和(30.00 %,46.00 %,24.00 %),观察组明 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进行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预防可 提升医护人员专业知识,使医疗环境达标,降低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0.
重症医学科做为医院感染率较高的科室,由于危重患者较多,患者免疫力低下,加上侵入性操作较多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等因素,导致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普遍偏高,一旦造成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诊疗进程,甚至危机生命安全。因此做好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分析医院2014~2017期间收治的ICU感染患者878例,调查分析其中多重耐药病菌感染比例,并分析其感染可能原因,最后制定改善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ICU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5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未出现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研究组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研究结束后,分别对两组ICU患者的感染率进行比较。对两组ICU患者的耐药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ICU患者的感染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ICU患者的耐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在治疗过程当中,对ICU患者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性进行分析,能够有效的掌握患者的耐药程度,在ICU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显著作用,该方法可以间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创伤手外科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运行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成立"医护一体化"多重耐药菌专项管理小组,对多重耐药菌管理质量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及护理质量状况调查,比较实施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运行多重耐药菌管理后,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管理的理论知识,隔离措施、医疗用物专用等的不合格率均较实施前下降,(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多重耐药菌专项管理小组的成立有助于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质量,有效促进医护沟通,提高医疗质量并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KTQ管理方法提高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2018年7~12月运用KTQ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多学科协作,规范多重耐药菌管理的各个环节,比较2018年1~6月(管理前)和管理后ICU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效果。结果:管理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管理前;管理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KTQ管理方法能改善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管理在ICU预防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ICU多重耐药菌患者50例,并将ICU多重耐药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每日费用为(1012.34±12.33)元,住院时间为(11.21±2.34)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结论:在ICU内实施护理干预管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不仅能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每日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院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的流行特征及耐药状况,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调查并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某中医院检出多重耐药菌住院患者的特点和耐药趋势。结果:共调查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719例次,检出耐药菌799株,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为大肠埃希菌(28.85%)、鲍曼不动杆菌(12.66%)、铜绿假单胞菌(8.62%)、金黄色葡萄球菌(7.70%)、肺炎克雷伯菌(7.44%)、表皮葡萄球菌(7.31%);MDRO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32.68%)、手术部位(24.20%)、泌尿系统(20.7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和多黏菌素B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工作,临床医师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孙薇  陈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121-12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原因及干预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病科收治的39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感染部位及所采取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39例,感染率为3.42%;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3例,占58.97%;泌尿道感染14例,占35.90%;血液感染2例,占5.13%。感染病原菌主要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在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规范医疗护理操作行为,认真落实手卫生,加强易感人群的保护,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高感染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状况,为降低和预防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感染情况调查,筛选出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进行进一步调查分析。结果:筛选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20例,占15.00%;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手术创口和血液,分别占28.20%、24.50%和30.10%;分离出多重耐药菌株110种,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占75.3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情况严重,需采取措施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选择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者100例,研究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对所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其引发的危险因素,同时予以实施对应的防控措施。结果:10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共20例,发生率为20.00%。危险因素有患者属于新生儿、早产儿、低体重儿等免疫功能低下的群体,置管及消毒措施不合格,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达标,频繁和预防使用抗生素。结论:引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需要针对危险因素给予对应的防控措施,以此达到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作用,以此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护理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知信行情况调查。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0日10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对护理人员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知信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职称高、护龄长的护理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得分(24.01±1.45)分,行为得分(158.21±1.15)分,态度得分(50.21±1.01)分,均高于职称低、护龄短的护理人员(P0.05)。结论:针对护理人员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知信行的薄弱环节进行管理,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能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DCA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慈溪市人民医院2015年4~12月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行常规护理模式;2016年1~9月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PDCA护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处理能力及针对感染知识掌握缺陷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处理能力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针对感染知识掌握缺陷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选择PDCA模式进行干预,可以将护理人员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处理能力显著提高,将针对感染知识掌握缺陷率显著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