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思维是中医应用的基石,要构建中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就必须突破现行教育模式下中医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中、西医思维,即培养模式化、标准化分型辨证、辨证用药思维弱化、中药药理选方用药思维、以实验代替临床实践、毕业前临床标准化考核等方面的束缚,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打破中西并重的格局、开设中医思维学课程、重视经典著作研读、摆脱标准化分型辨证思维束缚、延长临床实践时间、减少验证性培养方法,其中兴趣深化、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中医理论及临床基础培养、中医经典精读、中医学术流派经典精读、现代医学基础培养、中医导师临证、独立临证等是立足思维培养,构建中医应用型人才成长的阶梯。培养过程如始终以中医思维为抓手,尽可能避免各种束缚,构建中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势必可以培养一批具有扎实中医思维功底的中医应用型人才,并为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提供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过程中有弱化中医思维的趋势。中医骨伤科的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吸收现代医学的优势,另一方面又要采纳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案使其得到传承。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是中医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改变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现状,培养中医骨伤科学复合型人才。加强中医思维能力培养可以从重视传统骨伤科经典,提倡医教研协同的培养模式,倡导从基于问题的教学(PBL)、基于案例的教学(CBL)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入手,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未来输送更多高质量的具备中医思维的骨伤科人才。  相似文献   

3.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中的一门独立特色学科,为中医专业学生的考试课.在教学中,根据中医妇科临床实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模式,既可发扬和保持中医妇科学的中医特色,又能启迪和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思维方式,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以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兼通的专业人才.为了优化组合中医妇科学的课程体系,笔者对本门课程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继而构建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岭南班以“厚基础、强能力、重思维、显特色”为特征。为顺应新时代中医人才培养的需求,达到培养中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岭南班基于中医思维培养进行了经典与临床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实施岭南班一、二年级经典与临床课堂讲座教学和五年级临床实践课程相结合的特色课程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及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推广价值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医经典中蕴含中医临床诊疗的思维方法,最主要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2个要素。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医学重要学科门类,在研究骨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过程中应用中医思维可形成独特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但是,目前中医骨伤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课程构架、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中医骨伤专业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中医思维弱化,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力不足等问题,使中医骨伤专业逐渐失去了其特色。因此,此文以紧密结合中医思维模式的中医骨病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系统探讨中医骨伤教学中,通过加强中医经典学习、教材与课程建设、师承教育及临床带教等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对培养中医骨伤思维模式,促进中医骨伤科学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桥梁课和专业课之一,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督促学生研读经典,博览群书,为理解专业知识和形成中医临床思维奠定基础;鼓励学生早期临床,跟随名医学习,树立中医自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程与基础课的前后联系,温故而知新,先重点讲授中医知识,适当简单补充西医知识,并通过医案或临床实习促使理论和实践的融合,逐渐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7.
浅谈如何提高中医妇科研究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四大学科之一。它既紧密联系于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又有其独特的专业理论内涵及临床特点,尤其是在临床治疗方面更有一定的优势。中医妇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专业人才。1目前中医妇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中医妇科学研究生的培养历经了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从单一的培养模式过渡到临床医学专业和医学科学研究两种培养方向。近年来,高校研究生连续扩招,既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契机,也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带来更大的压力。大量的扩招,导致研究生在入学时基础水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要求,培养高素质中医妇科人才,本文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中医妇科培养模式,在保留原有中医妇科优秀文化底蕴传承的基础上,注重素质及医德教育,培养学生科研创新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实际临床操作技能水平,力求培养出德、智、研、经、思全面发展的中医妇科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诸学科中的一大学科.它以其丰富而独特的科学内涵和很强的临床实用性而被确定为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作为执教本门课程的教师,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扎实的中医妇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够应用中西医多种方法和技能解决妇科临床医疗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一直是我们不断思索和探讨的问题.为了适应当前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形势,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优化组合中医妇科学的课程体系,使之更科学化、现代化,我们对我校96级、97级中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蒲赵丹  刘琼辉 《光明中医》2023,(10):2003-2006
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学专业中的基础学科,在中医学生从课本到临床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现阶段中医妇科学的教育模式尚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学生毕业时的能力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为提高中医妇科学教学质量,故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入到中医妇科学课程教学改革中,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就教学模式提出初步的探索,以提升医学生的各项能力,全面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为后续医学基础教程改革提供一定的方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培养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过程中传统思维的重要性。方法加强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医经典的学习,尽量多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并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加强导师队伍的传统思维培训,努力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教学中努力渗透传统思维要素;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加强研究生的人文思想教育。结果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展的土壤和源泉,要想进一步掌握中医学的精髓,传统文化思维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结论主要论述对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在临床阶段的培养过程中,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渗透的重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吸取国内外高等医学高级临床教育模式改革的经验,结合新世纪医学发展新趋势,积极开展中医妇科学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培养综合人才,提高发展中医妇科事业。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阶段是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要时期,通过阅读记忆中医经典、学习现代的医疗知识和检查手段,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可以为将来走向临床和科研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目前在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重经典、学西医、培养科研思维3个方面进行论述,培养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深入把握中医经典教育,探索建立既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又体现中医经典教育特色新模式,是中医药院校责无旁贷的责任。本文通过构建中医经典创新课程模式、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及传统师承教育模式,积极探索中医经典传承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构建有利于中医经典传承,有利于培养中医特色人才。  相似文献   

15.
接诊患者是临床医生日常的重要工作,也是中医妇科学生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为了提升中医妇科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更加合格的临床人才,应结合中医妇科学的课程特点,采取多元教学手段,利用巴特林小组、临床思维课、基于问题教学法、基于病例教学法、标准化病人等具体措施,着力提高学生的医德与人文素养、基本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临床接诊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妇科临床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提升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和学科自信,让学生在早临床阶段形成稳固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探索设计基于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建设的中医本科生教学模式,内容包括线上理论学习、临床跟师实践、典型医案整理、学习心得总结、教学方案评价及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将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建设运用于本科生临床带教,可以提升本科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和学科自信,促进本科生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形成,发挥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罗兰 《中医教育》2014,(2):74-77
中医药膳学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研究的一门学科[1]。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医药膳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常用的药膳配方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中医养生康复及保健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也为其他专业奠定中医药膳学的理论以及临床应用知识技能的基础[2]。  相似文献   

18.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临床分支学科之一,具有高度的实践性.通过分析传统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笔者临床教学经验与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心得,针对性地从教学理念、学科特点、考核评估等方面探究如何建立科学、系统、高效的中医骨伤临床教学模式.提高临床教学效果与保留率.以求为更好地培养中医骨伤临床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中医学的不断认可,中医人才的教育尤其是中医研究生的培养也越来越被重视。目前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着经典学习与创新能力不足两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招生数量不足,生源质量堪忧;经典学习不够,医学基础不牢;实践实训过少,思维能力不足。并由此提出了广泛学习中医经典,打下坚实理论功底;博学传统文化,培养中医思维方式;注重实践,提高临床辨证能力;加强实验研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重视论文写作,锻炼表达能力等建议,以期对于中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在普遍的教育规律之下,某一门类或学科的教育教学有其特殊的规律性.为了认清中医药教育规律,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必须研究中医教育特色,使中医教育走进自己的发展轨道.中医教育的特色主要是:几千年来内化的固有的思维模式,继承中医特色的教育传统的连续性、更新性,中医学术体系中文化的渗透、学科的融合,关注能力、重视实践教育的人才思想,经典教育是莘莘学子登堂入室的捷径,师传承授是成功的传统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