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峰 《大医生》2023,(1):117-120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与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评估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无锡市惠山区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66例心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28例)和预后良好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BIS和CQI水平,分析BIS、CQI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BIS和CQI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循环(ROSC)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心肺复苏持续时间显著长于预后良好组,入院急性心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BIS、CQI及GCS评分高是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入院时APACHEⅡ评分高是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IS、CQI、入院时APACHEⅡ和GCS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评估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择32例心肺复苏后72 h仍然昏迷的患者,行BIS监测,并行格拉斯哥评分(GCS)及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将BIS值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将患者分为2组:预后良好组(n=7);预后不良组(n=25),比较两组的BIS值、GCS评分、APACHEⅡ评分.计算BIS的曲线下面积及对预后判断的截点.结果 本组患者30 d存活率31.25%.BIS值与GC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07,P=0.000);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BIS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0).BIS曲线下面积为0.943,当BIS≤60时,其预测心肺复苏后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8%.结论 BIS监测可作为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评估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APACHEⅡ评分对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5种不同预后的区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住院患者的资料,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计算其对两种严重不良(死亡或植物状态)预后与其他类型预后区别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5种不同预后(正常、神经功能轻度障碍、神经功能重度障碍、植物状态和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64, P=0.000).各组之间相互比较,正常组与神经功能轻度障碍组、神经功能轻度障碍组与神经功能重度障碍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89±5.52)分vs (12.50±6.00)分, P=0.109;(12.50±6.00)分vs(13.80±4.98)分, P=0.623];其他各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vs重度神经功能异常组P=0.019;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均为P=0.000).13分是区分预后良好的最佳截断点;23分是区分预后严重不良的最佳截断点.APACHEⅡ评分区分严重不良预后与其他类型预后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结论 APACHEⅡ评分可以作为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不良预后的一个预测、评价工具,若引入其他相关因素,可望进一步提高该类患者不同预后的区别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与格拉斯哥(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相关性及其在评估神经功能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取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的昏迷患者,复苏后24 h内行BIS监测,同时进行GCS评分及血清NSE水平检测,观察6个月预后.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BIS值之间GCS评分和血NSE的差异.分析对比预后良好与不良组之间三者的统计学差异.绘制三种评估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以分析三者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相关分析、t检验或t'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BIS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 =0.684),二者与NSE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5和-0.663).不同的BIS值之间,GCS评分和血清NSE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神经功能预后良好与不良组之间GCS评分(P=0.018)、BIS值(P=0.01)、NSE质量浓度(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IS与NSE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相当,GCS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相对较低.结论 BIS监测与GCS评分、血清NSE密切相关,是评价患者心肺复苏后昏迷程度及判定神经功能预后的有效指标;在判定预后方面,客观指标BIS与血NSE优于主观指标GCS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急诊抢救室、急诊重症医学科(EICU)2007-01-2010-09心肺复苏患者150例,将150例患者分为复苏失败组(A组)、复苏成功组(B组)和存活出院组(C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疾病、骤停时间、抢救时间、存活时间及APACHEⅡ评分,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年龄、骤停时间、抢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存活时间、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均合并多种疾病,而以合并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为首位.结论 年龄是复苏成功的重要因素,合并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心搏骤停高危因素,骤停时间是复苏成功的关键,脑复苏成功是存活出院的最重要因素,APACHEⅡ评分能评估心肺复苏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酸清除率与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分析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纳入标准为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院前或院内心肺复苏后存活24 h以上,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并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成年患者;排除各种疾病终末期、外伤所致心脏停搏.分别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3d、7d时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秩和检验及逻辑回归方法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初始乳酸值及6h乳酸清除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有42例患者符合标准,在自主循环恢复后3d、7d时分别存活23人(54.8%)和14人(33.3%).在自主循环恢复后3d、7d时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6h乳酸清除率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自主循环恢复后3d时存活和死亡两组比较,APACHEⅡ评分和6h乳酸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自主循环恢复后7d时存活和死亡两组比较,APACHEⅡ评分(OR=2.143,P =0.028)和6h乳酸清除率(OR=0.887,P=0.040)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早期乳酸清除率的降低与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可能成为心搏骤停患者恢复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型组(GOS 13~15分)、中型组(GCS 9~12分)、重型组(GCS 3~8分),入院时采集血清并测定PCT、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采用APACHEⅡ评价全身情况;外伤后6个月时使用GCS评分判断预后情况,了解PCT水平、APACHEⅡ评分与脑外伤患者神经损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严重程度脑外伤患者的血清PCT、UCH-L1、NSE、S100β、GFA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损伤程度越重,血清各指标水平越高,APACHEⅡ评分越低;血清PCT水平与UCH-L1、NSE、S100β、GFAP水平呈正相关,APACHEⅡ评分与UCH-L1、NSE、S100β、GFAP水平呈负相关;预后良好的脑外伤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的脑外伤患者,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的脑外伤患者(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昏迷程度、神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预测脑外伤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丁旻珺  谢娟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3956-3959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和抢救。方法:按Utsein模式要求登记本院急诊科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院内外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154例,对其可能与预后相关的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史对患者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复苏开始至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时间、复苏后72h内的体温、复苏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复苏后有无肌阵挛或抽搐、复苏后血pH值、复苏后D-二聚体指标等7个指标对患者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心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复苏开始至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时间、复苏后72h内的体温、复苏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复苏后有无肌阵挛或抽搐、复苏后血pH值及复苏后D-二聚体指标。结论:心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复苏开始至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时间、复苏后72h内的体温、复苏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复苏后有无肌阵挛或抽搐、复苏后血pH值及复苏后D-二聚体指标是影响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基本指标。  相似文献   

9.
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FI)、Barthel指数 (MBI)及生活质量评分 (QOL)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 ,并观察亚低温对他们的影响。结果 在心肺复苏后第7d ,亚低温组GCS评分明显比常规治疗组高 (P <0 0 5 ) ;在复苏后第 12周和 2 4周 ,亚低温组NFI评分及QOL评分均明显较常规治疗组低 (P <0 0 5 ) ,MBI评分明显较常规治疗组高 (P <0 0 1)。结论 亚低温可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及山莨菪碱的干预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评估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比较应用大剂量山莨菪碱治疗与常规治疗在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观察大剂量山莨菪碱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生活质量在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均显著差于正常对照者(P<0.01).应用大剂量山莨菪碱在心肺脑复苏早期(复苏后7d),GC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复苏后3月及6月,NFI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生活质量在躯体健康和认识功能等方面,分值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大剂量山莨菪碱可改善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部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氧合指数(OI)、降钙素原(PCT)、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联合临床特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泡盥洗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8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肺泡盥洗术及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根据入院后28 d生存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45)与预后不良组(n=37)。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OI、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合并症、体重指数、吸烟、呼气末正压、吸气平台压、APACHEⅡ评分、发病至收治时间、肌酐(Cr)、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OI、PCT、发病至收治时间对ARDS患者肺泡盥洗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DS患者肺泡盥洗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合并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体重指数、吸烟、呼气末正压、吸气平台压、Cr、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60岁占比、APACHEⅡ评分、PCT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OI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发病至收治时间显著长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OI、PCT、发病至收治时间预测ARDS患者肺泡盥洗术后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9.553分、138.710 mmHg、8.475 ng/mL、6.140 d;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19.553分、OI≤138.710 mmHg、PCT≥8.475 ng/mL、发病至收治时间≥6.140 d、年龄≥60岁是ARDS患者肺泡盥洗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RDS患者肺泡盥洗术后预后不良与APACHEⅡ评分、OI、PCT、发病至收治时间及年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对心肺复苏(CPR)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S100蛋白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53例心搏骤停后经心肺复苏心搏恢复≥72h、需要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患者,随机分为山莨菪碱组27例(山莨菪碱+常规综合治疗)和常规组26例(单纯常规综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并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山莨菪碱组治疗后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GCS评分显著增高(P<0.05或P<0.01),NFI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山莨菪碱通过降低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术后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EICU实施CPR术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58例,按存活时间分为存活≤24 h组(31例)和存活24 h组(27例),再根据患者最终存活情况,将存活24 h组又分为成活出院组(13例)和死亡组(14例),比较各组ROSC后1、6 h APACHEⅡ评分,两次APACHEⅡ评分差值及评分变化率。结果存活≤24 h组和存活24 h组ROSC后1、6 h 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1,P=0.480;t=1.124,P=0.266),但两组APACHEⅡ评分差值和评分变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1,P=0.004;t=3.938,P=0.000);两组ROSC后1、6 h评分变化率与1 h评分值无明显相关性(r=0.015,P=0.913)。成活出院组和死亡组ROSC后1 h 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7,P0.05),但6 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4,P0.01);两次APACHEⅡ评分差值及评分变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51,P0.01;t=7.334,P0.01)。结论对于EICU实施CPR术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率能更早期、更准确地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结合临床常用炎症指标与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建立心肺复苏术后评估指标,对1 17例在ICU治疗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预后的进行评估并评价各指标对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117例,在入院24 h内测定其炎症指标、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记录GCS及APACHEⅡ,分别留取患者入院时、住院12 h及住院24 h的动脉血气分析,分别计算12 h及24h的乳酸清除率.在所有病例治疗7d后,根据他们的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 117例患者中有73例死亡,44例生存.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复苏后至入ICU时间、D二聚体、FiO2、动脉血pH值、入ICU时动脉血乳酸值、GCS及APACHEⅡ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GCS及APACHEⅡ与心肺复苏术后患者死亡与否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关系,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1.000、2.091、0.531(P<0.05或P<0.01). (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表明:GCS和APACHEⅡ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21和0.869 (P<0.01),比D二聚体更有预测价值.当GCS等于6.5分时,预测患者生存的正确率最高,为84.6%.当APACHEⅡ等于17.5分时,预测患者死亡的正确率最高,为82.1%.结论 GCS和APACHEⅡ与心肺复苏术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可以分别预测重症心肺复苏术后患者7d内的存活及死亡概率,比起单一的监测指标有更大的优越性.希望此结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能对加强病情综合评估有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低温技术在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03-2008-05急诊抢救室收治的30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亚低温技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温组与亚低温组,每组各15例。对复苏后患者的平均脑部温度、血氧饱和度(SaO2)、血酸碱值(pH)、平均动脉压(MAP)、意识障碍评分(GCS)等指标进行分析,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神经功能预后进行评定。结果:常温组与亚低温组患者复苏时平均脑部温度分为(36.7±1.3)℃和(33.5±1.1)℃(P<0.05),血氧饱和度(SaO2)、血酸碱值(pH)、平均动脉压(MAP)、意识障碍评分(GCS)等基本相近(P>0.05);3个月后两组神经功能转归良好率分别为40%和73%(P<0.05),其中亚低温6h内实施者优于6h后实施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rve functional in-sufficent,NFI)分别18.7±4.3和14.9±3.7(P<0.05),修改后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分别为69.5±3.6和74.4±4.5(P<0.05)。结论:亚低温技术在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脑复苏中具有显著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可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实施降温越早,对脑复苏越有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APACHEⅡ评分和CPRROSC预后评分对CPRROSC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对115例CPRROSC病人进行APACHEⅡ评分和CPRROSC预后评分,比较不同预后病人各分数之间的差异;计算并比较两种评分法对病人严重预后不良和其他预后类型区别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5种不同预后之间比较,两种评分方法均有显著性差异(APACHEⅡF=57.64,P=0.000;CPRROSC预后评分,F=65.91,P=0.000)。反映评分区分严重不良预后(植物状态或死亡)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CPRROSC预后评分0.950,APACHEⅡ评分0.937,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 II评分和CPRROSC预后评分总体上均能区分严重不良预后与其他预后类型,可作为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病人不良预后的预测、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脑电双频指数(BIS)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接受不同亚低温治疗策略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04—2016-12期间ICU心肺复苏术后患者80例,分为常温组,短时程亚低温治疗组和长时程亚低温治疗组。常温组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亚低温治疗。短时程亚低温治疗组给予患者持续亚低温治疗24 h,而长时程亚低温治疗组给予患者持续亚低温治疗7 d。记录各组患者1~10 d的APACHEⅡ评分、GCS评分以及BIS值。比较每组患者第1、3、5、7、10天的APACHEⅡ评分、GCS评分、BIS值以及患者28 d的生存率和6个月的CPC评分。结果:3组患者第1、3天的APACHEⅡ评分、GCS评分以及BIS值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第5、7、10天APACHEⅡ评分、GCS评分以及BIS值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28 d生存率和6个月的CPC评分3组之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值可以评估心肺复苏术后患者不同亚低温治疗的疗效,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28 d生存率和6个月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作用,且长时程亚低温治疗较短时程亚低温治疗,具有更好的提高患者生存率以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许珍连 《全科护理》2021,19(5):639-641
目的:探究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对心肺复苏后病人临床转归、血氧指标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院行心肺复苏的5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病人行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转归情况、复苏后血氧指标及GCS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转归良好率为40.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52%(P<0.05),观察组病人复苏后各时段PaO 2及PaCO 2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在复苏后各时段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后病人实施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转归、血氧指标及GCS评分,对促进病人恢复及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疾病风险系数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2例患者在急性脑损伤后24h内进行NSE检测,统计患者入院24h内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疾病风险系数.并根据病情转归结果分别统计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和作相关性分析.结果:NSE与APACHEⅡ评分、疾病风险系数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654,r=0.511,均P<0.01).NSE与GCS评分显著负相关(r=-0.505,P<0.01).死亡组血清NSE含量、APACHE Ⅱ评分及疾病风险系数均明显高于好转组,死亡组GCS评分明显低于好转组,各参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血清NSE水平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疾病风险系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以同作为急性脑损伤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病情严重度及预测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33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根据其复苏结果(7d生存率)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入ICU行BIS持续监测,同时记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急性生理健康与慢性疾病评分(APACHE-Ⅱ),监测所有患者动脉氧饱和度( SaO2),对其中23例进行颅底静脉氧饱和度(SjO2)监测,取两者差值(SaO2-SjO2)来反映脑氧代谢状况.比较两组BIS值、SjO2值、SaO2 -SjO2差值,BIS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BIS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aO2-SjO2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BIS与GCS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 =0.821,P<0.01);BIS与APACHE-Ⅱ评分亦具有相关性(r=0.434,P<0.05).结论 BIS值持续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预后,与SaO2 - SjO2差值相结合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