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该院住院的300例诊断明确、年龄>60岁的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即进行TCD动态监测,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将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组,阿托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组各100例。各组患者入院后均按常规方法给予对症治疗,醒脑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阿托伐他汀组加服阿托伐他汀片。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醒脑静注射液2个疗程治疗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改善,较其他组优出(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34±1.32,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NIHSS评分疗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后基本痊愈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当,但在治疗结束后其疗效维持更优。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善,对老年脑梗死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细胞因子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河北省宽城县中医院2013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确诊ACI病人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ACI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NHISS评分、ADL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白介素-1(IL-1)、白介素-5(IL-5)、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NHISS评分、ADL评分、TNF-α、IFN-γ、hs-CRP、MMP-9、IL-1、IL-5、IL-6及IL-8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ACI病人的临床疗效显著,能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并改善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对脑组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AMI)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白细胞介素(IL)-12在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并可能对促进脑梗死进展有一定作用。醒脑静注射液作为一种复方中药制剂,可能是一种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潜力的中药类脑保护剂。本文拟对照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AMI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其血清IL-12表达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ACI)病人神经功能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6月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CI病人110例。采用乱数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脑血流指标(最大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及血管阻力指数),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1%(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病人NIHSS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病人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最大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P<0.05),血管搏动指数及血管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最大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搏动指数及血管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可有效改善ACI病人的神经功能和脑血流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王明乐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389-5391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清白介素-12(IL-12)的影响.方法 选择>60岁的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共100例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留取静脉血,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12的表达,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患者血清中IL-12表达的影响.统计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进行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0、30及90d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观察组与对照组90d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L-1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明显,并能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有效调节血清IL-12的表达,进而调节微环境,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观察组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血流动力学中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舒张期最低血流速率(Vd)、收缩期最高血流速率(Vs)与平均血流速率(Vm);炎症因子中白细胞介素8(IL-8)与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患者血清AOPP、MDA、SOD、IL-8、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RI明显小于对照组(P 0. 05),PI、Vd、Vs、Vm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且GCS评分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予以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机体炎症与脑血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钠肽(BNP)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采用急诊常规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MMP-9、BNP、Cys-c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6.5%、92.1%,高于对照组的19.0%、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试验组NIHSS评分、MMP-9、BNP、Cys-c水平降低,也低于同期对照组,并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试验组DVp水平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并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效果佳,临床有效率高,能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脑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颅脑损伤病人15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4例)和研究组(78例)。对照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疗法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入院24 h后和治疗2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价病人神经功能和昏迷状态,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评价病人运动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和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7.03%(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能有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恢复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病人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7d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血流指标〔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结果时间与方法在大脑前动脉Vs、Vm、PI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大脑前动脉Vs、Vm、PI在时间上主效应显著(P0.05);大脑前动脉Vs、Vm、PI在方法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后1、3、7 d观察组患者大脑前动脉Vs、Vm、PI低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大脑后动脉Vs、Vm、PI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大脑后动脉Vs、Vm、PI在时间上主效应显著(P0.05);大脑后动脉Vs、Vm、PI在方法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后1、3、7 d观察组患者大脑后动脉Vs、Vm、P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改善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10.
杨俊  覃玉莲 《内科》2007,2(6):938-940
目的对应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与单用纳洛酮或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125例伴有意识障碍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组)、对照1组(纳洛酮组)、对照2组(醒脑静组),对3组患者治疗后的意识状态好转的起效时间及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比较,意识状态好转的起效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比单用纳洛酮或醒脑静注射液效果更理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结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5例和对照Ⅰ组(B组)32例、对照Ⅱ组(C组)33例.A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结合高压氧治疗,B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高压氧治疗,C组总应用常规药物加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 A组、B组、C组有效率分别为85.71%、62.50%、60.6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结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降纤酶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6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予尤瑞克林联合降纤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统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2.73%(P0.05);治疗后1、2周、1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络泰、黄芪注射液对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静脉输注络泰、黄芪注射液;对照组28例仅予静脉输注络泰,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分别为(8.85±2.36)分、(11.04±3.01)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络泰、黄芪注射液联用有利于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眉山市仁寿县人民医院·眉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针灸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功能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西安市户县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即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D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4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14、28天疗效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功能独立量表(FIM)评分、巴氏指数(BI)评分〕、脑功能重塑指标〔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梗死灶周围微管相关蛋白2(MAP-2)〕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4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14、28天NIHSS、FI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4、28天NIHSS、FI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与时间在NIHSS、FIM、BI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4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14、28天GAP-43、MAP-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4、28天GAP-43、MAP-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与时间在GAP-43、MAP-2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4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14、28天MDA、SO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4、28天MDA、SO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与时间在MDA、SOD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针灸可有效促进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功能重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脑梗死联合使用尤瑞克林与丁苯酞注射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期间因急性脑梗死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共有84例,按照患者入院的顺序对其进行编号,奇数号有42例患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对该组患者单一使用尤瑞克林治疗;偶数号有42例患者将其纳入研究组,对该组患者联合使用尤瑞克林与丁苯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出血病人17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予以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BNP、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和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组BNP、NO、MDA、NSE、S100B和MB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出血病人效果明显,可有效保护受损脑神经元,改善神经缺损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调节机体神经因子浓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36例急性重型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用14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病例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予常规治疗加脑蛋白水解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2周,4周后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45例中基本痊愈25例(55.56%),显效10例(22.22%),有效5例(11.11%),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45例中基本痊愈16例(35.56%),显效8例(17.78%),有效4例(8.89%),总有效率62.22%,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脑梗死86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按病例对照原则,随机分对照组(n=43例)和研究组(n=43例),对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持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对临床观察指标(ESS、Barthel、NIHSS)评定,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测定SOD、MDA、ACA、ET-1、D二聚体等活性,同时对比两组间临床疗效,并评价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ESS、Barthel较高,NIHSS较低,治疗后SOD升高、MDA较低,治疗后ACA、ET-1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后ESS、Barthel较高,NIHSS较低,治疗后SOD升高、MDA较低,治疗后ACA、ET-1较低(P<0.05);对照组有效率72.09%低于研究组有效率90.70%,有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降低机体过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不增加出血反应,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