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骨科病区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骨科医院感染病例,总结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医院感染的护理防控对策。结果:护理管理制度调整后,骨科的医院感染率从3.41%降为0.35%,骨科病区在医院感染预防方面的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结论:重视骨科病区的医院感染问题,分析导致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管理对策,能够全面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多重耐药菌感染更是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在传统的病房管理中,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范管理有所不足,主要包括患者及家属缺乏必要认知、患者及医护人员防护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完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加强感染防控认知宣教、加强人员培训等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安全的主要问题,控制医院感染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必要条件。文章对妇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完善、妇科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单薄、基础设施问题、医院感染认知缺乏、一次性物品使用不规范、围术期感染防控不到位等,是导致妇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并从建立三级质控体系、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维护好妇科病区环境、做好围术期切口感染预防、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灵活运用质控工具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总结2016年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从疾病因素、管理因素、护理因素、患者因素、环境因素入手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意见,从改善服务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促进护患沟通、重视环境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管理制度整改,比较管理制度调整前后心血管内科护理差错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满意度。结果:在针对性的调整护理管理制度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改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升高,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均明显提升。结论: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护理管理对策,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妇产术后医院感染问题,进行管理策略调整。方法:自2017年1月起调整妇科管理策略,针对术后医院感染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因素,并从完善制度、加强培训、严格控制、环境管理、标准预防、加强质控6个方面入手进行管理制度改革,强调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于管理制度调整一年后进行评价,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不同时期妇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的手卫生合格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等指标。结果:管理制度调整后妇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管理制度调整后妇科的手卫生合格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妇科术后医院感染是影响工作质量的重要问题,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制度调整,能够提高医护人员防控意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统计2015—2016年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情况,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可分为系统因素、环境因素、人员因素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从健全管理机制、落实规章制度、提高防范意识、加强业务培训、规范护理记录、合理调配资源入手,全面调整护理管理制度。结果:在实施针对性护理管理制度改革后,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了解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对策,是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泌尿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2016年泌尿肿瘤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从管理因素、技术因素、沟通因素、态度因素、环境因素等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意见,从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促进交流沟通、强调法律法规、重视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制度整改,比较管理制度调整前后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在针对性的调整护理管理制度后,泌尿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改善,护理差错发生率从4.30%降到了0.60%,患者满意度从92.40%提升到了98.90%,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均明显提升。结论:总结回顾泌尿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护理管理对策,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院内感染患者,总结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从护理管理角度评价危险因素,并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管理对策。结果:针对性调整护理管理制度后,呼吸内科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呼吸内科护士对院内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在手卫生、消毒隔离制度等执行率上也明显提高。结论:了解呼吸内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护理管理对策,能够有效减少呼吸内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骨科JCI标准手卫生管理对医院感染防控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调整骨科管理方案,针对医院感染防控问题实行JCI标准手卫生管理,对骨科洗手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并制定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营造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氛围,分别统计2018年、2019年骨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认知水平,比较不同时期骨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情况。结果:2019年骨科医护人员的洗手方法、洗手指征、手消毒方法、手消毒指征认知评分均显著高于2018年(P<0.05),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流程、手卫生制度、自我监督依从性均显著高于2018年(P<0.05)。结论:JCI标准手卫生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认知水平和手卫生依从性,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科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以降低眼科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绍兴市中心医院院2010~2014年眼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可能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导致发生眼科住院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医护人员方面、科室管理方面和患者自身方面,针对这三个方面原因,科室制定相关的预防管理措施以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自身的防范意识,加强科室的管理,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目前眼科病房在有效预防眼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管理制度仍不够完善,进一步完善规范科室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自身的防范意识,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院放射科感染问题,探讨解决对策。方法:以2019年医院放射科收治的942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定量分析放射科医院感染情况。采用问卷形式对放射科28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定性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2019年放射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25%,其中92.5%的感染者为住院患者,73.81%的感染者做过手术,73.81%的感染者在放射室滞留的时间超过30min,73.81%的感染者年龄超过60岁,89.29%的医护人员曾造成过患者感染,75%的医护人员曾被患者感染。医护人员预防感染意识、相关知识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监督缺乏是导致放射科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放射科的医院感染由多因素造成,提高医护人员的预防感染意识、加强相关培训、完善感染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是降低放射科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知信行控修”模式在规范病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医院2019年调整感染科管理方案,规范各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实行“知信行控修”模式,做好信息资料收集工作,将病区医院感染进行详细分类,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同时做好各个病区的培训指导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进行资料发放和信息传递,成立专项小组做好质控检查工作,确保管理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分别统计2018年和2019年的管理数据,比较不同时期各病区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情况。结果:2019年各病区的医院感染制度落实率、医院感染上报率、及时上报率均显著高于2018年(P<0.05);2019年各病区医护人员对感染科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2018年(P<0.05)。结论:“知信行控修”模式应用于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中,能够有效地起到指导各病区工作的目的,规范了病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行为,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房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并针对性提出预防产房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分析医院产房存在医院感染风险隐患的环节,提出相应的预防改善措施。结果:产房在医院感染预防和管理方面尚存在缺陷,如在产房区域布局及设施配置、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知识培训及管理制度的落实、消毒隔离与无菌操作、手卫生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医院感染的隐患。结论:产房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区域,需加大医院感染监控及管理力度,强化医护人员对院感防控意识,产房布局应科学合理,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等全方位、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室的风险因素,针对性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分析总结以往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知血液透析室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护理资源缺乏、专科知识不足、环境及设备因素、法律法规重视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对护理管理方案进行了调整,从提高风险意识、加强人员配备、改善病区环境、加强在职培训、积极获取反馈等方面入手,全面改进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实施护理管理方案调整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实施前的1.39%降为了0.46%,护理满意度从94.6%上升为98.5%(P0.05)。结论:了解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的不足,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的进行护理管理方案改进,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口腔科门诊集诊断、治疗、检查于一体,使用的诊疗器械种类繁多、操作复杂,较易发生感染问题,其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部门。文章通过分析发现口腔科门诊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如器械污染、环境污染、水道污染、消毒灭菌不规范等。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对策,如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强化医护人员防范意识、优化口腔科功能布局、加强诊室内部消毒、做好材料及药品管理等,以有效预防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总结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浙江省安吉县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者13例,分析总结其感染危险因素,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改善管理措施。结果:采取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强化手卫生管理、完善区域划分及消毒隔离等具有针对性的防控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防控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护理安全问题是影响整体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及时了解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影响因素,有助于管理层及时调整管理对策,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康复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管理因素、技术因素、患者因素、态度因素和环境因素几个方面,文章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提出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促进交流沟通、强调法律法规、重视环境管理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外科患者输血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以往外科患者输血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护理因素、管理因素、疾病及环境因素等,针对这些风险因素,从强化培训、落实制度、控制风险、更新系统等方面入手,进行外科患者输血管理制度的调整,全面进行质量整改。结果:实施前外科患者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患者满意度为90.84%,实施后外科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6%,患者满意度为98.54%,实施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患者满意度上升。结论:总结分析外科患者输血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管理对策,是改进管理质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调查奉化区人民医院手术室2015年的2000例手术患者,探讨影响奉化区人民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而从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感染意识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结果: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及住院时间都影响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同时采取控制预防感染措施之后,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由未采取措施前的0.5%降至0.4%。结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密切关注高龄、合并有其他病症的患者,操作过程中减少侵入性操作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可降低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核科病房保洁化社会管理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合理管理措施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安全。方法:2016年7~12月对医院结核科病房保洁社会化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找出存在的风险,及时分析和讨论,提出合理管理措施,为管理前;2017年1~6月实行管理措施,为管理后。管理前后分别选取200件物体进行检测,另分别选择340例患者及医护人员进行研究,记录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率。结果:管理后医院结核科病区物体表面清洁合格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微生物抽样检测合格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积极找出结核科病区保洁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理的管理对策可提高保洁质量,预防医院感染,最大程度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