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研究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在中医慢病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5月—2022年8月的134例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不合理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基础药学知识、用药指导、出院后随访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慢病管理中在常规护理及干预模式下增加实施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能够较好的提高慢病患者满意度,并且降低用药不合理事件的发生,促进用药依从性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医护联合慢病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慢病管理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消化内科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新型医护联合慢病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科室管理、安全管理、药物仪器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健康教育等项目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型医护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消化内科的管理质量,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全科+专科联合门诊”模式对提升慢病管理水平的作用,促进慢病患者管理水平的提高。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3月—2023年6月的149例慢病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4例慢病患者通过常规慢性疾病管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75例慢病患者通过“中医全科+专科联合门诊”慢病管理模式干预。实施相应的治疗及管理措施后医护人员采用相应的临床评价量表对慢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服务质量满意程度、治疗措施依从性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各项量表分数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慢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病患者的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病患者整体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全科+专科联合门诊”模式能够提升慢病管理水平,经过该模式干预和管理后慢病患者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服务质量满意程度方面及治疗措施依从性方面有较好地改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就诊于医院内科的1 361名慢性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就诊于医院内科的1 378名慢性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仍按照社区医院常规就诊流程处理,而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药学服务模式。通过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总结相关措施,分析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医结合管理模式在社区慢病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慢病管理办法,观察组采用体医结合慢病管理办法。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较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效果明显。结论:体医结合模式的运用,能有效降低慢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慢病的管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医视角下慢病管理方案的优化措施,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医院慢病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观察组行中医视角下的优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管理质量评分、慢病防治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总满意率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病管理方案之中行中医视角下的优化措施,有利于降低各种医护纠纷、医患投诉的发生率,且利于提高科室管理质量水平,提升患者的慢病防治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水平,更有效的维护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在内科慢病管理中的实践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招募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统计并比较两组的管理质量评分、患者疾病与行为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慢病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规律运动的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疾病认知方面,观察组在超重的危害、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并发症、高血压控制方法、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等方面的认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能够明显提升慢病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医护联合查房在消化内科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9~12月消化内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医护各自查房模式,观察组住院期间采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的62例普外科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管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可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药一体化在内科患者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期间磐安县人民医院内科80例患者400条医嘱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医护药一体化实施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医护药一体化实施前,2016年9~10月)和观察组(医护药一体化实施后,2016年11~12月),每组各40例患者200条医嘱,比较两组医嘱缺陷、转抄缺陷、服用缺陷等用药缺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医嘱缺陷、转抄缺陷、服用缺陷等用药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医护药一体化应用于内科患者口服药管理,能够明显降低用药缺陷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医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在慢性预防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到医院接受诊治的100例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中医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慢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应用至慢病预防管理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专科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的管理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9月医院中医骨伤专科收治的160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学管理,规范用药流程管理,进行用药安全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临床药师、临床医师、临床护理人员均为药学服务的主要执行者,共同参与和承担医疗服务。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伤专科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体现了中药合理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是理想的药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医平衡理论联合中医适宜技术在慢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医院慢病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行中医平衡理论联合中医适宜技术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与各项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平衡理论联合中医适宜技术在慢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降低患者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多种不良情绪,有助于提升管理质量水平,也利于维护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介入慢病管理和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122例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慢病治疗和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介入方法进行治疗和管理,比较两组认知水平和治疗效果上的不同。结果:观察组的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介入慢病管理和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和自身的认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慢病管理的实践意义。方法:2015年5月~2017年5月选择医院收治的200例慢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慢病管理,主要管理内容包括舒适管理、心理管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管理等。观察组给予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慢病管理质量评分,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病健康教育、膳食指导、运动指导、血压血糖血脂筛查、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志管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慢病管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具有理想的管理效果,充分发挥了中医药辨证施治、手段多样、未病先防、注重养生的管理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特色组合措施在慢病精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2021年收治的68例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长期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入院后的常规西医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特色组合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慢病再次入院率、远期病死率、住院期间费用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复查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自我行为管理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特色组合措施在慢病精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慢病患者管理的过程中中西医特色组合措施充分发挥预防、防治的积极作用,既降低患者的远期复发及病死率,而且促进患者培养良好的自我生活行为,促进慢病的精准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建立及规范麻醉恢复室管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入住医院麻醉恢复室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日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规范化麻醉恢复室管理流程。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麻醉清醒期并发症及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150例患者麻醉药停之后,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和拔管时间都比对照组提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降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建立及规范麻醉恢复室管理流程,使患者的清醒时间提前,有效降低了清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介入科的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构建与成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并被确诊的160例介入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安全管理制度。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医护依从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及依从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借助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显著提高介入科介入治疗患者的身心舒适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医护服务的评价,杜绝护患矛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联合护理质量管理五级控制体系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50例骨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执行组(970例)和对照组(880例),对照组按照优质护理医护一体化进行护理干预,执行组则执行医护一体化模式配合护理质量管理五级控制体系,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满意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执行组住院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医护一体化联合护理质量管理五级控制体系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社区慢病患者门诊护理中,采用以问题为引导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其作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普通组和问题导向组,每组49例。普通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问题导向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普通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问题导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慢病患者门诊护理中,采用以问题为引导的教育方式效果更好,值得在社区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