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槲皮素是一种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名为3.3’,4’,5,7 -五羟基黄酮.槲皮素对多种恶性肿瘤如胃癌、乳腺癌、肝癌、宫颈癌、结肠癌、卵巢癌、胆囊癌等均有抑制其生长的作用,并对恶性细胞的凋亡产生影响[1].槲皮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泽漆、车前子、桑寄生、丹皮、田基黄、仙鹤草、绞股蓝、菟丝子、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等.现就近年来槲皮素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槲皮素的抗癌作用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孟德胜  汪仕良 《中草药》2001,32(2):186-188
槲皮素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癌细胞增殖、对抗到癌因子和抗癌经增敏作用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槲皮素抗癌作用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3.
莪术抗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黄臣虎  陆茵  孙志广  陈磊  张蕾 《中草药》2010,41(10):1745-1747
莪术抗癌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等。从莪术提取物及其抗癌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等方面探讨其抗癌作用,为莪术在抗癌领域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槲皮素及其衍生物既是膳食成分中最常见的类黄酮物质之一,也是一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保护心血管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临床已有应用。近年实验研究表明,槲皮素还具有显著的抗纤维化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以及阻止氧化损伤等,能够有效抑制肝硬化,抑制肾脏、心肌等器官和组织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姜黄素的抗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薛妍  夏天  赵建斌 《中草药》2000,31(2):150-152
对近10余年来姜黄素的抗癌作用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具体阐述了姜黄素发生演变的不同阶段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狼毒具有抗肿瘤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其抗癌作用机理主要包括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和DNA合成、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作用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本文从上述四个方面对狼毒的抗癌机理进行综述,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345槲皮素抗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槲皮素及其衍生物既是膳食成分中最常见的类黄酮物质之一,也是一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保护心皿管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临床已有应用.近年实验研究表明,槲皮素还具有显著的抗纤维化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以及阻止氧化损伤等,能够有效抑制肝硬化,抑制肾脏、心肌等器官和组织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筛选的研究手段,可以在同一时刻对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在中药抗癌作用机制研究中,基因芯片通过检测药物对肿瘤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从而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克隆形成法检测放射增敏作用及给药时序、浓度的影响;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DAPI染色镜下观察法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Que与射线单独或联合作用后细胞存活率均较单纯放射组明显降低(P0.05),不同浓度、不同时序处理,细胞存活率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Que与射线均能使Hela细胞阻滞于G2/M期,联用阻滞效果更加显著(P0.01);Que与射线均能破坏细胞核,联用后细胞核皱缩、碎裂更加显著;Que与射线单独及联用均能上调Bax蛋白,下调Bcl-2蛋白表达(P0.05)。结论 Que可通过阻滞Hela细胞周期于G2/M期,下调Bcl-2/Bax的比率来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增强其对放射线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博尔宁对S-180肉瘤细胞及其实体瘤的增殖抑制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与NF-κB的相关性。方法 1体外实验:体外培养S-180肉瘤细胞,分为空白组,博尔宁A组、B组、C组,5-Fu组,联合给药组,分别培养24,48,72 h,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程度,计算增殖抑制率。2体内实验:将含S-180肉瘤细胞的小鼠乳白色腹水接种于50只雄性裸小鼠右侧腋窝皮下,然后随机将裸小鼠分为5组,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5-Fu组给予5-Fu 10μg/m L灌胃,博尔宁A组、B组、C组给予10μg/m L、20μg/m L、40μg/m L博尔宁灌胃。灌胃15 d后取材,计算抑瘤率,RT-PCR法检测瘤组织NF-κp65 RNA的表达情况,考马斯亮兰法检测NF-κB蛋白浓度,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NF-κB活性。结果在体外,博尔宁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180肉瘤细胞增殖,且在处理48 h时作用最佳。在体内,博尔宁各组荷瘤裸鼠的瘤质量呈浓度依赖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博尔宁C组与5-Fu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瘤组织NF-κB p65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并随着博尔宁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博尔宁可显著抑制S-180肉瘤细胞和实体瘤的增殖,其作用与降低NF-κB的表达、抑制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淫羊藿甙抗癌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毛海婷  张玲  王芸  李晓冰 《中药材》2000,23(9):554-556
中药单体淫羊藿百一种新型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和诱导分化剂。为进一步探讨淫羊藿 作用机制,我们将淫羊藿和于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采用MTT、放免、流式细胞术、粘附实验,运动侵袭实验等多种手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淫羊藿夼直接抑癌作用较强,但却能影响PG细胞周期的时相分布,使S期减小,并能升高细胞内c-AMP水平,降低cGMP水平,提示cAMP/cGMP比值,同时降低PG细胞对胞外基质的粘附性及侵袭、运动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动物药是中药抗肿瘤复方中的常用药物.目前对于动物类中药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但还存在着一些缺陷,诸如有效成分不明确,作用机制模糊,多靶点多层次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难度大,毒性损伤难以预估,研究手段较为单一等.因此,理想的研究手段需参考生物药的基础研究,运用多组学方法整合分析策...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三生注射液抗癌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细胞染色法和同位素标记前体参入法研究了复方三生注射液对小鼠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和生物大分子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品有明显细胞毒作用并能显著抑制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溶菌酶等实验表明其对免疫功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税靖霖  贺小琼  姜重阳  吴怡  姚乾  郭吉寅 《中草药》2017,48(12):2474-2480
目的探讨松萝Usnea diffracta中功效化合物赤星衣酸甲酯的体外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赤星衣酸甲酯对宣威肺癌XWLC-05细胞、肝癌HepG2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抗癌活性;以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赤星衣酸甲酯对HepG2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赤星衣酸甲酯对MCF-7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赤星衣酸甲酯能够显著抑制XWLC-05、HepG2、MCF-7细胞的增殖,其体外抗癌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对3株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8.818、11.905、13.328μg/mL。赤星衣酸甲酯主要阻滞HepG2细胞于G_0/G_1期。基因芯片分析得到MCF-7细胞差异倍数大于1.5的mRNA有2 394个,其中1 605个下调,789个上调。结论赤星衣酸甲酯为首次从松萝中分离得到,且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周期和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保胎治疗多以补肾药物为主,如菟丝子、桑寄生等,而檞皮素被证实存在于菟丝子、桑寄生等补肾中药中,是保胎中药中常见的有效活性成分。综合分析相关研究表明,槲皮素可改善母胎界面的免疫平衡、改善妊娠中的氧化应激状态以及调控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从而有治疗自然流产的潜在药物价值。母胎界面是妊娠过程中重要且复杂的环境,母胎界面中各细胞交互对话并发挥功能是维持妊娠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母胎界面整体网络研究槲皮素的作用机制,探究槲皮素是否可通过调控母胎界面各细胞的对话以维持母胎界面稳态,将有助于更深入阐明槲皮素的医药价值,并为自然流产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抑制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抗癌转移是治疗癌症的主要目标,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与方法,攻克癌症,是当今世界医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中医药在癌症的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抗癌转移的药物应用于临床,因此证实中医药的抗癌转移的确切疗效,揭示其可能的机制,努力开发出高效低毒的中药新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电子数据库,回顾过去10年发表的关于橙皮苷预防及治疗癌症的相关文献,总结了橙皮苷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橙皮苷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癌、调节免疫力、抗辐射、神经保护、心血管保护等作用。其抗癌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减少血管生成、抑制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调节免疫与自噬、抗炎抗氧化。这种多方面的抗癌机制使橙皮苷对多种癌症显示出化学预防和治疗效果,使其成为一种广谱抗癌药。该文还总结了橙皮苷与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紫杉醇4种抗癌药合用的效果,发现橙皮苷能增强这些抗癌药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还能降低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由于橙皮苷水溶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不高,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还总结了目前通过结构修饰或与其他化学物质、纳米载药制剂组合获得的衍生物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方法。发现橙皮苷的衍生物既保留了橙皮苷的抗癌疗效,又有效克服了橙皮苷水溶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等缺陷,很好地预测了橙皮苷及其衍生物具备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缺血性脑卒中血流供应恢复后出现的脑组织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损伤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CIRI的病理机制复杂,主要涉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凋亡、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等。研究发现,中药材及其活性成分在CIRI的防治方面显现出独特优势和良好应用前景。槲皮素为植物性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中药,已有研究证实其可通过抗炎、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保护血脑屏障、激活线粒体自噬等多种途径改善CIRI,减轻脑损伤,但对于其具体作用机制及分子靶点的研究略有不足。此外,研究人员针对槲皮素生物利用度低和溶解性差的问题,研制出多种改善槲皮素生物活性成分分散状态,提高化学稳定性,增加临床应用率的递送系统;并针对槲皮素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实验评价,证实低剂量使用槲皮素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综上,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槲皮素治疗CIRI的作用靶点及机制研究、药物递送及安全性评价等予以综述,以期为槲皮素的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冬虫夏草抗癌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就近年来冬虫夏草的抗癌作用研究作一综述。其重要进展是:冬虫夏草免疫药理的研究为冬虫夏草作为抗癌药提供了有力证明;虫草菌培养成功及它和其它虫草代用品具有天然虫上似成分及类似的药理作用,为为临床应用开辟了药源;临床研究广泛的开展,向人们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苏木抗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木水提液在2.5μl/ml浓度下对HL-60,K562,L929及Yac-1有明显的杀伤作用。给荷瘤小鼠(EAC)每日腹腔注射0.2ml,连续7天,平均延长生存期185%(P<0.01)。可顺利通过三段式序贯试验规定的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