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症状及相关因素,为医护人员制定预防措施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消化内科住院感染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讨论医院感染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5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率占患者的42.85%,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33.92%;年龄小于55岁、住院时间小于30天、使用预防型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的患者,发生感染概率明显较低。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且引起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中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患者感染,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4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找出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者16例,占10.81%;年龄、学历、住院时长、接受侵入性操作史、慢性基础疾病、使用抗菌药物史、使用激素史与医院感染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长、接受侵入性操作史、慢性基础疾病、使用抗菌药物史是引发医院感染的显著因素(P0.05)。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高,应建立严格规范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无菌操作,科学使用抗生素,加强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等,以预防和减少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肾内科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肾内科的6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对未发生医院感染和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资料加以比较,确定风险因素,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完善的护理管理对策。结果:研究对象有5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32例、革兰阳性菌感染16例、真菌感染10例。肾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与年龄、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侵入性操作次数、尿导管留置时间、卧床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有无陪护人员、责任护士护理经验有关。结论: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复杂,科室护理人员需充分掌握这些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在遂溪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发生医院感染的142例患者,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均是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部位;患者的年龄越大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也越大,各年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为病原菌的主要构成部分;患者的住院时间越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也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因此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并且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的使用,对老年患者等易感人群进行有效保护,从而真正降低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提升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质量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6~2017年医院超声科收治的进行超声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记录100例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来的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质量管理。另选取250例住院期间进行介入超声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流程管理,观察组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合并其他疾病等,为行超声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措施,能有效提升医院感染的管理质量,控制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消化内科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分析,探讨有效的预防管理措施。方法:以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0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病情及感染部位,分析其医院感染的特点。结果: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不同年龄段间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愈大。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绝大部分集中在上呼吸道,其次为胃肠道。不同疾病类型的感染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其中消化道肿瘤、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的概率相对较大。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众多因素有关,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保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制定各种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对医院感染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减少医院感染,提高临床医疗安全。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呼吸内科2015~2016年38例住院患者,所选患者均发生医院感染,对其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结果:38例感染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呼吸道功能下降、真菌感染、侵入性操作,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就诊患者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反馈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促进患者安全就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选择2015年重症医学科实施对症管理干预措施的10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干预前后医院感染率的情况。结果: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长期服用抗生素和大量使用激素是导致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干预前有1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3.00%;干预后仅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3.00%(P0.05)。结果:针对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给予对症干预,能够有效降低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提高ICU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内科医院感染风险因素与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7年6月进入医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存在感染情况;采用问卷调查与患者病历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肾内科患者的感染因素。结果:调查中共发现6种病原菌。患者年龄越大、侵入性操作次数越多、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越少、住院时间越长、使用糖皮质激素,出现感染的风险越高。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年龄均是肾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越多是正向影响因素。结论: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致病菌,造成患者感染的风险因素较多,因此,必须针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早期预防管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627例患者,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分布及病原菌分析,并对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对策。结果:62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8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24%。83例医院感染患者中,主要感染部位为泌尿道、呼吸系统。83例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97株,其中常见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可能影响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入性操作、年龄、住院时间及留置导尿管是主要因素。结论: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侵入性操作、高龄、住院时间长及留置导尿管,积极做好相关的预防护理工作,以降低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医院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2018年4月的182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中,有43例发生肺部感染。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吸烟史、糖尿病病史、住院时间、营养状态、侵入性操作、吞咽障碍、长期卧床情况和冠心病病史对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对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糖尿病病史、住院时间、营养状态差、侵入性操作、吞咽障碍和长期卧床是影响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发生医院肺部感染与吸烟史、糖尿病病史、住院时间、营养状态差、侵入性操作、吞咽障碍和长期卧床有关。通过加强病房消毒、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戒烟、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或避免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根据感染危险因素寻找合适的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近期医院收治的1221例妇产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共有3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3.11%,以呼吸道感染较多,革兰阴性菌为主要感染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及侵入性操作次数与医院感染发生具有很大关系。结论: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概率较大,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日常监测,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消化内科住院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中老年患者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消化道恶性肿瘤、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为其易感因素,易感部位为呼吸系统,菌群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结论: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等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价值,为更好的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患者70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13年4月~2016年2月,采取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服务态度评分、健康宣教评分、护理操作评分、环境护理评分及护理文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探讨有效的防控对策。方法:选取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45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选取2014~2015年收治的45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比较实施前后两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高龄、住院时间长、原发病为脑梗死、各种侵入性操作、下呼吸道感染、合并基础疾病种类多、抗生素使用不合理者医院感染发生比例高;观察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4%(P0.01)。结论:加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防范,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重症患者感染防控中的价值。方法:把2017年6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患者560例纳入研究,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60例)和观察组(300例)。统计对照组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更新重症患者的管理方案,纳入观察组患者的管理中。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联用均为影响重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合理使用药物为重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保护性因素(P0.05)。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有利于降低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016年3~9月金华市文荣医院妇产科963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3例住院患者中有2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0%,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泌尿系统感染因素、呼吸道感染因素、切口感染因素、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因素。结论:妇产科住院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医院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证产妇健康和安全,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肾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预防措施,保证患者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中医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112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种类、血清白蛋白水平、基础疾病等资料,采集患者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皮肤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判断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住院时间≥21天,侵入性操作、使用的抗菌药物≥3种、血清白蛋白30g/L、存在基础疾病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侵入性操作、使用的抗菌药物≥3种、存在基础疾病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肾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感染发生,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发生院内感染的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使用免疫制剂、并发症、皮肤或黏膜溃烂、就诊季节等。结果:高龄、住院时间长、有并发症、使用免疫制剂、存在侵入性操作、发生皮肤或黏膜溃烂、夏季就诊等为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相关危险因素,接诊患者后根据其实际情况准确评估机体状态,对院内感染高危人群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障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预防控制外科术后院内感染风险提供更为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胸外科外科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吸烟史、合并疾病等可能影响胸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100例胸外科术后并发院内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最常见的为呼吸道感染,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医院感染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长期吸烟史、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相关。结论: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医师应在治疗过程中予以重视,尽量缩短外科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