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滋阴益肾、健脾补气法 根据临床观察,“三消”表现仅为消渴病的一个方面,不容忽视的是:消渴病人,大多具有气短神疲、不耐劳累、虚胖无力或日渐消瘦等脾气虚弱的征象。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首先是长期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四肢百骸失养;其次是阴虚燥热化火,耗气伤津,“壮火食气,气食少火,”最终导致气阴双亏。故健脾补气实为治消的关键一环。常用:生黄芪30g,山药18g,党参、制首乌、葛根各15g,生白术、山萸肉、熟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程益春教授治疗消渴病的经验总结,梳理理论渊源,注重非药物治疗,特别强调"脾"在糖尿病辨证中的关键地位,证实健脾益气法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年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收效良好,现粗略浅谈体会,敬祈先辈同道斧正。 消渴病自古以三消分治,实则上中下三消密切相关,证异终同。热燥伤津是标,肺脾肾阴伤虚损为本;日久则夹血淤。肺气肺阴亏耗,布津治节无权,水液直趋州都,溲多渴饮;胃腑燥热,耗损津液,灼伤脾阴,烦渴消谷善饥;统运散精失司,谷精下泄,溲糖消瘦乏困。《内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肾宅阴阳,职司封藏,阴阳失平,溲频挟糖。上则气阴不足,失散精津,下漏精微,久则正气损伤,邪气易凑,多患并发症。治标清热泻火,滋阴止渴,除热燥;治本健脾补肺肾,益气养阴;标本同治。佐以活血,兼者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4.
耿献琳 《光明中医》1999,14(4):31-36
中医之消渴病属现代医学糖尿病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证。消渴之称首见于《内经》,如《灵枢·五变》篇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历代医家对本病亦有专篇论述,如《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诸病源候论·消渴侯》等。后世医家综合前师之论将其分为上...  相似文献   

5.
姚沛雨 《光明中医》2008,23(8):1088-1089
吾师刘学勤先生致力于临床医疗实践与研究数十载,精勤不倦,学验颇丰。他认为目前消渴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很多病人“三多一少”症状并不典型,若仍固守传统的上、中、下三消辨治法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只有精确审证,医护并重,防治结合,才能达到满意效果。笔者细研刘师关于消渴病的辨治经验,受益匪浅,探述于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糖尿病科就诊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中药组、西药组和基础治疗组。3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中药组患者和西药组患者,和基础治疗患者相比,空腹、餐后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抑郁评分和中医症状也明显改善,但中药组更有优势。结论:采用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具有更加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对仲景方进行分析,总结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辨治规律。阴虚燥热是消渴病的病理基础,病在脾胃。仲景方多首方剂均可用于治疗消渴病及并发症,如白虎加人参汤、五苓散、肾气丸、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分别用于消渴之肺热津伤证、水湿阻滞证、肾虚津亏证、胃热炽盛证、瘀血内阻证;麦门冬汤、栝蒌瞿麦丸、黄芪桂枝五物汤、蒲灰散或滑石白鱼散或茯苓戎盐汤则分别适用于消渴之肺痿、肾病、血痹、淋证。  相似文献   

8.
消渴病灰黑苔辨治心得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医院王克非,崔爱国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陈玉贤消渴病出现灰黑苔,多见干燥少津者,其病机在干燥热伤阴,津亏液竭。在消渴病灰黑苔的辨治过程中,我们略有心得,介绍如下:于×,男,51岁,患消渴十数年未愈,以烦渴,口干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的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治疗,判断其治疗方案的治疗疗效。方法从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总共收治的诸多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中选取210例,并将210例病患者平均分为3个组,使得每个组有70例病患者,对三组病患者分别使用中药时分治疗方法、西药治疗方法和基本治疗方法。对相关数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使用中药时分治疗和使用西药治疗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都比治疗之前的评分低,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之后的中药时分治疗组和西药治疗方法组的病患者HAMA评分和HAMD评分与基本治疗方法组进行对比,其同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时分辨治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有效,在临床的治疗中存在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7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56例寅时服用调气降糖丸,巳时服用益脾降糖丸,酉时服用糖肾康;西药组51例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基础治疗组50例仅维持原糖尿病基础及降糖药物治疗不变。3组均治疗12周,分别评定3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基础治疗组下降(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较西药组下降明显(P0.01)。中药组、西药组FPG、2h PG、HbA1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基础治疗组治疗后FPG、2h PG、HbA1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FPG、2h PG、HbA1c均较基础治疗组降低(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FPG较西药组降低(P0.05)。中药组除焦虑抑郁、不寐外,其他中医症状均较西药组改善明显(P0.05,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医症状均较基础治疗组改善(P0.01)。结论: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降低HAMD、HAMA量表积分,除焦虑抑郁、不寐外,其他中医症状均亦较西药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46例寅时服用调气降糖丸,巳时服用益脾降糖丸,酉时服用糖肾康;西药组41例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基础治疗组40例仅维持原糖尿病基础降糖药物治疗不变。3组均治疗12周,分别观察3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基础治疗组下降(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较西药组下降明显(P〈0.01)。中药组、西药组FPG、2 h PG、HbAlc、TG、T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5,P〈0.01);基础治疗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TG、TC均较基础治疗组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中药组治疗后FPG、TG、TC均较西药组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中药组除焦虑抑郁、不寐外,其他中医症状均较西药组改善明显(P〈0.05,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医症状均较基础治疗组改善(P〈0.01)。结论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较西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降低HAMD、HAMA量表积分。  相似文献   

13.
任继学教授消渴病辨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病是以多饮、消谷善饥、乏力、消瘦,尿多且有甜味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常易合并痈疖、感冒,甚至出现心、脑、肝、肾、眼等改变,后果十分严重,是威胁人类康寿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随师侍诊,每见任老诊治消渴,别出心裁,诊有特色,治具枢机。兹就任老辨治消渴病的经验简介如下。一、病位散膏,病因主燥,病机为津枯古今医家论治消渴,多认为病位在肺、脾、胃、肾、三焦,病机为阴虚火旺。任老独以为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38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并按照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成三组,分别是中药组、基础组和西药组。对三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HAMD和HAMA评分,并对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分析。结果中药组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比基础组和西药组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西药组在治疗之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情况要优于基础组(P〈0.05)。中药组各方面改善情况要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比西药组和基础组更能改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相似文献   

15.
旴江医学是我国四大地方医学流派之一,名师代出,著作宏富,学说纷呈。就消渴病而言,诸多医家医著秉承先贤,继承创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消渴病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气虚乃消渴发病之源,脾胃是消渴发病之初始病位,药食兼用是治消之妙法,截流防变是防消之大计,其丰富了消渴病证治理论,对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崔巍  丁宁  张文风 《吉林中医药》2021,41(8):1000-1003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认为消渴病病因是七情内伤,房劳耗精,病机关键为内热烁津.叶氏基于三消学说,加入卫气营血辨证,充实了消渴病诊疗体系.善用石膏剂与地黄类方,以甘露饮、清暑益气汤、白虎汤、白虎加芍药汤、白虎加地黄汤等方清气分热盛;用清营汤合益胃汤、玉女煎等清营凉血;用加减复脉汤、济生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治疗消渴血分...  相似文献   

17.
孙思邈对消渴病辨治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孙思邈对消渴病的认识和治疗较《内经》时代有很大发展,并为后世辨治消渴病制定了准绳。具体论述如下:1对消渴病病因病机认识的贡献1.1孙氏认为,饮食不节,积热伤津,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失运化之职,积于胃中酿成内热。消谷耗液。津液不足,脏腑经络皆失濡养发为消渴。《备急千金要方·消渴》中谓:“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然则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盐咸,此味酒客耽嗜,不离其口,三觞之后,制不由己,饮啖无度,咀嚼酢酱,不择酸咸,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综述了消渴病分证辨治的进展,指出分证辨治消渴病是中医临床的主要手段和发展趋势。但是由于辨证论治难以标准化,以及消渴病复杂的病因和病机特点,任何固定分型分证辨治都具有片面性,仍需要开拓辨证论治思路,以优化消渴病中医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分析整理孙思邈辨治消渴病的用药特色。其善用清热补虚药,甘寒苦寒药并用,多用天花粉、甘草等。  相似文献   

20.
段富津教授为我国著名中医学专家、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重点学科方剂学学科创始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博士生导师。他幼承师训,熟记经典,博览群书,长年坚持临床出诊,从医50余载,擅长诊治中医内、妇、儿科及诸多疑难杂证,尤其对消渴病、痹证、肾病、肝病、心脑血管病等,有较为独到的诊疗经验。他立足于中医理论,强调辨证论治,以法组方。笔者有幸跟师临证,亲聆教诲,受益匪浅,然诊治诸多,乏于尽举,现笔者将段富津教授运用益气养阴法辨治消渴病的经验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