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治疗踝部三踝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治疗踝部三踝骨折周文敏林毅林熙勇*福建省立医院(350003福州)关键词三踝骨折中医治疗三踝骨折是踝部较严重的损伤,闭合整复固定比较困难,而手术切开复位固定存在后期的创伤性关节炎可能。我们运用林如高正骨经验综合治疗此类543例,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医临床研究》2015,(8)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87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给予中医正骨结合中药汤剂治疗,西医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治疗,随访3个月~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中医组优良率达到93.33%,与西医组优良率88.1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西医组患者踝关节评分高于中医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踝关节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治疗三踝骨折可取得与手术相当的效果,且可减少损伤,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双足与保健》2017,(1)
目的探究骨科中比较复杂的病症三踝骨折的固定治疗联创效果。方法对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住院患者30例三踝骨折的患者应用正骨手法配合三维骨科牵引固定架进行治疗,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最短6个月,最长30个月)观察并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根据AOFAS评分标准,本组30例中23例为优,4例为良好,3例为一般,总优良率为90%;X线显示全部骨折均愈合,3例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使用正骨手法配合三维骨科牵引固定架治疗三踝骨折,比传统夹板或石膏外固定等方式可以得到更好的复位效果,又可以避免钢板螺钉内固定易造成二次伤害等缺点,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5.
《双足与保健》2017,(2)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该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进行积极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按照Kennedy踝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手术后2周、1、3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5.4±1.3)周,术后皮肤感染3例,固定钉断裂1例。结论先采用外侧切口对外踝进行复位固定,然后采用内侧切口对后踝和内踝进行复位固定,是治疗三踝骨折的最优手术路径,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对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踝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加用中医手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手法整复治疗踝部骨折患者,对骨折恢复有促进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力群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2):19
踝部骨折临床常见,而三踝骨折又是其中最复杂的一种,骨折常移位较大伴踝距关节半脱位,骨折线穿入关节腔,易遗留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后遗症,现代临床多用手术治疗,我科近年来采用中医传统手法在电透下复位骨折,用垫塑夹板一次塑形固定,同时行早期踝周围肌肉收缩锻炼,约四周后拆除外固定行跖屈伸功能锻炼,治疗该类骨折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72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工人15例,农民11例,干部9例。左踝骨折21例,右踝骨折14例。15例合… 相似文献
8.
9.
10.
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三踝骨折是踝关节严重的一种损伤,若复位不佳,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造成伤残。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手法整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从1988年1月至1997年6月,我们采用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治疗三踝骨折3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其...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临床研究》2016,(3)
目的:探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进行踝部骨折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切口复位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没有发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3.5%,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患者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避免手术治疗的伤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载荷关节,以负重为主要功能,生理功能要求高,三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当将会严重影响踝关节功能。为了更好的促进骨折愈合,避免并发症,现多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三踝骨折患者64例,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方式的疗效。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5年1月,本院收治三踝骨折患者64例,其中男37例,女27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按Lauge-Hansen的分类方法,旋前外旋型15例,旋后外旋型22例,旋后内收型12例,旋前外展型9例,垂直压缩型6例,其… 相似文献
14.
15.
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屈戊关节,关节结合紧密,以屈伸为主要动力方向,以负重为主要功能.三踝是指内踝、外踝、后踝,三踝骨折是踝关节损伤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属于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如果治疗不当,不能恢复踝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关系,极易影响关节的稳定性,造成创伤性关节炎.2003 - 03-2010 - 09,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患者43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医闭合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可行性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踝部骨折患者,通过中医闭合复位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分析,比较100踝部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100例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了解到通过中医闭合复位治疗踝部骨折,在临床中可行性较高,治疗优良率较高。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闭合复位治疗踝部骨折在临床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避免并发症问题的出现,在临床中应用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14例踝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4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手法整复及功能锻炼后,治愈97例,占85.1%,好转16例,占14.0%,未愈1例转手术治疗后治愈。对所有患者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108例患者骨折部疼痛及功能障碍完全消失,6例患者在做剧烈运动或天气转冷时踝关节有轻微疼痛、紧张感,遂继续给予热敷、中药内服治疗。结论:中医手法整复配合内服中药治疗踝部骨折疗效理想,但对于愈合不佳者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可吸收棒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6例三踝骨折行小切口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与可吸收棒固定术。结果随访6个月~4 a,优32例,良1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8%。结论采用可吸收钉棒治疗三踝骨折可获满意临床效果,并免去了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的痛苦及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可吸收棒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6例三踝骨折行小切口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与可吸收棒固定术。结果随访6个月-4 a,优32例,良1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8%。结论采用可吸收钉棒治疗三踝骨折可获满意临床效果,并免去了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的痛苦及费用。 相似文献
20.
《双足与保健》2017,(12)
目的探讨手术与中医手法复位对比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有三踝骨折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进行中医手法复位治疗,相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和中医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当,由于中医手法复位具有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以及经济有效的特点,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