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应用在门诊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医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患者1880例,按照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输液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未及时发现漏液肿胀3例,药疹1例;对照组护士未及时发现漏液肿胀15例,药疹8例,病情突变6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发生输液不良反应4例,护理投诉3例,护理差错事件1例,护理满意度评分(95.14±4.11)分;对照组发生输液不良反应26例,护理投诉20例,护理差错事件8例,护理满意度评分(89.64±2.01)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应用在门诊输液室管理中能够减少输液不良反应情况,减少护理差错,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物联网技术在门诊及输液及药品全闭环管理系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480例门急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0例。对照组实行人工输液及常规药品管理,观察组实行物联网监控输液技术及药品全闭环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输液核对错误、呼叫不到患者、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复核、给药查对、巡视单书写等护理项目的平均护理用时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用药安全评分、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急诊输液和药品全闭环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输液和用药的效率和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改善患者的就诊体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儿科门诊输液PDA数据管理中的运用,以及对提高门诊输液安全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4月的16071例输液患儿(共44998袋液体)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5~6月的13703例输液患儿(共38368袋液体)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输液数据常规管理,观察组实行输液数据的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在PDA扫描护士操作方面和系统方面不合格液体袋数情况,以及两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与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PDA扫描护士操作与系统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72%和0.6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数据管理不仅可以使输液室护士PDA操作更加规范严谨,为临床和科研提供科学的输液数据;可以有效减少输液患儿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输液室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实现对门诊输液患儿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强化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对小儿用药安全的效果。方法:研究中的对照组观察对象为医院2017年期间收治的患儿,共600例(未开展强化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观察组为2018年收治的患儿600例(开展强化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用药问题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投诉情况,分析两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用药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同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小儿用药安全管理中实施强化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的效果显著,其可促进配药护士的综合能力及静脉用药配置合理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儿科静脉用药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科室自2016年2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选取10528例静脉用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风险管理实施前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4856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风险管理实施后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5672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配制差错率、患儿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配制差错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科静脉用药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确保患儿静脉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对门诊患者输液安全提升的效果。方法:从绍兴市妇幼保健院门诊2015年4~11月期间接收输液治疗的儿童患者中随机选取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门诊护士评判性思维培养前600例为对照组,培养后600例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发生输液护理差错的次数、医患纠纷次数及患者或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输液护理差错的次数、医患纠纷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培养可显著降低患者输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门诊输液安全性,提升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门诊注射室的分区输液护理与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医院门诊注射室中的70例输液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门诊注射室中的输液患者7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开展分区输液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输液期间的空气培养结果及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理解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期间的平均细菌菌落数明显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理解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门诊注射室开展分区输液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相似药物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医院门诊注射室的患者4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安全管理,观察组针对相似药物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的给药错误、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与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情况、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与用药知识储备,制定药物安全管理的制度,才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管理对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从而提高门诊输液工作的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9月于医院进行门诊输液的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采用输液室常规工作流程进行输液和护理,观察组26例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并且对输液过程中的相关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6.92%,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在门诊输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避免医源性感染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资源优化方案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起在门诊输液大厅实行资源优化方案管理措施,以2016年全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以2015年全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输液护理质量、输液差错事件发生率及护士、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输液环境、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液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资源优化方案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门诊输液护理质量,减少了输液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品管圈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奉化区中医医院输液室患者200例,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品管圈护理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组100例患者,4例护理人员;比较两组护理管理后护理工作质量考评得分,记录两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考评中岗位职责、输液质量、业务技术、护士素质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品管圈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输液不良发生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心内科护士用药错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实行目标管理,比较两组就诊期间护士用药错误率、用药错误投诉率、医护纠纷发生率、患者用药护理满意度和护士用药专业知识考核合格率等。结果:观察组就诊期间护士用药错误率、用药错误投诉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护理满意度和护士用药专业知识考核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管理能明显降低心内科护士用药错误率,提高给药依从性,能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儿科门诊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儿科门诊于2018年8月起实施FMEA联合RCA输液风险管理模式,2018年1~7月为实施前,2018年8月~2019年4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儿科门诊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儿科门诊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儿家属对输液管理过程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FMEA联合RCA输液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儿科门诊输液风险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保证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探究预防管理措施。方法:永嘉县中医医院2013年2~8月输液室收治的1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就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2013年9月~2014年2月输液室制定并实施不良反应预防与管理对策,该期间收治的1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制定高效、科学的管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护药一体化用药管理在输液室药患纠纷中的应用。方法:医院在2019年4月对输液室在职的15名医护人员采取护药一体化用药管理,抽选2018年12月~2019年3月管理前于输液室就诊的患者120例,设为对照组;抽选2019年4月~7月管理后接收患者12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管理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和药患纠纷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药一体化用药管理在输液室药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降低药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强门诊输液室规范化管理的措施与成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情绪变化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情绪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出现失误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输液室实施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患者,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诊输液室实施物资清单式基数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8年6月对急诊输液室加强物资清单式基数管理,将2018年5月为实施前,2018年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实施前后药物领取错误、药物过期等不良用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实施前后患者对急诊输液服务的满意度与护理投诉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输液用药错误、输液卡录入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物资清单式基数管理可有效降低输液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急诊输液安全性,显著提高科室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理论在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法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护理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输液室管理中的效果明显,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和危险事件发生率,且显著提高了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警讯药物观察表在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心内科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心内科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用药安全管理,观察组则在常规用药管理的基础上使用高警讯药物观察表加强临床用药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警讯药物观察表在心内科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心内科的用药安全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警示性分区管理在门诊输液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丽水市人民医院门诊输液室30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为未采取警示性分区管理组,观察组为实施警示性分区管理,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用药等对患者进行分区管理,比较两组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行分区管理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1)。结论:警示性分区管理在门诊输液患者护理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可明显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