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阶段,临床表现为多领域认知功能不同程度的受损。目前对该病的研究,常以整体认知功能缺损作为重点,对注意力障碍并未有足够重视。改善缺损的注意力,对VCIND患者认知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简要综述当前国内外对VCIND中注意力障碍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赵丽群  饶凯华  刘海顺 《光明中医》2014,(10):2176-2177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CIND)是指由脑血管源性损伤所致的早期、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由于起病较为隐匿,进展缓慢,而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认知功能的损害是一个从轻度、中度逐渐发展为严重痴呆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病情的进展,部分VCIND也会发展为痴呆。Hsiung[1]等调查发现2年内有40%VCIND进展为痴呆。目前认为VCIND是可以预防及控制发展的,早期干预尤为重要。近几年,我们运用温胆汤加味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近年来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总结了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各种治疗方法。本文章旨在加强人们对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认识,为寻找本病治疗的新途径提供新思路与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智七针"疗法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VCIND)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经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而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评分方面,两组治疗2周和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智七针"对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认知护理早期干预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认知护理早期干预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时间≤ 1个月血管性痴呆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 (40例 )和对照组 (40例 ) ,对 2组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并给予常规治疗护理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用认知护理早期干预 ,2周后 2组患者用MMSE量表评定。结果  2周后 2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早期用认知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叶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疗效。方法将6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银杏叶40mg TID,疗程24周,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量表各项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各项评分(除命名、抽象思维)均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仅语言能力有显著提高;两组治疗后相比,试验组执行能力、注意力、延迟记忆、定向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总评分亦显著增加(P0.05),语言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可以改善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对40例VCIND患者和38例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或明显(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脑血管病的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观察,进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测定,及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并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 VCIND组TT4、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TT3、FT3及TSH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素(T4)水平可能是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VCIND组患者的T4水平显著低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  相似文献   

8.
蔡颖颖  蒋卫民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0):1837-1841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由各种血管因素引起的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的一类综合征。在进展至血管性痴呆之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预防和延缓VCI的发展,甚至逆转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中药单药、有效部位、复方制剂等具有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的作用。该文从VCI的概念、发病机制、细胞和分子机制、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诊治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缺血或出血及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导致脑组织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些年来,随着对VD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VD,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具  相似文献   

10.
苏志伟  贾爱芬  徐荣栓 《河北中医》2010,32(10):1519-1520
目的观察益肾通督法治疗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VCIND)的疗效。方法将10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益肾通督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尼莫地平治疗。2组均治疗15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肾通督法治疗VCIND,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VCIND)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亚型之一,因其记忆力轻度损伤、处理能力迟缓、注意力和执行功能下降等临床表现,可散见于中医学善忘、喜忘、健忘、好忘、多忘、髓消等病症中,属于中医学神志病范畴。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此病病位在脑,属本虚标实之证,其发生发展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程度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CSVD患者,分为无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WVCI组)46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组(VCIND组)43例和血管性痴呆组(Va D组)31例。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hs-CRP和Hcy,并测血压。结果 3组SBP、DBP、FPG、Hb A1c、TG、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CIND组和Va D组血清hs-CRP、Hcy、hs-CRP升高率和Hcy升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显著高于WVCI组(P均<0.05);血清hs-CRP+Hcy升高率Va D组最高,VCIND组次之,WVCI组最低(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CSVD-VCI患者血清hs-CRP+Hcy升高率随VCI程度加重而升高,可作为2型糖尿病CSVD患者VCI的早期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点,探讨其意义.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VaD组)及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非痴呆组(VCIND组),对3组患者分别进行血管性危险因素调查和颅脑MRI检查.结果:在VCI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所占比例最大(76.7%),其次是高血脂(68.3%),吸烟和酗酒分别为60.0%和55.0%,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占46.7%.高血脂、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在VaD和VCIND中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吸烟和酗酒在2组中也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白质疏松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VaD组、VCIND组和对照组,3组间脑白质疏松积分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VCI的血管危险因素中,其中高血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高血脂、吸烟、酗酒和高血压合并高血脂.VCIND患者如果有高血脂或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则更容易发展为VaD.3组患者白质疏松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VaD组>VCIND组>对照组.脑白质病变是引起VCI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银杏叶片辅助西药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12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抗血小板聚集常规治疗;观察组在采取抗血小板聚集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银杏叶片口服治疗.于治疗3个月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屏气试验观察对比2组患者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认知能力和脑血管反应性.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的执行能力、语言能力、意识与注意力水平、定向力等评分指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显著提高;BHI值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结论:银杏叶片能够辅助提高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效果,并改善其脑血管反应性.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在重新认识和批判血管性痴呆(VaD)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对其早期干预,降低VaD的发生率。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恰好处于VCI的早期,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或者血管危险因素引起的认知功能严重障碍的脑损害.本文分别从传统中医、民族医药(回医药)入手论述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规律,为民族医药(回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研究的深入,近年来神经科学界提出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新概念,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是极早期,极轻度的脑血管源性认知障碍,具有较大的隐匿性,积极诊断、治疗VCIND对预防和控制VD或其他可能产生的老年期痴呆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医、西医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根据临床观察,提出了中医病证范畴以及病因病机和证候学演变的初步认识,以期能为中医药对该病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减薯蓣丸对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 VCIN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3例),在针对血管危险因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加减薯蓣丸,对照组加用盐酸多奈哌齐,疗程16周,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 eassessment,MOCA)及中医痴呆证候量表评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MSE、MO-CA评分均明显增加(P<0.01),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痴呆证候量表评分显著减少(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痴呆证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减薯蓣丸可以有效干预VCIND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卫卫  周健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784-178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血管性痴呆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服用喜得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病人均于治疗前后采用MMSE积分法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在治疗后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4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4例和C组35例。3组均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其中A组头针治疗留针30 min,B组留针1 h,C组留针10 h。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和ADL评分。结果各组治疗后Mo CA评分和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Mo CA评分和ADL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VCIND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其中头针留针10 h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