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全屏障应用于肛肠外科高危药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1~6月医院肛肠外科为避免高危药物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更好地提高管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于医院肛肠外科中针对高危药物不安全事件发生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通过实施安全屏障,为实施后。2017年7~12月未实施安全屏障,为实施前。记录实施前后差错率(药物配置差错、药物摆放差错)。结果:实施后高危药物管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肛肠外科高危药物管理中实施安全屏障可明显降低药物配置及摆放差错率,极大地保障患者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科高危药物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新生儿科2016年2月~2017年1月高危药物管理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自2017年2月~2018年1月起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和完善高危药物目录,规范高危药物的存储、使用及核对制度等,强化护理人员的药品知识培训。比较分析实施安全管理前后高危药物管理存在的缺陷及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后,新生儿科发生高危药物混放事例4例,发生标识不清事例1例,没有出现药品使用前没有核对药品以及用药差错等问题,结果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且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0%,家长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0%,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高危药物管理中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管理缺陷发生率,提高高危药物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科高危药物的安全管理措施,以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2017年1~6月期间高危药物管理情况,发现用药隐患,并于2017年7~12月起开始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制定高危药物目录,加强护士的管理知识培训,规范高危药物管理制度。比较分析安全管理实施前后高危药物管理缺陷和不良反应。结果:实施安全管理后新生儿科的高危药物管理缺陷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对新生儿高危药物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避免高危药物管理缺陷,减少新生患儿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科高危药物管理安全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的100份重症科高危药物资料为对照组(未实施高危药物管理安全干预措施)另选取自2017年的100份重症科高危药物资料为观察组(已实施高危药物管理安全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的高危药品管理缺陷情况。结果:观察组管理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高危药物管理安全干预措施对减少管理缺陷率,提高高危药物管理安全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高危药物安全管理方法。方法:医院ICU自2019年3月起对应用高危药物的患者实施安全管理,2018年10月~2019年2月为实施前,2019年3~8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采用常规药物安全管理方法,依照相关规范进行,对高危药物设置显著标识。实施后采用高危药物安全管理办法。统计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安全目标检查记录评分、ICU高危药品自行检查标准评分。结果:实施后患者的安全目标检查记录各项目评分、ICU高危药品自行检查标准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高危药物为临床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可有效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确保高危药品的安全、理使用。方法:收集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在高危药品安全使用的常见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通过实践,制定高危药品安全使用的管理措施。结果:从确定高危药品目录、设置专区专柜、设置警示性标识、双人核对、合理用药、加强业务培训、加强监测等方面建立了静配中心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制度。结论:在静配中心建立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从多方面确保高危药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科高危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医院急诊科药房自2017年1月起开始对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分别于安全管理实施前(2016年)、实施后(2017年)实施前后内分别抽取120例急诊科患者,比较安全管理实施前后实施前后内急诊科患者的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在药品差错事件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急诊科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在输液不良事件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急诊科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在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的药品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实施(P0.05)。结论:在急诊科高危药品管理中开展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高危药品差错事件和输液不良事件,确保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及其临床使用时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急诊科药品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PDCA循环对妇科备置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价值。方法:将PDCA循环应用后的妇科备置高危药品安全管理(2017年3月~2018年9月),列为实施后,此阶段共收治了820例住院患者;另将医院妇科于2015年8月~2017年2月进行的管理情况列为实施前,期间共收治了796例住院患者。比较实施前后高危药品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管理评分。结果:实施后的高危药品管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护理管理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至妇科备置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可进一步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减少了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引入品管圈开展神经外科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并使用过高危药品的622例患者,按药物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高危药品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高危药品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高危药品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高危药品管理中实施品管圈管理,能有效降低科室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高危药品乱拆、乱放次数,缩短药物准备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危药物在老年科使用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老年科医务人员4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名。观察组进行安全管理措施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措施,统计两组医务人员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的安全管理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安全管理实践成绩、工作积极性、工作主动性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的高危药物错发率、高危失误输注率、管理缺陷发生率、药物放置错误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科医务人员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干预效果显著,可规范临床用药规律,降低高危药物使用风险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危药物在老年科临床使用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2013年8月~2014年7月绍兴市立医院老年科对高危药品采用常规管理为对照组,2014年8月~2015年7月针对高危药物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观察比较两组高危药物管理缺陷发生率、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考核、高危药物错发率和高危药物错输率差异。结果:实施高危药物护理安全管理后高危药物缺陷发生率、错发率和错输率同管理前比较明显下降,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考核成绩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科患者采取高危药物护理安全管理可降低高危药品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科高危药物临床使用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将医院老年科高危药物管理工作分为常规管理阶段(对照组)和护理安全管理阶段(观察组),观察组应用了明确高危药物定义和种类、提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强化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建立用药差错报告制度等系列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观察两组老年科高危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569例患者用药安全缺陷事件发生率为1.58%,总满意率为90.16%;观察组571例患者用药安全缺陷事件发生率为0.18%,患者总满意率为94.92%,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系列措施合理、有效,值得在老年科高危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方案和实践效果。方法:2016年科室实行常规药品管理方法,记录期间药品管理报表,对药品用药不良事件进行和分析。针对每一个危险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2017年在病区落实安全管理对策。结果:2017年科室高危药品管理各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2016年(P0.05)。2017年科室高危药品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2016年(P0.01)。结论: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和能力,减低安全隐患和缺陷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高危药物的监测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我院建立高危药物监测系统,对高危药物进行监测干预,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医生、护士和药师作关于高危药物的开放式问卷调查,鉴别最具风险的10位药物,并说明风险因素和严重后果。回收问卷,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制定我院特有高危药物目录和监测干预方案;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实施高危药物的监测和干预前(2008年1~12月381 217例患者,实施后(2009年1~12月392 478例患者高危药物不良事件及高危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建立了含20类药,38个具体品种的高危药物目录(P<0.01;制定了具体的监测干预方案和电子警示系统;高危药物不良事件由干预前30件/年降至干预后3件/年,高危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由监测干预前281件/年降至监测干预后130件/年。结论 医院建立高危药物监测系统,对高危药物的监测和干预,可以降低高危药物不良事件及高危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医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概述高危药物的定义、医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以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章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从高危药物概念的提出,到高危药物的典型案例,概述了国内外医疗机构采取的高危药物管理方法和风险防范措施,着重总结了计算机辅助医嘱系统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高危药物风险防范中的应用。结论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是医院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国内医疗机构应对高危药物提高警惕,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在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危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高危药物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确立高危药物的种类,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危药物的管理,对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实行有效控制。结果 给药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较大程度规避了用药差错风险。结论 高危药物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医院给药流程的管理水平,减少用药缺陷和纠纷,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分析高危药品在妇产科的安全管理,探究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的管理方法。方法:医院于2017年对妇产科高危药品进行了安全规范化管理,通过建立高危药品目录、高危药品妥善存放、成立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督察小组及定期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的培训学习等方法来实现规范化管理,最后通过高危药品管理质量考核来探析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效果。结果:在妇产科实施高危药品安全规范化管理后,高危药品存放出现问题的概率显著降低,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的概率由之前的0.48%降为0.03%,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危药品在妇产科的安全管理,可显著提升护士给药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护理水平,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的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方法:对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在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寻找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方案。2013年舟山市妇幼保健院结合2012年安全隐患分析结果采取有效地措施,加强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对2012~2013年两年间发生高危药品安全事件的情况以及用药管理缺陷进行比较。结果:2013年采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措施后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的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3年较2012年安全管理缺陷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管理缺陷,不断地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用药能力,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妇科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高危药品在妇科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同时对高危药品的概念进行了明确,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区分高危药品和非高危药品,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更好的针对某些药物给出更好的应用方法。同时,通过对所提出的管理措施在实际过程中的验证,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了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地安全管理方面的认识,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因此,加强妇科系统中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使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增加,减少了高危药品在使用和管理方面出现差错,有助于提高妇科的临床医护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屏障技术用于放射科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放射科于2018年11月将屏障技术应用到安全管理工作中,通过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加强医务人员技术培训、完善管理制度、环境及设备屏障、辐射屏障,以不断提高安全性。2018年5~10月为实施前,2018年11月~2019年4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放射科工作质量、医疗差错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技术操作规范、安全防护好于实施前,差错事件及医疗纠纷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放射科安全管理中应用屏障技术,可有效降低医疗事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障患者安全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