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进术前术后访视管理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手术室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改进的术前术后访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比较差异不显著,观察组进手术室后焦虑评分较术前1d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差异。两组患者术前1日的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在进入手术室及术后的血压、心率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手术室患者的术前术后访视管理,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同时选择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室综合积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结果:实施细节护理后,手术室综合积分显著增加,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显著减少,上报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的管理中,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的综合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完善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提高手术室患者护理成效。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3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各科室收治需要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术前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关怀等术前访视护理管理措施。以两组患者在对疾病的认知和接受手术治疗的配合程度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不同护理,两组患者在对疾病认知和采取手术治疗配合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完善术前访视护理措施,应用到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护理管理中,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在就手术治疗前的焦虑、对疾病预后转归的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而且能有效减少护患之间矛盾,使患者更加信任医疗服务,从而降低因护患之间沟通不到位引起的矛盾,并且对提高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术前访视联合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手术室2018年9月~2019年2月之间收治的50名患者设为实施前;医院手术室2019年3~8月之间收治的50名患者设为实施后,实施前采用传统随访管理方案,实施后则进行随访管理方案调整,实行术前访视联合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内容纳入到术前访视环节中,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术前访视安全管理认知水平,并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后护士的服务意识、风险防控意识、风险防控能力、术前访视技巧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术前访视联合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手术室护士的安全管理能力,将安全管理工作融入到了术前访视环节中,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专人访视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高年资主管护理师进行术前术后专人访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术前焦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术后专人访视可缓解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深化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分析探讨其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月期间在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患者在术前访视实施前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对术前访视的需求率。结果:在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后,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实施前,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管理前的79.3%(P0.05);患者对术前访视需要率为100%。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开展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患者信心,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积极配合治疗,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还可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整体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整体化管理,对相关行为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手术室环境等进行整体化管理,将15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观察组实施整体化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物品、药物准备准确率较对照组有很大提高(P0.05),术前准备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化管理能够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安全保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5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0例,观察组行术前访视,对照组行术前常规准备,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率75.54±8.5次/min,对照组心率92.05±10.5次/min,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择期手术患者行术前访视利于术中患者保持生命体征平稳,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区责任护士与手术室专职护士协作完成术前访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手术室专职护士按照术前访视单的要求实施,观察组由病区责任护士与手术室专职护士按照术前访视单的要求分工协助进行术前访视。病区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术前评估及术前注意事项,手术室专职护士负责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和麻醉信息等,患者心理支持由双方共同协作完成。结果:进入手术室时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区责任护士与手术室专职护士协作式术前访视满足了患者术前的健康教育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感和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开展术前访视对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48例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观察组148例。对照组实施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术前访视,比较两组围术期的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前即刻心率和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访视前1d的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前即刻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86%(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开展术前访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对实施常规术前访视和金达标理论术前访视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及生命体征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访视后的SAS得分及SDS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访视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焦虑及抑郁状况明显改善,相关生命体征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隐患自查管理模式的作用。方法:将拟于医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安全隐患自查管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统计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安全意识的评分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安全意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隐患自查管理,可提高护士护理风险管理意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护理缺陷,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有效防范。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15例手术室护士。选择2016年6~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5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手术室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物品准备不当、健康宣讲不达标和无菌操作不达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缺陷主要为环境、制度和人为因素等三方面,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手术室安全管理,其应用效果理想,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术前访视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术前访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质量控制在介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介入手术患者34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导管室常规护理排班式工作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医师对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可提高患者及医师满意度,降低介入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入住医院的100例需行手术的外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手术室护士给予术前访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在外科手术管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了解与认识,以便于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手术,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术前进行访视(术前评估、访视患者、拟定计划),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其收缩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施行六西格玛管理法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比较患者满意度、护理管理质量和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和护理管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连台手术的间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缩短连台手术的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0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依据是否实施术前访视将其分为对照组800例和术前访视组80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理情绪焦虑评估量表(SAS)、抑郁评估量表(SDS)及自尊(SES)量表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前访视组患者心理情绪焦虑评估量表(SAS)、抑郁评估量表(SDS)及自尊(SES)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访视组手术室患者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术前访视,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月手术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120例,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控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控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对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