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胸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传统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记录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病死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胸痛患者的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在急诊中开展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在急诊科实施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将2016年(实施前)与2017年(实施后)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后护士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为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士的专业知识、护理操作、急救能力及综合实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实施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各方面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量化考核方法在急诊科护理管理的策略和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11例作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1月开始实施量化考核方法,实施时间为6个月,考核结束后,比较量化考核前后一年内的护理纠纷事件、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量化考核管理,急诊科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实施前(P0.05),诊断准确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量化考核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量化考核前。结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量化考核,可以减少急诊科的患者投诉率,避免护理纠纷的产生,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并提高急诊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信息化分诊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来医院急诊科就诊的78例信息化分诊管理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78例采用传统分诊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接诊、分诊、就诊等待及有效抢救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急诊周转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就诊正确率、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就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诊、分诊、就诊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效抢救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声、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及心电图等急诊周转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分诊正确率和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就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化分诊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就诊效率,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就诊正确率和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优化抢救流程在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段为2017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自2018年7月1日起危重症监护病房启动优化抢救流程护理管理模式,分别于实施前后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50例患者采用传统抢救流程管理,实施后50例患者采用优化抢救流程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平均抢救时间、抢救参与护士人数、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平均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实施后抢救参与护士人数明显比实施前低,实施后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优化抢救流程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且抢救参与护士人数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在急诊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在医院急诊接受治疗的患者38例,在常规诊疗及护理措施基础上联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并引入品管圈管理方法,为实施后。2016年在医院急诊接受治疗的患者35例,未联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为实施前。分析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抢救时间、医护对于医护协同管理模式相关知识评分及患者对急诊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实施后救护质量评分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协同管理模式相关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在急诊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急诊科工作效率,有利于急诊科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在急诊科建立并使用急救链式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2月在急诊科管理工作中建立并应用急救链式护理管理,2017年2月~2018年2月为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1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患者450例,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临床救护情况与效果。结果:患者的平均有效抢救时间显著缩短(P0.05),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患者及家属对急救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建立并应用急救链式管理,能有效减少急诊有效抢救时间,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急诊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管理中引入全面流程管理模式的实施成效。方法:选择医院急诊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行常规护理管理期间收治的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行全面流程管理期间收治的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效率及医护患三方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接诊登记用时、急诊留观登记用时、急会诊人员到达用时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患三方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医疗纠纷1例,占0.50%;对照组出现医疗纠纷7例,占3.50%,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引入全面流程管理模式,可增强工作效率,保障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急诊科自2018年11月起进行急救管理方案调整,实行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成立管理小组,制定链式管理流程,围绕流程调整管理制度,加强医护配合,开展情景模拟,比较实施前后1年的情况。实施前后各随机选取50名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抢救流程耗时、急诊科护士的抢救认知水平,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的病情评估、生命体征判断、生命支持抢救耗时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护士在抢救流程、医护配合、生命支持、风险控制上的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由88%提高到98%(P0.05)。结论:构建链式流程护理管理体系,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效率,促进医护合作,提升护士的抢救水平,改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7年医院ICU收治的325例危重急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开始实施优化管理,将2016年的165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17年的16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实施前给予基础护理,实施后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优化流程管理,比较实施前后ICU病房护理质量评分、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感染率、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ICU医护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服务态度、沟通能力、责任心、应急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ICU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感染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优化基础护理,对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改进和延伸,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促进ICU患者疾病的恢复和护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培训在急诊流程中的开展效果。方法:2018年选取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救治的96例心肺复苏或心血管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7~12月对急诊科工作者实施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培训,培训后开展相关急救护理,为实施后;2018年1~6月的急诊科工作人员未参与培训,实施常规急救护理,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抢救时效性、抢救效果、患者满意度、风险事件和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到达时间、给药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抢救总时间等时效性指标均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培训在急诊流程中的开展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对心肺复苏患者施行优化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8例心肺复苏患者为对照组,选取我院急诊科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50例心肺复苏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就诊流程施行救治,观察组在常规就诊流程救治基础上施行优化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抢救用时情况、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接诊、胸外按压、除颤、建立静脉通路、气管插管、心电图检查用时均短于对照组,由原来的19.82min缩短到12.36min,P <0.05;(2)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由原来的91.67%提高到98%,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心肺复苏患者施行优化急诊护理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用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在急诊科建设管理中应用急诊病历质量点评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7年5月在急诊科建设管理中实行急诊病历质量点评管理办法,2017年5月~2018年4月实施急诊病历质量点评设为实施后,2016年5月~2017年4月未实施急诊病历质量点评设为实施前,对实施前后急诊科病历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施急诊病历质量点评后,护理人员在病历书写上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科的护理差错率、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科医师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科建设管理中对急诊病历开展质量点评工作,可有效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对病历的书写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的发生,并可显著提升急诊科医师及患者对急诊科工作的满意度,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成效。方法:医院自2018年9月起对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按照《急诊患者分级分区指导建议》的相关内容,以分级分区管理方案为核心,构建标准化预检分诊管理模式,将急诊科就诊区域划分为三区,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4级,不同级别患者对应不同区域,提高预检分诊效率及抢救质量。将2018年9月~2019年8月设为实施后,2017年9月~2018年8月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工作效率,如区域安置时间、医生接诊时间、治疗用药时间等,调查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如候诊安排、接诊效率、用药指导等。结果:实施后急诊科预检分诊护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区域安置时间、医生接诊时间、治疗用药时间等与实施前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急诊科患者在候诊安排、接诊效率、用药指导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分级分区管理模式用于急诊预检分诊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改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与分析标准操作流程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30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月起实施标准操作流程管理,2017年7~12月为实施前,2018年1~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的急救处理、病区管理、患者接待、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急诊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日均退换号、日均分诊准确率、就诊至处置时间、救治及时率等,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标准操作流程管理对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明显,同时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流程管理质量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救专科护士小组的建立对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1月起在急诊科成立急救专科护士小组,负责进行院前急救工作的处理,以2016年7~12月护理工作情况为实施前,以2017年1~6月护理工作情况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急救专科护士小组的建立后急诊科出车时间、院前急救时间、危重症患者抢救响应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急诊科基础护理、护理分诊、护理安全和急救技术等评分显著提高(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建立急救专科护士小组,能够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优化急救流程,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抢救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优化抢救流程)和对照组(常规抢救流程)各4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抢救准备时间和总急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抢救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优化抢救流程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化抢救流程护理管理措施应用于急症重症监护室的效果。方法:丽水市中心医院急症重症监护室自2016年6月开始,建立优化抢救流程小组,明确护士职责,并加强抢救流程培训与学习,抽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抢救工作准备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并与实施前的8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的抢救准备时间与实施前比较显著减少,抢救成功率为87.50%,与实施前的75.00%比较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患者家属满意度为88.75%,与实施前的77.50%比较显著提高(P0.05)。结论:优化抢救流程护理管理在急症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可显著缩短患者抢救准备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全面流程改造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自2017年1月起我们对骨科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对骨科病区进行全面流程改造,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流程,并实现各部门的无缝对接,管理制度策略也进行相应调整,从接诊、住院、抢救、记录4个方面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改造,以实施前的2016年情况作为对照,比较流程改造前后骨科护理质量;问卷调查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骨科环境管理、服务态度、宣教告知、护理技术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达到98.14%,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0.46%(P0.05)。结论:对骨科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改造,有利于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改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妇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100例急诊妇科危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抢救效率、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效率、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妇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既能提高抢救效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