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同时观察其临床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眩晕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肢体麻木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9/40),高于对照组的84%(28/32)(P0.05)。治疗组1例患者(2%)出现不适症状,两组其他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长春西汀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病人192例,随机分为长春西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每组96例,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8例,用随机双盲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8例给予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100例予灯盏花素注射液,连用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常规及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PCI)性单发性眩晕的危险因素及急性期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PCI性单发性眩晕患者60例的危险因素及急性期使用长春西汀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注射用丹参,1次/d,连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PCI性单发性眩晕的危险因素由高到低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卒中史、心脏病、吸烟、高盐饮食。急性期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控制血管危险因素,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急性期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PCI性单发性眩晕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如眩晕、耳蜗症状、自主神经症状、前庭功能受损等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入选的75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37例,采用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浆黏度、血压改变和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为13.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同时,观察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浆黏度、血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优于单用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肾定眩汤结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血液流变学、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及经颅多普勒(TCD)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应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研究组68例应用益肾定眩汤结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清NO、ET水平及TCD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两组治疗后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清NO、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VA)、右侧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定眩汤结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明显改善病人血液流变学和TCD指标,降低血清NO、ET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PCI)眩晕病人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PCI眩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9例PCI眩晕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予以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PCI眩晕安全有效,其疗效可能与改善病人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有关。  相似文献   

9.
《内科》2015,(5)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以及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血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就诊于连云港市中医院急诊科的眩晕症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天麻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采用自制眩晕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就诊时、治疗后30 min、治疗后3 h眩晕情况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就诊时眩晕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0 min及3 h眩晕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治疗组为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诊眩晕症疗效确切,能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长春西汀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接诊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72例作研究对象,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36例,应用长春西汀。对比两组。结果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更低,ADL评分更高,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治疗选用长春西汀,疗效较佳,临床宜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TIA患者96例,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胞磷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44/48),高于对照组的77.1%(37/48)(χ2=6.173,P=0.046)。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TIA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发病在72h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联合应用长春西汀及血栓通,对照组仅采用血栓通。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情况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CRP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比单独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可能与降低CR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组(80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组74例有效,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32例,有效率为56.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头痛发作减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麻素注射液静脉输注作用快,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与长春西汀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采用氯吡格雷给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独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长春西汀共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程生活能力的效果较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长春西汀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药理机制及疗效。方法选择124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应用长春西汀静滴20mg 1次/d,连用14d;对照组应用能量合剂500ml 1次/d,连用14d,两组均加用谷维素、天麻素片口服;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1.61%),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长春西汀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有良好效果,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灯盏细辛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总共118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9例,在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5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前、每周和出院时查一次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尿常规、心电图.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处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灯盏细辛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中疗效安全、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复康颗粒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颈复康并静脉输注天麻素,对照组30例静脉输注天麻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证候疗效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复康合天麻素治疗颈性眩晕较单用天麻素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治疗7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0.4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7d。结果治疗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情况较对照组改善显著,椎动脉颅内段(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可提高眩晕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血液流变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采取针灸及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有效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