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2型糖尿病女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航天中心医院接受CAG检查、证实至少有1处冠状动脉狭窄70%、拟置入支架治疗的女性患者60例,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共42处病变均应用压力导丝行心肌FFR测定,仅在FFR≤0.80的病变中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对照组共51处病变常规置入DES。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情况、置入支架数,手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因心脏原因再入院)发生率及心绞痛再发率。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FFR≤0.80的有12例患者18处病变共置入DES 19枚;对照组32例患者51处病变共置入DES48枚。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2.43±1.02)万元比(5.54±2.11)万元,P=0.005]、平均置入支架数[(0.68±0.64)枚比(1.49±0.88),P=0.032]、平均手术时间[(58.4±18.1)min比(68.4±21.2)min,P=0.041]及平均对比剂用量[(148.8±32.0)ml比(197.9±45.4)ml,P=0.028]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观察组再发心绞痛4例(14.3%),MACE事件2例(7.1%);对照组再发心绞痛4例(12.5%),MACE事件3例(9.3%),两组再发心绞痛和MA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女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联合应用CAG和FFR监测,可减少术中支架置入数量及对比剂用量,且并不增加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和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02~2015-03广东省人民医院及南海医院住院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136例。其中对照组57例以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IVUS组34例以CAG+IVUS指导,FFR组45例以CAG+FFR指导。比较三组患者冠脉支架置入数量、手术中造影剂用量、总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出院1年后心绞痛发生情况以及其他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IVUS组的支架直径明显高于FFR组和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和FF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置入支架数明显多于FFR组和IVUS组(P0.05),而FFR组和IVU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造影剂用量显著高于IVUS组和FFR组,且IVUS组显著高于FFR组(P0.05)。对照组的手术费用显著高于FFR组和IVUS组(P0.05)。结论通过测定冠状动脉病变FFR及IVUS的指导介入治疗中可以减少支架置入的数量、造影剂用量及手术费用,减少术后心绞痛发生,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狭窄程度为70%~90%且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9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每处病变均行FFR测定,仅在FFR≤0.80处行支架植入,对照组常规CAG检查后行PCI。记录两组术中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FFR为选择性进行PCI治疗提供参考,能够减少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减少了支架植入和造影剂使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血管内超声(IVUS)和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介入治疗,评估病人的预后。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为单支临界病变(狭窄40%~70%)的病人70例,将其分为IVUS干预组(25例)、FFR干预组(20例)、直接药物干预组(25例),术后观察随访6个月,比较3组病人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IVUS干预组和FFR干预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MACE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直接药物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IVUS干预组和FFR干预组在支架植入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病人,应用IVUS或FFR检查指导治疗,均可使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两种方法在指导支架植入数量方面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AG)与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边支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9月在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患者在CAG指导下进行边支介入治疗,而B组患者在FFR指导下进行边支介入治疗。比较B组患者手术前后FFR,两组患者行支架置入术者所占比例、置入支架数量、支架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随访6个月、12个月及2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术后FFR高于术前(P0.05)。B组患者行支架置入术者所占比例低于A组,置入支架数量少于A组,支架长度短于A组(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时两组患者病死率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时两组患者病死率及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CAG指导下边支介入治疗相比,FFR指导下边支介入治疗能更好地降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行支架置入术必要性、减少置入支架数量、缩短支架长度,且有利于降低长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指导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CAG证实病变程度为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87例,分为CAG药物治疗组、CAG介入治疗组、FFR药物治疗组、FFR介入治疗组。CAG药物治疗组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仅进行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CAG介入治疗组根据术者经验及患者临床症状、相关辅助检查决定行PCI治疗;FFR药物治疗组是对FFR0.80的病变不进行PCI治疗,而给予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FFR介入治疗组是对FFR≤0.80的病例行PCI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最优化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情况。结果随访结果发现,4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血管病死亡和CCSⅣ级的心绞痛发作;与CAG指导下的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比较,FFR指导下的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CCSⅠ~Ⅲ级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R在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治疗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完全血运重建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NSTE-ACS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FFR指导下功能性完全血运重建组(FFR组)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完全血运重建组(CAG组),比较两组人均支架植入数量、住院费用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资料;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FFR组人均支架植入数量[(2.0±1.5)vs(3.5±1.8)枚,P0.01]和住院费用[(43 905±26 242)vs(65 884±20 489)元,P=0.04]较CAG组显著降低;术后1个月心绞痛发作次数[(2.3±0.7)vs(4.1±0.5)次]和LVEF[(62.7±6.8)%vs(54.7±7.9)%]改善情况优于CAG组;术后12个月FFR组再次血运重建[4.1%(2/49)vs 17.8%(8/45),P=0.03]和MACEs发生率[8.2%(4/49)vs 24.4%(11/45),P=0.03]较CAG组显著降低。结论 FFR指导下功能性完全血运重建减少支架植入数量和住院费用,有效改善术后1个月心绞痛症状和心功能,降低术后12个月MACEs发生率,NSTE-ACS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短期获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的心肌桥合并近端临界狭窄病变介入治疗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6月—12月,就诊于本院的冠心病患者中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单纯心肌桥合并近端临界狭窄病变的28例患者,行FFR测定,对12例病变血管FFR 0. 80和6例FFR≤0. 80且近端狭窄压力陡峭回升≤15 mm Hg的患者纳入药物治疗组,暂不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而只给予药物治疗;对10例FFR≤0. 80且压力陡峭回升 15 mm Hg的患者纳入PCI+药物治疗组,于近端狭窄处植入至少一枚药物涂层支架并给予药物治疗。连续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药物治疗组和PCI+药物治疗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FR能可靠地预测心肌桥合并近端临界狭窄病变患者的心肌缺血风险并指导治疗决策,可避免不必要的支架植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血管内超声(IVUS)与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对支架植入数目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26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进行分析,以IVUS、FFR、冠状动脉造影(CAG)为介入治疗指导的患者分别纳入I组、F组、C组,各组均42例。对比各组的支架植入数目、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F组与I组之间上述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F组与I组的支架植入数目、支架内血栓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结论 相比于临床常运用的CAG,IVUS与FFR指导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均能够进一步减少支架植入数目,并提升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对提高该疾病的治疗精准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功能性血运重建对稳定型心绞痛(SAP)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就诊的SAP患者共88例。根据患者经皮冠脉动脉支架植入(PCI)过程中是否施行FFR分为两组,其中43例在FFR指导下接受血运重建,归为FFR组,余45例患者在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进行血运重建归为CAG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PCI术中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 (1)FFR组患者人均植入支架数目及植入支架患者比例显著小于C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7.67,P <0.05);(2)随访FFR组患者心绞痛及心功能情况优于CAG组,同时FFR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比例显著低于C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P <0.05)。结论 FFR指导下的功能性血运重建减少了多支病变SAP患者支架植入数目及比例,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的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病变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3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行CAG显示为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病变且行FFR检查的NSTEACS患者,共142例(FFR组),与同时期仅行CAG的NSTEACS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以1∶2进行匹配,后者共284例(CAG组)。分析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FFR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比例(36.6%比46.8%,P=0.037)、住院费用[(3.24±1.62)万元比(4.16±3.23)万元,P=0.033]、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2.2%比4.5%,P=0.040)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率(5.9%比11.7%,P=0.046)均低于C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总MACE发生率及心原性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NSTEACS患者中,FFR结合CAG指导的治疗可减少支架置入比例和住院费用,并可改善该类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功能性血运重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住院治疗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RA)时是否行FFR检查将患者分为:FFR组68例(FFR指导下功能性血运重建组)和CAG组92例(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血运重建组)。比较两组支架置入数量、平均支架总长度和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FFR组支架置入数量[(1.5±1.0)枚vs.(2.6±0.5)枚,P=0.02]和平均支架总长度[(51.4±30.0)mm vs.(67.2±20.5)mm,P=0.03]显著低于CAG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MACE发生率(1.5%vs. 3.3%,P=0.64)无统计学差异(P0.05),继续随访至术后12个月,FFR组MACE发生率(5.9%vs. 16.3%,P=0.04)较CAG组显著降低。结论 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FFR指导下分期PCI功能性血运重建减少支架置入数量和患者术后12个月发生MACE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3月于泰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并接受PCI患者127例,根据术后12个月是否发生MACE分为两组,即MACE组和非MACE组,记录两组的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吸烟史、并发症(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出院用药情况、CAG评价的冠状动脉病变相关参数(病变部位、病变血管支数、血管狭窄程度)和FFR值,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冠心病并接受PCI术的患者127例,男性80例(63.0%),女性47例(37.0%);年龄为64.8±9.5岁;体质指数23.0±2.4 km/m2;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111例(87.4%),Ⅳ16例(12.6%);合并糖尿病史65例(51.2%)、高血压史71例(55.9%)和高血脂史89例(70.1%);有吸烟者74例(58.3%);CAG评价的血管狭窄度为(96.1±4.0)%;FFR为0.97±0.06。单因素分析显示,MACE组与非MACE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NYHA心功能分级、病变部位、病变血管支数、吸烟史和出院用药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术后12个月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有FFR、高血脂史和糖尿病史(P0.05)。结论影响PCI术后12个月发生MACE的因素有低水平的FFR、高血脂史和糖尿病史,单纯通过CAG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不能预测MACE发生,可增加FFR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病例来源于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90例(共170处病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根据冠状造影结果、遵循权威治疗指南,给予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根据FFR测定结果给予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治疗半年内出现的心血管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心绞痛的再发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其他病史及血脂指标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变数目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及置入支架数比对照组明显更低或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发血运重建率、再发心肌梗死率及复发心绞痛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FFR测定指导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心绞痛的再发率,减少使用支架的数量,避免了支架内再血栓的发生,安全性高,还降低了住院花费,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国产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状动脉支架在冠心病小血管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8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小血管病变组102例,大血管病变组80例,均置入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状动脉支架,比较观察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及在1~12个月随访期间的心绞痛、猝死、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 大血管病变组和小血管病变组手术即刻成功率均为100%,两组共发现203处靶病变,共置入支架273枚.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入选182例患者进行出院后第1、3、6、12个月门诊随访发现,小血管病变组8例心绞痛复发,其中1例为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组5例复发心绞痛.于术后第6~9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小血管病变组2例分别为右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支架内远段再狭窄达75%~80%,大血管病变组1例为左前降支支架近端再狭窄75%.两组心绞痛复发、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及靶病变血运重建主要MACE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迟发性支架内血栓、无心肌梗死及猝死.结论 国产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状动脉支架应用于冠心病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安全、有效,疗效不逊于用于冠心病大血管病变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随机对比研究冠状动脉造影(CAG)引导和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12个月的临床效果。方法:230例CTO病变患者,成功介入开通CTO病变后随机入选CAG引导组(115例)和IVUS引导组(115例)。主要终点为术后12个月复查CAG时CTO血管晚期管腔丢失值(LLL),次要终点为术后12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靶病变血运重建(TLR)、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心肌梗死(MI)、支架内血栓(ST)。结果:12个月CAG复查时IVUS引导组LLL显著低于CAG引导组(P0.05)。临床随访12个月时,IVUS引导组累计MACE发生率与CAG引导组无显著性差异;心源性死亡、TLR、TVR、MI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ST有降低趋势(P=0.052)。结论:IVUS引导DES植入治疗CTO病变显著降低12个月的LLL;随访12个月,IVUS引导组ST有降低趋势,其他MACE无显著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郭欣  刘海涛  李飞 《心脏杂志》2017,29(3):290-292
目的 观察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指导下介入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造影(CAG)确定单支冠脉狭窄程度为50%~70%且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192例NSTE-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CAG组(n=96)和FFR组(n=96),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CAG组比较,FFR组再发心绞痛和MACE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 结论 FFR指导下PCI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可更显著降低术后1年MACE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分期行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PCI)干预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拟分期PCI干预non-IRA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FFR指导下功能性血运重建组(FFR组)和单纯冠脉造影指导下血运重建组(CAG组),各50例。FFR组对狭窄70%~90%的non-IRA行FFR检查,FFR≤0.80为PCI干预的指证;CAG组对狭窄≥70%的non-IRA仅冠脉造影指导下行PCI。比较2组PCI资料和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均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术后1个月和12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FFR组和CAG组比较,人均支架植入量[(1.5±0.5)枚∶(2.6±1.0)枚,P≤0.01]和支架植入率[84.2%∶100%,P=0.003]显著降低;2组的PCI时间、造影剂剂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个月FFR组未增加MACE事件发生率[1例(2%)∶3例(6%),P=0.617];术后12个月FFR组MACE事件[2例(4.08%)∶8例(16.70%),P=0.042]显著降低。结论:对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在FFR指导下non-IRA分期功能性血运重建可减少不必要的PCI干预,降低术后12个月的MACE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血管内超声(IVUS)与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介入治疗,以观察患者远期临床预后。方法:选择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为临界病变(狭窄40%~70%)的患者,并接受FFR检查或IVUS,并以此作为是否冠脉介入治疗(PCI)依据。观察两组患者植入支架数目,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发生次数及加拿大心绞痛分级。结果:经过IVUS指导有32例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治疗,经过FFR指导有14例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治疗。两组患者1年后心脏主要不良事件未见明显差异,心绞痛发生次数、发生例数与心绞痛分级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冠脉临界病变,无论是采用FFR还是IVUS指导冠脉介入治疗,两组患者临床预后相似,但是IVUS组可能会植入更多的冠脉支架。  相似文献   

20.
黄翔  黄定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12):1231-1235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直径狭窄介于50%~70%)介入治疗疗效。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存在单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76例,并行FFR测定,其中48例病变血管FFR≥0.75的患者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而只给予最佳药物治疗(OMT组),28例病变血管FFR<0.75的患者行PCI并给予最佳药物治疗(PCI+OMT组)。连续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以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得分。结果OMT组MACE的发生率与PCI+OM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线水平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SAQ的5项分数均有提高(P<0.05),两组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疾病认识程度方面无明显改善,而治疗满意程度在OMT组优于PCI+OMT组(P<0.05)。结论FFR能够可靠地预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的心肌缺血风险并指导治疗决策,可以避免不必要的PCI,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