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恢复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4月~2016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8~77(55.7±6.5)岁。采用系统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炎症反应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ro-BNP、LVEDD、E/A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LVEF指标均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及IL-8炎症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及IL-8炎症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对照组患者hs-CRP、TNF-α、IL-6及IL-8炎症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与对照组的19.3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STEMI患者行PCI术后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改善炎症反应,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及血清IL-6、IL-18、CRP、TNF-α、PDGF水平,观察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血清IL-6、IL-18、CRP、TNF-α、PD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IL-6、IL-18、CRP、TNF-α、PDGF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血清IL-6、IL-18、CRP、TNF-α、PDG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病人的心功能影响较小,且能够有效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单抗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2月于我院住院行PCI术的冠心病病人126例,所有病人PCI术后行替格瑞洛及阿司匹林双抗治疗,双抗治疗3个月后若出现出血倾向、阿司匹林相关并发症则转为替格瑞洛单药治疗,服用剂量、次数维持不变,其他病人仍维持双抗,持续9个月。其中,全程使用双抗的病人为双抗组,在PCI术后3个月转为单抗的病人为单抗组。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情况。结果:本次共纳入因冠心病接受PCI治疗的病人126例,其中,单抗组41例,双抗组85例,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凝血指标、肝肾功能指标、血脂及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IB、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20%和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进行BARC 3型或BARC 5型出血统计,单抗组2例,占4.88%,双抗组7例,占8.24%,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辅助阿司匹林对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术后慢血流及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行PCI术STEMI病人共220例,根据抗血小板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00例)。分别在阿司匹林基础上术后加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慢血流发生率、大出血和小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慢血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出血和小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亚急性和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用于行PCI术STEMI病人可有效预防术后慢血流发生,避免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提高抗血小板效果,并未增加远期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出血高危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应用小剂量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出血高危老年AMI患者100例,根据应用替格瑞洛治疗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PCI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每次100 mg,每天1次。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替格瑞洛每次90 mg,每天2次;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每次45 mg,每天2次;持续治疗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血小板聚集率;随访1年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发生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BMI及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周,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1年,两组心源性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出血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26%)(P<0.05)。结论出血高危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小剂量替格瑞洛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但不增加MACCE...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明确诊断为NSTEMI并且在入院时采取早期保守策略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替格瑞洛+替罗非班组(研究组)35例。对比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24 h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和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同时评价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结果用药24 h后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30 d内MACE明显降低(P0.05);4 w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期非介入NSTEMI患者具有更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明显降低30 d内MACE事件,保护左心功能,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率(MPA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97例,按照患者住院号尾数奇偶分为氯吡格雷组98例与替格瑞洛组9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氯吡格雷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替格瑞洛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MPAR。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T、APTT、TT、FIB、M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替格瑞洛组PT、APTT短于氯吡格雷组,FIB、MPAR低于氯吡格雷组,TT长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可有效改善行PCI的冠心病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MPA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使用替格瑞洛的治疗价值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实施PCI治疗的A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开通静脉通道,降压、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氯吡格雷组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口服;替格瑞洛组口服阿司匹林的同时,联合采用替格瑞洛。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72 h后、用药1周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对比两组患者PCI手术前、后的TIMI血流分级分布变化及TIMI帧数。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AS 10.0进行处理。结果替格瑞洛组患者术后72 h、术后1周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RP、IL-6、TNF-α、sCD40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术后1周,替格瑞洛组血清CRP、IL-6、TNF-α、sCD40L水平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替格瑞洛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前使用替格瑞洛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心肌再灌注水平、降低血清炎症因子、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行PCI的STEMI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氯吡格雷组(接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治疗)和替格瑞洛组(接受替格瑞洛+替罗非班治疗)。测量比较两组PCI术前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分级情况、血小板聚集率、P2Y12反应单位,以及随访30d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和心功能情况。结果: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PCI术后TIMI血流3级比例(81.4%比91.4%)显著升高,血小板聚集率[(55.2±4.1)%比(50.8±4.4)%]和P2Y12反应单位[(196.2±15.1)U比(180.8±12.0)U]均显著降低,P均0.05。随访30d后,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再次心肌梗死(5.0%比2.9%)、心源性死亡发生率(2.9%比0.7%)、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3.1±2.8)mm比(49.0±2.0)mm]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40.2±2.1)mm比(37.4±1.8)mm]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51.8±2.7)%比(55.4±2.5)%]显著升高(P均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且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的轻微出血发生率(5.0%比6.4%)无显著差异,P=0.591。结论:对于急诊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替格瑞洛联合替洛非班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短期预后,而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心功能、炎症因子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PCI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治疗方式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PCI术后常规治疗,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绞痛缓解率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高于常规治疗组(χ~2=5.967,P=0.015)。治疗后,两组N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肌钙蛋白I(cTnI)低于治疗前,每搏量(SV)、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血府逐瘀汤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两组白介素(IL)-6、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内皮素-1(ET-1)水平均降低,且血府逐瘀汤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 0.05)。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再发心绞痛和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 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明显缓解PCI病人心绞痛的发生,提高病人心功能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使用替格瑞洛治疗1年的出血风险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北京安贞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ACS并成功完成PCI手术并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患者275例。记录患者的疾病类型、年龄、性别、体质量、HBG、血肌酐值、肌酐清除率、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消化道出血史及脑卒中史等,术后记录是否联用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是否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等。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100mg,1次/d)及替格瑞洛(90mg,2次/d)治疗1年。主要终点事件为:1年内PLATO标准的非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关总出血的发生率。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对可能影响出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1年的非CABG相关总出血的发生率为13.5%,非CABG相关大出血发生率为5.5%;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1.5%,致死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8%。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8,95%CI:1.008~1.133,P=0.027)、CRUSADE评分41(OR=4.227,95%CI:1.132~15.786,P=0.032)及联用质子泵抑制剂(OR=0.373,95%CI:0.166~0.836,P=0.017)为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对于应用替格瑞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ACS患者,年龄增加及CRUSADE评分41为出血的危险因素,而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是防止出血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病人症状、血清炎症因子、血脂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1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病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病人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血脂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73.21%)(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纤维蛋白原(FI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病人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病人血脂代谢和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采用炙甘草汤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炎性因子水平、1年内缺血及出血事件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术后24 h及术后7 d,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MPAR)与P2Y12反应单位(PRU)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 d,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CD40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1年内缺血及出血事件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PCI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对预后具有重要影响,炙甘草汤联合替格瑞洛干预方案有助于促进病人术后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同时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3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51例、治疗组52例。两组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ron,PCI)治疗。对照组于术后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于术后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治疗3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E/A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需补充数据,并修改英文摘要已改]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71,P=0.035)。治疗后,两组LVEF上升,LVEDD、E/A、hs-CRP降低,且治疗组LVEDD、LVEF及E/A、hs-CRP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670,2.109,4.966,25.427;P&lt;0.05)。两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的总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相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gt;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行PCI术的STEMI患者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心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且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早期替罗非班应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2月~2017年3月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8例,在PCI术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在术前静脉推注10ug/kg替罗非班,术后继续以0.15 ug/kg/min静脉滴注18 h,术后两组均以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常规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小板粘附率、血小板聚集率、最大聚集时间及P选择素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替罗非班组血小板粘附率、血小板聚集率、最大聚集时间及P选择素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17.1%vs.16.2%)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包括急性血栓、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及再闭塞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5.4%vs.17.1%,P0.05)。结论早期推注替罗非班可有效地抑制PCI患者血小板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12例,随机平分成对照组服用氯吡格雷,观察组患者服用替格瑞洛。结果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 0. 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4. 29%)明显高于观察组(3. 58%),(P 0. 05)。结论替格瑞洛能有效降低介入术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辅助应用180 mg/d和90 mg/d替格瑞洛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病人12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62例。两组病人PCI术后均口服阿司匹林;常规组给予替格瑞洛180 mg/d辅助治疗,分2次口服;试验组给予替格瑞洛90 mg/d辅助治疗,分2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峰值和谷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峰值和谷值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病人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3.23%与12.90%,P0.05)。结论 PCI术后90 mg/d替格瑞洛口服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病人可有效预防出血事件发生,且未增加MACE风险,但在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方面逊于180 mg/d替格瑞洛口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后低剂量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优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共198例CABG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观察组(替格瑞洛60 mg组)97例,对照组(替格瑞洛90 mg组)101例。研究主要终点为术后1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s)包括全因死亡、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和靶血管再血管化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出血、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年MACCE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13/97)vs. 10.9%(11/10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4%(13/97)vs. 25.0%(25/10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