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野蚕豆根中总环烯醚萜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给药4周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生化,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情况。结果:血清生化结果显示,总环烯醚萜苷可以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病理结果显示:总环烯醚萜苷组脂肪空泡较模型组变小变少。结论:动物实验表明野蚕豆根中的总环烯醚萜苷成分无肝毒性,且有一定保肝护肝、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sICAM 1)、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的影响。方法 :STZ 60mg/kgip 1周后血糖值高于 16.7mM的糖尿病大鼠连续灌胃给药 12周环烯醚萜总苷 0 .5 g/kg、1.0 g/kg和氨基胍 0 .1g/kg ,各组取血清分别测定sICAM 1、TNF α的含量。 结果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模型大鼠血清sICAM 1、TNF α较正常组上调 ,环烯醚萜总苷及氨基胍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模型大鼠血清sICAM 1、TNF α的含量。结论 :环烯醚萜总苷能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中过高的sICAM 1、TNF α水平 ,这一作用可能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甘肃不同产地黄管秦艽药材质量灰色关联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甘肃不同产地黄管秦艽药材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甘肃10个产地黄管秦艽为研究对象,测定龙胆苦苷、总环烯醚萜苷类、醇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法构建黄管秦艽质量的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 10个不同产地黄管秦艽样品的相对关联度在0.394~0.652之间。其中相对关联度0.50的样品有6个产地,其样品质量评价较高,其余产地药材质量评价较低(相对关联度0.50)。卓尼县柳林乡观景台产地黄管秦艽的指标相对关联度最大(0.652),质量评价最优;漳县三岔镇狼王沟产地黄管秦艽的指标相对关联度最小(0.394),质量评价最差。结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及模型可应用于黄管秦艽药材的质量评价,本研究结果可为黄管秦艽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秦艽中环烯醚萜苷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关节滑膜中TGF-β1、IFN-γ、IL-4、VEGF、RANTES、CD3、CD34及CD68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以探讨秦艽中环烯醚萜苷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大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踝关节TGF-β1、IFN-γ、IL-4、VEGF、RANTES、CD3、CD34及CD68的表达,HE染色观察踝关节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OPLS-DA)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TGF-β1、IFN-γ、RANTES、VEGF、CD3、CD34和CD68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4表达明显降低。经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秦艽环烯醚萜苷0.35g/kg组的关节肿胀度、评分、TGF-β1、IFN-γ、CD3、CD34和CD68表达明显降低,VEGF表达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秦艽环烯醚萜苷0.35g/kg组的关节软骨破坏有所修复,血管新生减少。在PCA的基础上进行OPLS-DA分析,筛选出VEGF、RANTES和CD34是区分对照组与CIA模型组的关键差异变量。结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对RA复杂的致病及治疗作用机理中的数据起到更好的解析作用。秦艽环烯醚萜苷可能主要通过下调CD34、VEGF的表达,抑制病理性微血管新生,改善关节滑膜慢性炎症这一机制干预RA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探讨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糖基化终产物-肽(AGE-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正常进食条件下,大鼠先以30mg·kg-1ip。链脲佐菌素(STZ)溶液,第二天再按0.11ml/只ip。弗氏完全性剂(FCA),每周1次,连续3周。3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若血糖≥16.7mol.L-1者则纳入为糖尿病大鼠,并按血糖值范围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组(0.1g·kg-1)和环烯醚萜总苷组(0.25、0.5g·kg-1),正常组,各组连续ig.12周。实验结束后运用流动注射分析法(FIA,flow injection assay)检测血清AGE-P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AGE-P水平显著增加(14.3±4.3vs2.8±0.4,P<0.01),而环烯醚萜总苷及氨基胍组均能降低血清AGE-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烯醚萜总苷能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AGE-P水平,具有减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大鼠血清SOD值的变化分析。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抗氧化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STZ60mg/kg以造成糖尿病大鼠,注射1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若血糖值≥16.7mol/L者则纳为糖尿病大鼠,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烯醚萜组(0.5,1.0g/kg,ig)和氨基胍组(0.1g/kg,ig),周期另设正常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12周。实验结束后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SOD的含量。结果 造模12周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模型大鼠血清SOD值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而环烯醚萜总苷及氨基胍均能显著增加SOD的含量,结论 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对由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糖基化终产物-肽(AGE-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正常进食条件下,大鼠先以30mg·kg-1ip.链脲佐菌素(STZ)溶液,第二天再按0.11ml/只ip.弗氏完全佐剂(FCA),每周1次,连续3周.3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若血糖≥16.7mol.L-1者则纳入为糖尿病大鼠,并按血糖值范围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组(0.1g·kg-1)和环烯醚萜总苷组(0.25、0.5g·kg-1),正常组,各组连续ig.12周.实验结束后运用流动注射分析法(FIA,flow injection assay)检测血清AGE-P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AGE-P水平显著增加(14.3±4.3vs2.8±0.4,P<0.01),而环烯醚萜总苷及氨基胍组均能降低血清AGE-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烯醚萜总苷能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AGE-P水平,具有减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姚干  王允  刘毅 《中成药》2014,(4):698-701,713
目的探讨黄芩总黄酮、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及其组合物含药小鼠血清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法测定黄芩总黄酮、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及其组合物含药血清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最大无毒浓度和H1N1对A549细胞的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黄芩总黄酮、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及其组合物含药血清对H1N1的体外抑制作用和直接杀灭作用。结果黄芩总黄酮、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及其组合物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的TC0均为12.5%;H1N1对A549细胞的TCID50为10-2.9/0.1 mL;黄芩总黄酮含药血清12.5%、黄芩总黄酮和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组合物含药血清6.25%和12.5%,分别对20倍量TCID50H1N1的细胞内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H1N1具有直接的杀灭作用;黄芩总黄酮、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单用的药效作用弱于组合使用。结论黄芩总黄酮和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组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和对病毒的直接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山茱萸环烯醚萜苷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手术造模,术后6 h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共3个月。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物体识别实验评价大鼠识别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存活神经元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表达。结果永久性2VO术后3个月,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识别指数降低,海马和大脑皮层Neu N阳性神经元存活数减少,ChAT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各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识别指数升高,海马和大脑皮层Neu N阳性神经元存活数增多,海马ChAT表达升高。结论山茱萸环烯醚萜苷通过保护神经元和促进ChAT表达从而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金爱花  朴龙  尹学哲  全吉淑 《中草药》2012,43(2):332-335
目的探讨草苁蓉环烯醚萜苷对小鼠H22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皮下H22移植瘤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模型组、草苁蓉环烯醚萜苷高、中、低剂量(400、200、100 mg/kg)组和5-Fu(25 mg/kg)组,草苁蓉环烯醚萜苷组连续ig给药10 d;5-Fu组隔日ip给药,给药5次,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并以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比色法检测血清总抗氧化活力(T-AOC)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草苁蓉环烯醚萜苷能显著减轻移植瘤瘤质量,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8.05%、34.98%、26.95%。同时,明显升高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升高血清IL-2水平和降低TNF-α水平,升高血清T-AOC和降低MDA水平。结论草苁蓉环烯醚萜苷对H22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L-2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增强荷瘤小鼠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王健 《吉林中医药》2021,41(4):501-504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对木瓜蛋白酶诱导的膝骨性关节炎模型Ras同源基因(Rho)/Rho相关螺旋卷曲蛋白激酶(Rock)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及造模组75只.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法建立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白芍总苷低、中、高浓度组及双醋瑞因组,各15只.比较各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AI)、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关节软骨组织RhoA、ROCK1、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关节软骨组织Bcl-2表达水平较高,且白芍总苷低浓度组<白芍总苷中浓度组<白芍总苷高浓度组和双醋瑞因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关节液IL-1β、TNF-α水平较低,关节软骨组织RhoA、Rock1表达水平较低,且白芍总苷低浓度组>白芍总苷中浓度组>白芍总苷高浓度组和双醋瑞因组(P<0.05).结论 白芍总苷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木瓜蛋白酶诱导的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IL-1β、TNF-α分泌,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变化、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及环烯醚萜总苷对其影响。方法:自制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4周后,按25mg/kg一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2周后用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test,OGTT)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Model)、降糖通脉胶囊组(Jiangtang Tongmai Jiaonang,JTTM)及环烯醚萜总苷组(Iridoid glycosides of Cornus officinalis,IGCO),并设正常对照组(Control)。饲养16周,观测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载脂蛋白A(Apo-A)及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运用视网膜消化铺片和图像分析方法,观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结构改变及环烯醚萜总苷对其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po-A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HOL、TG、LDL-C、Apo-B水平明显升高。环烯醚萜总苷组能显著升高糖尿病大鼠Apo-A水平,降低糖尿病大鼠CHOL、TG、LDL-C、Apo-B水平。模型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C)数目明显增加,而周细胞(PC)数目明显减少,导致E/P值上升。环烯醚萜总苷组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的E/P值。结论: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血脂改变及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大鼠脑出血后炎症反应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开灵注射液组(3000 mg/kg)和栀子总环烯醚萜苷高、中、低荆量组(30,15,7.5 mg/kg),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在术后48 h取脑组织标本,放射免疫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免疫组化检测ICAM-1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较,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中、高剂量组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ICAM-1和Caspase-3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可以干预脑出血后炎症反应,阻止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4.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NF-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大鼠脑出血后核转录因子кB(NF-кB)表达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尼膜同组、栀子总环烯醚萜苷(20、10mg、5mg/kg)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12、24、48和96h 4个时间点取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NF-кB蛋白表达,同时测量脑组织含水量.结果:20~10 mg/kg栀子环烯醚萜苷治疗组脑出血后NF-кB P65表达水平及脑含水量明显低于脑出血组.结论:栀子环烯醚萜苷可以抑制脑出血后NF-кB活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6,(2)
目的:研究磷、钾肥配施对秦艽主、侧根中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积累规律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磷、钾2个因素,8个处理的磷、钾肥效应试验的设计,研究磷、钾肥对秦艽主、侧根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秦艽主根中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总量始终大于侧根;常规施肥条件下,秦艽主根和侧根中4种环烯醚萜类成分总量分别为12.36%和9.84%,适当追施磷、钾肥将对秦艽主根和侧根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总量产生一定影响,对獐牙菜苦苷和獐牙菜苷的含量影响则较小;当磷肥适量时,增施钾肥可增大主、侧根之间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差异。结论: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积累过程中,更多地积累于秦艽主根中,磷、钾肥仅对主、侧根中4种环烯醚萜类成分差异大小有影响。在秦艽药材生产过程中,应注重磷、钾肥的施用,在关注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同时也应对其主、侧根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性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大鼠脑出血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尼膜同组、栀子总环烯醚萜苷(20、10mg、5mg/kg)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12、24、48和96h4个时间点取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NF-κB蛋白表达,同时测量脑组织含水量。结果:20~10mg/kg栀子环烯醚萜苷治疗组脑出血后NF-κB P65表达水平及脑含水量明显低于脑出血组。结论:栀子环烯醚萜苷可以抑制脑出血后NF-κB活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7.
秦艽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茂星  贾正平  张汝学  王谨慧  葛欣 《中成药》2005,27(12):1384-1386
目的:进行秦艽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富集纯化.方法:比较7种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秦艽水提取物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吸附与解吸附条件,优选最佳的纯化工艺.结果: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秦艽提取物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有较好的吸附能力,30%乙醇溶液解吸附快速有效.洗脱物中龙胆苦苷的含量达到89.33%,大孔吸附树脂重复使用8次,其洗脱物中龙胆苦苷的含量仍达到80%左右.结论: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适合分离纯化秦艽中水溶性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栀予总环烯醚萜苷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和栀予总环烯醚萜苷(20,10,5mg/kg)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12,24,48,72和144h5个时间点取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HO-1表达,同时测量脑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20~10mg/kg栀予环烯醚萜苷组脑出血后HO—1表达水平及脑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脑出血组(P〈0.05),SOD活性明显高于脑出血组(P〈0.05)。结论栀予总环烯醚萜苷可以抑制脑出血后HO-1表达,增强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9.
探讨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糖基化终产物-肽(AGE-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正常进食条件下,大鼠先以30mg·kg~(-1)ip。链脲佐菌素(STZ)溶液,第二天再按0.11ml/只ip。弗氏完全性剂(FCA),每周1次,连续3周。3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若血糖≥16.7mol.L~(-1)者则纳入为糖尿病大鼠,并按血糖值范围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组(0.1g·kg~(-1))和环烯醚萜总苷组(0.25、0.5g·kg~(-1)),正常组,各组连续ig.12周。实验结束后运用流动注射分析法(FIA,flow injection assay)检测血清AGE-P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AGE-P水平显著增加(14.3±4.3vs2.8±0.4,P<0.01),而环烯醚萜总苷及氨基胍组均能降低血清AGE-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烯醚萜总苷能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AGE-P水平,具有减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山茱萸提取物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提取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建立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分成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实验组分低、中、高剂量环烯醚萜总苷。正常对照组为非糖尿病小鼠,不作处理,阴性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优降糖[(1.5 mg/(kg·d))],环烯醚萜总苷[低剂量组3.0g/(kg·d)、中剂量组6.0g/(kg·d)、高剂量组12.0g/(kg·d)],持续60 d,测量给药后和停药30、60天时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清蛋白(GS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环烯醚萜总苷给药组小鼠,低剂量组降血糖作用不显著,中、高剂量组较为显著(P0.05)。给药停止后30、60天,中、高剂量组的血糖值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刚停药时没有显著差异,优降糖组血糖值及GSP、HBA1C有显著回升(P0.01)。结论环烯醚萜总苷低、中、高剂量组的降血糖作用均不及优降糖组显著,但是中高剂量组血糖维持效果较优降糖组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