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QCC管理在胃肠科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60例胃肠科住院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2016年6~12月期间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期间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常规临床管理,观察组中加行QCC管理。统计两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析QCC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CC管理在胃肠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避不良护理事件,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规范晨会交接班在妇产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60名妇产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6~12月的30名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的30名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基础病房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规范晨会交接班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规范晨会交接班用于妇产科病房管理效果显著,能够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分析量化分级模式在呼吸内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6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根据风险管理方式差异随机分组,2016年7~12月接受常规风险管理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6月接受量化分级管理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规范操作和沟通技巧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量化分级模式在呼吸内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避护理风险事件,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分析缺陷分享安全培训方法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医院60例肾内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7~12月期间,随机选取30名肾内科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在2017年1~6月期间,随机选取30名肾内科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肾内科常规护理管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行缺陷分享安全培训。评估、分析全面流程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危急值报告、手卫生、仪器管理、住院安全、医护沟通、用药安全、患者身份识别等安全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陷分享安全培训方法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避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护理人员护理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疼痛科门诊和病房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120例疼痛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6~12月的30例门诊患者和30例病房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的30例门诊患者和30例病房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基于疼痛科现状的临床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门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疼痛科现况的门诊管理和病房管理效果理想,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分析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与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7年6随机选取医院30名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7~12月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急诊科常规护理管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行全面流程管理;评估、分析全面流程管理效果。结果:患者对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护理人员护理专业技能,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临终关怀伦理思想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的肿瘤科住院的患者共60例,作为临床试验研究的对象。随机选择从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临床基础护理管理,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临终关怀伦理思想,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P0.05)。观察组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终关怀伦理思想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能够很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或消除患者的负面不良情绪,从而使患者的满意度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诊西药房的数字化管理措施,分析其对药品管理与发放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30例医院门诊药房药师,作为临床研究对象。2016年6~12月期间行门诊药房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期间加行精细化管理,设为观察组。总结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应用,分析其应用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药品盘点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张调剂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等候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报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账实相符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药品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化药品管理与发放流程,避免药品差错。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呼吸内科不同层次学员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的60名呼吸内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的30名呼吸内科新护生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临床带教;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30名呼吸内科护生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分层次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总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次带教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护理成绩,受到护生和科室的双重认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细化健康教育在住院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于医院住院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护理管理的17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6月于医院住院部接受精细化健康教育护理管理的患者204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总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住院部护理管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30名儿科护理人员,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2016年6~12月期间工作情况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期间工作情况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基础护理、特殊护理、病区管理和文书书写等多项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提升护理质量,规避不良事件,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3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设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7年5月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基础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分组护理管理,评估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组护理管理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显著,规避了不良事件,得到手术医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把握急诊护理管理特点,优化急诊护士素质。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的25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临床常规管理,观察组加行急诊优化管理,比较两组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急症处理评分、病区管理评分、接诊流程评分、护理文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士积极度和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把握急诊护理管理特点至关重要,针对性的优化管理可全面提高护士素质,提升护士工作积极度和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现代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30名妇产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7~12月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妇产科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现代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消毒隔离、基础护理、手术护理和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现代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护理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护理质量,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薄弱环节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2017年期间的60例肝胆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的30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的3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薄弱环节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病房管理、专科护理、药品分发、健康宣讲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6%(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薄弱环节管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的护理质量,规避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6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6年6~12月期间的3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随机抽取2017年1~6月期间的3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人为本理念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固定循环轮班制在精神科护士排班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19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6~12月期间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期间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基础排班制,观察组行定循环轮班制;统计两组的不良管理管理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满意度和工作积极度,总结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积极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定循环轮班制在精神科护士排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安吉县妇幼保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9例医院门诊药房药师,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6~12月期间行门诊药房常规管理,设为实施前;2017年1~6月期间加行精细化管理,设为实施后。总结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应用,分析其应用结果。结果:实施后人均调剂量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单张调剂时间少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等候时间少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药品差错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工作效率,避免药品差错,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究层级管理在肝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到肝病科接受治疗肝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5年6月~2016年5月来肝病科就诊的90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2016年6月~2017年5月就诊的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层级管理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患者对两种管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护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管理在肝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个层次结构管理在产科病区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的30名妇产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6年6月~2017年5月设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5月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护理管理基本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行3个层次结构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围术期护理、病房管理、病情沟通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个层次结构管理模式在产科病区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