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膝关节肿胀疼痛是针灸临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各异,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甚满意,笔者运用温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肿胀疼痛,疗效显著."温针灸"在<千金方>中称为烧针尾,它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现收集近5年资料完整的病例作一统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芒硝组与冰敷组,每组30例。术后第1天开始,芒硝组以芒硝500 g装入特制的布袋中外敷患膝,冰袋组以普通医用冰袋(质量500 g)外敷患膝,共敷3 d。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第1、第2、第3天,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测量患膝上、下10 cm处的周长,评估患膝肿胀程度。结果: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73.731,P=0.000);术前和术后第1天,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13±0.51)分,(1.90±0.48)分;t=1.829,P=0.073;(3.10±0.31)分,(3.07±0.25)分;t=0.460,P=0.647];术后第2、第3天,芒硝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冰敷组[(2.23±0.43)分,(3.03±0.49)分;t=-6.719,P=0.000;(1.77±0.57)分,(2.37±0.56)分;t=-4.133,P=0.000];2组间总体比较,芒硝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冰敷组,即存在分组效应[(2.37±0.71)分,(2.82±0.55)分;F=21.353,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7.594,P=0.000)。术前2组患者膝上、膝下10 cm处周长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4.03±5.20)cm,(45.53±1.76)cm;t=-1.498,P=0.143;(35.47±3.60)cm,(34.63±1.07)cm;t=1.216,P=0.232];术后2组患者膝上、膝下10 cm处肿胀程度比较,芒硝组均较冰敷组轻[(2.30±0.23)%,(6.71±0.26)%;t=-68.668,P=0.000;(3.10±0.19)%,(8.08±0.14)%;t=-131.325,P=0.000]。结论: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芒硝外敷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消除膝关节肿胀,且效果较冰敷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痛消方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科室自拟肿痛消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甘露醇、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4d、7d、2周及4周患肢肿胀和疼痛程度。结果:在术后第4天、第7天、第2周治疗组患肢肿胀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4天、第7天及第2周,治疗组患肢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肿痛消方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痛具有疗效好、症状缓解明显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痛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推拿手法治疗加温针灸(血海、梁丘、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两组均1 d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7%;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8.1%。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VAS、WOMAC评分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推拿手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2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针刺内膝眼、外膝眼、梁丘等穴,并同时加灸;对照组30例取穴同治疗组,单用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20次)。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9%,对照组83.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功能锻炼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采用温针灸结合功能锻炼对21例TKA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男9例,女12例。年龄61~80岁,中位数72岁。均为膝骨关节炎患者,左膝8例、右膝13例。病程5~16年,中位数10年。TKA术后3 d开始进行温针灸,选取患侧阳陵泉穴、梁丘穴、血海穴及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每次灸20 min,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休息1 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主动功能锻炼,按顺序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髋关节及膝关节屈伸、直腿抬高,10次为1组,术后1~3 d每日6组、4~7 d每日12组、8~14 d每日20组。温针灸后在CPM机辅助下进行膝关节被动屈伸功能锻炼,每日早晚各1次,5 d为1个疗程,休息1 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膝部疼痛程度,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测量患膝屈伸活动度及患侧与健侧下肢周径差值。结果:患侧与健侧下肢周径差值,术前(1. 60±0. 59) cm、术后3 d(3. 00±0. 94) cm、术后7 d(1. 04±0. 78) cm、术后14 d(0. 40±0. 58) cm。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前75. 90°±6. 29°、术后3 d 66. 57°±6. 30°、术后7 d 93. 24°±6. 33°、术后14 d 112. 57°±2. 11°。膝部疼痛VAS评分,术前(4. 29±1. 06)分、术后3 d(4. 81±0. 60)分、术后7 d(3. 02±0. 72)分、术后14 d(0. 95±0. 38)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41. 38±4. 81)分、术后3 d(43. 68±3. 77)分、术后7 d(67. 95±5. 33)分、术后14 d(91. 52±2. 71)分。术后14 d,HSS膝关节功能评定,优14例、良6例、可1例。结论:采用温针灸结合功能锻炼对TKA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减轻患膝肿胀及疼痛,增加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拍打足底涌泉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拍打足底涌泉穴治疗。2组均从术后当天开始康复训练,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拍打足底涌泉穴治疗,观察14天。测量患侧下肢周径以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1、14天下肢的肿胀程度,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定2组患者术后第14天的膝关节功能。比较2组患者的出院满意度情况。结果:TKA术后第1天,2组下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术后第14天,2组下肢肿胀程度的改善均优于术后第1天同组的下肢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下肢肿胀程度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HSS评分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为85.00%,2组HSS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拍打足底涌泉穴辅助治疗TKA术后下肢肿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促进下肢肿胀的消退、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且此方法简单、经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芒硝外敷对于早期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及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于本院由同一手术医师进行TKA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芒硝外敷组(A组)、冰敷组(B组)。每组患者各30例,术后1~3天A组予以持续芒硝外敷,B组予以持续冰敷;分别通过术前、术后疼痛评分(VAS)、膝关节肿胀程度测定、膝关节KSS评分、血栓发生率及术后额外服用中枢类止痛药剂量等得出数据。结果:芒硝外敷对于TKA术后减轻膝关节疼痛、肿胀,提高早期膝关节KSS评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减少术后中枢类止痛药的使用量,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硝外敷可以作为TKA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及降低DVT的另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蔡小莉 《中国针灸》2007,27(8):582-582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前者称为崩,后者称为漏,两者常互相联系,不可截然分开。笔者采用温针灸治疗该病3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本院2006年5月—2007年4月的针灸科门诊病人,共32例,年龄36~45岁;病程1~5年。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多,有集中而下  相似文献   

11.
温针灸治疗胸痹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云 《四川中医》2000,18(9):55-55
胸痹在临床上属危急重症 ,及时用药后能够缓解 ,但较易复发 ,往往迁延不愈 ,形成痼疾。笔者用温针灸治疗胸痹迁延日久 ,时发时止者 32例 ,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病人中 ,男 1 8例 ,女 1 4例 ;年龄最小者为4 3岁 ,最大者为 78岁 ,平均年龄 58 6岁 ;病程最短者为 1月 ,最长者为 2 4年。全部患者西医确诊为冠心病 ,其中 2 8例为心绞痛 ,4例为陈旧性心肌梗塞。 1~2天发作 1次者 7例 ,每天发作 1~ 3次者 1 0例 ,每天发作 4~ 8次者 9例 ,每天发作 8次以上患者 6例。2 治疗方法取穴 :膻中、中脘、关元。患者平卧 ,毫…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原因,强调其治疗的临床重要性。术后下肢肿胀的因素主要有全身及局部炎症反应、止血带反应、隐性失血、下肢深静脉血栓、淋巴水肿、低蛋白水肿、双下肢水肿等,针对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营养支持、中医疗法,综合处理可以明显缓解肿胀,但目前尚缺乏系统、整体、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僵硬是影响全膝置换术后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因素很多,临床处理也较为棘手。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共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1188例(采用Tornier公司的后方稳定型假体),手术均由同一主刀医生(Philippe Neyret)完成。其中56例术后出现关节僵硬,根据引起僵硬的原因分别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关节镜下松解、切开松解和关节翻修等方法处理,获满意效果。为总结经验,现作回顾性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取穴:内外膝眼、鹤顶穴。治疗组在针灸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比较治疗组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明显优于单纯温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芒硝外敷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早期膝关节肿痛的有效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建库至2021年4月收录的比较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外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漯河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外源性腓总神经损伤患者110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足三里、阳陵泉、丰隆。配穴、膝阳关、地五会、丘墟、犊鼻、解溪、足临泣、上巨虚、下巨虚、公孙、太溪、筑宾、血海、三阴交)辅助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好转3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痊愈15例,好转28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8.1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下肢FMA评分、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传导消除时间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外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散外敷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肿痛的疗效。方法:将6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每日酒精清洗伤口并更换敷料,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大黄芒硝散外敷,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周径、疼痛评分和肢体温度差的情况。结果: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7天两组患肢伤口疼痛、髌上周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指标低于对照组。结论:大黄芒硝散外敷可有效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94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来源于本院门诊、住院患者,根据患者就诊顺序,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即温针灸组和药物组,每组47例。温针灸组即予以温针灸治疗,药物组即予以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温针灸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温针灸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药物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温补阳气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锦彦  程勋  赵小蓉 《四川中医》2007,25(9):115-115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46例,有效率97.7%,临床疗效好,方法简便,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经筋刺法结合温针灸组)32例和对照组(温针灸组)32例。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整体疗效、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并随访1个月及2个月,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87.5%)(P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及2个月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