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醉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科室之一,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高低与院内交叉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高度重视医院内感染管理工作。为了使患者得到更安全的诊疗和护理,近2 a来,我院对麻醉科所用的各种洗涤、消毒、灭菌工作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使麻醉科的设备,包括喉镜、面罩、麻醉机及附件的洗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形成制度化,初步达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现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1提高认识,加强培训1·1加强麻醉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认识首先要让麻醉科的工作人员充分认…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强医疗废物规范管理,可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同时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根据国务院及卫生部下发的有关管理医疗废物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相关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强化培训,加大督查考核。结果:各类人员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执行,使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结论: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正确处置医疗废物,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和环境污染,保障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5S管理法对麻醉科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医院麻醉科使用麻醉机和通气管道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以开始实施5S管理为界,将2015年7~12月收治的55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16年1~6月收治的49例患者设为实施后。实施前给予一般麻醉科管理,实施后给予5S管理法。对麻醉机通气设备进行采样,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比较5S管理实施前后通气系统各检测部位的病原菌检出率;比较5S管理措施实施前后麻醉恢复室的感染控制程度情况、空气培养结果。结果:管理实施后通气系统的吸气端、呼气端、Y型口、气管导管处的病原菌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管理实施后麻醉恢复室感染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管理实施后的室内含尘浓度、空气非致病菌浓度,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5S管理措施和相关制度,能够对现有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与薄弱环节进行管理,降低麻醉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措施进行回顾与总结。方法:分析手术室感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善手术室污染的控制措施以及管理措施。结果:手术室感染存在工作人员意识淡薄、手术条件差、手术安排不合理和消毒灭菌不规范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手术室环境和手术室物品器械的管理。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有效地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减少患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7.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9)
目的:探讨内镜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对策。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2014年1~6月收治的125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3年7~12月收治的12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未实施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观察组结合内镜室特点,制定并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比较两组内镜消毒合格率、感染控制指标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内镜消毒合格率和感染指标控制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内镜室医院感染的防控,规范制度建设,完善各项操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内镜消毒合格率和感染控制效果,对降低医院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7)
目的:探究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及成效。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联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从多方面入手落实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风险控制,有针对性进行各项指标监测,和其他部门做好密切配合,加强全体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共同实现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风险控制。结果:调查期间内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落实良好,各项工作可责任到人,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责任心;3年内新生儿医院感染率及漏报率显著降低,医院感染控制效果良好;卫生学监测符合医院要求,环境卫生学监测评分维持在99%以上,未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感染暴发事件。结论:新生儿病房做好医院感染的风险控制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配合,促进相关制度的落实,加强各项指标监控,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实现全员参与,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1)
目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切实确保临床医疗安全。方法:对引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高效全面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收集加强管理前后医院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效率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后,手术室、外科、内科、妇产科等医院感染相关科室的物体表面、无菌物品、工作人员手表面、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指标的合格率,均高于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前(P0.05);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前医院感染率为1.60%,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后医院感染率为1.02%,差异显著(P0.05);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前医院医生和护士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满意度为83.7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后医院医生和护士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满意度为94.42%,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结果: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使医院感染率达到卫生部标准。结论:医院感染控制必须通过有效措施,严格管理是降低及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艳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9):210-210
目的总结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旋,完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法医院感染管理科与手术室随机抽查相结合,对各种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结果通过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旋,使手术感染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一类切口感染率小于0.5%。结论只有加强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才能减少手术感染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18)
目的:通过施行麻醉医生个人药箱自我管理联合麻醉恢复室医护人员共同管理的方法,以提高基层医院麻醉科药品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方法:为每名麻醉医生配备统一标准的药箱,按基数配备普通药品;采用当日恢复室的医护人员按需分发麻醉药和特殊管理药品,登记并双方签名确认,手术全部结束后登记并归还剩余药品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以确保所有药品数量与领用数目一致;同时采集2018年7~12月和2019年1~6月的数据作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比较两组的实际药品数量和备用基数一致率、备用药品效期符合率、药品消耗数和药品收费处方一致率等量化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每日实际药品数量和备用基数一致率、每日药品消耗数和药品收费处方一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科自主打造的由麻醉医生个人药箱自我管理联合复苏室医护人员共同管理的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麻醉科药品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为基层医院麻醉科药品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医院是一个传染病相对密集的场所,医疗设施和环境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它不仅影响病人的健康,给病人增加痛苦,更重要的是影响医护质量,造成医疗费用的巨大浪费。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应引起全体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自从有了医院,就有了医院感染”。近年来,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院内感染出现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加强护理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玉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5):648-649
护理管理工作包含诸多方面内容,医院感染则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感染是伴随医院的建立和发展而存在的,同时护理工作也是造成医院感染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所以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是关系着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针对当前医院管理的现状,着重探讨如何从管理入手,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传统的针刺方法无菌操作意识相对缺乏,针刺治疗时较易引起患者针刺部位的感染,甚至经血传播疾病。2012年上半年,我院院感办对针灸科因针灸引起针刺部位感染病例进行了监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制定防范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问题及分析1.1针灸针消毒大部分使用后的针灸针放置于放盘内,由护士集中处理,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