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佛甲草提取物对S180小鼠肿瘤组织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NF-κB/P50)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肉瘤S180移植性肿瘤模型,接种次日,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0 mg/kg环磷酰胺组、4 g/kg及8 g/kg佛甲草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天。观察小鼠体重变化,计算肿瘤指数;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IL-10、TNF-α及NF-κB/P65、NF-κB/P50的蛋白表达。结果:经佛甲草提取物4,8 g/kg治疗后,S180荷瘤小鼠肿瘤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抑瘤率分别高达84.26%,62.24%;且能显著提高小鼠S180肿瘤组织IL-10、TNF-α及NF-κB/P65、NF-κB/P50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论:佛甲草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上调TNF-α的表达发挥抑瘤作用,另外,佛甲草还可通过提高IL-10水平起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紫红参多糖(CPGP)对小鼠肝癌H_(22)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ICR雄性小鼠6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建立H_(22)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CTX)组(25μg/g)和复方紫红参多糖(CPGP)低、中、高剂量组(70、140、280μg/g),每组10只。各组给予相应干预,共10天。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计算抑瘤率、脏器指数;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2、IFN-γ等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脾脏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环磷酰胺(CTX)组和CPGP低、中、高剂量组对肝癌H_(22)的抑瘤率分别为65.01%、40.19%、51.32%、57.84%。与模型组比较,CPGP各组显著提高小鼠体质量、免疫器官指数(P0.05,P0.01),CPGP高剂量组能够升高血清中TNF-α、IL-2、IFN-γ(P0.05),CPGP各组脾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升高(P0.01);而CTX组小鼠体质量、免疫器官指数,TNF-α、IL-2、IFN-γ水平及脾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CTX组比较,CPGP小鼠体质量、免疫器官指数,TNF-α、IL-2、IFN-γ水平及脾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CPGP对小鼠肝癌H_(2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IL-2及相关受体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艾灸对亚急性衰老大鼠胸腺CD4+T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2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艾灸组。艾灸组温和灸双侧肾俞穴5 min/次,共计40 d。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胸腺CD4+T细胞,并再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胸腺CD4+T细胞IL-2、IL-2Rα、NF-κB和I-κB的蛋白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胸腺CD4+T细胞中IL-2、IL-2Rα、NF-κB、I-κB蛋白的表达量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大鼠胸腺CD4+T细胞中IL-2、IL-2Rα、NF-κB、I-κB蛋白表达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肾俞穴可上调胸腺CD4+T细胞IL-2、IL-2Rα、NF-κB、I-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多糖是灵芝发挥肿瘤预防治疗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但其是否能在肿瘤免疫疗法中起到协同作用目前尚未明确。该研究通过对灵芝多糖促进T淋巴细胞肿瘤浸润的作用评价和机制研究,以期为其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水提醇沉法结合Sevag法制备灵芝多糖。分别以25、50、100 mg·kg~(-1)剂量腹腔注射灵芝多糖,评价其对B16-F1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内CD3~+、CD8~+ T细胞浸润情况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以50、100、200μg·mL~(-1)的灵芝多糖处理EA.hy926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ICAM-1表达水平。运用荧光标记的Jurkat细胞,测定灵芝多糖处理的EA.hy926细胞黏附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p65、核因子κB抑制因子(IκBα)、p-NF-κB p65、p-IκBα蛋白水平,分析基于NF-κB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灵芝多糖能够显著抑制B16-F1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增加CD3~+、CD8~+ T细胞肿瘤浸润,促进肿瘤组织内ICAM-1表达;灵芝多糖可促进EA.hy926细胞生成ICAM-1,增加其对Jurkat细胞的黏附作用,诱导IκBα的磷酸化与蛋白降解,增强NF-κB p65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以上结果提示,灵芝多糖能够通过NF-κB通路促进ICAM-1表达,并进一步增强T淋巴细胞肿瘤浸润,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灵芝多糖后续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应用奠定相关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对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小鼠分成实验组和正常组,对实验组小鼠进行肝癌荷瘤小鼠造模后,分为模型组和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5d。流式细胞仪对荷瘤小鼠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CD4+T/CD8+T进行测定;采用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鳖甲煎丸可使荷瘤小鼠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显著增加(P0.01),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显著下降(P0.01),CD4+T/CD8+T升高显著(P0.01);同时,鳖甲煎丸还可以提高肝癌荷瘤小鼠血清IFN-γ水平(P0.01)和血清IL-2水平(P0.01)。结论:鳖甲煎丸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肝癌荷瘤小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的比例和降低CD8+T细胞亚群的比例,来纠正CD4+T/CD8+T的失衡,改变Th1/Th2漂移现象,维持Th1功能亚群的优势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加服清肾颗粒,每次1袋(10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Th17细胞含量和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的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IL-17、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1,TIMP-1)、Ⅳ型胶原(Ⅳcollagen,Col-Ⅳ)表达。结果最后完成156例(试验组77例,对照组79例);试验组临床疾病总有效率为80.52%(62/77),优于对照组的68.35%(5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49,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试验组CD4~+/CD8~+T细胞比值、Th17细胞含量、NF-κB p65活性及血清IL-17、TRAF6、TIMP-1、TIMP-1/MMP-9比值、Col-Ⅳ水平均降低(P0.05),对照组MMP-9水平降低(P0.05),TIMP-1/MMP-9比值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CD4~+/CD8~+T细胞比值、Th17细胞含量和NF-κB p65活性降低更明显(P0.05),试验组血清IL-17、TRAF6、TIMP-1、TIMP-1/MMP-9比值、Col-Ⅳ水平降低(P0.05),MMP-9水平升高(P0.05)。结论清肾颗粒能够调节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减轻肾脏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五子衍宗方对H22荷瘤小鼠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化疗的减毒作用。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实验小鼠接种H22后,随机分为4组,即荷瘤对照组、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加五子衍宗方高剂量组(840mg/kg)、环磷酰胺加五子衍宗方低剂量组(420 mg/kg)。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和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变化,观察各组荷瘤小鼠瘤质量的变化以及抑瘤率,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8+、CD19+、CD69+CD4+绝对数量和CD4+/CD8+比例变化。结果环磷酰胺化疗小鼠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下降,脾脏淋巴细胞CD4+、CD8+、CD19+亚群绝对数量显著减少,并且CD69+CD4+绝对数量和CD4+/CD8+比例下降。与环磷酰胺单用组相比,五子衍宗方联合环磷酰胺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明显恢复;小鼠瘤质量降低,抑瘤率升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CD4+、CD8+、CD19+亚群绝对数量显著增加,并且CD69+CD4+绝对数量和CD4+/CD8+比例明显上升。结论五子衍宗方可减轻环磷酰胺对H22荷瘤小鼠化疗的毒副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复方蛹虫草制剂对C57BL/6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蛹虫草复方制剂(CCM)对C57BL/6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影响.方法:C57 BL/6雄性小鼠腋下皮下注入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动物模型,将荷瘤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环磷酰胺ip 20 mg· kg-,复方蛹虫草制剂低、中、高剂量组(1.2,2.5,7.5)g·kg-1ig给药,连续给药14 d,以抑瘤率为指标考察CCM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分别测定其抑瘤率、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荷瘤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抗体生成细胞数以及力竭游泳时间.结果:CCM高剂量组(7.5 g·kg-1对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其抑瘤率为40.3%,CCM高剂量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同时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血清TNF-α,IL-2,IL-12的水平;抗体生成细胞数和力竭游泳时间也均高于荷瘤对照组(P<0.05).结论:CCM具有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余甘子叶提取物(PL)对荷瘤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灌胃给予余甘子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1.982,0.991,0.496 g/kg),观察余甘子叶提取物对荷瘤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的影响。[结果]余甘子叶提取物高、中剂量(1.982,0.991 g/kg)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及其CD4+亚群相对数量(P0.05),上调CD4+/CD8+亚群比例(P0.05)。[结论]通过提高T淋巴细胞及其CD4+亚群相对数量,使CD4+/CD8+比例接近正常值,此可能是余甘子叶提取物抗肿瘤的免疫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9,(12)
目的探讨绞股蓝多糖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MFC胃癌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右侧腋下,建立MFC胃癌荷瘤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25 mg/kg)及绞股蓝多糖高、低剂量组(100、50 mg/kg),每组10只,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绞股蓝多糖组灌胃给药,1次/d,给药周期12 d。检测抑瘤率及脏器指数,NK细胞杀伤活性、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ELISA检测IFN-γ、IL-2和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处理组小鼠瘤质量均明显降低(P0.05);环磷酰胺组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而绞股蓝多糖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环磷酰胺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NK细胞杀伤活性、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IFN-γ、IL-2、TNF-α水平、CD4+、CD8+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而绞股蓝多糖各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绞股蓝多糖对MFC胃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与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总多糖(SJZPS)对化疗荷瘤小鼠脾脏、派氏结(PPs)、肠系膜淋巴结(MLNs)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肿瘤模型组,环磷酰胺(CY)化疗组和四君子汤总多糖治疗(CY+SJZPS)组。CY组和CY+SJZPS组每天腹腔注射CY20 mg.kg-1,CY+SJZPS组同时灌胃SJZPS 1g.kg-1,连续给药9 d。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小肠PPs和MLNs中T、B淋巴细胞比例、活化水平以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SJZPS能提高肠道PPs中B淋巴细胞的比例和活化水平,降低MLNs中CD4+/CD8+的比值,改善化疗所致的肠道黏膜免疫损伤;SJZPS能提高化疗荷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B淋巴细胞的比例,及T、B淋巴细胞的活化水平,同时降低CD4+/CD8+的比值以改善化疗荷瘤小鼠系统免疫功能,其中SJZPS对B细胞的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SJZPS能有效拮抗化疗药物所致的小鼠肠黏膜免疫功能损伤,同时对整体免疫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子宫内膜癌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接种于裸鼠右腋部皮下建立子宫内膜癌荷瘤裸鼠模型,将30只建模成功的裸鼠分为模型组、顺铂组和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 只。顺铂组给予顺铂 2 mg/kg 腹腔注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 2.5、5、10 mg·kg-1的白藜芦醇腹腔注射,每天 1 次,连续给药21 d。测定荷瘤裸鼠肿瘤体积,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8+ T淋巴细胞水平;测定脾脏中NK细胞杀伤功能、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 88(MyD88)、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白藜芦醇及顺铂对荷瘤裸鼠的干预显著抑制了移植瘤的生长,并且随着白藜芦醇剂量的增加,抑瘤率明显提高。(2)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但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3)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及顺铂组血清中TNF-α、IFN-γ、IL-2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4)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外周血中CD4+ T细胞水平显著增加(P<0.05)、CD8+ 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P<0.05)、CD4+/CD8+比值显著增加(P<0.05),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NK细胞杀伤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脾脏中TLR4、MyD88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但顺铂组与模型组比较,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NK细胞杀伤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CD4+、CD8+ 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无显著变化(P>0.05),TLR4、MyD88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荷瘤祼鼠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脾脏TLR4/MyD88信号通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Xinfeng Capsule,XFC)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活动期患者血栓形成相关因子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AS活动期患者分为柳氮磺吡啶对照组(SASP组)及新风胶囊治疗组(XFC组),每组38例。SASP组口服柳氮磺吡啶片,0.25 g/片,每次4片,每日2次;XFC组口服新风胶囊,0.5 g/粒,每次3粒,每日3次,连服12周。进行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栓形成因子[血清血栓素B2(TXB2)、前列环素I2(PGI2)、6-酮-前列环素F1(6-ketone-prostaglandin F1,6-keto-PGF1)、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2(PAI-2)]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细胞因子TNF-α、IL-4、IL-10、IL-17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核因子激活剂(Act1)、核转录因子kappa(NF-κB)抑制蛋白(IκBα)、IκB激酶(IKKβ)、NF-κB/P65、NF-κB/P50 mRNA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F-κB/P65、NF-κB/P50蛋白表达。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XFC组PL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TXB2、GMP140、PAI-2明显降低,6-keto-PGF1明显升高,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同期SASP组(均P0.01)。与本组治疗前及SASP组治疗后比较,XFC组治疗后IL-17水平明显降低,IL-4、IL-10水平升高;ESR、CRP水平下降(均P0.0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ct1、IKKβ、IκBα、NF-κB/P50、NF-κB/P65 mRNA及NF-κB/P65、NF-κB/P50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且XFC组治疗后IKKβ、IκBα、NF-κB/P50、NF-κB/P65 mRNA及NF-κB/P65、NF-κB/P50蛋白表达较SASP组降低更明显(P0.05,P0.01)。结论新风胶囊可改善AS患者的血栓形成相关因子,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过度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艾亮  王晓东 《新中医》2019,51(1):12-17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entinan,LNT)和云芝糖肽(Polysaccharopeptide,PSP)联合使用对免疫抑制小鼠和肺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B1组)、生理盐水组(N1组)、PSP+LNT组(C1组)和阿霉素(Adriamycin,ADM)组(A1组);以多柔比星KM小鼠建立免疫抑制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B2组)、生理盐水组(N2组)和PSP+LNT组(C2组);2模型中B1组和B2组小鼠不行肺癌细胞和ADM注射,2模型中N1组与N2组、C1与C2组在建模后连续20天分别通过灌胃法注入生理盐水0.2 mL和PSP+LNT的混合溶液0.2 mL,A1组小鼠连续3天腹膜内注射4 mg/(kg·d) ADM。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白细胞(WBC)进行计数;比较各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抑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并计算其比值;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方法 (CBA)和小鼠Th1/Th2/Th17细胞因子CBA分析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 (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 (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 (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A (Interleukin-17A,IL-17A)的含量。结果:肺癌模型中,与B1组比较,N1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降低(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增高(P 0.05);与N1组比较,C1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提高(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降低(P 0.05),平均肿瘤重量较低(P 0.05);而A1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明显降低(P 0.05),2组平均肿瘤重量没有差别。免疫抑制模型中,与B2组比较,N2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降低(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增高(P 0.05);与N2组比较,C2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提高(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降低(P 0.05)。结论:LNT和PSP联合使用对Lewis肺癌小鼠有免疫促进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复生方(YQFS)联合化疗对胃癌荷瘤小鼠体内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影响,探讨YQFS联合化疗对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腋下接种小鼠MFC胃癌细胞,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5-FU+YQFS低剂量组、5-FU+YQFS高剂量组和5-FU组5组。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模型组给予0.9%NaCl溶液灌胃,5-FU+YQFS低剂量组和5-FU+YQFS高剂量组给予5-FU腹腔注射7天和不同剂量益气复生方灌胃21天,5-FU组给予5-FU腹腔注射7天,21天后取材,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和脾脏称重,计算抑瘤率和脾脏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4~+、CD8~+细胞亚群水平和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FN-γ、TNF-α、IL-10和IL-6的表达变化;采用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小鼠胃黏膜的病理改变。结果 YQFS联合化疗对胃癌荷瘤小鼠的抑瘤率为54.46%,与单用化疗相比,差异明显;YQFS联合化疗能够改变胃黏膜形态,降低脾脏指数。并且随着YQFS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YQFS联合化疗能够增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4~+/CD8~+比率;增加胃癌荷瘤小鼠外周血中的IFN-γ的表达,降低IL-10、IL-6、TNF-α的表达,并且与YQFS的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变化。结论 YQFS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增加荷瘤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4~+/CD8~+比率,降低小鼠脾脏指数,使外周血中的IFN-γ上调而IL-10、IL-6、TNF-α下调,恢复肿瘤免疫功能稳态,提高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窍止鼽汤对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PKC-NF-κB信号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AR组)和健康成人(正常组)各40例,随机分为AR4组(对照组、PMA组、PMA+PDTC组、PMA+中药组)和正常4组(对照组、PMA组、PMA+PDTC组、PMA+中药组)共8组。正常(PMA+中药组)和AR(PMA+中药组):服中药通窍止鼽汤生药125 g/d(日1剂,浓煎300ml,分2次服用);正常3组(对照组、PMA组、PMA+PDTC组)和AR 3组(对照组、PMA组、PMA+PDTC组):服用等容生理盐水;1周为一个疗程,共用药2个疗程。采用尼龙毛法分离T淋巴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检测:T淋巴细胞涂片免疫组化染色测定NF-κB p65的表达;ELISA法测定大鼠T淋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4和IL-5含量。结果正常各组T淋巴细胞NF-κB p65细胞核染色阳性百分比和IL-4和IL-5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AR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 PMA组T淋巴细胞NF-κB细胞核染色阳性百分比和IL-4和IL-5含量明显升高,与AR PMA+PDTC组、AR PMA+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 PMA+PDTC、AR PMA+中药组均能明显降低淋巴细胞NF-κB细胞核染色阳性百分比和IL-4和IL-5含量(P0.05),以AR PMA+中药组效果最佳。各组T淋巴细胞NF-κB细胞核染色阳性百分比与IL-4、IL-5含量成显著正相关性(r1=0.992、r2=0.974,均P0.01)。结论通窍止鼽汤阻断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PKCNF-κB信号传导系统,减少Th2细胞因子的产生,纠正Th1/Th2失衡,为中医治疗AR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苗药金乌健骨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大鼠关节滑膜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及血清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金乌健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CIA大鼠模型,造模第7天开始灌胃治疗,用药4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分离关节滑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IL-17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关节滑膜组织NF-κB/P65、NF-κB/P50及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7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乌健骨方高、中剂量及雷公藤多苷组血清IL-17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NF-κB/P65、NF-κB/P50及IκBα蛋白活性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乌健骨方高、中剂量及雷公藤多苷组NF-κB/P65、NF-κB/P50蛋白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金乌健骨方低剂量组上述指标均高于雷公藤多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苗药金乌健骨方能降低CIA模型大鼠血清IL-17表达,抑制NF-κB/P65、NF-κB/P50的蛋白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6,(4)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对环磷酰胺化疗荷瘤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肉瘤S180移植性肿瘤模型,24 h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环磷酰胺(CTX)组及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低、中、高剂量~+CTX组。各组接种肿瘤细胞24 h后开始用药,1次/d,连续10 d。分别检测溶血素、碳粒廓清速率、体温及外周血c AMP/c GMP、血小板和T细胞亚群,处死小鼠,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骨髓有核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TX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外周血c AMP/c GMP、血小板计数和骨髓有核细胞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比例升高(P0.05)。与CTX组比较,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外周血c AMP/c GMP、血小板计数和骨髓有核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CD8~+T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能拮抗化疗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三叶青地上部分多糖对乳腺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成药》2019,(4)
目的探讨三叶青地上部分多糖对乳腺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小鼠乳房接种4T1细胞以建立乳腺癌荷瘤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40 mg/kg)及多糖低、中、高剂量(50、150、250 mg/kg)组,每组10只。给药28 d后,测定瘤质量及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及脏器指数,观察肺组织转移灶,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多糖组瘤质量、瘤体积、肝脏指数、肺转移灶数显著降低(P0.05,P0.01),但脾脏、胸腺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中、高剂量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胸腺CD3~+CD4~+、CD3~+CD8~+比例及脾脏CD3~+CD4~+、CD4~+/CD8~+比例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三叶青地上部分多糖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小鼠肿瘤生长及远端肺转移,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机体CD4~+、CD8~+T细胞比例,抑制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对小鼠肝癌H22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雄性昆明种小鼠肝癌H22皮下移植瘤模型,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如下4组(n=10):阴性对照组、迷迭香酸钠25,50mg/kg组、阿霉素组(ADM,5mg/kg),连续给药10天(ip)。测量实体瘤体积,计算药物抑瘤率;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测定肿瘤组织中NF-κB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Caspase-3、bcl-2、Bax及NF-κB p65、NF-κB p50、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迷迭香酸钠25、50mg/kg剂量组肿瘤生长变缓,抑瘤率分别为45.67%,52.82%。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迷迭香酸钠25,50mg/kg组小鼠体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迷迭香酸钠50mg/kg组肿瘤组织发生明显细胞凋亡,Bax,Casps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同时NF-κB的mRNA表达及p-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减少,NF-κB信号通路受到抑制。结论:迷迭香酸钠能通过诱导凋亡、抑制NF-κB通路活性而在H22荷瘤小鼠体内发挥显著的抗肝癌作用,迷迭香酸钠具有良好抗肝癌活性,展现出低毒优点,有望成为抗肝癌新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