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脑微出血(CMB)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6月连续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MRI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有无CMB分为2组,CMB组40例和无CMB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进一步回归分析CM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无CMB组比较,CMB组患者TC、TG、LDL-C明显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MB组脑卒中比例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MB较常见,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CMB)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记录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颈动脉B超等检查结果,并进行头颅MRI T2FFE检查,比较脑梗死CMB组与无CMB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76例患者中,合并有CMB 35例(46.05%),高密度脂蛋白、颈动脉硬化,CMB组与无CM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密度脂蛋白、颈动脉硬化与CMB密切相关(OR=4.2、2.68,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CMB发生率较高,CMB与患者高密度脂蛋白、颈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风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心脑血管病防治》2020,(4)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伴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90例,根据是否存在急性脑梗死分为合并脑梗死组(20例)和未合并脑梗死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伴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结果合并脑梗死组患者中8例脑干梗死,5例小脑梗死,5例右侧大脑半球梗死,2例左侧大脑半球梗死。合并脑梗死组死亡率为55.0%,高于未合并脑梗死组的2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2,P 0.05)。合并脑梗死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双上肢血压不等的比例及血糖、入院收缩压、甘油三酯、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未合并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6.801、5.110、6.847、4.357、4.876、2.035、2.154、3.598、2.557,P 0.05)。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血糖、高血压、双上肢血压不等是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独立相关因素(OR=1.524、1.374、1.859、1.105、1.421,P 0.0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血糖升高及高血压、双上肢血压不等,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24)
目的应用ESWAN测量高血压病人脑内脑微出血(CMBs)的校正相位值(CPV),分析CPV与高血压危险分层的关系,探讨CPV应用于CMBs定量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筛选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CMBs的病人63例,采用ESWAN序列扫描,测量脑内CMBs的CPV,分析其大小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危险分层的关系。结果所有病灶CPV的取值范围-1.45rad~0.52rad,均值-0.99rad±0.28rad。皮层-皮层下区CMBs平均CPV在年龄、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危险分层分组中差异明显(P0.05),并与年龄、高血压病程呈负相关;丘脑/基底节区的CMBs平均CPV在年龄、高血压病程的分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年龄、高血压病程呈负相关;幕下区的CMBs病灶的平均CPV在各个分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不同高血压危险分层病人的皮层-皮层下区、丘脑/基底节区CMBs的CPV有一定变化规律,测量CMBs的相位值能够为CMBs的病理改变、临床进展及预后情况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3)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脑微出血(CMBs)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58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脑微出血组)病人,82例急性脑梗死不合并脑微出血(无脑微出血组)病人。检查血糖、血脂四项(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同型半胱氨酸,并采用VEGF ELISA制剂盒检测血清VEGF。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VEGF水平与脑梗死病人CMBs密切相关。VEGF水平与CMBs数目呈明显线性正相关(r=0.853,P0.05)。校正OCSP分型、年龄、高血压病、脑梗死OCSP分型、血同型半胱氨酸等干扰因素后,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VEGF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3,95%CI:1.233~2.771,P=0.010)。结论血清VEGF增高是急性脑梗死病人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VEGF水平与CMBs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7.
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梗死后抑郁影响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探讨梗死后抑郁发病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包括预防和治疗系统并发征,包括可以影响其病程的脑梗死发生7d内的相关因素感染(stroke-assoc iatedinfection,SAI)[1]。尽管SAI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最常面临的医疗问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关注的是发生在入院48h后的院内获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的发生率、分布及相关因素。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资料完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5例,分为CMB组87例与非CMB组78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特点,记录CMB病灶数量、位置,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检出CMB共87例(52.7%),其中1级CMB患者43例(49.4%),2级25例(28.7%),3级19例(21.9%)。总共502个CMB病灶,分布在皮质-皮质下区域138个(27.5%),脑深部区域230个(45.8%),幕下区域134个(26.7%)。CMB组年龄、高血压、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量表评分、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腔隙性脑梗死比例及Hcy水平明显高于非C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67±11.28)岁vs(57.74±10.52)岁,P=0.004;86.2%vs 64.1%,P=0.001;8(4,13)分vs 5(2,7)分,P=0.000;55.2%vs 37.2%,P=0.028;69.0%vs 50.0%,P=0.017;(18.65±6.15)μmol/L vs(16.38±6.14)μmol/L,P=0.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大动脉粥样梗化性脑卒中、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疏松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CM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cy水平与CMB发生无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CMB发病率高,以脑深部区域分布为主,年龄、高血压、大动脉粥样梗化性脑卒中、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是CMB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伴白质疏松的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伴白质疏松(LA)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头部CT或MRI表现,将其分为伴LA组(43例)和不伴LA组(173例),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梗死部位和大小、病变血管及侧支循环情况。结果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循环病变(OR=7.165;95%CI:3.072~16.714)、高血压(OR:3.135;95%CI:1.090—9.013)、高龄(OR=1.119;95%CI:1.067—1.174)是伴LA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②43例伴LA组患者中,梗死部位在基底核或皮质下白质的有27例(62.8%),腔隙性脑梗死为18例(41.9%);173例不伴LA组中,以上两种梗死分别为46例(26.6%)和18例(10.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伴LA组前循环病变的有27例,不伴LA组为41例(Х^2=7.890,P〈0.05)。伴LA组有6例(22.2%)发生大脑前动脉病变,血管闭塞12例(44.4%);不伴LA组无大脑前动脉病变(P=0.003),血管闭塞的有37例(90.2%),两组比较P〈0.01。两组侧支循环开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小血管及前循环病变是伴LA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脑侧支循环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2例ACI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分析影响侧支循环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682例ACI病人中,有430例形成侧支循环。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高血压病史、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脑动脉粥样硬化、电解质紊乱、脑动脉狭窄是影响ACI病人脑侧支循环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高血压病史、收缩压、HDL-C、脑动脉狭窄是影响ACI病人脑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有侧支循环组神经功能缺损轻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结论吸烟史、高血压病史、收缩压、HDL-C、脑动脉狭窄是影响ACI病人脑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脑侧支循环的形成与ACI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3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率为12.0%,肺部感染主要因素与年龄、意识障碍程度、血糖、慢性肺病等有关;感染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和注意无菌操作可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铜川市H型高血压病患者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铜川市H型高血压病发生急性脑梗死确诊病例561例,进行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获得环境暴露等资料,采用EPI-info(6.04)和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的调整比值比(OR)和95%可信限(CI)。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H型高血压病的561例患者并发高脂血症、糖尿病、高C-反应蛋白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肥胖、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与急性脑梗死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降低H型高血压病患者患脑梗死的风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高C-反应蛋白血症、重度颈动脉狭窄、TIA是H型高血压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铜川市H型高血压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C-反应蛋白血症、糖尿病、重度颈动脉狭窄、TIA,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老年脑梗死患者伴脑微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伴脑微出血(CMB)的危险因素及治疗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2~3月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MRI检查分为CMB组23例和无CMB组77例,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组均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无CMB组口服拜阿司匹林,14 d后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有效率的评价。结果与无CMB组比较,CMB组年龄更高,高血压和既往脑卒中患病率高,服抗血小板药物>3个月比例高(P<0.05)。CMB灶数目与腔隙性脑梗死灶数目及脑白质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治疗14 d后,无CMB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CMB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CMB组(P<0.05)。结论 CMB是由高龄、高血压及既往脑卒中等所致的血管壁病变。CMB可能在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中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进展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46例。神经功能恶化(ND)定义为住院72 h内任一时刻复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入院基线NIHSS评分增加2分(ND2)或增加4分(ND4)。将患者分为ND2组(n=107)和非ND2组(n=339),或ND4组(n=62)和非ND4组(n=384)。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影像学以及血液学资料的差异。结果 446例患者中,107例(24.0%)诊断为ND2,62例(13.9%)诊断为ND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D2患者和非ND2患者间住院时间、年龄、基线NIHSS评分、入院基线收缩压、责任动脉闭塞以及血液学检查中的白细胞、空腹血糖和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D4患者和非ND4患者间性别、年龄、心房颤动、基线NIHSS评分、入院基线收缩压、责任动脉闭塞以及血液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IHSS评分(OR=1.114,95%CI:1.0481~1.185,P=0.001)、C反应蛋白(OR=1.014,95%CI:1.004~1.024,P=0.004)、责任动脉闭塞(OR=2.303,95%CI:1.152~4.606,P=0.018)与ND2独立相关;而年龄(OR=1.040,95%CI:1.011~1.070,P=0.006)、收缩压(OR=1.015,95%CI:1.003~1.027,P=0.018)、C反应蛋白(OR=1.016,95%CI:1.005~1.026,P=0.003)、责任动脉闭塞(OR=2.845,95%CI:1.291~2.269,P=0.009)与ND4独立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发生ND与患者年龄、卒中严重程度、基线收缩压、C反应蛋白以及责任动脉闭塞关系密切。临床诊治中,及时完善上述指标的检测有助于鉴别出早期易于进展恶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因消化道出血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920例患者,其中24例并发AMI患者为AMI组,另896例未并发AMI患者为非AMI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70岁、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病史、入院前近期有阿司匹林服用史的患者AMI发生率较高;用ROC曲线对血红蛋白(HB)进行分析,得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1,最佳截断值(cut-off值)为79.5 g/L,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5%和81.1%。将年龄≥70岁、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病史、入院前近期有阿司匹林服用史及HB79.5 g/L进行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OR=3.65,95%CI:1.34~9.95,P=0.011)、冠心病病史(OR=2.94,95%CI:1.09~7.88,P=0.033)和HB79.5 g/L(OR=0.103,95%CI:0.030~0.353,P=0.000)是消化道出血并发AMI的独立危险因素。AMI组中,有11例于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为45.8%,显著高于非AMI组(4.5%)(P0.001)。结论并发AMI可增加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HB浓度79.5 g/L、年龄≥70岁及冠心病病史是消化道出血并发AM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患者纳入观察组,210例未出现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相关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有糖尿病史的比例、心房纤颤史的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IB)、大面积急性脑梗死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心房纤颤史、FBG高、大面积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充分重视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防治,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MB)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头颅MRI检查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2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MRI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根据MRI检查结果,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并脑微出血组和单纯缺血性脑卒中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探讨脑微出血与脑白质疏松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并脑微出血与高血压病、脑白质疏松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服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无相关(P0.05)。两组脑白质疏松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脑白质疏松是缺血性脑卒中并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并脑微出血者的脑白质疏松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20.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7,(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raction,ACI)患者行溶栓治疗后出现脑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行溶栓治疗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发病至开始溶栓治疗的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头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溶栓药物、溶栓方式等一般资料,按溶栓治疗后是否发生HT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脑HT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病史阳性率、溶栓药物及溶栓方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病史及脑梗死病史阳性率、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大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f及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脑HT的危险因素。结论 Af及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是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现脑HT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需对存在这些情况的患者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