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责任小组制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6月呼吸内科病区实施责任小组制管理,2016年6~12月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以2017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护理记录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责任小组制管理模式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加强一目标"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呼吸内科于2018年1月实行"四加强一目标"管理,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设为实施后,2017年1月~2018年1月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情况。结果:实行"四加强一目标"后,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得到很大提升(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由6.08%降为1.28%(P0.05),患者满意度由85.81%提高至98.08%(P0.05)。结论:呼吸内科的护理管理实行"四加强一目标"管理措施,能够整体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对手术安全管理中使用4R危机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6年6月开始在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中实行4R危机理论,2016年6月~2017年5月为实施后,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成绩考核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安全管理实行4R危机理论,能够增加护理人员的安全预防意识,在治疗护理上注重细节,改善治疗护理的情况,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流程管理,观察组实施流程管理,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室实施流程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有利于血透室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危机管理用于呼吸内科病房管理的效果,以提高呼吸科护理水平。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8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实施护理危机管理的时间分为实施前443例和实施后443例。实施前组实行常规管理,实施后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对呼吸内科病房存在的"危机源"进行总结,制定应对策略,实施护理危机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经过6个月的实践,呼吸科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不良事件如跌倒、坠床、非难免压疮等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呼吸内科病房实施护理危机管理,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良好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分析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患者,采取护理标识管理(包括患者标识、治疗护理标识、科室环境标识等);同时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5例患者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标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将护理标识运用在重症监护室后,干预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应用护理标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安全管理中使用护理标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护理标示管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收治的117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7~12月收治的11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护理标示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标示考核成绩、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标示考核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实施护理标示管理,能够增强护士对护理标示的熟悉程度,增加患者对护理标示的了解,从而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6月收治的18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将2016年7~12月收治的180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不良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不良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及风险管理意识,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并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护理应用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的作用。方法:对肝胆外科实施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实施前的2016年和实施后的2017年均选取86例患者进行研究。实施前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施后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应用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情况,记录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评估准确性、护理管理措施及时性、护理管理措施适宜性及护理管理措施有效性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肝胆外科护理采用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胃肠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5月~2014年2月未实施品管圈前胃肠外科住院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医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实施品管圈后胃肠外科住院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均较对照组的10.00%和11.67%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0%,较对照组的88.00%显著提高(P0.05)。结论:品管圈在手术胃肠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在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建立高危防范机制在提高肿瘤专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肿瘤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发生的主要人群和发生的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因素建立高危防范管理机制。主要为开展安全培训活动、成立护理会诊小组、调整护理值班模式等,这些措施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实施。观察建立高危防范机制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2015年6月~2016年6月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0.29%,2016年7月~2017年7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5%,发现建立高危防范机制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建立高危防范机制前患者满意度为88.79%,建立高危防范机制后患者满意度为93.00%,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建立高危防范机制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能够明显提高肿瘤专科的护理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规范化围术期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内镜微创术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医院消化内科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围术期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围术期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阶段华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恩泽医疗集团台州医院自2014年5月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化健康教育,以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老年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效果。方法: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自2014年6月将优质护理服务用于老年精神科病房,从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5例作为对照组,从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医嘱护理,观察组在实施神经内科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人员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以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操作的掌握情况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常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管理应用到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不仅有利于降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救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及依从性,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及技能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警示性分区管理在门诊输液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丽水市人民医院门诊输液室30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为未采取警示性分区管理组,观察组为实施警示性分区管理,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用药等对患者进行分区管理,比较两组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行分区管理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1)。结论:警示性分区管理在门诊输液患者护理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可明显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坐标式管理模式在精神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精神科病房的管理水平。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精神科病房住院的16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坐标式管理的时间分为实施前后两组,比较护理质量、经济效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坐标式管理模式在实施后较实施前,护理质量和经济效益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精神科病房实施坐标式管理,不仅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经济效益,还能保障患者住院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的措施与成效。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血透室中进行护理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医院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流程管理,通过一系列方法对护理流程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估,护理流程管理的主要评价内容有患者满意度、风险发生率、护理服务态度、健康知识宣讲、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等。结果:医院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后,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态度、健康知识宣讲、专业技术水平及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评分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血透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不断改善医患关系,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科实施预警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精神科收治的2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和实行预警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每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精神科实施预警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人身安全,且良好护理服务更让患者及家属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预见性思维培养对内分泌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1月~2017年10月,研究对象为内分泌科全体护理人员,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之间仍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之间引入预见性思维培养,成立管理小组,拟定预见性思维培养及指导策略,构成良好的培养体系和流程,比较预见性思维培养实施前后内分泌科护理管理质量,统计实施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实施预见性思维培养后,内分泌科的护理安全、健康宣教、护理记录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实施前相比实施预见性思维培养后,内分泌科的护理缺陷、护理投诉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实施前相比实施预见性思维培养后,内分泌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制度中引入预见性思维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护士的风险防范能力,控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