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佳 《家庭健康》2020,(3):17-17
有一位消化不好的患者,听说大枣可以养脾胃气血,但吃了之后不但效果不好,反而脾胃更加不舒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枣,味甘性温,较为平和。其重要作用有两个,一是补脾,二是养胃。中医认为,脾统血,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因此吃大枣能够起到补养气血的作用。但大枣同样具有两个不良反应,一是助脾之湿,二是滞胃之气。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饮食的第一条原则是:养胃气. 人到老年,肾气渐衰,先天之本已经基本不起作用,健康就完全取决于后天之本.也就是说,脾胃决定了老人的健康.中医里讲"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老人家保住了胃气,就保住了健康. 胃气要靠饮食来养,首选的就是粥类.很多老人吃饭喜欢吃软一点的,甚至喜欢把饭菜放在一起炖着吃.是他们牙不好,没力气嚼么?不完全是,这其实是他们脾胃的需要.胃是多气多血之腑,老年人气血渐衰,胃气渐弱,人体的生理机能要求保胃气,所以,胃不愿意接纳不好消化的东西.这时我们就要把食物炖烂一点,别怕破坏什么营养物质.那些吃到胃里觉得难受,甚至胀痛的食物,少吃或者别吃.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身体娇嫩,各脏器均未发育成熟,特别是脾胃,常表现不足,表现在临床均出现因脾胃虚弱而引起各种疾病,我们根据中医: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应用调理后天之脾胃的方法治疗血液、消化、泌尿、神经等各科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医云"有胃气即生,无胃气则死;胃强则体壮,胃弱则体衰."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作息没有规律,不良饮食习惯、熬夜、烟酒等,都会引发肠胃问题.胃病的高发人群是30~50岁,发病率达70%.脾胃作为后天之本,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做好脾胃养生,近则滋润脏腑,远则惠及全身;反之,脾胃不佳,纵无大病,小病小灾也会持续不断.然而不少人在养胃时往往重视"暖""软"二字,自以为胃不好就要吃一些易消化的暖食.但有些人吃热食后病情不减反增,其根本原因是患者未搞清楚胃寒与胃热.  相似文献   

5.
长寿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如果想长寿,一定要养护好脾胃。人在老年的时候,身体内一些腺体会发生萎缩,因此常常会在吃饭的时候没有食欲。老年人吃饭没有食欲,营养缺乏,因此身体状态就不好,只有吃好饭,身体才能健康。  相似文献   

6.
正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说。夏季炎热,脾胃特别容易受到侵害,所以宝宝胃口不好,消化不佳,疾病也就出现了。而脾又与四时之长夏相应,所以夏季是养脾胃的好时机。那么脾胃不好的宝宝有什么样的症状;我们又该怎样调养出好脾胃,让宝宝吃饭乖身体好呢?脾胃好不好,看看就知道脾胃出了毛病,症状主要可概括成8个字:纳呆、腹胀、腹泻、便溏。即吃饭没胃口,挑食;稍微吃一点就饱了;经常拉肚子,大便偏稀不成形。如发现孩子有这几种情况,就该怀疑脾胃是不是出了问题,需尽快重视起来。仔细观察孩子肤色、五官、生活状态,也能看出脾胃问题,具体可参考如下症状:脸色发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  相似文献   

7.
余在先 《健康向导》2020,26(1):7-10
正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但是如果胃口不好,吃不下,短时间倒还无所谓,但是长期如此会对身体健康有害无益,情况比较轻的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和容易感冒以及失眠的症状,而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造成多种疾病,给身体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中医的理念里,素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也难怪民间会有"脾胃好,身体就好"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正古籍《世医得效方》,对于脾胃功能早就论述道:盖胃为水谷之海,人以食为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书中论述的"有胃气",是指脾胃健运,能吃、能消化。书中论述人若"无胃气",是指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出现衰弱或衰亡,有可逆转或不可逆转的程度。但凡脾胃疾病,中医说出病因,大致有如下三大见解: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有个男孩,时龄两岁,前因母乳缺少,出现营养不良,发育不正常。经过审视,面  相似文献   

9.
武国忠 《健康》2010,(9):10-11
<正>经常有朋友问我:人到中年,该吃点什么药补一补身体呢?补肾的药怎么吃能增强体质呢?看来"补肾"已深入人心。古代有的医家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肾病无实症。只要肾出了问题,便要补,所以说补肾也是有来由的。但究竟怎样补才能补对,才能有效,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正李东垣(1180~1251),金代著名医学家,名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被后世称为"补脾派"的创始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少年习儒,后学医于易水张元素。晚年著书立说,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他认为,"元气"是决定人体健康与否的关键,而脾胃又是决定元气虚实的关键。即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生。  相似文献   

11.
为何冠心病患者要重视调护脾胃?中医认识和诊治疾病一贯注重"整体性"。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脾胃主消化,而且心与脾胃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人是一个整体,上下相通,如果脾胃功能受损,饮食不易消化,停留于中,食滞气也滞。嗳气古时又称胸膈之气,气机  相似文献   

12.
正养生大咖黄金城,杭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市级名中医。"米饭要占主食的70%,过敏的宝宝少吃生冷瓜果,含糖饮料少给孩子吃。"市级名中医、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黄金城,每次坐诊看病,都会和患儿父母交代再三。一手带大自己的小孙女,黄教授总结了许多心得,如何科学喂养,绝不是照着教科书就能得来的。脾虚的孩子多是饭没吃好民以食为天,从小喂养不当,孩子爱吃零食,不爱吃饭,脾胃自然不好。黄教授的专家门诊,经常能看到营养不良的孩子,他们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长辈太宠,导致孩子正餐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身体娇嫩,各脏器均未发育成熟,特别是脾胃,常表现不足,表现在临床均出现因脾胃虚弱而引起各种疾病,我们根据中医: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应用调理后天之脾胃的方法治疗血液,消化、泌尿,神经等各科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退休后,就面临如何健康地安度晚年的问题。那么,怎样的晚年生活才更健康呢?吃得下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好,能够吃,能够消化吸收,身体的营养有支持;免疫功能好,不生病,病了也能很快康复,健康才有保证。走得动常言道“人老腿先老”,腿好,给健康带来很多好处,包括心肺功能好,骨骼肌肉强健,抗癌,有助于安眠,有助于消化等。  相似文献   

15.
孩子食欲差是很让父母头痛的事。有的人一见孩子胃口不好,便给孩子喂蜂乳、山楂冲剂或者酵母之类,以“助消化”来增进食欲,但效果却往往不好。这是为什么? 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就是说,一个人吃多吃少,吃后消化吸收的好坏,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因此,遇到孩子食欲差,首先要考虑是否存在睥胃的病变,而导致  相似文献   

16.
正药糕是一种食、药结合的保健品。它是用中药配米粉或麦粉、豆粉等粮食做成的块状或饼状食品,因其加入了芝麻及白糖、食油等调味品,吃起来香甜味美可口,不仅是充饥饱腹的点心,也是养生健身的补益之物。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在中医的治疗与预后中,特别强调顾护脾胃,重视胃气的存亡,认为"脾胃无  相似文献   

17.
赵小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519-1520
在中医的认知中,脾胃被认为是"后天之本",是人体内气血生化的根本,脾胃相互之间的协作可以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对营养的传输过程.中医的研究认为,饮食是为生命体提供营养,维持生物体生命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相当注重用饮食来调节保护脾胃,治疗脾胃的病症.作者根据多年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医治疗脾胃病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立春了,春天来了。春天里万物欣荣,生机蓬勃,也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然而春雨绵绵,天气潮湿,乍暖还寒,气候很不稳定,极易感冒。立春以后人应该怎么吃?吃什么才最适合养生呢?对此,民间有很多流传的说法,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春季常见的养生食物。红枣等养脾甜食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  相似文献   

19.
正夏末秋初,脾胃最易受"秋老虎"的湿热攻击,常吃黄色食物能健胃养脾。长夏湿热,最易脾胃虚弱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负责将人体所需营养转运吸收,并散布到全身。脾在五行中属土,喜燥恶湿,而长夏时节的湿热最易让人出现脾虚湿困。现代人脾胃普遍不太好,湿热天气又让人贪凉,爱吃冰激凌,爱喝冷饮,刺激脾胃;饮食经常不规律,常在外吃快餐或大餐,各种肥腻食物不知给脾胃  相似文献   

20.
正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营卫(营养物质)、气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的强弱是决定寿命长短的关键。所以,古人说"脾胃者五脏之宗也","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虚则百病生","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内伤脾胃,百病丛生","善保身者,惟养脾胃而已","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