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索驾驶员人格特征对驾驶风格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维度驾驶风格量表(MDSI-C)和大五人格量表对260名驾驶员进行测量。结果:1MDSI-C感觉寻求、愤怒、焦虑和分心4个维度的性别差异显著(F=19.399,50.041,4.818,9.631;P0.05);2神经质与MDSI-C 5个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207~0.407,P0.01)。外倾性与感觉寻求和冒险呈负相关(r=-0.262,-0.154;P0.05),与愤怒呈正相关(r=0.126,P0.05)。宜人性、责任心分别与感觉寻求和愤怒呈负相关(r=-0.119~-0.226,P0.05);3回归分析发现:驾驶员各人口学因素和大五人格量表各维度,可以分别解释冒险型、愤怒型和焦虑型驾驶风格19.7%、21%和21.1%的变异。结论:神经质和外倾性可以有效地预测不同驾驶员的驾驶风格,对驾驶安全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驾驶风格对新手驾驶员危险知觉的影响,以期为新手驾驶员的培训、选拔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辽宁省3个城市选取115名新手驾驶员完成多维度驾驶风格量表和驾驶员危险知觉情景问卷。结果①方差分析表明,危险知觉的驾龄、年龄差异显著(F=18.17,12.70;P0.001);②相关分析表明,男性冒险、愤怒、焦虑、分心以及女性冒险、愤怒、焦虑驾驶风格与危险知觉呈显著负相关(r=-0.357,-0.388,-0.403,-0.367,-0.465,-0.369,-0.395;P0.01);③回归分析表明,冒险和焦虑驾驶风格对危险知觉的预测作用显著(β=-0.124,-0.106;P0.01)。结论驾龄越长、年龄越大的驾驶员,危险知觉能力越高;驾驶过程中冒险和焦虑越多,危险知觉能力越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了解驾驶经验对驾驶员驾驶风格与交通违规的影响及关系。方法在辽宁省4个城市随机入户选取203名35~35岁驾驶员完成多维度驾驶风格量表。结果①驾驶风格各维度的性别差异显著(F=4.61,9.03,14.90,14.84,13.60;P0.01);②驾龄对驾驶风格各维度的性别效应均有重要影响,驾龄与驾驶风格愤怒、焦虑和分心之间相关显著(r=-0.19,-0.24,-0.26;P0.01);③每周平均驾驶里程对驾驶风格各维度的性别效应没有影响,与驾驶风格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④驾驶员交通违规次数与驾驶风格感觉寻求、愤怒、冒险和分心之间相关显著(r=0.26,0.34,0.16,0.17;P0.05),并随着驾驶经验增加而下降。结论驾驶经验对驾驶风格与交通违规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驾驶经验越丰富,驾驶越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驾驶员不同情绪状态对驾驶决策风格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17名驾驶员完成一般决策风格量表和情绪状态量表。结果 1理智型,直觉-冲动型和依赖型3个决策风格的性别差异显著(F=100.37,58.01,48.70;P0.001);2年龄,受教育水平,驾龄与3个决策风格相关显著(r=0.252,0.290,-0.225,0.379,-0.353,-0.158,-0.282,-0.269,-0.252;P0.05)。每周平均驾驶里程与直觉-冲动型和依赖型决策风格相关显著(r=-0.195,-0.246;P0.05);3愤怒对直觉-冲动型决策风格具有负向预测作用(r=-0.161,P0.05),紧张对依赖型决策风格具有正向预测作用(r=0.242,P0.01),精力对理智型和直觉-冲动型决策风格具有正向预测作用(r=0.162,0.195;P0.05),抑郁对依赖型决策风格具有负向预测作用(r=-0.171,P0.05)。结论驾驶员不良情绪状态的稳定性越差,持续性时间越长,决策风格越趋向于直觉-冲动型和依赖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驾驶员人格对驾驶愤怒的影响。方法:采用驾驶愤怒问卷(DAQ)和大五人格问卷(BFI)对406名驾驶员进行测试。结果:男女驾驶员在驾驶攻击,发泄报复,不文明驾驶和轻度厌恶上得分差异显著(F=9.471,-10.228,5.435,-7.308;P0.05)。回归分析发现,在愤怒认知上,大五人格的外倾性和神经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53,0.133;P0.05)。在愤怒行为上,大五人格的宜人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85,P0.05),外倾性和神经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34,0.167;P0.05)。结论:驾驶员人格对驾驶愤怒认知和驾驶愤怒行为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修订驾驶员驾驶愤怒量表并检验其在我国驾驶员群体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中文版驾驶愤怒量表对驾驶员进行测试,获得253份有效问卷,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最终修订量表。结果 1量表包括22个题目,分为4个维度,累计方差解释率为55.58%;2该量表的模型拟合度较好(GFI=0.96,NFI=0.90,CFI=0.92,RFI=0.88,RMSEA=0.046)。量表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2~0.80之间,且P0.001。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2~0.82之间;3量表各维度与大五人格量表各维度之间部分相关显著,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相容效度。结论修订版驾驶愤怒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驾驶愤怒的一个可靠而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验修订版危险行为态度量表在我国驾驶员测量中的信、效度和适用性。方法:采用中文版危险行为态度量表对驾驶员进行测试,获得480份有效问卷,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最终修订量表。结果:量表包括18个题目,分为3个维度,累计方差解释率为54.96%;量表的模型拟合度较好(CFI=0.96,NFI=0.90,CFI=0.92,RFI=0.89,RMSEA=0.045)。量表各因素与总分相关在0.50~0.71之间,P均0.01.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各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0.87之间;量表各维度与驾驶行为量表各维度之间相关显著,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相容效度。结论:修订版危险行为态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测量危险行为态度的一个可靠而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驾驶经验对驾驶员危险知觉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及驾驶员的培训、选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33名驾驶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驾驶员危险知觉情景问卷"考察驾驶经验与危险知觉的关系。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驾驶经验与危险知觉总分、危险识别分、危险预测分及危险反应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451,0.471,0.202,0.323,P0.05);②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经验驾驶员在这4个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新手驾驶员(t=5.078,2.214,3.891,5.206,P0.05);③回归分析表明,驾龄和年龄对危险知觉的预测作用显著(β=0.246,0.311,P0.05),性别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06,P0.05)。结论驾驶经验越丰富的驾驶员,危险知觉能力越高;年龄越大驾驶员,危险知觉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驾驶员的情绪特征对驾驶决策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爱荷华赌博任务对驾驶员进行决策类型的分类,情绪状态量表测量驾驶员的情绪状态,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情绪状态对不同决策类型驾驶员的影响。结果①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对不同类型的驾驶决策具有预测作用(χ2=50.639,df=2,P0.05);②驾龄、性别作为调节变量对不同类型驾驶决策具有预测作用(χ2=23.811,df=8,P0.01)。结论①在情绪状态量表中,积极情绪状态得分越高,消极情绪状态得分越低的驾驶员,决策类型是勇于冒险的可能性更大;②当考虑到性别与驾龄时,决策类型更多的受到新手消极情绪状态和女性积极情绪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客运汽车驾驶员的驾驶适宜性,对比安全驾驶员和事故倾向性驾驶员在心理素质方面的差异。方法运用速度知觉、深度知觉、综合反应时和双手调节仪等仪器,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云南省362名专职客运汽车驾驶员的驾驶适宜性进行检测。结果有肇事经历驾驶员在选择反应时、四肢反应时和双手协调时间3个指标上显著快于无肇事经历驾驶员(t=-3.5,-3.0;P〈0.001;t=-2.4,P〈0.05);在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3种人格因子上显著低于无肇事经历驾驶员(t=-2.3,-2.4,P〈0.05;t=-3.6,尸≤0.001),在忧虑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型3个人格特质上都显著高于无肇事经历驾驶员(t=2.4,P〈0.05;t=4.3,3.6;P〈0.001);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两项因子上均高于无肇事经历驾驶员(t=2.4,2.3;P〈0.05)。结论安全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优于事故倾向性驾驶员,反应时、人格特点和焦虑指标对客运汽车驾驶员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现状,探讨其核心自我评价、归因方式及就业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对26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1)在人口学变量上,农村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总分(t=2.01,P0.05)、生理行为因子(t=2.57,P0.01)、主观感受因子(t=2.83,P0.05)均高于城市应届毕业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就业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50,P0.01);(3)就业焦虑与归因总分(r=0.40,P0.01)、情境因子(r=0.22,P0.01)、运气因子(r=0.27,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能力因子(r=-0.43,P0.01)、努力因子(r=-0.39,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农村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高于城市应届毕业生;(2)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时,核心自我评价越高,就业焦虑越低;就业焦虑越高归因方式呈外控倾向、就业焦虑越低归因方式呈内控倾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创伤性截肢患者自我接纳、抑郁情绪现状,并分析患者自我接纳、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在本科室进行治疗的94例创伤性截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接纳量表(SA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创伤性截肢患者自我接纳与社会支持总和(r=0.355,P0.01)、主观支持维度(r=0.331,P0.01)、客观支持维度(r=0.326,P0.01)、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r=0.392,P0.01)得分呈正相关,患者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总和(r=-0.349,P0.01)、主观支持维度(r=-0.329,P0.01)、对支持的利用度(r=-0.384,P0.01)维度得分呈负相关。结论:创伤性截肢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自我接纳程度越高,抑郁情绪越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金钱态度、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主观幸福感、金钱态度和心理健康量表对山西高校186名教职工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①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平均水平1.55,处于良好状态;②各人口统计学变量间心理健康状况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③教师金钱态度(r=0.305,P<0.01)及其权利-名望(r=0.285,P<0.01)、焦虑(r=0.270,P<0.01)、不信任因子(r=0.257,P<0.01)与心理健康均呈显著正相关;④总体幸福感(r=-0.294,P<0.01)、正性情绪(r=-0.240,P<0.01)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负性情绪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0.536,P<0.01).结论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不是很明显.金钱态度、主观幸福感显著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其对金钱越持有权利名望、不信任态度,或者越是焦虑,健康状况越差;教师主观幸福感指数越高,健康状况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编制驾驶员情绪状态量表,并检验其在驾驶员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编制的驾驶员情绪状态量表对212名驾驶员进行测试,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最终量表。结果①量表包括22个题目,分为4个维度,分别是愤怒、紧张、精力和抑郁。量表累计方差解释率为58.72%;②该量表的模型拟合度较好(χ2/df=1.13,GFI=0.90,NFI=0.88,CFI=0.96,RFI=0.87,RMSEA0.05)。量表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69,0.51和0.77,且P0.001。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0.72,0.81和0.80;③愤怒、紧张和抑郁3个维度对驾驶员交通违规均具有预测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19,-0.20;P0.05)。结论驾驶员情绪状态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驾驶员情绪状态的可靠和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对青少年进食行为的影响,并考察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饮食行为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随机选取的264名中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1男生在限制性进食和情绪性进食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5),而在外因性进食和自我控制的得分上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2不同体重组在限制性进食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在情绪性进食、外因性进食和自我控制上差异不显著(P0.05)。3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自我控制和进食行为各维度之间显著相关。其中自我控制与其他几个因子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r=0.237~0.458,P0.01),两种焦虑和进食行为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197~0.321,P0.01);4自我控制在状态焦虑对进食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P0.05);在特质焦虑影响进食行为的路径中中介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自我控制能部分中介状态焦虑对进食行为的影响,但不能中介特质焦虑对进食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学生应对方式改善学习倦怠进而提高学习成绩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方法:以"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为例,以北京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课程前后应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评估学习倦怠情况,课程结束后以"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应对倾向,统计PBL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成绩。PBL学习前后完成学习倦怠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的学生共201人(78.82%),其中男生114人(56.7%),女生87人(43.3%)。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维度与PBL之后学习倦怠(r=-0.400,P0.001)及情绪低落(r=-0.366,P0.001)、行为不当(r=-0.312,P0.001)和成就感低(r=-0.351,P0.001)3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学习成绩得分(r=0.180,P0.01)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维度与学习倦怠(r=0.223,P0.01)及情绪低落(r=0.224,P0.01)、行为不当(r=0.204,P0.01)2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成就感低和学习成绩无显著相关性。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积极应对维度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学习倦怠发挥的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62.01%。积极应对维度高分组学生,在PBL学习之后,学习倦怠尤其情绪低落因子显著减轻。结论:学生积极应对维度,可以通过减轻学习倦怠发挥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及灵活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山东省某大学279名在读大学生,运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乐观量表(LOT-R)及归因方式问卷(ASQ)对心理健康状况、归因方式及灵活性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在ASQ的正性事件普遍维度和负性事件的内外维度上以及归因灵活性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正性事件内外维度及归因灵活性得分与SDS、SAS及PANAS负性情绪得分均呈负相关(r=-0.42~-0.14,P0.05或0.01),与PANAS正性情绪和LOT-R得分均呈正相关(r=0.20~0.31,P0.01);负性事件内外维度得分与SDS、SAS及PANAS负性情绪得分呈正相关(r=0.38、0.26、0.33,均P0.01),与PANAS正性情绪和LOT-R得分呈负相关(r=-0.17、-0.29,均P0.01)。回归分析表明,正性事件内外维度与抑郁相关(β=-1.42,P0.05),归因灵活性与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及乐观度相关(β=-6.12、-5.49、-1.84、2.49、1.67;P0.05或0.01),负性事件内外维度与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及乐观度相关(β=4.72、3.09、2.63、-1.45、-1.17;P0.01)。结论:倾向于把正性事件归因为外在的和暂时的、把负性事件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持续的和普遍的个体会体验到较高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倾向于把正性事件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和持久的、把负性事件归因为外在的和暂时的个体会体验到较高的正性情绪,有着较高的乐观水平;归因灵活性得分低的个体抑郁、焦虑情绪较高,正性情绪、乐观度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亲家庭小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在其自我意识与社会期望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2018年9月-2018年12月在上海某区5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单亲家庭157名2~5年级小学生,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分析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1)不同学校小学生在三方面的程度上有显著差异(χ~2=14.826,19.443,31.035;P0.05);性别对自我意识程度高低有显著性差异(χ~2=6.392,P0.05),且焦虑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t=2.783,P0.05);是否独子在社交焦虑程度(χ~2=6.225,P0.05)及得分(t=2.133,P0.05)上均有显著性差异;(2)自我意识各维度与儿童社交焦虑(r=-0.504,P0.01)及各因子(r=-0.486,-0.236;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儿童社会期望与儿童社交焦虑(r=-0.340,P0.01)及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93,-0.179;P0.05),与自我意识除躯体外貌与属性因子外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3)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儿童社交焦虑和儿童自我意识合群因子是儿童社会期望的影响因素(P0.01);社会期望在合群和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单亲家庭小学生自我意识、社会期望和社交焦虑的关系密切,社会期望受合群因子、社交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与愤怒的关系。方法:选取12~19岁中学生349人,采用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少年攻击性问卷和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修订版进行测评。结果:女生愤怒气质因子分高于男生[(2.0±0.7)vs.(1.9±0.7),P0.05]。高中生特质愤怒得分高于初中生[(2.1±0.6)vs.(1.9±0.6),P0.01];愤怒外部表达因子分高于初中生[(2.3±0.5)vs.(2.2±0.6),P0.01]。攻击行为与特质愤怒、愤怒表达各因子均呈显著的正相关(r=0.14~0.57,P0.05);现实攻击行为和网络工具性攻击行为与愤怒控制各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r=-0.19~-0.11,P0.05),网络反应性攻击行为与愤怒控制各因子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愤怒反应、愤怒表达因子得分与攻击行为得分呈正相关(β=0.13~0.37,P0.05),控制外部表达因子与反应性攻击得分呈负相关(β=-0.01,P0.05)。对攻击行为的可解释变异率的范围为19.1%~35.7%。结论: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可能与特质愤怒、愤怒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生情况,研究人格特征及认知风格与牙科焦虑的关系。方法选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以及认知方式镶嵌图形测验对150名口腔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13名有效样本中,74.3%的患者有牙科焦虑的产生。场依存组牙科焦虑得分(13.041±1.829)显著高于场依存组(9.41±3.1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59,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人格问卷中的神经质与牙科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402),内外倾与牙科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302),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知风格得分与牙科焦虑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485,P0.01)。回归分析的显示,神经质的人格特征及认知风格对牙科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的发生比率较高,人格特征及认知风格是影响牙科焦虑的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