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抑郁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92名农村儿童进行测查。结果:单、双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F=3.05,P0.05)、家庭适应性(F=2.88,P0.05)、积极情感(F=12.19,P0.01)和生活满意度(F=4.66,P0.01)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一般儿童,抑郁(F=8.42,P0.01)、社交焦虑(F=11.48,P0.01)的得分则显著高于一般儿童;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与其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家庭亲密度对生活满意度(β=2.78,P0.01)、家庭适应性对积极情感(β=2.59,P0.01)有正向预测效应。结论:留守儿童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可能是影响其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灾区青少年心理韧性、负性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对舟曲地区311名中学生进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问卷的测查.结果 ①灾区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及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年级差异显著(负性生活事件上,F=2.89,P<0.05;生活满意度维度上,F=3.52,P<0.05;积极情感维度上,F=3.31,P<0.05);②负性生活事件、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消极情感相关显著;③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对消极情感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网络行为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编制青少年网络行为问卷,为系统评估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网络相关行为特点提供工具。方法:通过开放式访谈和文献复习,建立问卷的初始条目库。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技术筛选条目。在湖南永州和长沙市分别取样490例和606例,进行问卷的有关信效度检验。结果:青少年网络行为问卷最终由56个条目构成,其中反映网络使用时间和上网条件等一般情况的条目16条,余40个条目可归纳为9个因子,分别为信息与技术、性与游戏、娱乐放松、网络人际关系、网络效能感、对网络的积极评价、消极评价、上网焦虑、网络满意度。9因子累计可解释方差变异的51.651%。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9因子结构拟合良好,χ2/df=2.780,NFI=0.961,RFI=0.957,IFI=0.975,TLI=0.972,CFI=0.975,RMSEA=0.054。除少数分量表外,各分量表的"系数和重测相关系数较高。结论:青少年网络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其实证效度有待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者家庭功能方面的特点,为预防和干预网络成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和家庭功能评定问卷(FAD)对来自5所学校的68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选取部分网络成瘾学生进行访谈。结果:1高中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4.7%;2男女高中生在网络成瘾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χ2=20.360,P0.001);3来自单亲家庭的高中生比来自非单亲家庭的高中生具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χ2=5.037,P0.05);4高网络成瘾倾向组与低网络成瘾倾向组在沟通(χ2=4.199,P0.001)、角色(χ2=2.034,P0.05)、情感反应(χ2=2.565,P0.05)、情感介入(χ2=3.857,P0.001)和总的功能(χ2=4.310,P0.001)几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感介入(F=37.633,P0.001)可以作为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指标。结论: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功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学生学业情绪与心理韧性、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省3所中学初一至高二年级69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分别对中学生学业情绪与心理韧性进行测量。结果:与女生相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低唤醒和更少的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积极低唤醒:t=2.77,P0.01;消极高唤醒:t=-4.14,P0.001);除了消极高唤醒(F=0.79,P0.05),中学生的积极高唤醒(F=5.04,P0.001)、积极低唤醒(F=10.46,P0.001)及消极低唤醒(F=15.06,P0.001)学业情绪均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不同学业成绩中学生在4种学业情绪上均差异显著(积极高唤醒:F=6.47,P0.001;积极低唤醒:F=37.33,P0.001;消极高唤醒:F=6.26,P0.001;消极低唤醒:F=18.52,P0.001)。学业成绩、心理韧性对积极学业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学业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情绪关系密切,是影响学业情绪的重要变量。学习落后生的学业情绪应该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煤矿伤工家庭功能状况,为医学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138名煤矿伤工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年龄伤工的情感介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4,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伤工在问题解决(F=23.697,P0.001)、角色(F=3.104,P0.05)、情感反应(F=13.165,P0.001)、情感介入(F=10.354,P0.001)、行为控制(F=3.074,P0.05)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经济收入的伤工问题解决(F=6.992,P0.001)、沟通(F=6.963,P0.001)、角色(F=10.834,P0.001)、情感反应(F=4.319,P0.05)、行为控制(F=3.591,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好转伤工的问题解决(t=6.465,P0.05)、总的功能(t=5.071,P0.05)比痊愈伤工要好。结论煤矿伤工家庭功能受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大学生网络交往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重点探讨被动网络交往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研究一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对26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二将87名大学生随机分到主动网络交往组和被动网络交往组,通过不同的实验操作,探究两种网络交往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不同影响。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网络交往的4个维度均有显著的相关(P0.05),而且网络人际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可以达到16.6%。实验二的实验处理导致两组被试即时后测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两个维度差异显著(t=2.18、2.35,P0.05),消极情感维度没有显著差异(t=-0.86,P=0.68);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一天结束时的延时后测中,两组被试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不存在差异(t=1.27、1.32,P0.05),但消极情感差异显著(t=-4.50,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网络交往对被试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没有造成长时的影响,但导致了被动组被试的消极情感在一定时间内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方法:对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958名本科护生采用情绪智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本科女护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高于本科男护生,但本科男护生消极情感得分显著高于本科女护生(t=4.01,P0.01);本科护生在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从一年级至四年级逐渐递增,不同年级的本科护生在生活满意度(F=11.78,P0.01)、积极情感(F=12.32,P0.01)、消极情感上有差异(F=11.26,P0.01);2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27~0.58,P0.01),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33~-0.38,P0.01);3领悟社会支持是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之间的中介变量,领悟社会支持在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1本科护生主观幸福感较好,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本科护生通过合理感知、调节、控制和运用情绪去解决实际问题、拥有更好的人际交往,最终增加幸福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一步验证自尊在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自尊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男性大学生在网络社会支持的信息支持维度得分低于女性大学生(t=-2.312,P0.05),工具性支持维度得分高于女性大学生(t=2.567,P0.05);(2)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在专业和年级上均没有显著差异;(3)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有显著正相关(t=0.191,0.167,0.203;P0.001),与消极情感相关不显著;(4)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自尊显著正相关(r=0.110,P0.05);(5)自尊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r=0.518,0.364,0.479;P0.001),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r=-0.293,P0.001);(6)自尊对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分别起中介作用,对网络社会支持与消极情感不起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并且自尊在这两者中间起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过度使用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后果.方法 2007年10-12月,以职校学生作为目标人群,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结果 ①网络成瘾32人,检出率为6.7%;②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在性别、城乡及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网络成瘾组在网龄、每次上网时间上高于正常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网络成瘾组在上网次数、在线时间、每天/每周上网时间上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网络成瘾组在线时间更长,上网次数更多;④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的上网内容比较,两组在信息与技术、性与游戏、娱乐放松、网络人际关系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网络态度上,两组的网络效能感、对网络的积极评价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对网络的消极评价上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瘾组的得分高于正常组.两组的网络情感上的比较显示,成瘾组的网络满意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⑤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抑郁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瘾组的得分高于正常组.两组在焦虑、生理后果、行为后果、经济后果、心理一社会后果方面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成瘾组后果更严重.结论 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花更多的时间上网,而且产生了更消极的生理、行为、经济和心理—社会后果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心理一致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785名初中生进行评定。结果: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年级差异(F=0.034,P0.01),城乡差异(t=3.073,P0.001),及是否住校差异均显著(t=-3.026,P0.001)。家庭功能、心理一致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相关(r=-0.328,0.467;P0.01);家庭功能、心理一致感对主观幸福感均有预测作用(β=-0.112,0.380;P0.001);心理一致感在家庭功能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心理一致感在家庭功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tested a model wherein the family conflict, depress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of 254 adolescents (mean age = 17 years; 63% female) are prospectively related to functioning within a marital (51%) or dating relationship in young adulthood (mean age = 23 years). Family aversive communication in adolescence and adolescent antisocial behavior predicted couple physical aggression. Family aversive communication predicted dyadic satisfaction and aversive couple communication for married women and dating men. Among those with partners who reported little antisocial behavior, adolescent antisocial behavior inversely predicted couple satisfaction and facilitative behavior. Partner antisocial behavior did not medi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adolesc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uple functioning. Finding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early family environ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of the adolesc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aptive couple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湖南狱警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为监狱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51名湖南狱警的工作满意度以及组织公民行为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在性别、婚姻、工作年限等的分布差异,并探讨了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结果:1监狱警察组织公民行为总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珚x=22.46),女性狱警在组织公民行为的人际和睦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性狱警(t=-2.85,P0.01);2已婚和其他组(离异、丧偶)狱警的工作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未婚狱警(F=4.63,P0.05);3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显著相关(r=0.27,P0.01)。结论:湖南狱警的工作满意度可以影响其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新转岗的心理健康教师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满意度的特点及其关系,为学校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师岗位的双向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以及职业价值观问卷对某市参加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的69名教师进行测试。结果:1职业满意度中内在满意度得分≤2分者代表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其人数为0;得分在2~4分者代表不满意和满意之间的不确定,占被试的69.6%;得分≥4分者代表满意或非常满意,占被试的30.4%。在外在满意度上3%的被试是不满意的,88.5%的被试是不确定的,只有7.2%被试是满意的;2职业兴趣中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现实型、社会型、艺术型;3职业价值中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成就感、人际关系和利他主义;4职业满意度与职业兴趣的相关分析表明,内在满意度得分与职业兴趣的社会型(r=0.29,P0.05)和管理型得分(r=0.34,P0.01)呈正相关;外在满意度得分与社会型(r=0.43,P0.01)和管理型得分(r=0.42,P0.01)也呈正相关;其他职业兴趣类型与满意度得分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职业满意度与职业价值的相关分析表明,内在满意度得分与职业价值观中的利他主义、美感、智力刺激(r=0.46,0.35,0.39;P0.01)、成就感、独立性、社会地位、社会交际(r=0.31,0.27,0.30,0.29,P0.05)和人际关系的得分(r=0.35,P0.01)呈正相关;外在满意度得分只与利他主义呈正相关(r=0.25,P0.05);其他职业价值与满意度得分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根据逐步回归分析法发现,职业价值观中的利他主义较好的预测了内在满意度;职业兴趣中的社会型和管理型较好的预测了外在满意度(P均0.01)。结论: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会影响职业满意度,建议教师转岗为心理健康教师前参考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与家庭生活经历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信任量表(Trust Scale)及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和满意度评分表,对36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与父母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学生信任量表得分显著高于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学生(t=3.37,P=0.001),6岁以下就与父母分离、分离3年以上的表现尤为明显;无家庭搬迁经历的学生可预测性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有家庭搬迁经历的学生(t=-2.46,P=0.015);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城乡差异对人际信任影响不显著(F=1.07,1.01;P0.05);对父母人际关系现状满意度与信任量表总分之间相关显著(r=0.18,P0.05),对父亲人际关系现状的满意度与可依靠性(r=0.18,P0.05)和可信赖性(r=0.18,P0.05)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亲子分离和对母亲人际关系现状满意度能预测人际信任的17.5%的变异量;亲子分离和家庭搬迁经历能预测可预测性的19.5%的变异量;亲子分离和对父亲人际关系现状满意度能预测可依靠的16.2%的变异量和可信赖性的15.4%的变异量。结论:亲子分离、父母人际关系等家庭生活经历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服刑人员的攻击行为和公正感知的现状及关系。方法:以(罪犯)修订版AQ问卷、公正世界信念量表为工具,抽取贵州省某监狱和河南省某监狱791名轻刑犯为对象,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结果:1服刑人员攻击行为处于一般靠上水平,公正感知不高;2不同受教育水平的服刑人员在愤怒和敌意得分有显著差异(F=4.52,3.03;P0.05)。不同刑期的服刑人员在愤怒、敌意和个人公正得分有显著差异(F=5.762,7.132,3.322;P0.05)。不同家庭关系的服刑人员在愤怒、敌意和躯体攻击因子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3.679,6.074,2.643;P0.05);3公正感知与攻击行为存在负相关,言语攻击和敌意对公正感知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Beta=-0.141,-0.095)。结论:服刑人员攻击行为影响公正感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沧州市40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得分79.77分,其中男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为80.97分,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8.24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75,71,P0.05);2男生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对感情和行为的控制的3个维度以及幸福感总分上显著高于女生(t=2.345,2.251,2.989,2.191;P0.05);3家庭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5个维度有显著的相关(r=0.288,-0.137,0.290,0.241,0.113;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4个维度也呈显著相关(r=-0.052,0.102,-0.143,-0.158;P0.05)。家庭教养方式中拒绝、过度保护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4个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279,-0.157,-0.218,-0.178;P0.05),情感温暖与其则存在显著正相关(r=0.312,0.194,0.252,0.185;P0.05);4父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4个因子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1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女生;2总体来说,青少年中男生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与对感情和行为的控制3个维度上的幸福感高于女生;3家庭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是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它们对主观幸福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状况和人际关系发展状况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提供支持。方法:采用人际关系量表和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对19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在人际关系总体及4个因子中,仅异性交往(t=5.97,P0.05)在性别差异显著;4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在总体被试中差异显著(χ~2=8.14,P0.05);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量表(F=5.00,P0.01)及交际交往(F=6.80,P0.01)、交谈行为(F=2.65,P0.05)、异性困扰(F=3.35,P0.05)3个分量表上有显著差异;男性正性量表与人际关系总量表存在显著负相关(r=-0.301),女性正性量表与人际关系总量表负相关,但不显著。结论:双性化和男性化类型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较好,男性正性特质能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暴力犯的人际关系性特点,及与普通少年的区别。方法: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评定是否成瘾,比较成瘾者、少年暴力犯及普通少年在《中国人人格评定量表》人际关系性上的得分。结果:协方差分析发现:年龄的主效应边缘显著(F(5,329)=2.20,P=0.054),而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0,620)=5.02,P<0.001)。进一步分解发现:三个组在人情取向维度上主效应不显著(F(2,313)=0.58,P=0.56),在面子(F(2,313)=12.52,P<0.001)、灵活性(F(2,313)=10.85,P<0.001)、防御性(F(2,313)=9.92,P<0.001)上,主效应显著。同时,在这三个维度上,暴力犯和网络成瘾者之间无差异(均值差为-0.03-0.01,P>0.05),但在面子、防御性上,得分显著高于正常青少年(均值差为0.11-0.13,P<0.001),在灵活性上,得分显著低于正常青少年(均值差分别为0.08,P<0.01和0.12,P<0.001)。结论:少年暴力犯和网络成瘾少年在人际关系上具有相似的特点,比正常少年更加爱面子和更强的防御性,但更缺乏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