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的有效抗病毒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丙型肝炎肝硬化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代偿与失代偿情况,分为两组,失代偿者使用100万U赛若金联合600mg/d利巴韦林实施治疗,相隔一天治疗一次,后逐渐增加药物使用量。代偿期者使用67.54g/周派罗欣联合600mg/d利巴韦林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HCV RNA、ALT、CHE、AST等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之后,失代偿期者的CHE、HCV RNA、ALT、AST、TBIL水平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6个月后,CHE、HCV RNA、ALT、AST下降显著,P0.05.但TBIL和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三个月后,代偿期者HCV RNA、ALT、AST、TBIL与治疗前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对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者,使用小剂量逐步加量法对其加以治疗,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2016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年会重点介绍了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在真实世界的有效性、基因3型治疗新方案、特殊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耐药相关变异株(RAVs)以及DAA治疗失败处理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讨论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累积剂量治疗的实际影响和具体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4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1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2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累积剂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T和ALB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1.8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累积剂量治疗可以改善生理指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的认识、管理、治疗共识不断更新。本文主要围绕2011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发布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指南》[1]、2011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的《基因l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指南》[2]及2012年亚太肝病学会发布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治共识》[3],介绍CHC推荐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美国加州大学David Geffen医学院Saab研究发现,对于丙型肝炎晚期患者,在肝硬化代偿期给予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是效价比最高的抗病毒治疗策略,在逆转肝硬化和预防失代偿、肝移植、肝细胞癌及死亡方面均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消除后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2年住院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例作为治疗组,进行手术消除并发症后进行抗病毒治疗,对照组15例同期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消除并发症术后2周白细胞升高达到(6.7±1.93)×109/L,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达(104.8±30.26)×109/L,Child-Pugh评分(8±1)分,术后36周效果更显著,均达到抗病毒治疗的标准;采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方案后,两组患者年均住院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Child-Pugh评分(6±1)分,低于对照组的(10±1)分,观察组ALT复常率、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93.3%、73.3%,高于对照组的46.6%、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期间均出现流感症候群、白细胞下降、肠胃反应、失眠等不良反应,用药结束后消失,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死亡1例。结论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消除并发症后给予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肝硬化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屠敏华 《中国保健》2008,16(15):716-717
苦参素是中药制剂,能有效地抑制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HCV-RNA水平,使肝功能逐步稳定和改善.我科对慢性丙型肝炎致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9例使用苦参素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8.
5.3.2对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的治疗建议新指南无变动,具体内容从略. 5.4难治性心衰(D期)治疗该期需强调的是:新指南仍不推荐常规间断静脉输注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及血管扩张药物(硝酸甘油、硝普钠及奈两立肽),仍列为Ⅲ类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联合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肝爽颗粒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25例,在此基础上,使用肝爽颗粒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TBIL、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失代偿期患者联合使用恩替卡韦+肝爽颗粒治疗,可促进HbeAg转阴,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整理我院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药物治疗资料,探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8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传统基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利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Logistic模型联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方法,评价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并对其严重程度进行预测。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以及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各100例、92例、90例,分析肝纤维化四项(肝纤四项)、 APRI、AST/ALT指标水平对肝硬化及其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APR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升高。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P)=1/[1+EXP(-1.479+0.048CⅣ+0.039HA-0.357PⅢP-0.044LN+0.097APRI+0.533AST/ALT],该模型经过似然比检验(χ~2=12.160,P=0.125),提示模型拟合良好,该模型诊断准确率为91.4%。ROC曲线结果显示,对于诊断肝硬化代偿期肝纤四项联合APRI,AST/ALT检测的诊断效能(AUC=0.871、灵敏度为78.33%、特异性为90.00%)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对于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纤四项联合APRI,AST/ALT检测的诊断效能(AUC=0.937、灵敏度为88.89%、特异性为92.00%)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实验室指标肝纤四项、APRI,AST/ALT检测在肝硬化代偿期及失代偿期的评估中有一定的价值,且联合检测的评估效能高于单一指标检测,为临床肝硬化分期的诊断可提供参考,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进展程度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羟乙基淀粉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的利尿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失代偿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羟乙基淀粉+呋塞米)及治疗组(呋塞米)各30例,对右心衰所致水钠潴留缓解情况进行比较,评定疗效,并观察两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相关指标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羟乙基淀粉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梁守敬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631-1632
目的提高糖尿病肾病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时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6例糖尿病肾病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 16例病例经限水、限钠,适量高生物价蛋白质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和休息,并依据病情主要矛盾应用药物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控制.结论糖尿病肾病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时治疗上存在着矛盾,宜围绕主要矛盾多方面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ADV)与香菇多糖(LTN)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分为ADV单一治疗组和ADV与LTN联合治疗组,疗程6月.结果 经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计分、肝纤维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均下降,与单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HBeAg转阴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和血清HBV DNA滴度下降均优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HBeAg转换率与单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香菇多糖可以提高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副作用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口服抗病毒药物与保肝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安络化纤丸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8周、16周、24周时对比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肝纤维化指标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长期服用恩替卡韦、保肝护肝药物时联合安络化纤丸,可有效改善肝脏组织学炎症程度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措施,观察对其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来自我院于15年1月至15年12月间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处于失代偿期的86例患者,随机划分一般组43例与个性组43例,对一般组患者采取常规用药护理与治疗措施,后组重点做好心理及药物指导等个性化护理措施,观察生存质量情况,观察遵医评分。结果一般组患者遵医行为相关指标评分低于后组,P0.05;一般组生存质量相关指标评分较低,后组较高,P0.05。结论对于临床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而言,分析其治疗过程中现存不良心理、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正确指导其用药,提供个性化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评分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例随机分组为:实验组40例,在常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对照组40例,仅采用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后药物治疗实的依从性作对比。结果:实验组用药坚持、定期复查和配合治疗分别测定为(90.38±2.37)分、(89.36±2.05)分、(91.04±2.72)分,全部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在个人药物治疗依从性上有明显提高,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从下列多选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慢丙肝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中,哪项是错误的:A.ALT增高或正常B.肝活检所见有炎症坏死和纤维化C.HCVRNA阳性D.转氨酶升高2.肝硬化的分类不包括:A.代偿性肝硬化B.失代偿性肝硬化C.活动性肝硬化D.严重性肝硬化3.迄今为止,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用于治疗慢性HBV感染的药物中,不包括:A.干扰素α-2bB.拉米夫定C.恩替卡韦D.肌苷4.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策略,除外:A.明确适应证,掌握治疗时机B.规范化抗病毒治疗C.个体化抗病毒治疗D.联合大剂量抗生素5.乙肝并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下列哪一项是…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IFN)是一种强有力的抗病毒、抗增殖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淋巴因子,在治疗丙型肝炎(HC)的众多药物中它的疗效最佳.但用来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复发率较高.近几年国内外许多研究探索了丙肝病毒(HCV)的基因型、HCVRAN水平及其它因素与IFN疗效的关系,将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α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病毒应答的影响.方法 1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60例给予利巴韦林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48周,为联合治疗组;另60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48周,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病毒应答和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ETVR率、SVR率、终末生化应答率、持续生化应答率分别为75%(45/60)、58%(35/60)、83%(50,60)、75%(45,60).对照组分别为30%(18/60)、13%(8/60)、37%(22/60)、17%(10/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D_4~+水平明显上升,CD_8~+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_4~+、CD_3~+、CD_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_4~+、CD_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α治疗可改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失调状态,抑制HCV RNA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