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服刑人员与普通群体归因方式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从而为预防犯罪和降低服刑人员攻击行为提供建议。方法:采用个体归因方式自陈式问卷和攻击性问卷(AQ),对广西某监狱66名服刑人员和68名普通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服刑人员相比普通群体倾向于对正性和负性事件均做外在的、不持久的、影响局部的归因(t=-8.83,-8.73,-11.94,-6.69,-2.36,-8.63;P0.05),服刑人员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得分均高于普通群体(t=21.25,6.38,13.92,12.14;P0.01)。在控制了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家庭居住地影响的基础上,被试类型仍对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意具有独立预测作用(△R~2=0.89,0.51,0.78,0.74;P0.01)。正性事件普遍性归因、正性事件持续性归因、负性事件普遍性归因可有效预测身体攻击54%的变异(F=52.71,P0.01),正性事件持续性归因和负性事件普遍性归因可有效预测言语攻击16%的变异(F=13.44,P0.01),正性事件普遍性归因、正性事件持续性归因和负性事件内外归因可有效预测愤怒41%的变异(F=32.04,P0.01),正性事件普遍性归因、负性事件普遍性归因、正性事件持续性归因可有效预测敌意45%的变异(F=36.76,P0.01)。结论:与普通群体相比,服刑人员存在归因偏差且攻击性更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差异.方法 采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和攻击行为量表对81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大学生中双性化比例为30.9%、未分化为38.3%,都显著高于男性化和女性化(x2=12.778,P<0.01);②男生和女生在愤怒因子上差异显著(t=-2.366,P<0.05);③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个体在生理攻击(F=2.934,P<0.05)、言语攻击(F=6.683,P<0.001)、愤怒(F=11.657,P<0.001)、敌意(F=5.344,P<0.01)和攻击总分(F=9.390,P<0.001)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攻击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双性化类别的个体拥有很强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学生公正敏感性现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测量学方法编制出大学生公正敏感性量表,并结合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在天津某高校抽取的804名大学生中进行测查,应用差异检验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男女大学生在受害者敏感性(t=0.127,P0.05)、受益者敏感性(t=0.111,P0.05)、旁观者敏感性(t=0.905,P0.05)以及公正敏感性总分(t=0.392,P0.05)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大学生在受害者敏感性(F=3.397,P0.05)、受益者敏感性(F=15.156,P0.001)、旁观者敏感性(F=3.600,P0.05)以及公正敏感性总分(F=9.996,P0.001)上均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新生和老生在受害者敏感性(t=2.734,P0.05)、受益者敏感性(t=2.530,P0.05)以及公正敏感性总分(t=2.693,P0.05)上均存在显著差异;4当以公正敏感性的不同维度分及总分为因变量时,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的不同因子进入回归方程。父亲教养方式量表在4种情况下:受害者敏感性(F=20.317,P0.001)、受益者敏感性(F=28.702,P0.001)、旁观者敏感性(F=13.297,P0.001)、公正敏感性总分(F=16.495,P0.001),皆有一些因子进入回归方程,而母亲教养方式只有在以受益者敏感性为因变量的条件下,因子Ⅱ(过分干涉、保护)进入回归方程。结论:1自编的大学生公正敏感性量表达到心理测量学基本标准;2公正敏感性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新生较高年级学生公正敏感性更强;4来自农村的学生公正敏感性较强;5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公正敏感性有一定影响,且父母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一新生睡眠状况及其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和攻击行为量表对339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一新生的失眠检出率为27.4%,疑似失眠检出率为38.1%;睡眠状况无性别差异;②睡眠质量与攻击行为总分及其子因子愤怒、敌意、躯体攻击均呈显著正相关(r=0.26,0.19,0.32,0.19;P0.01);正常睡眠组、可疑失眠组和失眠组在攻击行为倾向及其子因子愤怒、敌意、躯体攻击上存在显著差异(F=3.645,15.67,4.045,8.023;P0.05或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攻击行为中的子因子敌意能很好地预测失眠(β=0.324)。结论大一新生睡眠质量不佳,失眠现象比较普遍,失眠者具有较高的攻击倾向,主要表现在愤怒、敌意和躯体攻击方面。敌意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查福建省某监狱男性服刑人员述情障碍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355名男性服刑人员进行测量。结果男性服刑人员述情障碍总均分为(54.15±8.70),其中,高述情障碍者占26.2%;男性服刑人员述情障碍得分明显高于男性大学生和正常人群体(d=0.85,0.62);在受教育程度因素上,男性服刑人员述情障碍差异显著(F=9.42,P0.001);暴力犯述情障碍得分显著高于非暴力犯(t=2.37,P0.05)。结论男性服刑人员述情障碍状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了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社会支持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方法:以某市3所学校的309名初中生为被试,构建线性模型,分析社会支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结果:在社会支持中,家庭支持维度(t=-2.60,P0.05)和其他支持维度(t=-2.54,P0.05)的男生得分均显著低于女生;同时在认知情绪调节中自我责难维度(t=2.03,P0.05)和责难他人维度(t=3.52,P0.01)的男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在家庭支持维度(t=22.57,P0.01)、朋友支持维度(t=6.53,P0.05)与其他支持维度(t=-12.12,P0.01)上,不同年级获得的社会支持存在显著差异;在躯体攻击(t=-16.00,P0.01)、敌意(t=-12.05,P0.01)和愤怒情绪(t=-10.08,P0.01)维度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初中生的朋友支持和积极认知情绪调节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攻击性,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攻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驾驶员人格对驾驶愤怒的影响。方法:采用驾驶愤怒问卷(DAQ)和大五人格问卷(BFI)对406名驾驶员进行测试。结果:男女驾驶员在驾驶攻击,发泄报复,不文明驾驶和轻度厌恶上得分差异显著(F=9.471,-10.228,5.435,-7.308;P0.05)。回归分析发现,在愤怒认知上,大五人格的外倾性和神经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53,0.133;P0.05)。在愤怒行为上,大五人格的宜人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85,P0.05),外倾性和神经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34,0.167;P0.05)。结论:驾驶员人格对驾驶愤怒认知和驾驶愤怒行为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少年移情发展特点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我国5个地区共抽取15 73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中文版(BWAQ-RC)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中学生的攻击行为和移情进行评估。结果:女生的移情水平高于男生(P0.01)。共情关注得分存在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P0.01)。观点采择对间接攻击、躯体攻击、敌意和愤怒有负向预测作用(P0.001);共情关注对间接攻击、言语攻击、敌意和愤怒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01)。采用K-M eans聚类分析,将移情得分划分为无卷入组、高认知移情组、高情感移情组、高认知/情感移情组。其中,无卷入组的躯体攻击得分最高,高认知/移情组躯体攻击得分最低而言语攻击得分最高,高情感移情组的间接攻击、愤怒、敌意和攻击总分最高(P0.05)。结论:移情两种成分的不平衡发展可能与青少年选择不同的攻击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性服刑人员抑郁、状态-特质焦虑特点及与自动思维的关系。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自动思维问卷(ATQ)对四川省某监狱903名服刑人员进行团体心理测评,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①服刑人员抑郁症状阳性发生率为68.8%,其中,重度抑郁为6.3%;状态、特质焦虑阳性发生率分别为86.9%和83.1%,其中,重度状态、特质焦虑分别为19.3%和16.9%;②服刑人员SDS、SAI和TAI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t=22.11,15.66,12.21;P0.01);③服刑人员SDS得分存在显著的年龄组间差异(F=5.724,P0.01),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④服刑人员SDS、SAI和TAI得分在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F=12.019,7.251,6.270;P0.01),受教育程度越高,得分越低;⑤SDS、SAI、TAI与ATQ得分显著正相关(r=0.466,0.486,0.599;P0.01)。结论:服刑人员存在明显抑郁和焦虑症状,呈现一定的年龄、文化特征,抑郁和焦虑程度与自动思维明显相关,在心理教育矫治中应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与愤怒的关系。方法:选取12~19岁中学生349人,采用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少年攻击性问卷和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修订版进行测评。结果:女生愤怒气质因子分高于男生[(2.0±0.7)vs.(1.9±0.7),P0.05]。高中生特质愤怒得分高于初中生[(2.1±0.6)vs.(1.9±0.6),P0.01];愤怒外部表达因子分高于初中生[(2.3±0.5)vs.(2.2±0.6),P0.01]。攻击行为与特质愤怒、愤怒表达各因子均呈显著的正相关(r=0.14~0.57,P0.05);现实攻击行为和网络工具性攻击行为与愤怒控制各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r=-0.19~-0.11,P0.05),网络反应性攻击行为与愤怒控制各因子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愤怒反应、愤怒表达因子得分与攻击行为得分呈正相关(β=0.13~0.37,P0.05),控制外部表达因子与反应性攻击得分呈负相关(β=-0.01,P0.05)。对攻击行为的可解释变异率的范围为19.1%~35.7%。结论: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可能与特质愤怒、愤怒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认清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内在心理的维度及其内容,以及少数民族学生自我的个人背景和不同维度间的关系。方法:我们以实证的方式对128名广东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内在心理资本存在7个不同维度,希望和乐观因子分别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F=0.016,P0.01;F=1.894,P0.05);自信因子在是否就读过少数民族院校上具有显著差异(F=0.135,P0.05);负归属和认同因子都在是否就读过少数民族院校和是否居住于少数民族区上分别具有显著差异(F=0.007,1.291,5.331;P0.05;F=0.516,P0.01);婚恋观因子在是否就读过少数民族院校上具有显著性差异(F=0.158,P0.05);此外,除希望和韧性因子,其他因子在文化程度和父母情况上均存在复杂的差异性。结论:最终提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完整的内在心理资本图景同时,探讨了学生自我的个人背景和内在心理资本的关系及其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少年家庭功能特点、青少年网络行为特点及二者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问卷和青少年网络行为问卷对随机选取的15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青少年家庭功能发挥并不顺畅,家庭沟通功能和家庭情感反应功能发挥不良将产生消极作用;2青少年的上网时间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上网内容主要以人际关系和网络娱乐为主,上网的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但在上网过程中引发的焦虑情绪较少且对网络较为满意;3家庭功能发挥程度与青少年网络行为存在紧密关联,家庭沟通功能显著影响青少年通过网上接触有关性和赌博的内容(F=5.448,P0.01)及其对网络的满意度(F=3.979,P0.05),家庭情感反应功能显著影响青少年的网络人际关系(F=5.468,P0.01)、网络娱乐(F=4.717,P0.05)及网络满意度(F=3.696,P0.05)。结论:家庭功能是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家庭功能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吸烟态度和吸烟意愿的关系,从而为纠正其不良吸烟意愿提供一定借鉴的依据。方法: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吸烟态度问卷以及中国青年吸烟问卷调查表中关于吸烟意愿的题目为工具对22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在健康适应(F=9.58,P0.01)、人际关系(F=5.06,P0.01)、受惩罚(F=8.77,P0.01)和其他(F=13.648,P0.001)4个因子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年级差异上,学习压力因子存在显著差异(F=7.019,P0.001),大三学生学习压力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和大四;2人际关系和其他因子与吸烟态度呈显著相关(P0.05);3吸烟意愿与吸烟态度呈极其显著的相关(P0.001);4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适应以及其他4个因子与吸烟意愿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吸烟态度对其吸烟意愿的预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采用抗挫折心理能力问卷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对76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t=-2.441~2.965,P0.05;F=2.855,3.577;P0.05);2大学生挫折心理抵抗能力与自杀意念之间的负相关显著(P0.05);3大学生的挫折容忍力、挫折复原力、挫折认知水平、信心、意志品质、挫折经验是自杀意念的有效预测变量(F=58.575,P=0.000)。结论:大学生挫折心理抵抗能力对自杀意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惩罚倾向在大学生学校道德氛围感知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学校道德氛围问卷、攻击行为问卷、惩罚倾向分量表对50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在学生干部、年级方面差异显著(P0.05),在性别、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各因子与惩罚倾向呈负相关(r=-0.135~-0.103,P0.05)。惩罚倾向与攻击行为各因子呈正相关(r=0.228~0.424,P0.001)。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各因子分别与攻击行为中的愤怒、身体攻击、敌对呈负相关(r=-0.208~-0.114,P0.001),与言语攻击相关不显著(P0.05)。大学生学校道德氛围感知既可直接影响攻击行为,又可通过惩罚倾向对其产生间接影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0.90%。结论:增强校园道德氛围有利于降低大学生的惩罚倾向,对其攻击行为具有弱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深入研究新疆地区警察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克服警察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MBI-GS工作倦怠量表、SCL-90量表分别对警察院校教师进行测试。结果:警察院校不同性别、族别、文化程度的教师在职业倦怠上不存在差异;已婚教师(t=-4.04,P0.001)、41岁以上的教师(F=10.64,P0.001)在玩世不恭因子上有差异;工作年限在11~15年的教师在玩世不恭(F=10.04,P0.001)和成就感低落(F=6.32,P0.001)两个因子上有差异;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同性别、族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年龄、工作年限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婚姻、年龄、工作年限都是警察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职业倦怠中的成就感低落因子与SCL-90的总均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恐怖因子呈正相关。建议在心理服务中应特别关注男性、汉族、未婚、本科、30岁以下、工作年限在11~15年的教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总体幸福感与慢性疾病、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应对方式问卷对554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1有无慢性疾病在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得分上有显著差异(t=-2.295,P0.05);2有无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在应对方式各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0.398,0.502,-0.630,-1.554,-0.178,-0.828;P0.05),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在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退避、合理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9.330,4.396,5.333;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在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7.547,2.930,4.611,5.329,8.562;P0.05);3慢性疾病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r=-0.097,P0.05),总体幸福感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422,0.257;P0.01),与自责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16,P0.01);4慢性疾病、解决问题、自责、求助能预测老年人的总体幸福感。结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等应对方式的慢性疾病是老年人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及其与冲动行为、拖延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手机依赖量表(MPAI)、冲动行为量表(BIS-11)中文版、拖延行为量表(GPS)为测量工具对南京9所高校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手机依赖者占21.7%;手机依赖在年级和专业方面(F=2.929,2.390;P0.05)存在差异;手机依赖组冲动行为得分与拖延行为得分明显高于非手机依赖组(P0.001);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冲动行为、拖延行为存在正相关性(r=0.401,0.339;P0.01)。冲动行为和拖延行为能够有效预测大学生手机依赖,其预测量为17.6%。结论:手机依赖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冲动行为水平越高、拖延行为较明显的大学生更易产生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艺术类职校生社会适应的基本状况及其与人格三维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对283名艺术类职校生进行调查,数据结果应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职校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量表上得分集中在一二等级;2精神质、神经质维度与社会适应能力呈显著负相关(r=-2.69,-0.404;P0.01);3精神质和神经质对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04,P0.05;β=-0.208,P0.01),共可以解释社会适应能力19.3%的变异。其中,精神质对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最重要的预测作用。结论:艺术类职校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与其人格特征相互印证,不同人格类型艺术类职校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