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主动性人格与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主动性人格问卷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363名大一新生展开调查。结果:1大一新生在入学3个月时各方面适应情况不佳,普遍低于常模,且在人际适应(t=-2.40,P0.05)、学习适应(t=-2.01,P0.05)和择业适应(t=-2.28,P0.05)上差异显著;2大一男生的学校适应普遍好于女生但差异不显著,在主动性人格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3.62,P0.001);3主动性人格和学校适应各维度及总分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问题需要关注,主动性人格是影响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大一学生学习倦怠发生情况,探讨学习倦怠和学校适应不良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大学生学校适应不良量表,对大一3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大一学生存在学习倦怠,发生率为29.70%;②大一学生学习倦怠各因子及总分与适应不良存在正相关(r=0.369,0.422,0.341,0.451;P均<0.01);③学校适应不良学生的倦怠分值和各雏度分值均高于适应良好组(P<0.05或0.01);④适应不良组男女生学习倦怠总分无差异,男生行为不当分值高于女生(t=1.998,P<0.05).结论 大一学生学校适应不良影响其学习倦怠水平,提高大一学生适应性有利于改善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理适应与自我接纳对95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路径,以期为新生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广东某综合性大学2014级879名大一新生作为被试,在入学2个月后进行现场测试,分别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自我接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总分与人际关系因子的得分性别差异显著(t=-2.43,P0.05;t=-2.66,P0.01),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独立生活维度,文科生的困扰明显多于理科生(t=3.50,P0.001);学习方法上,独生子女的困扰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t=3.10,P0.01);而在资源利用、人际关系以及心理适应总分上,非独生子女的困扰显著高于独生子女(t=-3.73,P0.001;t=-2.67,P0.01;t=-2.03,P0.05);2心理适应得分与心理健康量表得分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接纳各因素得分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我接纳水平与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16~0.51;P均0.05)。回归分析表明,自我接纳总分、抑郁对新生心理适应水平有较强的预测性;3经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自我接纳在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心理适应通过自我接纳,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结论:95后大学新生的自我接纳在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心理适应通过促进自我接纳而抑制其心理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以唐山市某高校362名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男女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在自我行动(t=2.260,P0.05)及自我批评(t=3.732,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2双亲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在道德自我(F=6.572,6.376;P0.01)、心理自我(F=7.211,P0.001;F=5.403,P0.01)、家庭自我(F=4.942,4.902;P0.01)、自我认同(F=6.756,6.963;P0.001)、自我行动(F=3.242,P0.05)和自我概念总分(F=5.060,4.823;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文化程度越高差异越显著;3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组大学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过分干涉(t=2.730,P0.01)、父亲过度保护(t=2.256,P0.05)、母亲温暖理解(t=-2.758,P0.01)、母亲过度干涉或过度保护(t=2.771,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1大学新生在自我行动上,男生较女生积极;在自我批评上女生较男生积极;2双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越积极;3父母给予子女情感温暖与理解,子女较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而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则使子女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学新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认知偏差、自我价值感的关系,为医学新生的心理虐待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认知偏差问卷、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334名医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在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及恐吓、干涉、纵容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57,2.04,2.18,2.33;P0.05);男生认知偏差显著高于女生(t=2.15,P0.05);本科学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t=2.11,2.53;P0.05)、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均显著高于专科学生(t=2.91,P0.0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及各维度(除纵容维度外)和自我价值感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147~-0.311,P0.01),与认知偏差呈显著正相关(r=0.151~0.249,P0.01)。结论 :医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与认知偏差、自我价值感存在相关;对于受虐学生,认知偏差程度越严重,其自我价值感越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大一新生中农村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对陕西省12所高校953名大一农村独生子女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大一新生中农村独生子女重度心理问题检出人数占农村独生子女总人数的12.38%;农村独生子女在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和依赖6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家庭所在地的独生子女(焦虑F=2.78,P0.01;抑郁F=18.01,P0.001;自卑F=19.72,P0.001;社交退缩F=22.49,P0.001;性心理障碍F=8.17,P0.001;依赖F=20.82,P0.001);来自农村的大一新生中,在焦虑和冲动维度上女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焦虑t=-2.68,P0.01;冲动t=-2.20,P0.05),仅在性心理障碍维度上男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20,P0.05);农村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压力呈正相关,其中来自日常生活和社交的应激源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更大。结论:农村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的独生子女,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新生适应教育时应加强对该群体的关注,切实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一新生适应状况及其与安全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校适应不良量表、安全感量表、大中专学生负性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407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大一新生的适应不良检出率为57.2%;男生在人际安全感因子上显著高于女生(t=2.380,P0.05),而在确定控制感、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生活事件、适应状况得分上男女生无显著差异;适应不良与适应良好学生在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8.253,-9.207,-4.970,-4.945,5.020;P0.001);适应分数与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均呈显著负相关(r=-0.466,-0.498,-0.282,-0.261,-0.286;P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确定控制感、人际控制感、负性生活事件能很好地预测适应不良。结论大一新生适应不良比较普遍,适应不良者具有较低的安全感、社会支持和较高的负性生活事件。确定控制感、人际控制感、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适应的重要因素,可作为对大一新生适应不良干预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医科院校和其他高校新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类型高校新生的心理差异。方法:针对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地区和不同性别的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800份问卷。结果:通过t检验男生和女生在幸福感和人际关系上没有差异,女生的自我评价高于男生(t=-3.416,P0.05)。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在幸福感上,在自我评价上和在人际关系上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医科院校和其他高校的学生在幸福感上存在着差异(t=2.328,P0.05),在自我评价上差异十分显著(t=2.328,P0.01),在人际关系方面差异不显著。采用积差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人际关系、自我评价和幸福感进行相关分析,医科院校中人际关系和幸福感相关显著(r=0.303,P0.01),自我评价和幸福感相关显著(r=0.361,P0.01)。其他院校中人际关系和幸福感相关显著(r=0.485,P0.01),自我评价和幸福感相关显著(r=0.321,P0.01)。结论:在新生中男女生的幸福感和人际关系没有差异,女生的自我评价高于男生。农村和城市学生在这3个心理特征上没有差异。医科院校的学生其幸福感和自我评价高于其他高校的学生,在人际关系上两者没有差异。在两类院校中人际关系、自我评价和幸福感之间均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及感知的学校气氛的现状,探究中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及感知的学校气氛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量表和学校气氛问卷对32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男生在主动学习因子(t=-2.369,P0.05)、开放学习因子得分(t=-3.294,P0.05)均显著低于女生;男生在同学关系维度得分(t=-2.843,P0.05)显著低于女生;(2)学校气氛各维度与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r=-0.340~0.369,P0.05);(3)学校气氛的不同维度对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的部分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预测作用。结论:良好的学校气氛有助于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初中生自我概念的年级与性别特点及其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描述问卷(SDQ-Ⅰ)、成就动机量表(AMS)对济宁市1所中学的173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 ①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年级差异不显著(F=1.064,P>0.05),男生自我概念显著高于女生(t=5.275,P<0.01);②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的初中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以贵州省840名农村中职生为被试,采用中学生学业自我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1)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62.20±14.22)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在性别和民族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别:t=-2.644,P0.01;民族:t=-5.069,P0.001),女生得分普遍高于男生。(3)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29,P0.01),并且能力知觉、成就价值及情感体验对积极应对方式(R2=0.154,P0.001)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硕士生特质应对方式在自我接纳与特质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1040名硕士生,采用自我接纳量表(SA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特质焦虑问卷(T-AI)评估其自我接纳、特质应对方式与特质焦虑。结果:(1)女生在消极应对方式方面的得分高于男生(t=-2.60,P0.05),城市学生自我接纳得分高于农村学生(t=-2.37,P0.05);(2)自我接纳得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r=-0.57,P0.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50,P0.001);特质焦虑得分与自我接纳(r=-0.61,P0.001)、积极应对方式(r=-0.49,P0.001)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58,P0.001);(3)自我接纳直接预测特质焦虑(β=-0.61,P0.001),又通过消极应对方式间接预测特质焦虑(β=0.34,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8%;又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间接预测抑郁(β=-0.25,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5%。结论:硕士生特质焦虑与自我接纳、特质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特质应对方式在自我接纳与特质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边疆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方法:用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4个因子组成的手机成瘾问卷对5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边疆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学生手机成瘾各因子中等水平人数最多(59.4%~75.7%),高手机成瘾者(13.8%~18.2%)和低成瘾者(10.5%~22.6%)相对较少;(2)在手机成瘾总分上,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3.17,P0.01),谈恋爱者显著高于未谈恋爱者(t=2.28,P0.05),大一学生显著低于大三学生(F=5.98,P0.01);(3)在症状戒断因子得分上,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3.14,P0.01),谈恋爱者显著高于未谈恋爱者(t=2.68,P0.01),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t=2.18,P0.05),大一学生显著低于大三学生(F=4.98,P0.01);(4)在突显行为因子得分上,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3.07,P0.01),大一、大二学生显著低于大三学生(F=10.15,P0.01);(5)在心境改变因子得分上,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3.96,P0.01),谈恋爱的显著高于未恋爱的(t=1.99,P0.05),大一学生显著低于大三学生(F=4.18,P0.01)。结论:边疆地区地方院校学生手机成瘾程度较高,本研究中等以上成瘾人数达85.9%。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职新生自我和谐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并验证人际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以河北省内某职业技术学院821名2015级新生为调查对象,使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CR)进行测量。结果:高职新生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困扰呈显著正相关(r=0.565,P0.001),自我和谐、人际关系与学校归属感呈显著负相关(r=-0.458,-0.417;P0.001)。高职新生的自我和谐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β=0.231,P0.001);人际关系困扰在自我和谐和学校归属感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为28.6%。结论:自我和谐不仅能直接影响高职新生的学校归属感,还能通过人际关系困扰间接影响其学校归属感。  相似文献   

15.
高等中医院校大学新生人格特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等中医院校大学新生人格发展特点.方法 采用卡特尔16PF量表,从某高等中医院校抽取904名大学生进行人格状况调查分析.结果 结果发现男生比女生的聪慧性(P<0.001,t=6.43)、敏感性(P<0.001,t=3.50)、怀疑性(P<0.01,t=2.76)等因素得分要高,女生比男生兴奋性得分要高(P<0...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大学新生幸福感的一般状况,探讨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GW B)对40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总体幸福感得分为(110.56±12.51),不存在性别(t=1.756,P>0.05)、城乡(t=1.511,P>0.05)、家庭收入(F=2.283,P>0.05)的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幸福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873,P<0.01)。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新生的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F=125.945,P<0.001),心理健康水平与幸福感存在中度正相关(r=0.685,P<0.001)。结论大学新生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幸福感越强;抑郁因子对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