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检验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人格与人际倦怠关系的中介作用。方法对被试大学生施测社会支持量表、人际倦怠量表和简式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①精神质对主观支持有预测作用(β=-0.324,P<0.001),内外向对社会支持各维度都有预测作用(0.186<β<0.413,P<0.05);②精神质能预测人格解体(β=0.308,P<0.001),内外向能预测情绪耗竭(β=-0.216,P<0.001)和成就感降低(β=-0.540,P<0.001),神经质能预测情绪耗竭(β=0.513,P<0.001)和人格解体(β=0.169,P<0.05);③主观支持部分中介精神质与人格解体的关系,主观支持部分中介内外向与成就感降低的关系。结论社会支持对人格与人际倦怠的关系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暴力犯罪服刑人员的隐性自恋人格和共情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人际反映指针量表(IRI-C)和自恋人格问卷对111名在监男性暴力犯罪服刑人员施测。结果 1特权感和易感质分别与个人隐忧呈显著正相关(r=0.256,0.229;P0.01);特权感与同情关怀呈显著负相关(r=-0.277,P0.01);易感质与观点采择呈显著负相关(r=-0.204,P0.01);2特权感对同情关怀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77,P0.01),对个人隐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56,P0.01);易感质对观点采择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04,P0.01)。结论暴力犯罪服刑人员的隐性自恋人格对其共情能力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以及留守类型在二者关系间的调节作用,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干预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马鞍山市农村中小学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3种不同类型的儿童在内外向(F=9.075,P<0.001)、神经质(F=36.632,P<0.001)及精神质(F=4.530,P<0.05)人格维度、心理健康总得分(F=71.694,P<0.001)上均有显著差异.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内外向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209,P<0.01),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均呈显著正相关(r=0.680,0.352;P<0.01).③内外向性人格特质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健康得分(β=-0.158,P<0.001),神经质人格特质和精神质人格特质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得分(β=-0.647,-0.345;P<0.001).④留守类型与神经质人格特质的交互项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作用显著(β=0.322,P<0.01),留守类型与内外向人格特质、精神质人格特质的交互项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留守类型在留守儿童神经质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关系之间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期精神虐待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儿童虐待史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对河南省某高校的733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除儿童期母亲憎恶与成年期人格的内外倾相关不显著外,其余儿童期精神虐待与大学生人格均呈显著相关(P<0.01);儿童期精神虐待的四个维度与大学生述情障碍呈显著正相关。儿童期父亲憎恶对神经质有显著预测作用(Beta=0.243,P<0.01),儿童期母亲忽视对大学生精神质有显著预测作用(Beta=0.206,P<0.01),儿童期父亲忽视对大学生内外倾有显著预测作用(Be-ta=-0.143,P<0.01)。儿童期母亲忽视对大学生述情障碍有正向的预测作用(Beta=0.113,P<0.01)。结论:儿童期精神虐待对大学生人格及述情障碍有直接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情绪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情绪应对策略问卷、人格五因素问卷、控制源测量问卷、生活定向测验和应对效能量表,对6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1相关分析表明,5个人格变量与积极情绪的调节和情绪加工都有显著的相关(r=0.145~0.446,P0.01),神经质、外倾性与情绪表达存在显著相关(r=0.193,0.282;P0.01),神经质、外控性、乐观倾向与消极情绪的调节存在显著相关(r=0.183~0.261,P0.01);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对情绪表达和消极情绪的调节具有显著预测作用(β=0.263、0.299,P0.001),外倾性对4种情绪应对策略均有显著预测作用(β=0.094~0.444,P0.001),控制源、乐观倾向对积极情绪的调节和消极情绪的调节都有显著预测作用(β=0.079~0.217,P0.001),应对效能则可以显著地预测积极情绪的调节、情绪加工和情绪表达策略(β=-0.089~0.314,P0.001)。结论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对情绪应对策略有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中学生人格特征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文修订版(儿童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324名中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人格特征的内外向因子与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心理韧性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51~0.467,P0.01),而神经质、精神质因子与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118~-0.262,P0.05或0.01),与心理韧性总分则相关不显著;内外向、客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对心理韧性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或0.001)。回归分析发现,内外向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间起部分中介效应(c'=0.261,P0.001)。结论社会支持以内外向为中介,对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护生人格特征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焦虑的特点,探讨两者间的关系,为发掘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举措提供可行参考.方法:利用互联网"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及中文版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对536名临毕业备考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536名护生TAS总均分为(17.68±7.315)分,有重度考试焦虑者198(36.9%),考试焦虑检出率为62.7%,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焦虑水平属中等水平.女护生TAS得分高于男护生(t=-2.959,P<6.01);本科学历护生TAS得分低于其他学历(F=4.088,P<0.05);平时成绩较差的护生TAS得分较高,与成绩优秀、中等相比(F=5.364,P<0.01).不同焦虑程度的护生在精神质和神经质2个维度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19;113.324,P<0.001).人格特征中精神质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焦虑呈负相关(r=-0.279,P<0.01);神经质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焦虑呈正相关(r=0.585,P<0.01).性别、学习成绩和神经质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焦虑有预测作用(R2=37.2%).结论: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焦虑水平属中等水平.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得分越高,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焦虑水平越高,护生性格内外向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焦虑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人际信任问卷与孤独感问卷,对8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人格各维度与孤独感相关显著(r=0.527,P=0.003;r=0.225,P=0.008;r=-0.464,P=0.006),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相关显著(r=-0.308,P=0.005);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人格及人际信任对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具有预测作用;精神质、神经质人格对孤独感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同时通过人际信任间接影响孤独感。结论人际信任在神经质人格与孤独感、精神质人格与孤独感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格特征与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536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存在性别(t=-2.94,P0.01)、生源地(F=4.46,P0.05)、是否是独生子女差异(t=-2.64,P0.01);人格分量表P、N与学业延迟满足呈显著正相关(r=0.281,0.161;P0.01);L量表与学业延迟满足呈显著负相关((r=-0.151,P0.01);P、L因子对课堂学业延迟满足有显著预测作用(β=0.278,-0.158;P0.001),P、N、L因子则对课下学业延迟满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244,0.137,-0.133;P0.01)。结论当代大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与人格相关。人格量表P、L分量表是学业延迟满足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职业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在人格特征和工作倦怠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简单分层加方便取样法,选取6所职业高校的500名教师,有效问卷421份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问卷(Scale for Job Burnout on Teacher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和组织承诺问卷(OCQ)进行调查。结果:外倾性负向预测工作倦怠(β=-0.28,P<0.001),神经质和精神质正向预测工作倦怠(β=0.54,0.35;P<0.001或0.01)。组织承诺在外倾性和工作倦怠间、神经质和工作倦怠间有不完全中介效应;组织承诺在精神质和工作倦怠间有完全中介效应。结论:本研究提示组织承诺在人格特质(尤其是精神质维度)与工作倦怠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考学生感恩与自测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感恩问卷(GQ-6)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对207名高考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感恩与高考学生自测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和健康总分的关系。结果:1除自测社会健康外,高考学生的自测生理、心理健康和健康量表总分均低于一般人群;2将高考学生感恩成绩分为高感恩组、中间组和低感恩组,且不同感恩组在自测生理健康(F=5.865,P0.01)、自测心理健康(F=7.105,P0.01)、自测社会健康(F=14.232,P0.01)和健康总分(F=13.027,P0.01)上差异均极其显著;3除在自测生理健康方面中间组与低感恩组无差异外,高感恩组在健康各维度上的得分高,中间组居中,低感恩组得分最低;4高考学生的感恩与自测生理健康(r=0.182,P0.01)、自测心理健康(r=0.270,P0.01)、自测社会健康(r=0.351,P0.01)和健康总分(r=0.333,P0.01)均为极其显著正相关;并且感恩能够显著预测自测生理健康(β=0.188,P0.05)、自测心理健康(β=0.274,P0.01)、自测社会健康(β=0.352,P0.01)和健康总分(β=0.338,P0.01)。结论:高考学生总体的自测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积极关注高考学生的健康状况;感恩是影响高考学生自测健康的重要因素,应该进一步加强高考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认清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内在心理的维度及其内容,以及少数民族学生自我的个人背景和不同维度间的关系。方法:我们以实证的方式对128名广东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内在心理资本存在7个不同维度,希望和乐观因子分别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F=0.016,P0.01;F=1.894,P0.05);自信因子在是否就读过少数民族院校上具有显著差异(F=0.135,P0.05);负归属和认同因子都在是否就读过少数民族院校和是否居住于少数民族区上分别具有显著差异(F=0.007,1.291,5.331;P0.05;F=0.516,P0.01);婚恋观因子在是否就读过少数民族院校上具有显著性差异(F=0.158,P0.05);此外,除希望和韧性因子,其他因子在文化程度和父母情况上均存在复杂的差异性。结论:最终提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完整的内在心理资本图景同时,探讨了学生自我的个人背景和内在心理资本的关系及其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编制适合测量我国初中生学校适应的量表。方法:本研究在查阅文献和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分析、鉴别度、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了初中生学校适应正式量表的题目,并对该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初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包括7个因子:学习适应、学校态度、情绪适应、集体活动适应、师生关系亲密性、师生关系冲突性和同伴关系,这7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46.750%。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所提取的7个因子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χ~2/df=3.038,REMA=0.046,TLI=0.850,CFI=0.855,NFI=0.798,GFI=0.768),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初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全部题目以及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58、0.898、0.947、0.912、0.881、0.934、0.906、0.886。该量表全部题目的再测信度为0.752,并且该量表各维度以及全部题目的再测信度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1)。结论:初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评定我国初中生的学校适应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北京市某高职院校385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心理健康的强迫、偏执、敌对、焦虑、人际敏感和心理不平衡因子上高职院校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t=2.47,3.24,1.97,2.90,2.29,-8.43;P0.05);男生在问题解决、合理化、忍耐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3.04,1.96,2.69;P0.05);女生在逃避、发泄情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51,-2.07;P0.05);一年级学生在逃避和幻想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年级组(t=3.04,1.96;P0.05);应对方式中的发泄情绪、幻想因子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分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忍耐、逃避因子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分量表得分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结论:高职院校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并与应对方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幸福感的差异。方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和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对湖南省130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女教师的综合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F=4.01,P0.05);小学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中学教师(F=12.46,P0.01);在友好关系这一维度上,性别和教师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6.93,P0.01);2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F=14.49,P0.01);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差异显著(F=12.93,P0.01),主要体现在领导管理(F=11.14,P0.01)、工资待遇(F=8.44,P0.01)、自我实现(F=8.11,P0.01)、工作本身(F=9.67,P0.01)、学生家长(F=33.37,P0.01)、整体幸福(F=10.29,P0.01)上;在同事关系这一维度上,性别和教师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6.73,P0.01)。结论:1性别和教师类别是影响教师幸福感水平的因素;2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具有更高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学历护生的共情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杰斐逊共情量表-护生专用版(JSPE-N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344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共情能力总分及情感关怀维度得分高于专科护生(t=3.117,4.117;P0.01);本科护生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得分显著低于专科护生(t=-5.040,-2.860,-4.027;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共情能力和人格特征两两之间存在相关。结论:本科护生相比专科护生共情能力更高,人格更完善。一般自我效能感、共情能力和人格特征三者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曾经有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以814名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留守经历的426名,无留守经历的388名。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问卷",运用独立样本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在性别(t=1.09,P=0.28)、独生子女(t=-0.31,P=0.76)、留守年龄(F=1.26,P=0.29)、留守时间(F=0.63,P=0.60)、与父母不同团聚频率(F=1.33,P=0.27)、不同代养人(F=0.77,P=0.57)上均差异不显著;2有无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在总体主观幸福感(t=-0.87,P=0.39)上差异不显著;3有无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在总体社会支持(t=-2.56,P=0.01)及客观支持维度上(t=-4.74,P=0.00)差异非常显著;4留守经历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相关关系(r=0.301);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预测效应(9.1%)。结论: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汉族主体文化背景下的蒙古族小学儿童自尊和学校适应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采用自陈量表和教师评定的方法对蒙古族小学儿童的自尊和学校适应状况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尊和学校适应在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来源地、年级、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上存在诸多显著差异(F=5.62~32.61,P<0.01);自尊与学校适应(包括问题行为和社会能力两个维度)显著相关(r=-0.20,0.32,P均<0.01);低自尊组儿童的问题行为显著高于(t=4.516,P<0.001)高自尊组、社会能力显著低于(t=-6.262,P<0.001)高自尊组儿童;自尊可以作为显著变量对问题行为(β=-0.147)和社会能力(β=0.267)进行预测。结论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是影响儿童学校适应的重要因素,自尊可以作为预测学校适应的显著变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心理一致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785名初中生进行评定。结果: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年级差异(F=0.034,P0.01),城乡差异(t=3.073,P0.001),及是否住校差异均显著(t=-3.026,P0.001)。家庭功能、心理一致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相关(r=-0.328,0.467;P0.01);家庭功能、心理一致感对主观幸福感均有预测作用(β=-0.112,0.380;P0.001);心理一致感在家庭功能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心理一致感在家庭功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内外向人格和社会支持对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影响。方法:对234名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复吸倾向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内外向人格对复吸倾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3,P0.01);2客观社会支持(r=-0.25,P0.01)、主观社会支持(r=-0.17,P0.01)、社会支持利用度(r=-0.20,P0.01)与复吸倾向有显著的负相关;3主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在内外向人格和复吸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社会支持在内外向人格和复吸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内外向人格对复吸倾向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