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对粤东地区5所大学的2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消极的影响.结论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其中父母教养方式中积极的维度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现正相关,而消极的维度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特质应对方式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深圳市及周边地区共116名退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都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特质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并有显著预测作用(r=0.570,P<0.01)。结论老年人特质应对方式的不同对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层面的预测作用不同,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者可能比采取消极应对方式者产生更强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社会回避和苦恼量表(SADS)及应对方式问卷对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过度保护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②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女的家庭教养方式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差异(t=2.725,2.021;P<0.05);③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退避、自责、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人际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父母的拒绝、否认、严厉、惩罚退避、自责、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人际关系有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考察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5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男生主观幸福感普遍要高于女生;县城中学生幸福感高于乡镇中学生。②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略低于非留守儿童,但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女孩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留守男孩;留守儿童中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非独生子女。③父亲比男看护人在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4因子上得分更高;母亲比女看护人在偏爱被试上得分更低。结论 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试图从代际传递的角度探讨母亲主观幸福感和子女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方法:利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数据库,对8908名中小学生及其母亲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路径分析图探讨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结果:1母亲主观幸福感可显著正向预测子女主观幸福感(β=0.18,P0.001),其中初中生代际传递效应显著高于小学生;女生代际传递效应显著高于男生;2母亲主观幸福感与权威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纵容、独裁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三种教养方式在母亲与子女主观幸福感代际传递中起中介作用。结论:主观幸福感存在代际传递,并且教养方式在代际传递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习困难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困难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袁、总体幸福感量袁对121名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评定。结果 学习困难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和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回归分析表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偏爱被试对学习困难生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积极影响,而父亲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消极的影响。结论 学习困难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学习困难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14名大学生进行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情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试。结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也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仅与负性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仅与主观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男女生在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上差异显著,在应对方式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上差异显著,而在主观幸福感以及应对方式上差异不显著。结论: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阎燕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2)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家庭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心理控制源量表(IPC),横断面整群随机抽取本、专科大学新生493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科生在内控性上显著高于专科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上显著低于专科生;2男生倾向于解决问题,女生倾向于求助;3母亲情感温暖是解决问题的正向单独显著预测变量,父亲情感温暖是求助的正向单独显著预测变量;4内控性是解决问题的正向单独显著预测变量,机遇是求助的负向单独显著预测变量。结论:1专科生相对于本科生感受到更多负性家庭教养方式、低内控,更倾向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2父母温暖理解是培养积极应对方式的主要成因;3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深远,建议由政府统筹开办家长培训班。 相似文献
10.
王增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694-697
目的探讨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TEES)、归因方式量表(ASQ)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河南农业职业学院300名在读高职高专学生施测。结果 1所测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整体水平偏高,其中女大学生差异显著(P0.05);2应对方式和归因方式各因子不同程度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3解决问题、合理化、积极事件内归因、稳定性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结论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整体偏高,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随机抽取的487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的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也越高(F=27.487,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r=0.290,P0.05),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的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也越高(F=15.395,P0.01)。结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作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有效地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某初中183名农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性别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及其他因子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408,-0.386,-0.286,-0.372;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合理解释等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255,0.169;P0.05),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与否认因子等指向情绪的应对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325,-0.186,-0.210,-0.323;P0.05);3人际关系因子、忍耐因子、问题解决因子、受惩罚因子、其他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显著(R~2=0.167,0.047,0.054,0.040,0.064,0.025,0.014)。结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指向问题的积极地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家庭类型对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家庭类型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差异。方法: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87名单亲家庭、439名完整家庭、46名组合家庭的初中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单亲家庭初中生发泄、幻想应对显著高于完整家庭初中生,组合家庭初中生发泄、幻想、忍耐应对显著高于完整家庭初中生。结论:单亲家庭和组合家庭初中生比完整家庭初中生更多采用发泄、忍耐、幻想等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内地藏族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幸福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311名内地藏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著相关;2回归分析发现,家庭支持和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对总体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085,P0.05)。结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应付方式问卷、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对湖南省155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幸福感与工作压力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410,P0.01);②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消极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83,-0.169,-0.242,-0.250;P0.01),与压力的得分显著正相关(r=0.270,0.220,0.255,0.213;P0.01);③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与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压力既可以直接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也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防官兵应对方式在职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秦皇岛地区161名消防官兵,年龄18~32岁,平均(22.4±2.9)岁,采用消防官兵职业压力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使用回归分析与Bootstrap程序对应对方式在职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职业压力得分与主观幸福感、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的负相关(r=-0.625~0.423,P0.01),而与消极应对方式则呈显著的正相关(r=0.233,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r=0.517,P0.01),而消极应对方式则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r=-0.269,P0.01)。消防官兵的职业压力对积极应对方式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20,P0.001);积极应对方式在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压力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1.3%。结论:职业压力不仅能直接影响消防官兵的主观幸福感,还能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消防官兵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和自信对中医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个人评价问卷和C am pell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对389名中医专业本科生进行施测。结果中医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t=0.50,P>0.05),年级(F=0.81,P>0.05)和城乡(t=0.32,P>0.05)差异;积极应对、爱情关系、消极应对和学业表现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四者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分别为12%,5%,4%和2%。结论应对方式和自信是影响中医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8.
医学研究生人格特征、应付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医学研究生人格特征、应付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互关系,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2003级、2004级、2005级所有在读硕士研究生237名作为研究对象总体,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应付方式问卷(YFFS)、总体幸福感量表(SWB)进行测评.结果 医学硕士研究生应付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差异无显著性(P>0.05);内外向、神经质与幸福总分存在负相关(P<0.05),而精神质、掩饰程度与主观幸福感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医学研究生的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关系,其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不同应对方式在成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简易应对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组合对552名大学生进行自评式问卷调查。结果: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0.09(P<0.01)和-0.15(P<0.001),而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路径系数分析显示,依恋焦虑对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有显著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17(P<0.01)和0.33(P<0.001);依恋回避对积极应对有显著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9(P<0.001),对消极应对无显著影响;积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0(P<0.001),消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影响。结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的个体缺少相应的积极应对策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