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移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的临床和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病理特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方法:根据移植肾病理将32例早期急性排斥患者发为急性血管性排斥(AVR)组和急性细胞性排斥(ACR)组,通过临床、移植肾病理和免疫病理变化的对照研究,观察分析AVR患者血清肌酐、肾组织病理和的变化特征及其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 ,39岁 ,因肾移植术后 4 5个月 ,血肌酐 (SCr)进行性上升 2 4个月 ,蛋白尿 12个月 ,于1999 11 0 5日入院。缘于 1994年初因头晕至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压 2 1 3/ 13 3kPa (16 0 / 10 0mmHg) ,尿常规检查蛋白 2 ,隐血 2 ,SCr 56 0μmol/L ,B超示双肾体积缩小 ,当时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原发病因不明 )” ,行降压保肾等对症治疗 ,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1995年 2月开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每周透析 15h。透析治疗 1年后即 1996 0 1 2 0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髂窝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手术过…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摘要1.1 病史 患者男性 ,5 4岁 ,高血压病史 5年 ,肾功能不全 4年 ,首次肾移植失败 3 5年 ,准备行再次肾移植于 2 0 0 2 0 3 2 6入院。缘于 1997年自觉头痛 ,当地医院测血压 2 2 7/17 3kPa(170 /130mmHg) ,不规则服用降压药 (心痛定、开搏通等 ) ,血压控制仍不理想 ,最高达 34 7/2 0kPa(2 6 0 /15 0mmHg)。 1997年10月发现浮肿 ,并有胸闷 ,心慌 ,夜尿增多等现象 ,当地医院查尿蛋白 (4+ ) ,管型尿 ,血肌酐 (SCr) 380μmol/L ,以“高血压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期 )”对症处理 ,疗效不佳。 1998 0 9 2 6…  相似文献   

4.
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0岁,因高血压3年半,肾功能不全2年余,行血液透析治疗17个月,19980819入院。缘于1995年3月因双眼视物模糊,至当地医院检查,测血压32/16kPa(240/120mmHg),面色苍白,无恶心、呕吐,无冷汗,无心前...  相似文献   

5.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 ,MHC)分子是引起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 ,而T细胞对同种异体抗原的识别是启动细胞免疫的基础。目前认为 ,同种异体抗原的直接识别途径介导急性排斥 (AR) ,而间接识别途径则介导慢性排斥 (CR)。在AR移植肾组织中 ,数种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分子表达上调。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细胞表面受体与其相应分子的结合导致抗原特异性CTL的产生。小儿器官移植AR的发生率高于成人 ,移植术后第一年内 ,4 5 %活体肾移植患儿和 6 0 %尸体肾移…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6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HAR)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及处理进行分析。方法:1978年6月 ̄1997年12月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1500例,发生AHR64例(4.27%)。结果:除1例对症处理外,其余移植肾均于术中或术后短期予以摘除,对15例在短期内作了再次移植,10例(66.7%)取得成功。结论:HAR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性体液排斥反应,目前对其治疗尚无良策,一旦发生应尽早  相似文献   

7.
雷帕霉素在防治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雷帕霉素 (rapamycin ,RPM)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自 1999年用于防治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以来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 ,对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具有良好地防治效果。RPM虽然化学结构与他可莫司(FK5 0 6)相似 ,但其作用机制及防治肾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效果 ,与现阶段临床常用的抗排斥药物FK5 0 6,环孢霉素A (cyclosporineA ,CsA)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til ,MMF)等都明显不同[1~ 3 ] 。本文主要介绍RPM防治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效果 ,常见的毒副作用 ,以及临床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8.
9.
两剂量赛尼哌预防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赛尼哌 (Zenapax)是一种通过基因合成的人 /小鼠嵌合体型单克隆抗体 ,由小鼠抗IL 2受体单克隆抗体的高变区取代人IgG的高变区构建而成[1,2 ] 。我院从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1年 3月选择 2 0例肾移植受者 ,用两剂量Zenapax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同期首次肾移植受者 4 0例 ,随机分为 2组。即Zenapax治疗组 (简称Zenapax组 ,n =2 0 )和常规治疗组 (简称对照组 ,n =2 0 )。两组之间的性别、年龄、冷热缺血时间、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 ,如果受者体内出现新的针对供者特异性的HLA抗体 ,通常称为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 (acutehumoralrejection ,AHR) ,其发病率为 4 6%~ 6 8%。AHR临床表现为移植术后早期急性难治性排斥反应或加速性排斥反应 ,并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点和血清学特点 ,从发病机制上讲 ,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类型的排斥反应。AHR预后较差 ,常导致移植物丧失功能。近年来 ,由于抗HLA抗体检测技术的进展 ,以及血浆置换 /免疫吸附联合FK50 6、霉酚酸酯、γ 球蛋白或15 脱氧腈胍素等新型免…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AR)多数发生于术后 3个月内 ,其严重影响移植肾的近期和远期存活。新型的免疫抑制药物骁悉 (MMF)可以降低 AR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现将我院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 MMF的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选取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3年 1月肾移植患者10 8例 ,均为首次接受同血型尸体肾移植 ,淋巴细胞毒性试验<0 .10 ,未发生超急排斥、加速排斥、肾小管急性坏死者。随机分为两组 ,MMF组 6 6例 ,其中男 4 1例 ,女 2 5例 ;年龄 2 3~6 5岁 ,平均 38.6岁 ;病程 1~ 8年。硫唑嘌呤 (Aza)组 4 2例 ,男 2 6例 ,女 15例 ;年龄…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防治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观察雷公藤防治尸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验证雷公藤免疫抑制在抗排斥反应中的疗效。方法:39例肾移植患者接受雷公藤治疗,根据服用雷公藤剂量的不同分为双倍剂量组(n=20,2mg/kgd-1)和常规剂量组(n=19,1mg/kgd-1)。以同期未接受雷公藤治疗的肾移植患者作为对照(n=40)。所有患者均无合并感染、环孢素肾中毒和手术并发症的情况。三组之间的性别、年龄、冷热缺血时间、淋巴细胞毒性试验、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都非常接近。结果:双倍剂量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内无一例急排的发生,其对照组急排发生率分别高达25%~45%。常规剂量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内仅各有1例急排的发生。同期对照组急排发生率为15%~35%。术后满3年的雷公藤常规剂量组,3年移植肾存活率为89.5%,显著高于其对照组移植肾65.0%的3年存活率。此外,长期服用雷公藤未有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的增加。结论:雷公藤的确具有减少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肾移植一年后急性排斥反应 (晚期急性排斥 )的临床、病理、抗排斥治疗效果及其预后。  方法 :将肾移植一年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AR)的 83例患者列入本研究对象 ,应用甲基强的松龙 (MP) 0 5g/d冲击治疗 ,连续 3天。然后以环孢素A(CsA)切换成普乐可复 (FK5 0 6 )或霉酚酸酯 (MMF)替代硫唑嘌呤 (Aza)。根据抗排斥治疗效果 ,判断疗效和预后。  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4 3 6 (13~ 6 4 )个月 ,晚期AR发生率为 18 9%。移植后一年 1、2、3次发生AR者分别占 6 5 1%、2 5 3%和 9 6 %。其中有症状性排斥和无症状性排斥反应各占 5 6 6 %和4 3 4 %。有症状性AR患者中以高血压最为常见 (6 1 7% )。 7 6 %的患者于移植后一年擅自减用或停用免疫抑制药物 ,导致免疫抑制不足发生排斥反应。 83例晚期AR经抗排斥治疗 ,87 9%获得缓解 (2 7 7%完全缓解 ,6 0 2 %部分缓解 ,12 1%治疗无反应 )。首次发生AR者经冲击治疗 ,35 2 %完全缓解 ,6 4 8%部分缓解 ;2次排斥反应治疗缓解率为 81 0 % (完全缓解 19 1% ,部分缓解 6 1 9% ) ;3次AR抗排斥治疗效果极差 (无反应者高达 75 % )。晚期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 (ACR)组抗排斥治疗后 ,5 4 8%完全逆转 ,4 5 2 %部分缓解 ;ACR 慢性排斥反应 (CR)组 14 2 %抗排斥逆转 (  相似文献   

15.
异种、异位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异种器官移植是可望缓解可供移植的人类脏器日益短缺矛盾的有效途径,超急性排斥反应(HAR)是阻止其成功的关键[1]。为研究其发生机制和有效抑制手段,我们建立了将豚鼠肾脏移植至大白鼠颈部的异种、异位肾移植HAR模型,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豚鼠,6只,重250g,性别不限(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D大鼠,30只,重250g,雄性(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手术显微镜(GXSS,223;上海医用光学仪器厂);HCA离体肾脏保存液(上海市中心血站);肝素(上海生化试剂三厂);戊巴比…  相似文献   

16.
杨凤辉  刘军 《山东医药》2005,45(17):63-64
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最为常见,尽管随着免疫抑制剂的改进和应用,其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文献报道仍高达20%~80%,对急性排斥反应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肝脏移植近期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赛尼哌的作用机制及在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尼哌是器官移植领域第一个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1] ,可以特异性地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是近年来使用的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在国外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中发现 ,它可以有效地抑制器官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 ,明显提高移植物的 1年存活率 ,而且有良好的耐受性[2 ] 。现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1 药理作用赛尼哌含有的达利珠单抗是一种重组并人源化的IgG1(G亚型免疫球蛋白 )抗Tac抗体 ,其含 90 %人IgG序列和 10 %的鼠序列。其功能类似于白介素 2 (IL 2 )受体拮抗剂 ,与IL 2受体复合物 (在激活的T细胞表面表达 )…  相似文献   

18.
霉酚酸酯预防尸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霉酸酯预防尸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共20例无手术并发症的初次尸肾移植病例,随机分为三组:MMF2g/d组10例,MMF1.5g/d组5例,硫唑嘌呤(AZA)组5例:各组均同时应用环孢霉素和强的松。定期行相关检查,并常规行移植肾活检。结果:MMF治疗组经活检证实的急性排斥发生率较低,MMF2g组:无(0/10),MMF1.5g组,1例(1/5);AZA组2例(2/5)  相似文献   

19.
赛尼哌预防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赛尼哌 (Daclizumab)是一种免疫抑制剂 ,特异性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国外已经应用赛尼哌预防肾脏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 ,目前也正在研究该药在肝脏移植和心脏移植中的作用[1] 。根据其作用机制 ,它有潜在治疗多种T细胞性肿瘤 (白血病 )和几种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葡萄膜炎、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的作用[2 ] 。本文主要阐述赛尼哌预防肾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1 作用机制赛尼哌是一种基因合成的人免疫球蛋白G(IgG)单克隆抗体 ,它可以与激活的淋巴细胞表面的白介素 2受体 (…  相似文献   

20.
雷帕霉素联合环孢素A预防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 (rapamycin ,RPM)预防移植肾早期急性排斥反应 (AR)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 :采用RPM、环孢素A(CsA)和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RPM首次负荷剂量 6mg/d口服 ,第 2天开始改为维持剂量 2mg/d。肾移植术后 4 8h内给予首次剂量 ,在给予CsA后约 4h服用RPM ,并持续使用至 12个月。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血药谷值浓度 (Co) ,调整RPM和CsA剂量。  结果 :术后 1、3、6个月 ,全血RPMCo分别为 (5 12± 0 2 1) μg/L、(6 39± 0 73) μg/L、(5 18± 0 12 ) μg/L ;CsACo分别为 (2 5 1 6 8± 98 3) μg/L、(2 2 4 92± 88 9) μg/L、(10 1 91± 5 9 31) μg/L 16例患者完成 6~ 12个月的随访 ,提前中止治疗 9例 (中止原因包括 2例进食困难和腹泻 ,1例体重明显减轻 ,3例肝毒性反应 ,1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 2例并发肺部感染 )。随访期间无一例死亡和移植肾丧失 ,AR 2例 (占 12 5 % ) ,分别发生于术后第 12天和 2 6天 ,经肾活检病理证实均为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 ,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逆转 ,仍维持RPM 2mg/d治疗。并发症包括消化道症状 (恶心 2 4 % ,呕吐 2 4 % ,胸骨后烧灼样疼痛 12 % ,进食困难 8% ,腹泻 12 % )和高脂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 37 5 % ,高甘油三酯血症 31 5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