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护理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以满足病人需要、取得病人满意为目标。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我院手术室自2008年开展了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加强与病人沟通,通过回访调查气管插管全麻病人术中知晓发生率,分析病人心理变化,及时做好心理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病人150例,胸部手术20例,腹部手术80例,骨科手术50例;男70例,女80例;术前访视所有病人均无精神疾患,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术后48~72h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泼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我院老年食管癌患者89例,以实施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气管插管全麻的45例患者为研究组,实施气管插管全麻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麻醉情况[麻醉时间、睁眼时间、定力恢复时间]、手术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分为丙泊酚复合4μg/L瑞芬太尼(R)组和丙泊酚复合0.4μg/L舒芬太尼(S)组,每组20例。采用分步达靶的方法,调节丙泊酚使BIS保持65以下。记录所有患者入室后(T0)、诱导后插管前即刻(T1)、插管时(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插管后5 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HR、收缩压与心率乘积(RPP)、BIS等指标。结果两种麻醉诱导方法组间的SBP、DBP、MAP、HR、RPP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SBP、DBP、MAP值均呈下降趋势,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更快速地回到气管插管3 min即回落到诱导后水平;R组HR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HR无显著性变化;麻醉诱导后RPP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均有回升。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一样可作为麻醉诱导药物,但舒芬太尼较瑞芬太尼能更好地抑制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陈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2-13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术中知晓发生情况,探讨术中知晓的预防措施。方法:根据手术中麻醉维持方法的不同,300例全麻下行择期外科手术患者分为二组:A组180例,采用分次静注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铵维持麻醉;B组120例,术中以微泵持续静注丙泊酚2~4mg·kg-1·h-1,间断静注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铵。分析术中知晓发生情况,计算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300例全麻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发生术中知晓17例,发生率为5.66%。其中,A组发生术中知晓12例(6.66%),明显高于B组的5例(4.16%)(P<0.05)。结论:用微泵持续静注适量丙泊酚的静脉复合全麻,可有效降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宫颈环行电切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择期行宫颈环行电切术的患者468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158例,A组按常规操作;B组术前间断给予氯胺酮和异丙酚;C组术前给予氯胺酮,再接异丙酚靶控输注,监测并记录所有患者操作前、中、后血压(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异丙酚的用量,操作时间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B组、C组用药后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B组血压下降程度较大,C组虽有下降,但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患者在进行操作时均出现心率减慢。3组患者常规面罩给氧,Sp(O2)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异丙酚靶控输注下行宫颈环行电切术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靶控输注(TCI)技术是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通过置入输液泵中的微电脑自动调节输注药物的目标或靶位(血浆或效应室)浓度控制麻醉适当的深度,以满足临床要求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TCI技术在国外投入使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为数不多。1 TCI的发展历史1983年Schuttler等首先发明了微机辅助输液泵全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对颅脑外伤术后烦躁患者的镇静效果,肯定丙泊酚在颅脑外伤术后烦躁的护理应用。方法:选取颅脑外伤术后应用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的烦躁患者40例为实验组,应用安定镇静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给药的起效时间、达到所需镇静深度所需的剂量、维持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及有关不良反应,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丙泊酚组较安定组起效时间短、苏醒时间快、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苏醒后无恶心及蓄积作用,能达到所需的镇静效果,而安定组镇静效果不理想。结论:丙泊酚对颅脑外伤术后烦躁患者的镇静效果优于安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应用于人工流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0例自愿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成2组,Ⅰ组行人工控制输注,Ⅱ组行靶控输注,分别观察2组麻醉效果分级、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自行行走时间、丙泊酚总量,并记录不良反应、麻醉前后和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BP)、HR、ECG、Sp(O2),Ⅱ组患者同时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扩宫、刮宫及意识恢复时丙泊酚的预期血药浓度和预期效应室浓度。结果Ⅰ组麻醉效果优38例,良5例,差7例,优良率86%;Ⅱ组麻醉效果优42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96%;2组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4.48,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患者的诱导时间明显延长(P<0.01),而苏醒时间、自行行走时间、丙泊酚总量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丙泊酚TCI操作简单,麻醉效果更佳,围术期安全性更高,是人工流产术一种很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对乐昌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全麻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采用丙泊酚静脉持续输注麻醉,术中依据实际情况间断给予舒芬太尼和罗库溴胺。观察组43例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术中依据实际情况持续推注顺罗库溴胺维持肌松,对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的靶浓度调整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苏醒期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2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镇痛评分(VAS)及镇静评分(RSS)、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20 min的MAP及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20 min VAS低于对照组,RS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可缩短苏醒期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及镇静效果显著,减少了苏醒期躁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全麻患者术中知晓可对其造成长久的精神和心理伤害,为避免发生此类情况常辅以咪唑安定。笔者观察了在手术中分次追加咪唑安定防止术中知晓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推荐靶浓度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择期行额颞部肿瘤切除手术病人20例,采用异丙酚、舒芬太尼双通道靶控,诱导及开颅前期、开颅期、颅内操作期和关颅期舒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0.53ng·ml-1,0.48ng·ml-1,0.30ng·ml-1,0.27ng·ml-1,异丙酚TCI维持血浆靶浓度3ug·ml-1,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麻醉和手术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各参数(SBP、DBP、MAP、HR)变化;舒芬太尼用量;并观察麻醉恢复时间。结果麻醉及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呼吸恢复时间为(9.9±4.8)min,拔管(12.6±6.0)min,呼之睁眼(14.9±7.8)min,定向力恢复(18.5±7.3)min。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诱导至术前期,开颅期,颅内期和关颅期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浓度分别设置为0.53ng·ml-1、0.48ng·ml-1、0.30ng·ml-1、0.27ng·ml-1,同时异丙酚TCI3ug·ml-1维持麻醉的方案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辅助臂丛阻滞麻醉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120例,肌间沟或腋窝径路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采用TCI技术按目标血药浓度2μg/L泵入异丙酚,对照组用咪唑安定静脉给药(0.08mg/kg),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从麻醉前到术后不同时点心率(HR)、血压(BP)、脉搏氧饱和度(Sp(O2))、镇静程度,评价麻醉效果以及回访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泵入异丙酚后5min,Sp(O2)和HR有明显下降趋势(P均〈0.05),但对血压影响不大,苏醒明显延迟;观察组术中OAA/S镇静评分为2~3分,术后再入睡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异丙酚靶控输注臂丛阻滞麻醉,采用目标血药浓度2mg/L,镇静效果确切,可提高臂丛阻滞麻醉的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3.
麻醉发展至今天,可以主动采取一些措施减少知晓的发生.如果发现病人有知晓存在,为预防或改善术后应激紊乱,很有必要对病人进行解释和提供机会使他们同医务人员能随时随地进行交谈,以解决顾虑.通过认识术中知晓的种种原因,加强预防措施,麻醉医师一定能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手术中的安全.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安定、无痛、肌松,合理控制应激反映以及避免不愉快记忆.使患者安全愉快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4.
麻醉发展至今天,可以主动采取一些措施减少知晓的发生.如果发现病人有知晓存在,为预防或改善术后应激紊乱,很有必要对病人进行解释和提供机会使他们同医务人员能随时随地进行交谈,以解决顾虑.通过认识术中知晓的种种原因,加强预防措施,麻醉医师一定能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手术中的安全.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安定、无痛、肌松,合理控制应激反映以及避免不愉快记忆.使患者安全愉快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是脊柱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术中若能早期发现潜在的脊髓损伤并给予逆转措施,可避免永久性脊髓损伤与截瘫。全身麻醉病人常用术中唤醒试验和神经生理功能监测来测定。因术中唤醒试验简单、安全、可靠、无特殊设备要求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作者将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脊柱手术中唤醒试验,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麻苏醒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及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拟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R组和C组各20例。2组麻醉诱导与维持均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肌松药使用罗库溴铵。手术结束前2 min,2组均停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R组将瑞芬太尼效应室TCI浓度调整为1.5μg/L直到拔出气管导管后停用。记录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手术结束时、拔管前2 min、拔管时、拔管后2 min、拔管后4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记录麻醉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时的反应状况、拔管后5 min的意识状态(OAA/S评分)及恢复室的恶心呕吐评分。结果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比较,C组拔管前2 min、拔管时、拔管后2 min MAP和HR均升高(P均<0.05),R组拔管前后各时点MAP和HR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C组比较,R组拔管前2 min、拔管时、拔管后2 min MAP与HR均较低(P均<0.05);2组患儿睁眼时间、拔管时间、OAA/S评分及呕吐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C组比较,R组患儿拔管时呛咳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能有效抑制小儿扁桃体切除术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及呛咳反应,且不延长麻醉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辅助臂丛阻滞麻醉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120例,肌间沟或腋窝径路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采用TCI技术按目标血药浓度2μg/L泵入异丙酚,对照组用咪唑安定静脉给药(0.08 mg/kg),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从麻醉前到术后不同时点心率(HR)、血压(BP)、脉搏氧饱和度(Sp(O2))、镇静程度,评价麻醉效果以及回访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泵入异丙酚后5 min,Sp(O2)和HR有明显下降趋势(P均<0.05),但对血压影响不大,苏醒明显延迟;观察组术中OAA/S镇静评分为2~3分,术后再入睡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异丙酚靶控输注臂丛阻滞麻醉,采用目标血药浓度2 mg/L,镇静效果确切,可提高臂丛阻滞麻醉的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技术(TCI)维持肌松可否改变随机静注肌松药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为临床选出一种给药方法。方法将30例拟行胃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组(A组)和TCI组(B组),观察2组患者术毕至气管导管拔管时间、手术开始及手术刺激最强时T1/Tc值及术毕前30min内出现体动需要追加镇静或镇痛药例数。结果B组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手术开始及手术刺激最强时T1/Tc值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静脉TCI泵注维库溴铵是一种科学合理的麻醉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进行随机配对后分为对照组(A组)、手术后应用丙泊酚组(B组),每组20例。各组患者均行急诊开颅手术,对照组(A组)在手术前后仅给予各项常规治疗;丙泊酚组(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手术后当天开始靶控输注丙泊酚,先静注异丙酚1.5mg·kg^-1镇静诱导,注药时间60S。然后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异丙酚,根据不同镇静程度,用药量为0.5~4.0mg·kg^-1·h^-1,应用丙泊酚时间至少至手术后第3天。动态复查CT了解脑水肿情况,监测患者颅内压,并进行功能恢复评分(GOS),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意义及疗效。结果:丙泊酚组患者手术后第3~5天、第10~14天脑水肿量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减少(P〈0.05);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颅内压较常规治疗组均有明显降低;GOS评分明显升高,植物生存卒明显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能有效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脑水肿的程度,降低颅内压,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降低重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BIS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15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输注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评估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认知功能并计算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7 d的识记和回忆1、长记忆、动物名、分类与类同、临摹六项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1 d和3 d,7 d的SECF总体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1,3,7 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BIS监测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均较小,更适合老年人群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