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肿瘤显像与^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诊断肿瘤骨转移价值。方法43例肿瘤患者,其中28例经其他检查或随访证实为骨转移,15例证实无骨转移。2周对患者内行^18F—FDGPET和^99Tc^m-MDP显像,比较分析两种显像结果。结果28例肿瘤骨转移患者中,^18F—FDG PET阳性26例,^99Tc^m-MDP阳性27例,灵敏度分别为92.9%(26/28)、96.4%(27/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无骨转移患者中,PET阴性14例,MDP阴性8例,特异度分别为93.3%(14/15)、53.3%(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检测骨转移的准确率分别为93.0%(40/43)、81.4%(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8F—FDGPET诊断肿瘤骨转移的灵敏度与^99Tc^m-MDP显像相近,但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对^99Tc^m-MDP骨显像阴性、单一病灶及可疑骨转移患者,进一步行^18F—FDG PET显像,可起到信息互补、明确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利用进入人体并参与体内生物活动的各种示踪剂发射的射线成像,2-[F-18-]-2 fluorodeoxyglueose(FDG)为PET成像最常用的示踪剂。与既往常规影像学的解剖显像不同,FDOPET采用分子成像,反映了组织的代谢信息,而肿瘤代谢的变化往往早于解剖形态的变化,因而FDOPET在肿瘤的早期检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自1976年首次临床应用来,FDGPET已成为临床诊断恶性肿瘤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与99Tcm-MDP显像对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93例肿瘤患者2周内行18F-FDG PET和99Tcm-MDP显像,比较分析两种显像结果。结果 93例肿瘤患者PET和MDP诊断骨转移64例。64例骨转移患者中PET和MDP阳性43例,PET阳性而MDP阴性16例,PET阴性而MDP阳性5例。18F-FDG PET和99Tcm-MDP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92.2 %,75.0 %(P<0.05);特异度分别为93.1 %,79.3 %(P>0.05);准确度分别为92.5 %,76.3 %(P<0.01)。结论 18F-FDG PET诊断肿瘤骨转移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显著高于99Tcm-MDP显像。18F-FDG PET对骨转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乏氧是实体肿瘤普遍存在的现象,可降低放疗及化疗的治疗效果。一些有创的肿瘤乏氧的检测方法(如氧电极法)可以用于肿瘤乏氧的检测并预测疗效,但这些方法由于技术复杂、繁琐且重复性差而无法在临床常规使用。核医学乏氧显像利用可以选择性滞留在乏氧组织中的显像剂,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无创性地探测肿瘤乏氧组织,并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从而进行鉴别诊断、评价预后及指导治疗,已成为近几年生物医学肿瘤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由浙江大学医学PET中心与《实用肿瘤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在肿瘤诊断方面的研究学术高峰研讨会将于2005年10月中旬在杭州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核医学及PET专家介绍PET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正电子药物在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核医学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尤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或PET/CT技术的不断发展,正电子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即正电子药物在肿瘤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国内外目前肿瘤正电子药物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淋巴瘤诊断的核医学影像技术主要包括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和正电子发射型断层/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PET在成像原理上与PET/CT相同,但只能进行代谢显像,未结合CT进行定位,其是否可以替代PET/CT用于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尚不明确。我院通过PET辅助诊断了1例恶性淋巴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肿瘤组织乏氧显像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及疗效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核医学肿瘤乏氧显像剂的分类,根据显像方法分别阐述了SPECT和PET在乏氧显像研究中的进展,并对各显像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肿瘤组织乏氧显像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及疗效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核医学肿瘤乏氧显像剂的分类,根据显像方法分别阐述了SPECT和PET在乏氧显像研究中的进展,并对各显像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17例恶性肿瘤18氟脱氧葡萄糖PET显像假阴性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假阴性患者的FDG摄取特点、影响因素,分析PET/CT检查中CT对其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行PET/CT检查者中,^18F-FDGPET为阴性的17例恶性肿瘤患者,对其PET图像进行视觉观察和半定量分析,并与CT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例肝癌患者病理证实为高分化型肝细胞肝癌,其中1例有两处病灶,一处病灶FDG摄取、平扫CT密度较周围正常肝组织低下,另一处病灶FDG摄取、平扫CT均为阴性;后行增强CT显示在动脉期两处病灶均明显强化。1例胃印戒细胞癌伴右侧附件转移患者,1例腹壁、大网膜转移性腺癌患者,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和1例前列腺癌患者(高分化型)的^18F—FDGPET诊断受消化道正常生理性FDG摄取或泌尿系统FDG滞留的影响。3例转移癌病变直径≤1cm,其中2例的原发病灶FDG摄取明显增高,1例原发病灶^18F—FDGPET及CT诊断为阴性。68.8%原发肿瘤、66.7%转移肿瘤在平扫CT上显示异常密度,并精确定位;而31.2%原发肿瘤、33.3%转移肿瘤病变^18 F—FDGPET及CT诊断均为阴性。结论恶性肿瘤^18F—FDGPET假阴性与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及病灶大小有关;结合CT或重视PET显像方法可减少恶性肿瘤^18F—FDGPET假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中心行PET/CT检查的23例心脏肿瘤患者的全身PET/CT的诊断结果,确诊依据为术后病理结果、临床随诊结果证实,评价PET/CT对心脏肿瘤诊断效能。结合影像学特征及SUVmax得到PET/CT的诊断结果,与确定诊断进行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分析PET/CT对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能力。结果:23例心脏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19例,原发恶性肿瘤6例,转移瘤13例;良性病例4例。 PET/CT显像在心脏良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9.5%(17/19)、75.0%(3/4)、87.0%(20/23);恶性肿瘤平均SUVmax为14.5±9.7,良性肿瘤SUVmax为3.0±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P<0.05)。恶性肿瘤PET/CT显像发现全身多部位、多器官转移的16人,改变了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结论:PET/CT显像对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为鉴别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提供帮助,对肿瘤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6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脑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行^18F-FDG PET/CT检查.其中5例为初诊患者,1例为可疑复发的复诊患者。[结果]6例患者共8个病灶,其中基底节区5个,丘脑1个,额叶2个。肿瘤为单发或多发病灶,多位于脑组织深部,边界清楚,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周围水肿较轻。18F—FDGPET/CT显像病灶多表现为稍高密度灶,对18F—FDG摄取明显增高。『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18F—FDGPET/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影像特点有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评价18F—FDGPET/CT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临床可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9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1.3±0.5)岁。均行PET/CT检查及临床骨穿或病理活检证实,分别统计其真假阳性例数及真假阴性例数,并计算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指标,评价诊断效能。结果:39例患者中真阳性18例,假阳性2例,真阴性16例,假阴性3例。PET/CT诊断灵敏度为85.7%(18/21),特异性为88.9%(16/18),准确性为87.2%(34/39),阳性预测值为90%(18/20),阴性预测值为84.2%(16/19)。结论:18F—FDGPET/CT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生化检查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PET/CT显像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PET)融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即PET/CT显像在淋巴瘤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14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淋巴瘤患者行PET/CT显像,显像剂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用量10-14mCi(370—518MBq),并与同期CT、MRI或B超等影像检查结果(CI)进行对比分析,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结果:14例PET/CT显像阳性13例(92.8%)。3例(21.4%)为淋巴瘤初诊治疗前检查,PET/CT显像均阳性,PET标准摄取值(SUV,正常〈2.5)分别为3.7、3.5和11.4;11例(78.5%)淋巴瘤治疗2—4疗程后行PET/CT显像,11例中3例(21.4%)肿块全部处于高代谢状态,临床确认有肿瘤明显残余或复发,SUV分别为11.7、10.1和5.7,8例(57.1%)临床疗效为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的患者中,PET/CT显像阳性7例并示肿块处于抑制状态,其中2例SUV升高分别为3.6和2.8,但术后病理证实为假阳性。共有3例(21.4%)淋巴瘤PET/CT显像新发现恶性病灶而提高临床分期,改变了进一步临床治疗方案。结论:18F-FDGPET/CT显像能灵敏、准确地检出淋巴瘤病灶特别是复发及残余病灶,对淋巴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18F-FDG PET/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月因肺部病变在本院行18F-FDG PET/CT显像,并在显像2周内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检测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PET/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在灵敏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方面,PET/CT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其联合组(P=0.000)。在特异性方面,PET/CT的诊断价值低于CEA(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阳性预测值方面,PET/CT与各血清肿瘤标志物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8F-FDG PET/CT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而血清肿瘤标志物特异度较高,因此,将二者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18F-FDG PET/CT的诊断信心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不明原因转移瘤患者,探讨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寻找肿瘤原发灶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学证实或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转移瘤的13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及PET/CT成像资料,计算全身PET/CT显像对不明原因转移瘤患者肿瘤原发灶的检出率,分析不同部位转移瘤原发灶检出率间的差异。结果:确诊1例淋巴瘤患者被排除,18F-FDG PET/CT正确检出原发病灶89例,检出率为65.4%(89/136)。18F-FDG PET/CT对于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肝转移及脑转移瘤肿瘤原发灶检出率分别为63.2%(36/57)、60.0%(18/30)、86.7%(13/15)和57.1%(8/14)。结论:全身PET/CT显像在不明原因转移瘤寻找肿瘤原发灶方面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 ,PET)是核医学最高水平的标志。PET技术是惟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 ,可显示生物物质相应活动的空间分布、数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故又称为生化显像或分子显像。其常用显像剂为带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 ,如 11C、13N、15O、18F等。以FDG(Fluorodeo xyglucose)为示踪剂的PET影像已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 ,使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可以预期 ,由于PET的应用 ,将对临床产生深远的影响 :(1)从单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图像技术所…  相似文献   

18.
FDG PE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FDGPE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分期的价值。方法 对70例经病理证实为NSCLC的病例进行FDGPET显像,以纵隔淋巴结FDG摄取增高及SUV≥2.5作为阳性判断标准,进行纵隔淋巴结分期,并与CT结果比较。结果 PE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100%、93%和94%。且阳性淋巴结数目和部位与病理结果完全符合,使12例术前临床分期得以纠正。CT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70%、77%和76%。结论 PET对NSCLC纵隔淋巴结的准确分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FDG PET判断鼻咽癌放疗后鼻咽病灶残留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Chen YR  Gu MX  Li WX  Pan Y 《癌症》2002,21(6):651-653
背景与目的:18F-2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判断恶性肿瘤治疗后病灶残留上的应用是放射肿瘤学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旨在探讨FDG PET显像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肿瘤残留中的应用。方法:25例鼻咽癌放疗后,临床疑咽肿瘤残留,均行FDG PET显像,显像时间为放疗后2-6个月,其中23例同期行CT检查,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25例患者中FDG PET显像阳性18例,其中4例假阳性,阴性7例,其中2例假阴性,FDG PET显像的准确率为76.0%(19/25),CT检查的准确率为52.2%(12/23),11例CT未见鼻咽肿瘤残留,FDG PET显示其中2例有鼻咽局部FDG异常浓聚;7例CT诊为肿瘤残留,FDG PET均显示局部病变有FDG异常浓聚,5例CT未能确定残留,PET显示3例FDG异常浓聚,12例FDG异常浓聚的病变处经活检病理证实为肿瘤残留。结论:判断鼻咽癌放疗后鼻咽肿瘤残留,FDG PET比CT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在诊断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复发与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中心行PET/CT检查的56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全身PET/CT的显像结果,确诊依据为术后病理结果、血糖类抗原125(CA125)持续升高水平和临床随诊结果,评价PET/CT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56例患者中,经病理结果、血CA125持续升高水平、临床随诊结果证实,肿瘤复发及转移者25例,没有复发、转移者26例,假阳性者3例,假阴性者2例,PET/CT显像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2.6%(25/27)、89.7%(26/29)、91.1%(51/56);转移灶分为阴道残端、全身淋巴结、远处器官转移,PET/CT显像对各转移灶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7.5%(7/8)和97.9%(47/48)、95.0%(19/20)和91.7%(33/36)、91.3%(21/23)和90.9%(30/33);PET/CT显像发现全身多部位、多器官转移的6人,改变了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结论:PET/CT显像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肿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