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虹  杨菁  周静  贾劲 《血栓与止血学》2005,11(4):171-17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流式细胞仪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分析GPⅡb/Ⅲa(检测CD 41/CD 61),测定30例正常人、3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GPⅡb/Ⅲa的阳性表达率及ADP诱导血小板CD 41/CD 61表达的动力学特征。结果正常人血浆阳性表达率CD 41和CD 61分别为93.87%±6.60%;急淋患者分别为57.22%±39.55%和57.44%±39.02%;急非淋患者分别为52.26%±41.16%和52.78%±40.47%。经t检验,急性白血病患者CD41/CD6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DP可诱导其CD41和CD61表达增高。结论检测GPⅡb/Ⅲa的阳性表达率,对研究急性白血病的病理生理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活化血小板葡萄糖摄取过程及血小板膜整合素对其影响,探讨整合素与血小板能量代谢的关系,旨在研究血小板能量代谢涉及的信号传导,并为目前临床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单抗抗血小板活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用液态闪烁计数方法检测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单抗10E5及血小板整合素αvβ3单抗609干预与否情况下凝血酶激活后血小板摄取氚标2-脱氧葡萄糖[^3H]2-DG)率。结果:在生理浓度范围内活化血小板[^3H]2-DG摄取率较静息时明显升高,单抗10E5可充分阻断活化血小板葡萄糖摄取,单抗609可部分阻断。结论:整合素家族单抗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后葡萄糖摄取,提示其可能参与血小板能量代谢信号传导过程,并可能以GPⅡb/Ⅲa为主。  相似文献   

4.
褚俊 《安徽医学》2003,24(5):83-8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和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和STEAMI).近年来尽管ACS治疗获得进展,包括阿斯匹林、肝素、溶栓和介入治疗,但目前ACS仍是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在ACS发病机理中,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新近研究表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栓作用,可以显著减少ACS患者死亡和再梗机会,包括未能早期行血运重建以及肌钙蛋白(Tn)阳性的高危ACS患者[1~3].本文综述了近年来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及其在ACS治疗中若干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P-selectin)、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高血压病(高血压病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血小板表面P-selectin、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阳性表达率。结果:高血压病组血小板P-selectin、GPⅡb/Ⅲ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显著(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P-seleetin、GPⅡb/Ⅲa表达增加,异常的血小板活化可能与高血压病患者动脉血栓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n's Thrombasthenia,GT)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m印迹分别检测正常人、GT患者及其父母血小板CPⅡbⅢa的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血小板膜CPⅢa的表达和血小板结合活化型单抗PAC-1的能力.结果与正常人相比,GT患者GPⅡbⅢa明显减少,其血小板结合PAC-1的能力亦明显低下.结论GPⅡbⅢa激活受阻可能为部分GT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障碍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服药联合早期冠脉支架置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一种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可提供额外的临床受益,但有关这种联合治疗的资料有限。法国巴黎Pitie-Salpetriere医院Gilles Montalescot博士等进行了一项双盲试验,s  相似文献   

11.
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初治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按随机化同期取样方式,选择21例临床确诊为AL的初治患者,利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和微量全血法,选择针对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活化功能标志物的CD单抗CD62p、PAC-1、CD61、CD4、CD42a、CD42b,并应用二磷酸腺苷(ADP)作为激活剂,以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ADP激活前两组比较,CD62p(t=3.55,P<0.01)、PAC-1(t=2.80,P<0.01)、CD42a(t=2.98,P<0.01)、CD42b(t=3.97,P<0.01)、CD41(t=2.69,P<0.01)阳性表达存在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CD61(t=0.70,P=0.49)表达则没有明显差异;ADP激活后两组比较,PAC-1(t=2.97,P<0.01)、CD61(t=2.60,P=0.02)、CD42a(t=4.02,P<0.01)、CD42b(t=4.29,P<0.01)、CD41(t=4.73,P<0.01)的表达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CD62p(t=0.33,P=0.75)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AL初治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存在异常,CD62p、PAC-1的表达增高表明体内血小板的活化功能增强,CD42a、CD42b、CD41的表达下调以及ADP激活后容易解聚说明可能和造血干细胞功能受损、成熟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不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幼稚细胞群免疫表型特点和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血液内科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和相关的单克隆抗体对所有患者的骨髓免疫表型进行分析;根据淋系抗原(LymAg)表达将患者分为LymAg(+)组(184例)和LymAg(-)组(200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其余患者均采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或者ID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诱导化疗,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记录分析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结果 AML.患者髓系抗原表达主要有CD13、CD33和MPO,阳性率分别为96.6%、91.9%和83.9%,其中有47.9%的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主要有CD7和CD56,阳性率分别为32.0%和20.8%,其次为CD19和CD2,阳性率分别为10.2%和7.6%;LymAg(+)组肝/脾大患者的比例与LymAg(-)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9%vs.13.0%,×2=10.362,P=0.000);CD7~+患者的GR与CD7~-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4%vs.83.9%,χ~2=4.907,P=0.032)。结论免疫分型对AM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个体化营养管理在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化疗中的营养状况、人体成分、疗效的改变,为其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AML并使用标准诱导化疗方案的患者143例,通过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共95例,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7)。在化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研究组根据患者个体营养状况给予个体化营养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状况、血液和人体成分中相关指标,比较干预后两组的化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血小板最低值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腰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指数、身体细胞量、骨矿物质含量、左上臂肌围、肌肉量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营养管理能够有效提高AML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通过人体成分监测患者营养状况,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营养指导,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 2 (Th 2 )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4 (IL 4 )、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与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PAIgM)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中的变化和作用。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技术检测 4 0例ITP患儿和 1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 4、IL 10水平 ,同时检测PAIgG、PAIgM的水平 ,并与ITP患儿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TP患儿血清中IL 4、PAIgG、P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ITP病例治疗半年前后血清中IL 4、PAIgG、PAIgM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ITP患儿血清中IL 4与PAIg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 =0 .6 6 3,P <0 .0 5 ) ,而PAIgG水平与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呈高度负相关 (r= 0 .72 6 ,P <0 .0 1)。结论 ITP患儿IL 4水平升高 ,提示Th 2相关细胞因子功能亢进 ,可能是血小板相关抗体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朱鸿燕  谭鹰  王清松  周莉  阳梅 《西部医学》2023,35(10):1465-1468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小板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74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allo-HSCT治疗,观察组予以rhTPO联合allo-HSCT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血小板重建时间和血小板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炎症因子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重建时间和血小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TT和PT水平低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PCT、CRP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EGF和VEGF-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  相似文献   

16.
黄兴琴  陈洁平  张勇  白海雁  杨再林 《西部医学》2010,22(7):1191-1192,1195
目的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POX〈3%的急性白血病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和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方法。结果 132例POX〈3%的急性白血病中19例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学分型诊断不符合(14.39%),其中117例ALL不符合的12例,15例AML不符合的7例。结论白血病免疫学分型是诊断急性白血病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是对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分型的补充和修正。对POX〈3%的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免疫分型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免疫微环境的组成情况,探讨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不同亚群在AM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检索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符合条件的scRNA-seq数据集(GSE116256),利用R语言的Seurat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SingleR包并参考既往研究对细胞亚群进行注释,计算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比例,寻找AML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存在差异的细胞亚群并计算它们的差异基因(DEGs),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功能注释(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KEGG),明确存在差异的细胞亚群在AML疾病进程中的作用。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AML患者的造血祖细胞、单核细胞、NK/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的亚群比例均发生不同程度改变。通过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发现,AML的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以及T细胞的增殖、分化、免疫调控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出现不同程度损伤。 结论 AML患者与健康人的免疫微环境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AML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血小板聚集率(MA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CS患者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血清中CD62p及PAC-1水平,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各组人群血小板聚集率(MAR)水平,应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Fib、PT、APTT及TT水平。观察各组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前后CD62p、PAC-1、MAR、Fib、PT、APTT及TT水平的变化。结果:ACS患者中,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术后CD62p、PAC-1以及MAR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1),AMI组显著高于UAP组(P<0.05),UAP组和AMI组术后血浆Fib浓度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1),PT、APTT及TT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ACS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及凝血活性水平升高可能是PCI术后血栓形成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检测ACS患者治疗前后CD62P、PAC-1、MAR、Fib、PT、APTT及TT水平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人化疗前后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LL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常规、T细胞亚群和B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2周和化疗后1周,观察组病人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病人化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4 +/CD8 +比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病人治疗后血小板、B 淋巴细胞CD3 -CD19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ALL,可以有效改善病人因化疗而出现的骨髓抑制,提高其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和活性改变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血小板分析仪对102名健康人、67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的测定.结果AMI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10.16±2.07fl)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SAP)组[(11.87±2.94)fl,P<0.05],高于健康对照组[(9.26±1.46)fl,P<0.05];血小板计数(172.8×109/L±61.5×109/L)明显高于SAP组(118.1×109/L±42.3×109/L)和健康对照组(151.4×109/L±50.8×109/L,均P<0.05);血小板压积(0.17%±0.07%)明显高于SAP组(0.13%±0.04%)和健康对照组(0.14%±0.07%,均P<0.05).结论AMI患者血小板聚集与释放反应明显增强.血小板功能异常是导致AMI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