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苷类成分在植物的根、皮、花、果实等类药材中含量较高。在炮制过程中 ,应根据含苷类药材的性质区别对待。1 杀酶保苷保持药效 在含苷类药材的细胞中 ,含有可水解这种苷类成分的酶 ,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这种酶可分解药材中所含的苷类成分 ,从而使有效成分减少 ,甚至破坏影响药材质量。若长期存放 ,或加工方法不当 ,在适宜的条件下 ,酶便可分解其所含的苷类成分 ,从而降低疗效。所以含苷药材常用炒、、烘、蒸、煮的方法炮制 ,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 ,达到炮制的目的。例如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 ,是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 ,在汤剂浸泡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情况.方法:将接受中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经规范中药炮制处理的含苷类药物,对照组服用未经炮制的含苷类药物,对比两组疗效,分析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效果、药性、毒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毒性反应者4例(13.3%),观察组未见毒性反应,毒性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炮制可调整中药中苷类成分含量,改善药性、降低毒副作用,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忠洁 《河南中医》2003,23(8):65-66
中药是祖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种中药的治疗作用 ,是与其所含的有关成分是不可分离的。含有苷类成分的药材 ,是仅次于含生物碱类成分的药材 ,为第二大类药材 ,其种类繁多 ,范围广泛。含苷类成分的药材 ,常在植物的根、皮、花、果实等药材中含量较高。苷是一种配糖体 ,是糖分中环状半缩醛衍生物。苷的种类较多 ,有蒽醌苷、强心苷、皂苷等。它们均多具有一定的特有的生理活性 ,临床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具抗菌消炎、健脾、泻下、祛瘀血、利胆、抗肿瘤等作用。为使中药在临床能发挥更好的…  相似文献   

4.
《光明中医》2021,36(13)
目的 以含苷类药物为研究对象,对含苷类药物进行中药炮制,观察炮制后药物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含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取中药炮制进行分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中药炮制,对照组未采用中药炮制,观察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和治疗好转人数更多,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同时,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出现恶心呕吐和药物中毒的患者人数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为最大程度展现含苷类的药物应用价值,强化治疗效果,优化药物药性,保障治疗安全,可科学对其进行中药炮制处理,效果理想,作用显著,值得于临床领域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挥发油类中药的炮制工艺。方法:以乳香、苍术、茵陈这三味含挥发油的中药为例,采用醋炙、清炒、麸炒、烘制等方法进行炮制,通过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以上中药炮制前后挥发油的含量,并比较不同炮制方法的中药得率。结果:经醋炙、清炒、麸炒、烘制等办法炮制后的乳香、苍术、茵陈的挥发油含量相较生品均有所下降,其中乳香和茵陈采用烘制法后挥发油除去率最高,苍术采用麸炒法挥发油除去率最高,烘制后三种药物得率较高。结论:含挥发油中药的炮制工艺选择,需根据药材的临床用途以及毒性作用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炮制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笔者浅谈了中药炮制对含生物碱类中药的影响,从其溶解性、耐热性及不同部位生物碱种类的差异性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8.
9.
甙类的种类很多 ,溶解度差别很大。一般来说 ,能溶于水或乙醇 ,难溶于乙醚 ,但多数能溶于氯仿或醋酸乙酯。甙类在酸性溶度中加热或在常温下 (35℃左右 )遇到植物中相应的酶 ,即发生水解 ,生成甙元和糖。甙类分解成甙元后 ,多数在水中溶解度大为下降 ,疗效也相应降低或丧失。含甙植物往往同时含有能分解这种甙的酶。酶是一种蛋白质 ,在潮湿、温度适宜条件下 ,酶会分解成甙元和糖两部分 ,而使甙失去应有的药理作用。若遇到较高的温度和剧烈的 p H条件 ,酶就会变性而失去活性。利用这一特性 ,这类药材应迅速干燥 ,并及时用火制或水火共制以破…  相似文献   

10.
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中药由于在炮制过程中加热、水浸及酒、酶、药汁等辅助的处理 ,使药物理化性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因此对药物作用有明显影响 ,并直接关系影响临床疗效。笔者现就炮制对含甙类药物的影响 ,浅述如下 :中药中含有甙类成分的药物很多 ,这些药物除含甙以外 ,一般同时含有一种相应的专一分解此种甙的分解酶。在一定的温度及湿度下 ,分解酶易将甙分解。故若炮制方法不得当 ,会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及临床疗效。1 黄 芩黄芩含B -谷甾醇、苯甲酸、汉黄芩素、黄芩酶、淀粉等。在黄酮类中 ,以黄芩甙及甙元…  相似文献   

11.
钟丹 《国医论坛》2003,18(2):18-18
中药现代研究自 2 0世纪 2 0年代陈克恢氏从麻黄中成功提取麻黄碱以来 ,就一直备受中医药界的关注。回顾近一个世纪中药现代研究的历程 ,我们不难发现在该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西化”现象 ,即主要采用现代药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来进行中药的研究。这一点和整个中医现代研究一样 ,已经陷入迷茫和困惑的境地。作为一名中医学子 ,笔者欲对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首先 ,中药并不等于“天然药物”。它是在中医理论体系内 ,经过几千年反复的临床实践 ,从无以计数的动、植物和矿物中筛选出来的对某些病证具有一定疗效的药物 ,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  相似文献   

12.
中药毒性探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苗彦霞  张惠云 《陕西中医》2005,26(10):1097-1098
毒性作为药性理论之一,目前并无统一的认识。本文回顾了历代对中药毒性的论述,将历代医家对毒性内涵的认识归纳为三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对中药毒性的分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郜红利 《国医论坛》2006,21(1):41-43
从中药的双重性和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论述了在使用中药时只重视治疗作用,忽视不良反应所造成的后果,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王庆林 《国医论坛》2005,20(4):40-41
中药性状是指视之可见、嗅之可闻、触之可及、尝之可得的中药的客观特性,包括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轻重、疏密、坚软、润燥)以及入药部位等。由于中药多数属于天然药物,认识药物的性状不仅关系到药物的真伪鉴别,更直接影响对药物功效、应用的学习与理解,尤其是对药物临床疗效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从净制费工,药纯力雄;切制有术,视药而殊;水火炮制,辨方而施;炮制诸法,安全效佳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医圣张仲景对中药炮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西医对癌痛的认识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晓卿  杨静 《国医论坛》2005,20(6):20-21
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是临床肿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的主要症状,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中医学对此早有记载,如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之四·治痤心腹症坚方第二十六》中说:“治痤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不治之,百日死。”说明癌痛难忍,以致患者生存质量极差。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伴不同程度癌痛的肿瘤病人占51%~61.6%。在全球,约有300万~400万癌症患者正承受着疼痛的折磨,因此正确认识及规范化治疗癌痛已成为临床肿瘤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1中西医对癌痛的认识西医学认为癌痛是肿瘤患者由于…  相似文献   

17.
<正>张仲景博览群书,博采众家之长,为中医的发展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纵观《伤寒论》、《金匮要略》,仲师临证时的细致人微无处不在,如遣方用药时,他不仅注意药物的配伍规律及药量的多寡,还特别讲究药物的煎服法。本文欲从大黄黄连泻心汤的方义着手,对该方的煎服法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浅探软坚散结法抗肿瘤的中药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祖国医学对肿瘤发病机理的认识,分别从化瘀活血散结法、解毒消肿散结法、化痰软坚散结法、祛湿化浊散结法等4个方面,论述软坚散结法在攻毒祛邪抗肿瘤中的药物配伍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19.
提高中药口服液澄明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口服液具有服用方便,易于吸收,久贮不易变质等优点。但是,大部分中药口服制剂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沉淀,严重影响其澄明度。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作了一些探讨,现报道如下。1仪器及药品IH-50型自动幻灯机;DYY-Ⅲ4稳压稳流电泳仪-电泳槽;2...  相似文献   

20.
在制备中成药时,需选用各种不同的中药炮制品(饮片)。如“缩泉丸”中的益智仁,经盐炙后,能主人肾经,有温肾纳气,固涩小便的作用;“清宁丸”中的大黄,要用黄酒多次蒸制后,才能制丸,否则药力峻猛,易产生服后腹痛的副作用;又如“小儿健脾丸”中的神曲,必须经过发酵与炒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健脾胃的效果。由此可见,中成药的制备,脱离不了中药炮制,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