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平 《临床医学》2015,(1):92-93
目的分析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CRP水平及血脂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第4、8周观察组患者血清FBG、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OMA-ISI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改善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脂紊乱,降低血糖和CRP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两组均于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R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每晚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每日2次皮下注射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观察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第一时相胰岛素、C肽、胰岛素敏感指数以及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等.对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各时点胰岛素、C肽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或0.01);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为(5.9±2.3) d,对照组为(12.3±5.7) d,研究组显著早于对照组(t=7.14,P<0.01).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能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快速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值,显著优于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联合诺和灵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明确肝硬化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IR)及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宁是否对肝硬化患者糖代谢有影响 ,并探讨肝硬化患者IR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对策。方法 正常对照组 2 9例 ,肝硬化组 34例 ,空腹血糖正常。两组之间自然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别。肝硬化组中有 19例接受了善宁治疗。结果 肝硬化组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餐后 2小时血糖高于对照组 (P<0 .0 5 ) ;空腹及餐后 2小时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1) ,19例接受了善宁治疗的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 ,血糖比较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胰岛素水平相对下降 (P >0 .0 5 )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相对升高 (P >0 .0 5 ) ,但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别 (经t检验 )。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糖代谢的异常 ,表现为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生长抑素类似物 善宁对肝硬化患者的血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运动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2-03/2004-1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门诊2型糖尿病肥胖者45例,男31例,女1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运动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实验目的均知情同意.②对照组:接受饮食控制、降血糖治疗等常规治疗.运动组:除与对照组相同的干预措施外,另外接受为期16周的中等强度运动:采取慢跑的方式,每周3次,每次总时间为60min,以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为标准,每个循环至少10 min.③干预前后测定肥胖相关物理指数:腰围,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采用Beckman CX7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采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1/(空腹血糖&;#215;空腹胰岛素).血浆脂联素水平测定均按放免测试药盒说明完成.④组间计量及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和X2检验.结果: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4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物理学参数:运动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腰围的体质量指数均明显高于运动组干预后(t=3.335 9~8.075 2,P<0.05~0.01).②血生化学指标:两组干预前血生化学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运动组运动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胰岛素敏感指数则明显高于干预前(t=3.948 4~11.423 8,P<0.01);运动组干预后空腹胰岛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t=2.679 7,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t=5.131 3,P<0.05).对照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干预前(t=9.504 5,8.515 6,P<0.01).③血浆脂联素水平:两组干预前差异不明显(P>0.05),运动组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t=4.983 9,P<0.01;t=2.429 7,P<0.05),对照组干预后高于干预前,但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中等强度运动可改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血糖稳定,推测该种作用可能与血浆脂联素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其在改善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4-03/07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6例为糖尿病组.纳入同期本院体检科健康体检人员26例作为对照组.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糖尿病组在严格糖尿病饮食、运动和原有口服药物的基础上服用马来酸罗格列酮,4mg/次,1次/d,共干预12周.③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采用RIA Kit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215;空腹血糖)/22.5,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1/(空腹胰岛素&;#215;空腹血糖).④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26例和健康体检者26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组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糖尿病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三酰甘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治疗前(P<0 05).②糖尿病组治疗前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P<0.05~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后和对照组(P<0.05).③糖尿病组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5),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29,P<0.05).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31,P<0.05),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26,P<0.05).结论:①罗格列酮可使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下降,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②罗格列酮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血脂和高血糖水平等多种心血管风险因素,纠正一系列代谢异常,从而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春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3):F0002-F0002,M0004
目的 比较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与普通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胰岛素治疗,观察10周.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10周末,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早餐前、晚餐前及全天胰岛素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能够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迅速改善高血糖症状.  相似文献   

7.
罗桃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0):4783-4785
目的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护理风险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注射方法为多次皮下注射(MSII),观察组则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观察两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空腹及餐后血糖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显著,护理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血压伴IR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前者给予福辛普利和二甲双胍治疗,后者单予福辛普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服药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服药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下降,但治疗组收缩压降压幅度较对照组大.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福辛普利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方案治疗高血压伴IR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况,有利于提高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9.
选择 12例未使用激素治疗的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 10例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糖耐量试验 ,分别测定 0、3 0、60、12 0分钟时血糖、血胰岛水平及胰岛敏感指数。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组与对照组比较 ,0、12 0分钟时的血糖无变化(P >0 .0 5 ) ,3 0、60分钟时的血糖较对照组高 (P <0 .0 5 ) ,服糖后血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由此得出系统性红斑狼疮存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罗格列酮) 42例与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罗格列酮及西格列汀) 43例,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为(4.06±0.9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0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可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胰岛素抵抗和皮质醇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胰岛素抵抗和皮质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4例脑梗死患空腹血糖、胰岛素及皮质醇,并与健康体检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均较对照组高,ISI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件;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在合并糖尿病较不合并糖尿病的要高、发生在半球较发生任基底节区要高,差异也有显性,结论:IR在于脑梗死患,并与梗死部位和有否合并糖尿病有关。皮质醇与IR相关。  相似文献   

12.
周冰  赵晴  黄雪松  于明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1):1483-148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清铬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受试对象分为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检测空腹和早餐后2 h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标(IRI);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测定血清铬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体内铬含量、IRI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P<0.001),这两指标呈负相关(r=-0.576),结论 ACI患者体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微量元素铬的缺乏可引起ACI患者体内I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患者入院即时和发病24 h内测定血肿体积,根据是否发生早期血肿扩大将其分为扩大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与血脂代谢异常. 方法测定 2000-05/09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住院的 44例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胰岛素及 C-肽,与健康对照组( 20例)比较. 结果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与不合并高血压组的空腹胰岛素( fasting insulin,FINS)、 C-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载脂蛋白 B(apolipoprotein B,ApoB) 、胰岛素敏感指数(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SI)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1) ,空腹血糖 (FBS)、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脑梗死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5). ISI与 FINS( r=- 0.82~- 0.71,P< 0.001), C-肽 (r=- 0.55~- 0.53,P< 0.01), ApoB(r=- 0.46 ~- 0.45,P< 0.05) 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r=- 0.56~- 0.58,P< 0.01)呈显著负相关,与 HDL(r=0.50~ 0.55,P< 0.05)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血脂代谢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梁健  范元  肖继红  梁丽寅 《护理与康复》2004,3(3):147-148,15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变化规律及其护理。方法:对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42例脑出血、54例脑梗死)第1天作24h动态血压测定,第2天开始每隔12h记录1次,连续记录7d,第9~13天每天晨6~7时记录1次,第14天按第2天方法再记录1次。结果: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发病第1天24h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正常;脑出血组24h内血压多呈持续升高,而脑梗死组主要表现为血压波动。结论:血压的昼夜波动特点与发生脑卒中的类型有密切关系;加强对血压的监测,尤其对夜间血压的调控是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急性脑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0%人血白蛋白1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7d.14 d为一疗程.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症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糖的影响。方法8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埘照组,对照组除了不进行亚低温治疗外其他治疗方法与治疗组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5、7d测外周血NES和血糖,3个月时进行GOS预后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NSE和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OS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能降低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血清NSE和血糖,对神经元细胞有良好的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二甲双胍对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盐酸二甲双胍片对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 (IR)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高血压伴IR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格华止组 ,前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 ,后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加格华止片。治疗前、后行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及动态血压监测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间血糖、血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血压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对照组及格华止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 2h胰岛素均无显著下降。格华止组 2h血糖下降显著 ,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格华止组用药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两组用药后血压均明显下降 ,格华止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在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中应用格华止 ,可明显改善IR ,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应用时 ,可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肝细胞再生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组织细胞培养法及同位素标记技术对60例脑出血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肝细胞再生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结果≥30ml的脑出血的患者血清中肝细胞再生因子高于<30ml的脑出血的患者(P<0.05),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为研究脑出血患者对肝脏的影响及其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卡托普利对高血压病、冠心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 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6 8例、对照组 30例。治疗组口服卡托普利 ,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 2小时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餐后 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 2小时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卡托普利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餐后 2小时血糖、提高血胰岛素敏感性指标 ,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