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84,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4项参数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迈瑞公司BC-55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38例肝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上述4项参数。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PLT、PCT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MPV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血小板4项参数可以作为肝病患者诊断、肝功能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与肝病患者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运用SY SM EX XT-1800 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85例慢性肝炎、68例肝硬化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四项检测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病患者的血小板四项检测参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分析血小板四项检测参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肝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为临床评价病情及疗效观察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网织血小板(RP)是新释放人血液循环的新生血小板,其胞浆内不含DNA仅残留mRNA和粗面内质网,测定外周血中RP的数量能反映的血小板生成能力。作者对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网织血小板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网织血小板(RP)是新释放入血液循环的新生血小板[1], 其胞浆内不含DNA仅残留mRNA和粗面内质网[2-3], 测定外周血中RP的数量能反映的血小板生成能力.作者对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网织血小板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3项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86例肝硬化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外周血血小板情况,比较其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PLT、MPV较正常组减少而PDw增加,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硬化A、B、C级患者的PLT均小于对照组(P〈0.05),B、C级又小于A级(P〈0.05);肝硬化B、C级患者的MPV均小于健康对照组和A级(P〈0.05),对照组与A级之间无差异(P〉0.05);肝硬化B、C级PDW均大于对照组和A级组(P〈0.05),对照组与肝硬化A级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随着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而改变,血小板参数检查可作为肝功能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血小板计数与脾面积比值(PC/SA)和血小板计数与脾长径比值(PC/SD)诊断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7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分为EV组121例和无EV组51例,均行胃镜、血常规及腹部超声检查,采集血小板计数(PC)、脾长径、脾厚径,计算PC/SA和PC...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35岁,因皮肤严重瘀斑、瘀点,月经量多,贫血而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肝脾无肿大,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咽无充血,双下肢无水肿,肝、脾未触及,舌质淡,脉细弱,心率70次/min,律齐.实验室检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4.16×109/L,淋巴细胞0.522,中性粒细胞0.435,红细胞1.49×1012/L,血红蛋白32 g/L,血小板2×109/L;人工计数血小板10×109/L;血涂片示成熟红细胞大小轻度不一,部分红细胞中心浅染区扩大成环状,偶见幼稚细胞,网织红细胞0.022;尿常规示:潜血( ),白细胞20~22个/高倍视野,红细胞4~5个/高倍视野.B超、心电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用自动血小板计数仪Baker810和常规显微镜法对160例血小板进行计数和统计学处理,得两者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作者依据两种方法的计数原理、影响因素以及统计学理论和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确认自动血小板计数仪的精密性和准确性都优越于显微镜法。作者同时观察了血小板数量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之间的关系以及延长放置时间对这两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外周血小板计数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1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乙肝核心抗体(HBcAb)滴度、乙肝核心抗体Ig M (HBcAb-IgM)滴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Log值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并探讨肝纤维化程度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分级及HBcAb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而外周血小板计数(162. 6±43. 4)×109/L、HBcAb-IgM滴度(0. 08±0. 05) S/CO、HBsAg滴度Log值(3. 3±0. 2) IU/m 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肝纤维化程度与HBcAb滴度、HBsAg滴度Log值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存在线性相关(P值分别为0. 004、0. 001、0. 012,相关系数分别为0. 540、-0. 717、-0. 478)。结论相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及HBcAb滴度较高,而外周血小板计数、HBcAb-IgM滴度及HBsAg滴度Log值较低,且肝纤维化程度与HBcAb滴度、HBsAg滴度Log值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存在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病人胃排空及胃动素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和正常人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及胃窦液体排空功能,方法:应用放免法检测肝硬化42例,慢性乙型肝炎26例,正常人15例(对照组)空腹血浆胃动素,实时超声测量并计算空腹胃窦面积、胃半排空时间及全排空时间。结果:肝硬化组血浆胃动素水平、空腹胃窦面积、胃窦半排空时间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和对照组,而慢性肝炎和对照组之间则无差异。肝硬化病人空腹血浆胃动素及空腹胃窦面积随肝功能损害和加重而增加。结论肝硬化病人存在胃窦液体半排空时间延长、空腹胃窦面积增大,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升高,后两者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分期、疾病发展与血小板、凝血功能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123例慢性乙肝后肝硬化不同临床分期住院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的检测结果,并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乙肝后肝硬化代偿组和失代偿组PT、APTT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而Fib含量明显减低,PLT显著减少,差异也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组较代偿组PT、APTT均显著延长,Fib及PLT则均低于代偿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和PLT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对了解其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预后具有一定诊断和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肝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1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54例,无消化道出血组60例,另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将两组血小板参数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比容(PCT)分别为(71.95±55.35)×109/L、0.08%±0.07%,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分别为(12.06±1.23)fL、15.92%±3.33%,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PLT、PCT、MPV、PDW均比无消化道出血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庆利  杨琳  刘琦 《临床荟萃》2015,30(9):1027
目的:观察咖啡酸片对肝硬化患者合并脾功能亢进所致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代偿期70例和失代偿期32例两组,均给予咖啡酸片0.3 g/次,每日3次口服,共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咖啡酸片可提高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白细胞数,总有效率分别为75.7%(53/70)和71.9%(23/32);也可提高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数,总有效率分别为91.4%(64/70)和84.4%(27/32)。结论咖啡酸片对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有提高作用,尤其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血小板(PLT)计数变化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以及与肝纤维化合并脾亢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00例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测了解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并比较肝纤维化合并脾亢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比较血小板计数与肝纤维化脾亢进展的关系。结果平均PLT计数随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进展呈下降趋势,其计数值在肝纤维化各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PLT计数并随脾亢的进展也呈下降趋势。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在缺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时PLT计数可作为一项无创性的客观指标用于临床对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评估和辅助诊断,并且PLT计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纤维化合并脾亢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等肝纤维化指标,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乙型肝炎患者206例(汉族110例,维吾尔族96例),以诊断为急性肝炎32例、慢性肝炎87例、重型肝炎41例、肝炎肝硬化46例为试验组.以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体检者50例(汉族25例,维吾尔族25例)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试剂盒分析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PLT、MPV、PDW的检测.结果 各试验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重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的HA、LN、PCⅢ、Ⅳ.C平均值较急性肝炎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试验组患者PLT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降低,重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的PLT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急性肝炎组外各试验组患者MPV、PDW平均值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且肝炎肝硬化组的MPV、PDW平均值较其他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分析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病进展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较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周的疗效。方法收集初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1例(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9例(乙型肝炎组),均给予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口服治疗,持续抗病毒治疗9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12、24、48、96周时病毒学、血清学、生物化学指标、出凝血时间、Child-Pugh积分及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①恩替卡韦治疗后,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DNA)、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发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的例数逐渐增加,但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肝储备功能方面,恩替卡韦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随着治疗的延长,白蛋白不断升高,总胆红素持续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减小,两组患者治疗48及96周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Child-Pugh积分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组间比较显示,白蛋白升高水平、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下降水平在肝硬化失代偿组最高,肝硬化代偿组次之,慢性乙型肝炎组最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清肌酐增高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情况。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应答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似,同时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各阶段乙型肝炎患者肝储备功能,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甄真  赵三江  丁洋  周俊英  刘金星  李兵顺 《临床荟萃》2006,21(23):1705-170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9例慢性乙型肝炎、3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及12例健康供血者血清IGF-1,其中26例肝组织标本行IGF-1的免疫组化染色,并采用多媒体彩色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结果慢性肝炎患者随着肝细胞损害程度的加重血清IGF-1逐渐降低,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IGF-1分别为(173.18±49.50)μg/L(、101.36±35.73)μg/L、(87.63±20.19)μg/L(P<0.01);肝硬化组随着肝功能代偿能力的减退血清IGF-1明显下降,Child-Pugh A、B、C分别为(89.76±27.93)μg/L、(41.32±16.14)μg/L(、26.88±9.87)μg/L(P<0.01);炎症活动0级(G0)至G3IGF-1的光密度逐渐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IGF-1水平及肝组织IGF-1的表达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的炎症坏死程度及肝脏合成储备功能,可作为预测病情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体积(MPV)变化趋势,探讨两者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EMACELLPlus全自动二十二项五类血细胞分析仪,通过阻抗法检测80例脓毒症患者发病后1、3、7、10d的PC、MPV,并回顾性将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其PC、MPV变化趋势,并进行两者相关性分析。结果:(1)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PC均低于正常生理范围,死亡组PC在各时相点均低于存活组(1、3dP>0.05,7、10dP<0.01)。存活组PC在入ICU第3天明显下降(P<0.01),继之于第7、10天持续上升(均P<0.01)。死亡组PC则呈持续下降趋势(均P<0.01)。(2)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MPV均基本上处于正常生理范围,但是死亡组MPV值比存活组患者高(均P<0.05),病程中存活组患者MPV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而死亡组患者MPV呈进行性上升趋势(均P<0.01)。(3)PC与MPV呈显著负相关。结论:PC、MPV的变化可能成为脓毒症患者血小板生成和活性紊乱以及骨髓反应的间接标志,常规检测脓毒症患者的PC、MPV变化趋势,尤其早期检测MPV,可能成为评价脓毒症病情及骨髓反应情况的一种快速、可信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