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指由于自身红细胞膜分子构象改变、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或某些遗传因素等,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结合在红细胞膜上,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疾病。由于AIHA是自身抗体导致的贫血,在体外寻找相合的血细胞困难很大,为此,笔者对本院血液科34例患者进行输血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为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配血困难的急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筛查配血相容的红细胞。对照组选择26例AIHA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确定配血结果凝集强度最弱的同型供血者红细胞输注。实验组为12例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配血困难的急性AIHA患者,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法,选取配血结果出现不溶血的同型供血者红细胞输注。结果表明,体外溶血试验法输血组与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配血组输血效果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平均每次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2.26单位,输血后患者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及总胆红素等指标变化与输血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微柱凝胶抗人球法配血困难时,采取体外溶血试配血可以顺利为AIHA患者筛查到相容红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受血者临床特点以及对临床输血的影响与对策.方法 收集57例临床DAT阳性的非AIHA受血者为实验组,其中18例输注洗涤红细胞,39例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对照组为18例DAT阴性的常规输血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及凝聚胺法进行配血.检测患者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ALB)浓度以及输血后每单位红细胞血红蛋白变化值(△Hb/U).结果 IBIL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B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输注红细胞悬液受血者与输注洗涤红细胞受血者△Hb/U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输血者均未发现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非AIHA患者的DAT阳性可能是由非血型抗原特异性球蛋白黏附于红细胞上所致,该类患者输血时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简称AIHA)是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它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物质结合或游离于血清中,通过免疫反应造成红细胞破坏,形成溶血性疾病,当红细胞破坏大于生成时,出现溶血性贫血。本病并不罕见,部分AIHA起病急骤,短时间内可致重度贫血,但输血有时又会引起溶血加重,如何对此种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是临床上常遇到的问题。本文将我院资料完整的21例AIHA进行分析,并对输血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某种原因,体内产生了自身抗体,这种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游离于血清中。鉴于AIHA的免疫血清学特点,AIHA患的自身抗体能与所有正常红细胞起反应,输血时会遇到配血不合。用二磷酸氯喹处理AIHA患的红细胞后,能消除自发性凝集,使ABO定型更为准确,输血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WARM试剂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中的应用,提高对需要输血的AIHA患者标本快速的处理能力。方法用WARM试剂放散患者红细胞后进行自身吸收,通过对放散液、未处理血清和吸收后血清进行抗体筛查与鉴定及放散后的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实验,了解WARM试剂吸收和去除自身抗体的效果。结果该患者放散后的红细胞DAT为±;放散液中未检出抗体特异性;经过自身吸收后的患者血清中检出有意义的IgG抗S抗体。结论 WARM试剂对于温自身抗体的放散及放散后红细胞对自身抗体的吸收效果好,可用于AIHA患者自身抗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产生自身抗体,包被在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致敏,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诱发溶血而致贫血,它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常有干扰。笔遇到1例AIHA患,其正反定型和交叉配血均出现凝集,经一系列试验确证为“B”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效价的自身抗体,给配血试验带来困难.掌握正确的配血试验技巧可降低自身抗体干扰,提高输血安全.我们总结本院2005-2008年度26名AIHA患者配血实践的经验,希望建立不同类型自身抗体的配血策略.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患者免疫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作用于红细胞膜上,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短期内出现严重贫血的患者往往需要输血治疗。由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免疫血清学特点,输血时会出现配血不合或输血后贫血反而加重的情况,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不同于其他贫血或出血的输血治疗,存在很大的不安全性。我们对39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了输血治疗,现将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产生自身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使其易被破坏所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1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产生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国外报道,原发型AIHA占49%,其余为继发型,可继发于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肿瘤细胞疾病(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等)及各种感染。依据自身红细胞抗体的特性可将AIHA分为温抗体型AIHA(红细胞与自身红细胞抗体结合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7℃)、冷抗体型AIHA(红细胞与自身红细胞抗体结合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和温冷双抗体型AIHA(在同一患者红细胞上既有温型自身红细胞抗体又有冷型自身红细胞抗体)。冷凝集素试验(CAT)用于检测患者体内是否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同种抗体检测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系体内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RBC)表面,导致RBC破坏增速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患者在多次输血、妊娠等免疫刺激后还可以产生同种免疫抗体,但由于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的自身抗体的掩盖作用,此类抗体不易被发现,致使再次输血时可加重溶血性输血反应.据报道,在AIHA患者中,大约有32%同时存在同种抗体[1],为此对AIHA患者进行同种抗体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AIHA可分为温型AIHA与冷性AIHA(包括冷凝集素病及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目前有若干种检测同种抗体的方法,但首先要确定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其次尚需考虑到检测时间和费用,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建立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指导急性溶血性贫血产妇输血的救治治疗.在体外将患者血浆中所有抗体全部致敏供者红细胞并加入补体,经6.5 h38℃孵育,观察是否出现溶血现象,不溶血的供血者的血液可以安全输注给受者.结果表明:患急性溶血病产妇配血困难时采用体外溶血试验方法筛查到相容供者,给予安全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6个单位,无不良反应,输血后患者血红蛋白、总胆红素、间接胆红质、网织红细胞、D-二聚体等指标迅速改善,临床输血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常规交叉配血无法准确判断配血结果是否相容时,采用体外溶血试验能筛查到凝集-不溶血红细胞,输血效果好,血红蛋白提升快,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机体产生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使红细胞加速破坏而导致的一种贫血。同时又由于这种抗红细胞自身抗体存在着类型的差别,而型别又与疾病的严重度密切关联。为此我们观察了17例AIHA患者的Hh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致鉴定血型和配血困难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种免疫异常疾病,机体失去识别自身组织的能力,产生的抗体吸附于自身正常红细胞表面和游离于血浆中,能激活补体而发生溶血性贫血,它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常有干扰。笔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正反定型不符,配血不合的病人,经一系列实验,最后确认为“B”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门剑龙 《临床检验杂志》2004,22(1):47-47,57
Coombs试验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诊断中最大的缺点是敏感性不足,常难以发现早期的AIHA。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际上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Ret的RNA含量,用于骨髓移植后骨髓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发生机制,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我科最近诊断的1例胸腺瘤并PRCA及AIH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乏力伴心慌、气短就诊,经各项检查确诊为胸腺瘤伴PRCA及AIHA,行纵隔胸腺瘤切除术,病理证实为混合细胞型胸腺瘤,给予放疗及药物治疗,病情稳定。结论胸腺瘤并PRCA及AIHA极为少见,提示它们在发病机制上可能存在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正>洗涤红细胞具有去除80%白细胞、98%补体和血浆蛋白成分的独有特点,使之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被首选。为了进一步了解洗涤红细胞在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我们选择2007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7例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相似文献   

19.
对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产生同种抗体导致配血困难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0岁。临床诊断为AIHA,为纠正贫血需输血治疗,申请洗涤红细胞(RBC)悬液2U。为确定患者AIHA类型和同种抗体特异性,采用盐水法、改良聚凝胺法、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IAT)以及吸收放散等试验,对其进行了血清学鉴定和交叉配血,所用方法均参照标准操作规程[1]。患者为O型,Rh抗原谱型为DCce,DAT阳性,包括多特异性抗IgG( )和抗C3d( )。在室温盐水介质,ABO反定型格局中患者血清与O型试剂RBC和自身细胞凝集强度均为 ,37℃30min后无肉眼…  相似文献   

2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导致自身红细胞破坏加速的一种溶血性贫血。根据抗体在机体内作用的最适温度将AIHA分为温抗体型与冷抗体型[1]。依据病因明确与否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2]。AIHA患者体内常常检出一些抗体导致抗体筛查阳性及交叉配血困难,延误临床输血治疗时机。本科室结合患者病情,应用血清稀释法进行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选择合适的血液给予及时的输血治疗,成功救治了1例极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