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半夏炮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平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19(1):52-54
目的:通过对半夏毒性及炮制历史沿革及炮制机理的分析,探讨半夏现行炮制方法的合理性。方法:综合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研究结果。结果:半夏现行炮制方法不但去毒效果好、有效成分损失少、原料损耗低,而且大大增强了其治疗效应。结论:半夏现行炮制方法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
袁雯雯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9,7(6):63-64
半夏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药用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下品。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因其有毒,故半夏的炮制非常重要。纵观历代医药著作的论述,对半夏的传统炮制方法很多,炮制应用的辅料也很多,有生姜、白芥子、皂荚、白矾、醋、酒、麻油、甘草、石灰、皮硝等等。本文拟就其常用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作扼要论述,为科学继承祖国医药遗产,制定合理炮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药炮制与中药毒性关系进行分析,了解中药去毒的科学方法.为中药炮制和科学处理中药毒性提供参考依据.科学炮制和正确认识中药毒性对提高中药质量、安全有效用药具有重要作用,对中药炮制、制剂和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生半夏毒性大,只供外用,治疗痈疽肿毒。炮制后毒性降低、药性缓和,方可内服。 相似文献
6.
7.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主要功能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嗽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等。但是由于半夏有毒,一般治疗都需要用炮制后的半夏。半夏的炮制去毒的关键不在于水漂,而在于适宜的辅料或加热处理。在临床实践中,不同的炮制半夏将产生不同的功用,用于各种方剂中。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孙兰凤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5):732-733
毒性中药是中医"治病攻邪"的常用药物,古代所谓的"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利用"毒"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毒性药物需减毒或去毒才能药用。故有毒药物的炮制是中药炮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由毒性中药导致的事件时有发生,强化毒性中药的炮制和使用成为广大医药工作者必要强抓的内容。减毒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去毒、水制去毒、加热去毒、辅料去毒、制霜去毒等。 相似文献
9.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性状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生品辛、温,有毒;具燥湿化痰,止呕之功。用于痰饮、咳喘、胸腔痞闷,恶心呕吐,眩晕;生品外用治痛肿。半夏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胃肠、眼、咽喉等粘膜的强烈刺激。生食可使人口腔麻木,肿痛,流诞,张口困难,重者呕吐甚至导致窒息。用白矾、石灰、甘草等辅料炮制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半…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分析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64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半夏泻心汤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的统计学意义(χ2=7.27,P〈0.05);两组患者仅有少数患者感胃部不适,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根,呈类球形,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效。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黑尿酸及天门冬氨酸、精氨酸、β-氨基酸;另含胆碱、微量挥发油、原儿茶醛等。原儿茶醛为半夏辛辣刺激性物质。临床有生半夏和制半夏之分,但规定处方写半夏必须标明制半夏。生半夏历来被视为有毒药物,《神农本草经》列其为下品,现代把其列为二类有毒中药,限制使用,使生半夏在临床上受到限制。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结合历代典籍所载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汉至宋代半夏炮制的沿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皓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1):45-47
通过查阅历代医药学文献,对有毒中药半夏自汉代以来至宋代的炮制方法,发展脉胳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半夏的汤洗、姜制一直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炮制方法,其他的炮制方法均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姜制半夏是半夏炮制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6.
17.
半夏为常用有毒中药,历代本草典籍均有记载,其有毒性,临床宜制后入药.半夏炮制后药效也相应发生改变,不同的制半夏在临床上的应用及配伍、用法用量均有考究.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半夏毒性及炮制后毒性变化,以及半夏临床应用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能够针对临床不同的情况,安全有效的用好半夏,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半夏为临床常用药物,但因其有毒,所以必须进行炮制之后方可安全使用。详细介绍了3种半夏最常用的炮制方法,分别是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并对炮制方法及炮制过程中所使用的辅料能够降低半夏的毒性进行了论述,以期能够使医务工作者更好的掌握半夏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生半夏毒性物质基础初步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结合古今书籍资料记载和实验研究,分析生半夏毒性物质基础,为毒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历代中药古籍资料和现代文献研究,通过HPLC法、显微鉴别、急性毒性的动物研究方法,对毒性成分进行初步分析,从炮制减毒的角度出发,探析毒性物质基础。结果:生半夏在炮制前多需经过长时间水浸泡至无干心,提示水对生半夏去毒的重要性。且动物实验发现长时间浸泡后的生半夏没有出现毒性反应。结论:水浸泡对生半夏的解毒起着重要作用,毒性成分的寻找不应忽略“水浸泡液”。 相似文献